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中國什麼時候開始學英語

中國什麼時候開始學英語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5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國什麼時候開始學英語?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希望孩子多學習一點知識,多學習一些外語,所以現在的孩子網課,興趣班不斷,現在的教育也把英語納入重要科目之一,那麼,大家知道中國什麼時候開始學英語的嗎?

中國什麼時候開始學英語

中國什麼時候開始學英語1

19世紀的五口通商,使得廣州成爲國人從實用角度開始學習英語的最早地方。當時在廣州出現了一本英語教科書,叫做《鬼話》(Devils Talk),其實,這部旨在教中國人學習英語的課本不過是一種粗淺的、用漢語注音的英語詞彙入門書。例如:把today 注爲“土地”,把man注爲“曼”。1884年上海的點石齋石印了一本可以被稱之爲最早的英語900句的會話書,書名叫《無師自通英語錄》。

英文在上海更發展成了類似打油詩一樣的“洋涇浜”英語:

清晨相見好貓迎(早上見面說good morning)

好度油圖噓闊情(相互問候說how do you do)

若不從中市歸市(squeeze,意思是敲詐)

如何覓市叫先生(先生爲Mr.)

那個時候不光是口岸通商的商人,就連皇帝和大臣們也陷入了學習英語的狂熱中,光緒帝凌晨四點就要起牀上課,曾國藩之子更是能用古英語流利演講……

曾紀澤:背《聖經》

當年曾國藩給兒子曾紀澤請家教學外語,簡直是瘋狂的節奏。老師是位傳教士,照曾國藩的規定,英語啓蒙背《聖經》,仿中國私塾由《詩經》開始,結果曾紀澤學了一口古英語。後來曾紀澤出使歐洲,兼法國等三國公使。在歡迎宴會上,這位大清國公使致辭,一口《聖經》式的古英語,歐洲上流社會爲之昏倒,因爲大多數英國人也只能看不會說古英語。

1872年曾紀澤刻苦學英語,獨創出「西洋字調合並法」:把注音漢字和英語單詞的本義聯繫在一起,比如:騙=cheat=欺特、死=die=歹、熱=hot=火特。三年後,曾紀澤專門負責辦理洋務,某年元旦,面對各國駐京公使,他得意洋洋脫口而出“Happy New Year”,成爲清國第一位向外國人祝賀新年的外交官。

雖然好笑,但是曾紀澤在左宗棠收復新疆與俄國進行的外交談判中,還立有大功:“與俄人力爭,毀崇厚已訂之約,更立新議,交還伊犁及烏衆島山,帖克斯川諸要隘,有功於新疆甚大”。

溥儀:“一臉煞白”

據說中國第一個會說會寫英語的皇帝是溥儀,他的老師是牛津畢業的英國人莊士敦,莊先生送給溥儀一個英文名“亨利”。1921年溥儀給堂兄弟溥佳寫便條:“阿瑟(溥佳的英文名),today(今天)下晌叫莉莉三妹他們來,hearhear(聽)外國軍樂!”皇后婉容覺得新鮮也要取個英文名,溥儀見婉容臉白,脫口而出:一臉煞白。婉容的英文名就是:Elizabeth(伊麗莎白)。

溥儀對英語學習抱有極大的興趣,第一年主要學習英文單詞和一些淺顯的口語對話,用的課本是《英文法程》;隨後開始讀《伊索寓言》、《金河王》、《愛麗絲漫遊記》以及許多英文的短篇故事和西洋歷史、地理;莊士敦還會把日常用語、童話、成語故事和很多儒家經典名言翻譯成英文,融入到日常的教學中。溥儀的英語水平進步很快,最後能用英語翻譯《四書五經》,莊士敦相當滿意。幼年時的英文學習,給溥儀打下了良好的英文基礎。1945年東京審判時,溥儀面對法官的英文質詢,對答如流,不需要戴同聲傳譯的耳機。

極具維新思想的光緒英語學習熱情很高,每日清晨四點就開始上課,在閱讀和寫作方面都表現出相當的悟性,但口語卻糟糕至極。他計劃用英語做新年獻詞,並致函各國公使。無奈,公使們不給面子,紛紛婉言謝絕。他以九五之尊帶頭學習嘔啞嘲哳難爲聽的“蠻語”,提高了英語在宮中的地位,紫禁城內很快掀起了學英語的時尚

辜鴻銘:死記硬背

雖說辮子教授辜鴻銘屢屢被自由主義者們罵成老古董,但在英文水平上,譏諷者們卻很難望其項背。辜鴻銘10歲時就隨義父布朗在蘇格蘭接受嚴格的德文和英文教育。布朗雖是英國人,但他的教法更神似中國的私塾教育——死記硬背。他要求辜鴻銘背誦《浮士德》,卻說“只求你讀得熟,並不求你聽得懂。聽懂再背,心就亂了,反倒背不熟了。等你把《浮士德》倒背如流之時我再講給你聽吧!”這樣,半年多的工夫辜鴻銘稀裏糊塗地把一部《浮士德》背了下來。

錢鍾書:背字典

一般人查詞典爲了弄懂詞的意義,而有些人卻把字典當作有趣、消閒的讀物。據說,錢鍾書先生就是這樣一位讀者。他把重得都拿不動的.大辭典挨着字母逐條細讀;他在漫長的旅途上手捧一本別人認爲索然寡味的英文字典,讀了一個月;他在去英國的輪船上以約翰遜博士的《英文詞典》伴隨,深得其中的樂趣,自稱趣味之深,有不足外人道者。

中國什麼時候開始學英語2

中國的基本教育(小學至高中)階段,特別是中學階段,外語以英語作爲必修課的超過90%。中國自1980年代末期至1990年代初期開始,在全日制普通大學推行英語等級考試,作爲對選擇英語作爲第一外語必修課課程的達標要求。

中國大陸從1949年至在1960年代中期,因與蘇聯的關係極爲密切,外語主要以俄語爲第一外語,從1960年代中期以後,選擇英語作爲第一外語,1978年特別是1983年以後,英語(外語)是在高等學校升學考試中,和其他科目一樣同等對待。

以此爲導向,中國的中學課程,特別是初中教育基本上全部以英語作爲外語教學課程的必修課,高中課程超過90%英語作爲必修課;除非英語外語專業,在全日制普通大學,一般以英語作爲必修課,其他外語作爲選修課。

由於高考英語的地位很高,大學四六級與學位掛鉤,近年來各界出現非常多的批評聲音,指責中國教育過分強調英語的地位,忽視中文素質的培養,很多學生花費大量時間在英語上,影響了自己專業的學習,中文文化處於受歧視的地位。

然而另一方,因爲英語的準“世界語”地位,如果沒有大量熟悉英語的人才,在全球化的進程中會產生負面影響。中國的教師大多教授學生語法,不注重讓學生背單詞,很少有老師說在課堂上背單詞,所以中國學生不必擔心語法學不好,只要在家認真背單詞和詞組到學校專心聽老師講課就一定能學好英語。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