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圖畫故事書閱讀需要想象力

圖畫故事書閱讀需要想象力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圖畫故事書閱讀需要想象力,在生活中我們常常也會拿着書本看書,無論是電子版的還是紙質的都是很多愛好學習,努力向上人羣的成功至寶。你喜歡讀書嗎?下面我們來看看圖畫故事書閱讀需要想象力。

圖畫故事書閱讀需要想象力

圖畫故事書閱讀需要想象力1

圖畫故事書的閱讀過程就是一個與圖畫故事書溝通、對話、交流的過程,是調動自己的知識經驗理解圖畫故事,並從中獲取信息豐富自己體驗的過程。鬆居直先生認爲:“……對於讀圖畫書而言,讀書就是讀故事,通過圖畫讀懂故事。

那麼對孩子來說,就是把故事這個眼睛看不見的世界變成在自己心中看得見的畫(形象)的能力,也就是一般被稱爲想象力的能力。如果想象力豐富,人就能看到看不見的東西。圖畫書與想象力有很大的關係。”

想象是指人腦對原有表象進行加工改造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過程。想象是大腦皮層上過去舊的暫時聯繫重新篩選、組合、搭配和接通,形成新聯繫的過程。閱讀的過程就是調動起已有的表象,並循着故事中所提供的線索對已有表象進行重新建構,創建新形象的過程。

在圖畫故事書閱讀過程中,想象力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再現故事場景

圖畫故事書是以圖畫爲主,配合較少文字或沒有文字講述故事的一種幼兒文學。一般是由幾幅或十幾幅跳躍式的靜態畫面,配合簡短、淺顯的語言,來完成一個故事世界塑造。

圖畫故事書的呈現方式似乎比純文本的故事更易於幼兒想象,因爲它提供了一個個更生動的畫面,一個個鮮活的形象,爲幼兒的想象提供了具象的憑藉物,而處於具體形象思維時期的幼兒想象的一個特點就是更依賴圖像、圖形。

但是圖畫故事書並不是動畫片,而是以靜止的圖畫表達流動的故事情節,以一個個關鍵情節的片斷,傳達完整的故事,畫面與畫面之間的空白、連接就需要幼兒自己去想象,去填補;同時每一幅畫面,又都是表現一個瞬間,其整個動作流程的再現也是依賴於幼兒的知覺想象。

畫家在創作時也考慮到讀者的閱讀心理,他們在選擇如何表達故事時,已經“想象”到如何調動讀者的想象力與他共同完成故事的講述。正如PenyNolderman所指出的:

“插畫家可選擇性地描繪當行動未完成之前的某一瞬間,來暗示動作性,而迫使觀衆想象完成的樣子。比方說,走動的動作包括腳在地板上及腳離開地板,但因爲腳在地板上時看來像在休息,所以插畫家若想描繪角色在走路,就必須畫出一隻腳離開地面。”

而我們讀者也確實非常配合畫家,“我們往往會想象畫中的線超過所描繪的長度,而自己完成了畫中的線。所以當Bravo,Minski畫中的Minski發明出火箭時,我們在心裏就完成了描繪火箭飛行的線條,而想象火箭朝上衝出去。

卡通家所運用的‘動線’也會產生類似的效果──反覆畫出手臂或腿部的線條三四次,這些線就可以讓我們填補其間的空間,並想象具有連續性的動作。

而許多由中心點放射出來的線條,同樣也暗示爆發性的行動。”而且“……當我們從這張圖看到下一張圖時,就必須想象可能發生的事,以便來說明我們在圖與圖之間所看到的改變。

當然文本的字常告訴我們圖畫間所發生的事情細節,但只要我們具備策略來尋找這些關聯,即使沒有文字,也能找出關聯,這就是插畫家制作無字圖畫書時所憑籍的技巧──只提供一連串互有關聯的圖來暗示故事。”

(二)想象人物的心理

通過想象完成畫中的動作,應該說是一種較低層次的想象要求,也是幼兒容易掌握的,對於這點我們從幼兒對畫面中人物動作的理解中可以看出。

但是要完整地理解故事內容,最重要的是要了解人物的心理活動,不僅要了解他們在做什麼,還要了解他們爲什麼這麼做,他們在想什麼,並猜測畫中人物之間、人物與環境之間的關係,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動,他們的情感體驗,這除了需要幼兒具備一定的觀察力,更需要藉助想象力進入故事世界,並進入人物的內心世界才能完成。這是一種較高層次的想象,它依賴於幼兒認知水平的發展及閱讀經驗的積累。

李麥浪的研究表明,小、中、大班幼兒在看圖書時,都能根據自己對角色的表情、動態的理解,去想象角色的對話,而在對角色的心理活動的瞭解上存在着年齡特點。

中、大班幼兒能描述出主角的某些心理活動。如“小熊心裏想着……”,“小熊擔心遲到”,“小熊怕媽媽批評”,雖都屬較表層的心理活動,但也表現了幼兒已開始能離開畫面進行聯想,把畫面以外的事物結合到圖書畫面上去理解內容,抽象思維能力不斷提高。

李碧華則從另一個角度闡述了圖畫故事書閱讀對幼兒想象力的依賴:幼兒的講述是否生動、獨特,與他們在講述時是否進行必要的聯想、想象等心理活動有很大關係。

對於大班幼兒來說,不能像小、中班幼兒一樣只停留在觀察圖片所能觀察到的具體、表層的內容,應進一步鼓勵、引導幼兒通過聯想、想象,根據圖片中所提供的線索,“看”到圖片的內容(如“看”出人物的心理活動、對話等內容),只要留有時間讓幼兒充分聯想、想象,幼兒通過努力還是可以做到的。

(三)獲得審美體驗

幼兒閱讀圖畫故事書與成人閱讀文學作品一樣,並不滿足於知道講了一個什麼故事,如果那樣他們就不會要求一遍遍反覆聽同一個故事了。幼兒之所以反覆聽同一個故事,是因爲他們在這其中獲得了審美體驗。

而審美體驗的獲得,也是依靠想象力。“這種審美體驗可能是過去經驗的生動重組,也可能是經驗的擴展,或者是一種新的經驗的產生。”雖然兒童是沿着作品本身所提供的信息路標去體驗作者所提供的一種生活模式,並且因此他首先需要去解讀和辨識作品中所描述的故事情節、人物命運、環境背景乃至語言技巧的變化、但是真正使他獲得審美快感的並不在於他對作品中攜帶和傳遞的信息符號解讀辨識了多少,即他在多大程度上接受了作者所表達的美的意識、美的格調和美的技巧,而在於他在多大程度上把他所解讀和辨識出的美的信息變成了他自己的體驗,並用他自己的再創造的想象去重新填充這些符號空間。

我們以《維利牀下的鬼》爲例,試作分析:

圖一是《維利牀下的鬼》中的一個畫面,畫家用幾個動作瞬間來表現受到小老鼠驚嚇的媽媽採取的種種“防衛措施”:拉着維利逃出房間、把桌子推過去擋着門、還不放心又把箱子放在桌子上。

幼兒在看這一頁時曾經問:“她在幹嗎?她在搬家嗎?”這說明單純用知覺辨識一個個動作符號,還不足以完整理解畫面所要表達的故事情景,更不用說體會其中的意趣了。

只有當幼兒在頭腦中再現當時的情景,才能理解到這是一系列的連貫的一氣呵成的動作;想一想媽媽竟被嚇得如此驚惶失措,不免也覺得氣氛有些緊張呢;再聯想到自己的媽媽也怕鬼,又不禁覺得有點好笑,噢,大人也害怕呀。

圖畫故事書閱讀需要想象力2

  讀書最大的益處是激發想象力和靈感

讀書快的人都能記住書中的內容嗎?爲什麼說讀書最大的益處是激發想象力和靈感,而不是看誰記住的知識多?

“記憶型教育”是如何扼殺孩子的天性,使孩子失去質疑精神的?英國謝菲爾德大學教育學碩士範亞飛老師近期撰文,他認爲“記憶型閱讀教育”導致的知識權威主義是大多數國人普遍缺乏想象力的根源之一。讀書的目的絕不是爲了記住多少知識,而是帶着自己的思考讓自己變得更有思想。在眼下的教育大環境下,喜歡發問且用質疑、批判的眼光看世界的孩子更顯得彌足可貴,批判性思維是一種創造性思維,父母千萬不要給他們貼上諸如個性、叛逆之類的標籤,更不要同化孩子的思想。

不少朋友因爲知道俺讀書比較快,經常問,飛哥,你讀那麼快,能記住嗎?我先是愕然,讀書的目的是爲了記住?繼而的是釋然,在一個以死記硬背爲基本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的國家,問出這樣的問題是基因使然。我的意思是說,死記硬背的學習基因無意識地流淌在我們的血液中。

我敢打賭,在西方國家,無論你讀書多麼快,沒有幾個人會問你:Did you keep them in mind? 這句話說出來一聽,就知道很搞笑。他們不會問這樣的問題,他們會問:What is your reflection on that book? 他們期待你的觀點,不是你背下來多少你讀過的內容。

西方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說:There is no more Learning: Education is now a Strictly “MEMORIZATION” System. 教育早已經淪落爲生產‘死記硬背’呆子的標準化生產線。連西方的教育家都在抱怨他們的教育淪落爲“MEMORIZATION” System,我天朝的`境況可想而知嘍。入學前,孩子們各式各樣,入學後孩子們千篇一律。這是“記憶型”閱讀教育的偉大“成果”之一。

提問、質疑、懷疑能力比能記住多少知識重要一萬倍。你看,問出;“你能記住嗎?”這樣的問題一點也不奇怪,對麼?我們進學校之前是個問號,進了學校慢慢變成了句號。失去質疑精神是‘記憶型教育’對孩子們好奇天性最大的扼殺。

左腦思維型民族通常嚴謹,盛產邏輯嚴謹的哲學家、工程師。如德國人、日本人。右腦思維型民族通常浪漫,多孕育多才多藝、多愁善感的藝術家。比如法國人、美國人、英國人。中國人,少數精英左右腦都很發達。但多數人,如無特別訓練,多數在初中之後徹底變成左腦型。左腦用來儲存知識,右腦用來胡思亂想。咱們中國人多數是左腦型,經由中高考‘昇華’後,變成了缺乏嚴謹邏輯思維的左腦型,就剩下了左腦的‘死記’功能。右腦很少用,沒有太多世界級的文學家、音樂家、藝術家便是證據之一。刻意培養出來的左腦型國家通常害怕差異,認爲差異就是大逆不道、離經叛道。看一個國家人們穿的衣服便可窺豹一斑這個國家人們是左腦型還是右腦型。從這點講,中國確實進步了不少。但從根上,我們距離‘百花齊放’還很遠。對比一下國內國外的《好聲音》選手便可知。中國的歌手通常很自豪的說,他們說我的聲音特別像誰誰誰,西方的歌手說,我之所以是我是因爲我的聲音unique,different。中國文化講究conformity (一致性),也叫趨同文化。

我們缺乏想象力的根源之一是‘記憶型’閱讀教育導致的知識權威主義。知識權威主義把一切與‘記憶’儲存相異的‘信息’視爲敵人、洪水猛獸。‘記憶型’閱讀教育培養出來的孩子是非黑即白型。腦子裏只有與‘記憶’相符或者不相符兩個非黑即白的二元判斷標準。世界實際上是多元的,到處都是悖論。所以,一位哲學家說,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我們每個人都一樣,沒有絕對的好人,也沒有絕對的壞人。相符者‘昌’,不相符者‘亡’。‘記憶型’教育培養不出批判精神的個體,因爲具有批判性思維的個體一定對‘記憶型’教育嗤之以鼻。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注意,古人說的是熟讀,沒讓你背熟。肯定有人要出來反駁我了,難道背誦沒有一點意義?我的答案是:是的,幾乎沒意義。你肯定接着問,那爲什麼那麼多牛人能背誦很多名篇,名句?我的答案是:能夠背誦是熟悉之後自然而然的結果,而不應該在一開始就成爲目的。背誦是八股文化,不是創新基因。

閱讀的真正意義之一是make invisible visible. 對這個世界的認識,我們大部分人要經歷人生三階段:一、覺得世界是美好的;二、覺得世界是操蛋的;三、明知道世界是操蛋的卻仍然熱愛生命,於黑暗中看到光明。讀書的意義之一便是這樣,看到黑暗,並於黑暗裏看見更大,沒有霧霾的藍天、白雲、陽光。

  協同成長,做自己

解讀爲“與正能量的人,一起讀書、踐行,集體對抗惰性,這是協同成長;與喜歡的人,一起行走在喜歡的路上,激情燃燒夢想,這是持久成功。”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