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3至6歲階段的寶寶

3至6歲階段的寶寶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5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3至6歲階段的寶寶,3歲小孩的身上,每天都在發生變化,每天都在進步,他們的知識經驗,認識事物的能力、社會交往技能、語言、思維都在向前進步。3至6歲的階段的寶寶有什麼表現?

3至6歲階段的寶寶1

年齡劃分

嬰兒期:出生1~12個月。其中,斷臍至出生後28天稱爲新生兒期。6個月~12個月的嬰兒稱爲較大嬰兒。

幼兒期:1~3歲。

學齡前期:3週歲後至6歲入小學前。

學齡期:7歲~12歲。

從這種劃分方式中可以看出,入小學前(即6歲前)的兒童都可以視作學齡前兒童。

3至6歲階段的寶寶

中國目前兒童的入學年齡規定爲6歲,所以,3~6歲前的兒童即爲學齡前兒童。一定時期內,學齡前兒童的統計信息,是國家發展幼托事業和安排保健機構的重要依據。

瞭解學齡前兒童的發展特徵,有利於對孩子的教育培養。例如,根據兒童的認知特點爲其選擇學習材料和學習方式,使孩子們通過直接體驗和遊戲的形式進行學習,以獲得最佳的效果。

又如,根據學齡前兒童情感不穩定的特點,家長和幼兒教師可以以理解、耐心和堅定的態度,引導兒童進行大量的社會學習和實踐。總之,學齡前兒童的變化是飛速的,並且是有規律的。認識到這一點,就可以運用適當的方法,爲孩子的發展作好相應的準備。

3至6歲階段的寶寶2

1、學齡前兒童生長變化速度驚人

在這個短暫的時期裏,兒童學習語言,產生自我意識和在特殊文化背景下的自我環境意識。這一時期兒童的生長髮育是有規律、有順序的。例如,在學走之前必須先學站,學會簡單詞彙之後才能學會使用複雜句子。但是,由於環境與文化的影響,學齡前兒童發展變化的具體時間又是不同的。

營養不良會阻礙身體的發育,缺乏與外界交往會推遲語言的發展。梅雷迪恩在南亞、中亞、東南亞和非洲等地經過研究也發現,經濟條件同樣優越的不同種族兒童相比較,他們的生理髮育差異並不大。疾病、營養不良等所引起的虛弱、倦怠、冷漠等狀態對兒童的成長髮展起着危害作用。

3至6歲階段的寶寶 第2張

2、學齡前兒童過認知能力有了全面的發展

由於兒童不僅個性有別,所處的文化環境也各不相同,這方面的跨文化研究還有待深入。斯洛賓曾對英國、芬蘭、前蘇聯等國兒童語言發展作了研究,他指出各種文化環境下的兒童大約都是在開始走路的同時開始說話。3歲時已掌握了1000個詞彙,具備了正確使用語法結構的基本能力。

兒童心理學家埃裏克森用“羞澀和疑成對自由和自主”刻畫學前兒童的性格。他堅持認爲,學前兒童的性格特徵是高度的自信和自負。根據埃裏克森的理論,4—5歲的兒童進入了所謂‘懈怠對創造”的第三發展階段,這是他們獨立行動和走向家庭以外的世界的時期。

S·弗洛伊把學齡前兒童劃分爲“肛門期”(約18個月—3歲)和“生殖器階段”(3—6歲)兩個心理髮展時期。這兩個階段都具有很多情感衝突的可能。弗洛伊德的理論強調,這些衝突如果得不到滿意的解決,將造成兒童的人格障礙,降低他們情感上的正常發展能力。

在認知發展研究上,J·皮亞傑的成果引人注目。皮亞傑認爲,兒童在成長過程中要經過許多認知發展階段,他們的思維方式與成人不同。學齡前兒童處於前運算時期,往往憑知覺認識事物,而不是靠思維,還不能夠進行逆向思維。

3、學齡前兒童社交能力也有一定的發展

學齡前兒童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只要有可能,便成天玩耍。雖然不同文化背景下兒童玩耍的方式不同,但在玩耍過程中均體現了對周圍成人活動的模仿,而且這些活動能爲孩子提供許多與人和物相互作用的機會。

兒童在2歲時家庭以外的社交因子剛剛形成,這個時期的孩子,據人格塞爾報道,他們雖然喜歡與別的孩子在一起,但又不與他人一道玩耍,獨來獨往,自得其樂,還缺乏與他人平等交往的技巧。總是搶先佔取他們想要的東西。

3歲時兒童開始結交朋友,開始獲得起碼的社交能力。他們喜歡討大人高興,對成年人在社交行爲方面的適當指教往往能作出正面反應。4歲的兒童確實樂意與其他孩子一起玩,玩得很親密、愉快。富有創造力並相互影響。

4、學齡前兒童的育兒教育

學齡前是一個很關鍵的時期,科學家發現,學齡前兒童大腦裏的神經系統是由無數個突觸組成的,兒童在學齡前見到的事物越多,突觸就越發達。這些事物的顏色、形狀、動作等特徵對學齡前兒童是非常有教育意義的。

我們可以通過做遊戲、講故事等方法教給寶寶一些常識性知識。比如與寶寶玩老鷹捉小雞的遊戲,告訴寶寶老鷹是什麼?小雞是什麼?玩過家家的'遊戲告訴寶寶爸爸媽媽都非常地愛他。

3至6歲階段的寶寶3

一、 身體條件及認知能力

3至4歲:身體大肌肉的發展較快,慢慢開始能夠有節奏地自然行走。小肌肉的發展慢慢完善,比如說手部,可以做一些比較精細的活,手工、玩積木,甚至自己使用餐具或者自己穿衣服、脫衣服等。腦部繼續發展,神經細胞脆弱容易疲勞。

這個時期的孩子很愛模仿,也常常通過模仿來學習,但是並不懂得判斷。他們的大腦就像一張白紙,看到有趣的、吸引他們的事情就會去模仿。在幼兒園裏,孩子們會因爲遊戲中對老師的言行感到新鮮,會重複模仿老師的言行,而當另一個小朋友看到這個小朋友在做時,其他小朋友也會被帶動着紛紛跟着模仿。這個時候,老師和家長必須要以身作則,審視自己的行爲,避免讓一些不良習慣被天真的孩子模仿。

4至5歲:精力充沛,身體逐漸結實,小肌肉不斷髮展。他們掌握多種動作技能,精細的活動或者比較難的運動,比如說攀登,比3歲時期更加靈活有條理。

這個年齡孩子們會比較好動,對周圍的一切都十分好奇,尋根刨地地問爲什麼,對新鮮事物會用手去觸碰,有時候會放在嘴裏咬、嘗。

5至6歲:在運動方面,這個歲數的兒童已經可以連續行走半個小時左右且不疲倦。手部小肌肉更加完善,能夠做許多精細動作,比如說完成拼圖這種比較高難度的動作。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分辨事物的能力有所提高,對時間開始敏感,能夠辨別什麼是今天、昨天,什麼是前天、後天等。他們還能夠分辨出觸覺的區別,比如說物體的重量或者質量。當有兩個不同材質且不同重量,但是外表相似的小球擺在3歲和5歲的小朋友面前,前者往往認爲這兩個球是一樣的,但是後者往往能夠分辨出其中不同。

3至6歲階段的寶寶 第3張

二、 語言能力

3至4歲:兒童語言能力的飛速發展期,兒歌和故事是他們的最愛。他們掌握基本的口語,大概能明白成人的指示,能以簡單的語言來表達感覺和需要,但是他們的語言功能還未完全發展,詞彙並不豐富,發音也不是完全標準。

4至5歲:詞彙大量積累階段,生活經驗增加,也能依此理解更多人的話。

5至6歲:更具有邏輯性,包括孩子自己的行事,更有條理性,更自覺。孩子掌握了相對多的詞彙量,並且可以正確發出各種音節。

三、 注意力的發展

3至4歲:這個歲數的小朋友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比如說,如果一羣小朋友在玩遊戲,其中一個哭了,其他小朋友也會沒有緣由地陸續跟着大哭起來。這個時候大人拿出有趣的玩具或者組織遊戲,他們又會很快被這些吸引,分散注意力。他們的注意力正在發展,且隨着歲數的增長,生活經驗的積累,會越來越集中,比如說3歲集中注意力的時間是3到5分鐘,而到4歲,他們就能夠集中10分鐘左右了,可見這個階段還是一個相當不穩定的時期。家長或者老師給他們簡單的要求,或者指示,小朋友能理解,並且有意識地去觀察。

4至5歲:開始形成自制力、責任感、道德感,對社會行爲規範有了一定的認識,可以對自己的行爲進行判斷和評價,且在大人的幫助下調整改正。能夠關心同伴,開始有共情的能力,人際關係也會因此發生改變,慢慢形成合作意識,且能夠感覺體會到自己的心理活動。

5至6歲:穩定性不斷增長,可以集中10到15分鐘,且能自我控制,可以較長時間地進行聽故事、玩遊戲等活動。例如,當孩子正在專心搭積木的時候,如果大人叫他們出去玩,他們可能不會馬上答應,而是專心於自己的搭建。

四、 思維的發展

3至4歲:思維具體形象,先做再想是這個階段孩子的特點。喜歡模仿,比如說看到家長剝桔子,他們可能也會拿起桔子剝,但是不一定剝得下來。他們對食物還不能對事物做複雜的分析和總結,只能進行非常基本的概括。比如說問他們“勺子是幹什麼的?”他們會說“舀東西的”,概括的特徵多是非本質且外部的。

4至5歲:問孩子:“什麼是蘋果?”孩子回去依靠表象進行思考,回答:“蘋果是一種水果。”他們用概括的語言描述一些東西突出的特點,尤其是功能上的特徵。思考時依舊主要依賴圖形,對符號的認識也在加強。

5至6歲:思維仍然是具體的,他們還無法用抽象的概念進行思考。當兒童快到6歲時,對熟悉的事物已有一些抽象邏輯思維了,可以說出一樣東西的籠統幾個特徵,但是並不能分清楚本質特徵和非本質特徵。問孩子:“什麼是蘋果?”答:“蘋果是一種水果,圓圓的,皮是紅色的,裏面是白色的,脆脆的很甜。”當孩子6歲後,想象力也有了明顯的創造性和目的性。比如說,他們玩遊戲前可能會先想好主題,定規則和分角色,而且遊戲可以反反覆覆玩很多天,情節也比較複雜。

五、 情感和性格

3至4歲:情緒非常不穩定,易受外界影響。這個時候孩子們開始上幼兒園了,生活範圍也會擴大了,能夠認識到老師和很多小朋友,是學習人際關係的開始。在這個階段會開始在意自己的名譽感,行爲舉止想得到誇獎和稱讚。也會有些孩子比較“自我中心”,還會做出對抗的行爲,大人可以正確引導。3、4歲的孩子常有害怕和焦慮的感覺,大人要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4至5歲:相對於3、4歲的幼兒,4、5歲的孩子情緒要穩定得多,會逐漸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比如說,幼兒園發生爭執後,他們更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或者在商場裏看到自己喜歡的玩具,3、4歲的孩子可能會吵着要買,但是4、5歲的孩子會更聽大人的話,並且安慰自己:“我已經有一樣的玩具了,我不買了。”

這種情緒控制並不是一直的,他們依舊會被特別感興趣的事物吸引,也會出現情緒失控的狀態,心情不好的時候還會大發脾氣。

5至6歲:開始對社會情感有一定的瞭解,比如說產生了道德感、合作意識、審美觀等,自制力、自覺性也有很大的提升,但是行爲舉止也容易受到情緒及外界事物的影響。有了較強的自我意識並且開始形成了最初的個性傾向,初步能評價自己的行爲,並在大人的指導下逐步掌握社會規範。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