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中小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及對策

中小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及對策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3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小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及對策,中小學的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是非常需要關注的,因爲處於青春發育時期的中小學生正處於生長髮育期,心理困擾十分明顯,心理矛盾很突出,以下分享中小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及對策。

中小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及對策1

小學生常見心理問題的成因

(一)來自小學生自身的因素

1、遺傳因素

在農村,由於近親婚姻造成兒童生理髮育先天不足,相貌不佳或殘疾,智力偏低等,這使得他們不能很好地學習和生活,常常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其他人也用異樣的眼光去看他們,必然造成他們的一些心理問題。

2、氣質類型

小學生同成年人一樣,氣質類型可分爲多血質、膽汁質、粘液質和抑鬱質四種。其中,膽汁質和抑鬱質類型的學生對不良刺激反應敏感,他們極易產生不健康心理。

就教師批評而言在我們看來是不值一提的小事,對他們來說卻是莫大的打擊。如遼源市一小學生因受老師批評而服毒自殺的事件,恐怕與那位學生的氣質類型有直接的關係。

3、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心理需要

童年期兒童的身體發展進入了一個相對平緩的階段,其大腦的發育趨於成熟,這對其心理髮展極爲有利,因此,童年期兒童的心理髮展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時期。但因爲其心理還不夠穩定,很容易受其他外界因素的干擾而發生變化,因此也最容易產生心理問題。

中小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及對策

(二)來自家庭的因素

家庭是小學生接受教育的最初環境,家庭氣氛的好壞,直接影響小學生的情感意志,影響其心理的健康發展。

1、父母的溺愛

衆所周知,我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已經20多年,使我國的家庭發生了重大變化:獨生子女家庭越來越多。在獨生子女家庭中,有的父母視子女爲掌上明珠,生活上百般呵護,不願讓他們受一點委屈,經歷一點風雨

甚至在子女犯了錯誤時,父母也不說一個“不”字,天長日久,子女自然形成了“唯我獨尊”的心理,當他們走進學校,走向社會同他人交往,遇到挫折時,便不能接受,無所適從。

2、家庭教育方式不當

有的家庭,父母從來不把子女看作是與自己平等的一員,認爲子女只能逆來順受,惟命是從。他們對子女過於嚴厲、粗暴和專制。還有的獨生子女家庭中

家庭教育往往陷入“愛的誤區”,對子女過高要求,過度期望,過分保護,過度溺愛。他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對孩子的學習要求過高,琴棋書畫樣樣學,英語電腦門門通,考試名列前茅……只要學習好就言聽計從,有求必應。

而一旦失誤,就挖苦諷刺,棍棒相加。家長這種不切實際的過高期望和簡單粗暴的教育方法,使子女的自尊心受到損害,獨立性受到壓抑,加上彼此間生活觀,價值觀等存在差異,很容易造成父母和孩子間關係緊張,隔閡加劇,使子女形成反抗、疑懼、膽怯等消極心理品質,誘發心理問題。

中小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及對策 第2張

3、家庭氣氛不和諧

隨着離婚率的不斷上升,給越來越多的孩子帶來了不幸,嚴重破壞了兒童正常的生活環境,給他們造成的心理創傷難以癒合,容易產生心理問題。

離婚的父母,有的沒人要子女,有的隨法院判決,不管哪種情形,都容易使子女放任自流,形成不良的行爲習慣和個性心理,更有甚者,在學齡期就仇視社會,嫉妒他人,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還有在經常發生衝突的家庭中,有心理問題的兒童比例比較大,研究證明,家庭衝突不僅會造成孩子的心理創傷,還會導致孩子在神經和心理上的某些病態。

(三)來自學校的因素

1、學習負擔過重

隨着社會競爭的加劇,小學生的競爭壓力也越來越大,他們揹負着父母的希望和老師的期望。由於素質教育還沒有真正落到實處,片面追求升學率,重智輕德,重分數輕能力,重書本輕課堂的現象依然存在。老師評價學生,社會衡量學校,理論上是全面發展,實質上是分數和升學率。

爲了追求升學率,加班加點,題海戰術,價值了學生的負擔。這種局面使小學生疲於應付,心理極度緊張,導致他們用腦過度,皮層機能降低,從而影響學習效率,造成他們對學習失去興趣和信心

或者產生焦慮、苦悶、壓抑、恐懼等不良心境,久而久之,部分人就會不同程度地產生心理障礙

2、教師教育方法失當

小學是基礎教育的基礎,它對學生的發展至關重要。然而一些教師把學生考高分作爲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而忽視心理素質的教育和人際交往技能的培養。小學時期,小學生希望得到教師的關心、理解和愛護。

如果教師缺乏理解、耐心和愛心,不能以熱情的態度給予學生指導和幫助,反而橫加指責,學生則會感到失望,產生消極情緒,導致師生關係淡漠,這種以學生失敗而告終的交往還會遷移、泛化到小學生與他人的交往中,造成人際交往焦慮。

中小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及對策 第3張

3、小學階段心理健康教育幾乎是空白

過去由於受政治因素的影響,我國曾不公正地對待心理學。80年代初,我國在部分高校恢復了心理學的教學科研工作,儘管普及心理學科學知識的工作已經做了20多年

但心理健康教育尚未進入小學課堂,小學普遍沒有心理健康指導機構,國內較少的心理專家和心理醫生對小學生來說更是鞭長莫及。

三、小學生常見心理問題的對策

日益突出的小學生心理問題,嚴重影響了小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發展,但它並非洪水猛獸,它既然有形成發展的過程,我們就必然能找到預防和矯治的方法和措施。

我們認爲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問題必須重視,雖然真正患心理病的學生僅僅極少數,但是我們發現學生中出現心理健康問題和行爲偏差問題隨年齡增長,因此需要對全體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需要家長、學校、社會及有關部門都來重視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並採取積極的對策,努力去解決這些問題。主要可從以下幾個方面採取對策。

(一)學校應採取的對策

1、小學心理健教育的原則。

開展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須遵循“面向全體、寬容、保密、持續”的原則:

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面向全體學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宗旨,心理健康教育也應該面向全體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分析的最大不同,心理分析研究的前提是把人作爲有心理問題需要矯治,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是人的發展需要。

面向全體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並非是假設小學生羣體中大量存在心理問題,而是所有的學生都要心理健康發展,個別學生確有心理問題可以通過面向全體的心理健康教育進行矯正。

寬容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寬容地對待這一個學生的一切。寬待每一個學生,就不能把學生分類,不能假設班級學生存在好、中、差三等,不能因爲學生家庭經濟文化行爲習慣不同而看不起學生。缺乏對學生的寬容,心與心難溝通,教師與學生難合作,心理健康教育就難以進行。

教師用寬容的態度接納每一個學生,包括他的優點和缺點,以及不能原諒的錯誤,要相信所有的學生都可以教育好,如果有問題只是還沒有找到合適的方法和適時的問題。

保密事關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成效。學生對教師敞開心扉,教師一定要保密。談話紀錄、心理測試資料都要妥善保管。保密的對象包括學生本人、家長和其他的老師,不能隨意使用學生個案資料,保密還要有時間的規定。

心理健康教育要貫穿於學校教育的全過程。持續含有兩層意思,一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系列化,一是要有長期的規劃和打算,要明確

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應急任務,而把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看作小學教育的一部分,伴隨整個小學階段。

中小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及對策 第4張

2、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途徑和方法

團體輔導。團體輔導採用專題講座、專題活動等方式,爲學生提供全面的幫助,主要爲塑造班級集體良好的氛圍和集體的良好行爲,激發羣體向上的精神。

團體輔導通常以班級爲單位開展,因爲在一定意義上來說,學生的心理素質是以集體心理爲中介而內化發展的,所以,班主任要根據本班的實際和團體輔導計劃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着力培養良好的班級氣氛,使學生建立平等和諧的人際關係,這也是時代發展對班主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心理輔導室。心理輔導室以學生個體或小組爲對象,也接受學生的主動諮詢。心理輔導室的工作應該專業化,教師應培訓上崗。心理輔導室要有專任教師負責和專門的工作計劃,固定的`開放時間,固定的場所。

小學生心理輔導室的環境佈置除了符合心理輔導的要求,還要增加兒童的特點,讓小學生一進門便喜歡它,彷彿進俱樂部活動一樣開心。心理輔導室的名稱可以童趣化,例如可叫作“金蘋果”俱樂部等。

個案教育。小學生個案教育是對上述兩種心理輔導的補充和深入。個案的對象應有典型的意義,可以是智優學生、智力臨界學生、模範學生、問題較多的學生,學生作爲個案對象,可以讓本人知道或不知道,主要根據研究的需要而定。

個案教育一般要做較長期的跟蹤研究,一個學生在校接觸許多的教師,因此學生個案教育最好採用合作的方式進行,以負責人爲主,幾位教師共同觀察和研究同一對象。個案教育一定要作好記錄,儘量詳盡,如觀察筆記、談話記錄等。

記錄一定要真實,還可以寫記錄者的感受。要妥善保管學生的個案資料,原則上學生在校期間個案研究不公開。

測試與矯治。採用問卷調查、測試紙等手段充分了解學生羣體現狀,而後找出存在普遍意義的問題。測試量表宜採用心理專家提供的專門設計的量表,一般不提倡使用自己設計的心理調查表。

測試的數據資料僅供參考而已,所有的數據都不可全信, 因爲學生是活生生的人,是不可能用數據表現的。通過測試調查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團體輔導、心理輔導俱樂部活動、個案教育等,進行必要的預防和矯治,促進小學生整體發展。

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在小學開設心理健康課程,以幫助小學生了解心理科學知識,掌握一定的心理調節技術。該課程可分爲心理衛生與健康科普和實際訓練操作兩部分。

前者是心理健康知識普及課,後者包括角色扮演,相互詢問,人際交往訓練等,藉此掌握一些轉移情緒、宣泄痛苦、克服自卑、樹立自信等心理調節手段,防患於未然。

中小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及對策2

第一,厭學心理。

有厭學傾向的學生,主要特徵是對學習反感,甚至感到痛苦,因而經常逃學或曠課。他們往往認爲自己學習能力低下,把自己看成學習上的失敗者,常以消極的態度對待學習活動,只是在教師和家長的施壓下勉強學習。

第二,考試焦慮心理。

主要表現爲害怕考試考不好,影響別人對自己的評價,擔心自己的前途,也擔心受到家長的責罵。因此,會出現失眠、情緒低落、抑鬱等行爲。

第三,挫折壓力。

具有挫折感的學生會出現自卑、敏感、焦慮抑鬱、閉鎖等反應。或者以特殊的行爲方式逃避問題,如酗酒、上網成癮等,或者出現情感冷漠,產生自殺傾向等。

中小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及對策 第5張

面對中小學生存在的諸多心理問題,家庭和學校應該共同努力,爲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提供有效幫助。

第一,家庭方面。

一是要形成優良的家風。培養孩子正直、誠實、友愛、善良、寬厚等品格,讓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二是不能過分嬌慣和溺愛孩子,要真正關心孩子,真正瞭解孩子在想什麼,需要什麼,進而幫助孩子走出心理困境,使孩子健康成長。

三是要正確看待孩子的學習成績,不要對子女的期望過高,在孩子學習成績有所波動時,給予安慰和鼓勵,而不是打擊和責罵。

第二,學校方面。

一是注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課納入學校的教學計劃中,安排專業的教師任教,並辦好心理諮詢室,開展心理諮詢活動;

二是建立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檔案,準確掌握和了解中小學生心理髮展規律、特點及現狀,爲學校的科學管理提供依據,從而有針對性地對中小學生實施心理健康教育;

三是積極開展各項宣傳活動,充分利用黑板報、廣播站、班會等形式廣泛開展心理素質教育活動,讓中小學生學會疏導和調節自己的情緒,培養良好的個性品質,提高心理素質。

綜上所述,在遇到類似的問題時,考生可以參考和借鑑上述內容進行回答,從而豐富自己的答題內容。

中小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及對策3

中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 在中學生中,常見的心理問題有五種:

一,學校適應不良型的心理問題;

二,強迫型的心理問題;

三,抑鬱型的心理問題;

四,焦慮型的心理問題;

五,恐怖型的心理問題。

一,學習適應不良型 學習適應不良型是中學生中常見的一種適應型障礙。中學生往往由於學校適應不良嚴重影響學習,更不上班級,甚至造成中途休學或輟學。主要表現在情緒、行爲、生理功能三個方面。

中小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及對策 第6張

(1)情緒方面。抑鬱、焦慮、強迫、恐怖、厭煩、退縮等是常見的表現,具體表現爲害怕學習,上課注意力渙散,思考乏力,聽不好課,做不好作業,但又想把學習搞上去,產生焦慮;有些同學害怕或迴避上學,或有恐懼反應,或呈萎靡狀態;有些同學有矛盾觀念和憤怒反應,易激惹,依賴性增強。

(2)行爲方面。學習適應不良的同學均有行爲問題,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第一,能力抑制。以往學習能力良好,成績不錯,適應不良後學習能力受到抑制,產生學習困難,上課無法做筆記,記憶力下降,作文寫不出,稍複雜的題目無法解決等;因注意力不集中常常不能持續做一件事,莫名其妙地終止作業或看書,無目的地擺弄小物件或發呆等。

第二,社會性退縮。與同學交往減少,學習、生活活動也減少,不願發言,不想運動,體育課也提不起勁,成爲同學活動的旁觀者,遊離於同輩羣體之外。

第三,品行絮亂。行爲違反與年齡相符的社會規範和準則,如逃學、鬥毆、說謊、偷竊、抽菸、離家出走等現象均有可能出現。還有些學生活動過度,尋求快樂和刺激,如沉溺於電子遊戲機、不遵守紀律、襲擾他人。

第四,行爲倒退。行爲像兒童,學習無目標,活動無計劃,喜歡兒童遊戲,不合羣但不是因爲退縮,而是和同學玩不到一塊,談不到一起。

(3)生理功能方面。表現在上課頭昏、腦脹,入睡困難,以及腰痠背痛、心悸、乏力等,身體檢查則沒有特定的軀體問題。

中小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及對策 第7張

二,強迫型 這是一種以強迫觀念、強迫衝動或強迫動作爲主要表現的心理問題。自己能意識到這些表現不合理、不必要,但不能控制和擺脫,深爲焦慮和不安。它對同學的學習、生活和在校適應有很大的不良影響,應及時接受輔導。具體表現爲:

(1)強迫觀念。如腦內反覆迴旋某歌曲的旋律、別人對自己說的話;作業或考試後總覺得寫錯了字或做錯了題,上學路上總疑惑忘帶書或文具;

總是擔心考試失敗、挨老師批評,擔心自己會發胖;看到小刀就會想到會割破手;腦中總是出現一些如“1+2爲什麼等於3”、“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等無實際意義的想法。

(2)強迫衝動和強迫動作。如在考試時,總覺得想要大小便,但並不去上廁所;看到老師或父母總是想辱罵、吵鬧或打架,但表面上卻順從平靜;反覆檢查自己任何一次作業或試卷;總是在路上數石塊數或步數。

三,抑鬱型 這是有社會、心理因素引起的一種以持久的情緒低落狀態爲特徵的心理問題,常伴有焦慮、沮喪、壓抑、苦悶、軀體不適感和睡眠障礙。有這類心理問題的同學一般能基本適應學校生活,但心理壓抑、情緒苦悶,而且持續時間較長。對同學們的身心健康危害較大。具體表現爲:

(1)興趣衰退。這類同學對生活的興趣明顯減退,不僅對學校、社會中各種新鮮事物不感興趣,而且對自己以前的興趣愛好也基本丟失。

(2)缺乏自信。自我評價過低、妄自菲薄,並有內疚後悔等自責傾向,多爲不愉快的生活事件和對自己的失敗估計。如學習成績較好,但堅持認爲自己學習很差,以後肯定不能畢業。

(3)精力衰退。自感疲憊無力,不能進行復雜思考和較強運動。這類同學往往感到聽課、做作業時,頭腦無法興奮起來,但一般無雜念而是一片空白,體育課甚至日常生活無力或不想去承受,有力不從心之感。

(4)封閉退縮。不願交往,情緒苦悶且封閉,不訴說也不寫日記。這類同學通常能維持和其他同學、老師和一般性交往,但被動勉強,交往內容表面化,不作稍深的情感交流他們的退縮往往出於自卑和認爲任何人都無法幫助自己。

(5)軀體不適。伴有軀體症狀,如頭疼、背痛、肢體痠痛等,還有失眠等睡眠障礙,有些同學有食慾不振和消化不良之感。

(6)悲觀失望。覺得生活中一切都沒什麼意義,感到前途渺茫;想前進、想成功,但看不到光明和目標;有時下決心改變自己,但沒有付諸行動的勇氣;無望、無助感強烈。

中小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及對策 第8張

四,焦慮型 個體處於一定的應激狀態便會感到焦慮,這是正常的。焦慮型的心理問題是指一種無明確對象、無法擺脫的焦慮狀態,可分爲急性焦慮和慢性焦慮兩種形式。

(1)急性焦慮,又稱驚恐發作。以突如其來的驚恐體驗爲典型特徵,有“大禍臨頭”之感,並伴有心跳加快、呼吸困難、頭暈目眩等,還可能有出汗、發抖、腹痛等。

急性焦慮的發作急劇,很難預料,但持續時間不長,一般1~20分鐘,長達數小時。發作後虛弱無力,但焦慮體驗不明顯,數日後恢復。

(2)慢性焦慮,又稱廣泛性焦慮。在焦慮型中較爲常見。表現爲持續性的緊張和不安;學習、活動時心煩意亂,記憶和思維受阻;交往中緊張、易激惹;

遇事時驚慌失措,往壞處想等。明知客觀上並不存在威脅、危險和失敗結局,是主觀上過濾,但無法控制,惶惶不可終日。同時出現心悸、口乾、出汗、臉色蒼白以及震顫、發抖、肉跳、緊張性疼痛和睡眠障礙、夢驚等現象。

五,恐怖型 這種心理問題指對某些特定的事物、情境,或在人際交往時產生異常恐懼並主動迴避以消除不安。中學生中較常見的爲社交恐怖和特異性恐怖,而且前者有增長的趨勢。

(1)社交恐怖。主要特點是在人際交往中自感害羞、侷促不安、尷尬、笨拙、遲鈍、怕成爲人的恥笑對象,而不敢在公開場合講話、做作業、吃飯等,以至不能正常交往;看着對方即自感面紅耳赤、表情異樣,而且怕被對方覺察,從而回避目光相遇,嚴重者會發展到足不出戶。

(2)特異性恐怖。指各種和個體自身活動的特異性有關的恐怖,如飛行恐怖、注射恐怖等。一些中學生對學校產生恐怖,如害怕看校門、害怕見到老師和同學、迴避學校生活,又稱學校恐怖。

以上對五種常見心理問題類型的介紹,目的是使大家對它們有一個初步瞭解。在青少年階段出現上述的心理問題是比較普遍的,是可以理解的,大家不要害怕它,要敢於面對它,正確解決它。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