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有關孔子的故事(15篇)

有關孔子的故事(15篇)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4.6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有關孔子的故事1

春秋時代,魯國有這樣一條法規:凡是魯國人到其他國家去旅行,看到有魯國人淪爲奴隸,可以自己墊錢把他先贖回,待回魯國後到官府去報銷。官府用國庫的錢支付贖金,並給予一定的獎勵。子貢到國外去,恰好碰到有一個魯國人在那裏做奴隸,就掏錢贖出了他。回國以後這個學生既沒有張揚,也沒去報銷所墊付的贖金。那個被贖回的人把情況講給衆人,人們都稱讚這個學生仗義,人格高尚。一時間,街頭巷尾都把這件事當作美談。孔子知道了這件事,不僅沒有表揚這個學生,還對他進行了嚴厲的批評,責怪他犯了一個有違社會大道的錯誤,是隻爲小義而不顧大道。

有關孔子的故事(15篇)

孔子指出:由於這個學生沒有到官府去報銷贖金而被人們稱讚爲品格高尚,那麼其他的人在國外看到魯國人淪爲奴隸,就要對是否墊錢把他贖出來產生猶豫。因爲墊錢把他贖出來再去官府報銷領獎,人們就會說自己不仗義,不高尚;不去官府報銷,自己的損失誰來補。於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好假裝沒看見,從客觀上講,這個學生的行爲妨礙了更多的在外國做奴隸的魯國人被贖買回來。

第二則是講,有人掉進水裏,親人在岸上喊,如果能救上他的,就送恩人一頭牛以作報酬,子路聽到馬上跳下水救起那個人,高興地接受了報酬。其他人覺得子路貪小利。孔子卻表揚了他。說你爲大家做了一個榜樣,今後再有人遇到險情,大家都會奮不顧身,整個國家就會有許多人因此而得救。 權利與義務是對等的,既然行善,沒有必要害怕獲得相應的權利。

明代的袁子凡對這兩則故事有過精闢的論述:自俗眼觀之,子貢不受金爲優,子路之受牛爲劣;孔子則取由而黜賜焉。乃知人之爲善,不論現行而論流弊;不論一時而論久遠;不論一身而論天下。現行雖善,而其流足以害人;則似善而實非也;現行雖不善,而其流足以濟人,則非善而實是也;然此就一節論之耳。他如非義之義,非禮之禮,非信之信,非慈之慈,皆當抉擇。

有關孔子的故事2

史書言,孔子的母親在他剛剛三歲的時候,就教他讀書識字,到四歲的時候,他已會念百餘字了。

有一天,他的媽媽說:“昨天我教你的字會背了嗎?”

孔丘說:“都記住了。”

媽媽說:“那好,明天一早我考考你。”

孔丘睡覺,是和哥哥在一起。這天晚上,他鑽入被窩後對哥哥說:“哥哥,媽媽教給你的字都記住了嗎?”

哥哥道:“都記住了。你呢?”

孔丘說:“一我已經練了多遍,也許都記住了,可又沒有打握,明天一早娘要考我,若有不會的,娘一定非常傷心和難過。不行,我一定要起來再多練幾遍。”

哥哥被他這種刻苦學習、孝順母親的精神所感動,心疼地說:“天氣涼了,別起來練了,就在我的肚子上寫吧。我能覺出對錯,也好對你寫的做個檢查!”

於是,小孔丘就在哥哥的胸口上寫了起來,每寫一字,就念出聲來,可這聲音越來越輕,當他寫完最後一個字的時候,聲音也聽不到了。哥哥驗完他的最後一個字,聽着他那均勻的呼吸,望着他甜中帶笑的睡容,既心疼又愛憐地笑了。

第二天一早,在母親考覈時,他一遍通過,母親驚喜道:“這孩子真神了,前天教了他那麼多字,只過了一天,就如此滾瓜爛熟,將來準能幹大事啊!”

孔丘望着母親欣喜的面容,高興地笑了。然而在這微笑中,卻伴着兩行淚水。

站在旁邊的哥哥,深深地理解他,知道在他超人的天資背後,更多的則是弟弟那鍥而不捨的精神和刻苦勤奮的汗水。

有關孔子的故事3

藝通他心

一日,孔子閒居無事,在室內演琴自娛。弟子曾參、子貢,坐在外廳,側耳細聽。

一曲終了,只見曾參喃喃自語道:“咦!怎麼會是這樣呢?老師的琴聲裏,怎麼會流露出,貪狠邪僻的情調呢?琴音中,趨利不仁的味道,怎麼會這麼的嚴重呢?”

對曾參所說的話,子貢在心裏,也以爲然。不過,他沒接曾參的話,而是站起身子,朝室內走去。

孔子見子貢進來,面有犯難進諫之色,便放下琴瑟,等他說話。子貢便將剛纔曾參所說的話,如實稟告。

孔子聽完子貢的話,對曾參讚歎不已。他說道:“曾參真是天下一位大賢人呀!他已經通曉音律的奧祕。”

接着,孔子繼續對子貢解釋事情的原由。他說:“剛纔,我正在几案邊彈琴,有一隻老鼠在室內遊動,被一隻貓發現了。那隻貓,便循着房樑,悄悄地向老鼠接近。然後,選好地點,眯縫着眼睛、躬曲着身子,等待時機,撲住老鼠。後來,貓的如意算盤,終究沒有得逞。因當時那隻貓的心態,反映在了我的心裏,我便很自然地通過琴瑟,將它表露出來。所以,曾參說我的琴音裏,有貪狠邪僻的情調,是很恰當的。”

儒家經典《禮記:樂記篇》說:大凡音樂,都是產生於人的內心。人的情感動於衷,體現在外就是聲音。聲音的變化有文理,就成了音樂。所以,在太平治世,流行的音樂,通常都洋溢着安適與喜樂。它也反映此時的國家政治,處於清明祥和的狀態。在動盪的亂世,流行的音樂,往往是會充滿着怨恨與憤怒。它也反映此時的國家政治,處於政令不暢,上下乖離的境地。而一個接近亡國的世道,它的流行音樂,會瀰漫着哀傷與憂思。它說明此時的人民,已經陷入難以自拔的困苦,只能靠回憶往事,來慰籍自己。所以,聲音之道,與政治之道,是相通的。

有關孔子的故事4

孔子離開曹國到宋國後,就和弟子們在大樹下練習禮儀。宋國的司馬桓魋想要殺掉孔子,就把大樹給砍了。有位弟子催促孔子說:“咱們快點走吧。”孔子說:“上天既然使我具備聖德之性,桓魋又能把我怎樣呢?”順境不貪,逆境反喜,一切都是磨練自己的機會,心存正義、自強不息,感恩桓魋,感恩對手。

有關孔子的故事5

傳說,孔子年少而好禮,有一年的秋天,烏雲滾滾,寒風嗖嗖,落葉從樹上紛紛飄下來,隨風翻飛。這時,年少的孔丘正聚精會神的在窗下讀書,由於天氣太冷,他又穿着單薄的衣服,不時地搓着手。坐在一旁的母親心痛地說:“孩子,歇一會兒吧!”

“好啊!”孔子答應着站起身,拿起放在桌旁的俎豆(當時行禮用的器具),不聲不響地出了屋門。

母親忙說:“孩子,外面風大,天又這麼冷,眼看就要下雨了,你不要到院子裏去玩了吧。”

孔丘一臉正色地回答:“不是啊,母親,我這是在祭祀神靈,行大禮呢!”“你行大禮幹什麼呢?”母親問他。“如果我現在不學好禮儀,長大就不知道怎麼做人了。”

母親聽了孔丘的話,驚訝的說不出話來。

感悟:在一個禮崩樂壞的年代,孔丘的舉止確實是不同凡響的。

有關孔子的故事6

在《論語:述而篇》裏,談到儒者的修養時,孔子說: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從這句話裏,我們可以看出,孔子教化弟子的目的,也是要求弟子,最終徹悟人生宇宙的真相,得真智慧。唯有如此,弟子們,纔可能真正拯救自己,從而也懂得,如何幫助別人,拯救自己。

“志於道”是說,君子爲學,當以悟道爲最終目的。在志向上,以自覺覺他爲最高理想。

“據於德”是指,在具體的修學過程中,首先要守住當下已修得的成果,也即一種在心靈的深處,別人與你是一體的心境。然後,再把這種心境,逐漸擴大。一個人,能感知到他人、乃至它物,與自己是一體的範圍越大,可以說,他所據守的德果,也就越大。其濟世救民的動機,也就越純。唯有如此,愛人、愛物、愛社會、愛國家,乃至愛全天下,纔不會是一句,自欺欺人的妄言。

志於道,據於德,是講君子內修道德的原則。依於仁,遊於藝,是講君子外用道德的方式。

“依於仁”是說,君子爲人處世,以愛人愛物爲準繩,以利人利物爲標的。

“遊於藝”是說,君子要儘可能多地掌握,各種知識與技能,以便於,適時、適機地給他人、給社會,在精神上、物質上,帶來具體而切實有效的幫助。

“遊於藝”的藝,在孔子時代是指“禮、樂、射、御、書、數”這六藝。就現代的分科而言,

“禮”,包括哲學、政治、教育方面的知識。

“樂”,包括音樂、舞蹈、美術、影視方面的知識與技藝。

“射”,指軍事、武功。

“御”,指各種駕駛、操作技能。

“書”,指文學、歷史修養。

“數”,包括科學與經濟方面知識。

對於上面所提到的六個方面的知識與技能,作爲一個儒家君子,都必須要有基本的瞭解或掌握。至於深入地瞭解和精通,可根據個人的資質與因緣,有所側重。

這“六藝”看起來內容很多,但在根本的道理上,它們都有相通的地方。如果能明瞭孔子所說“一以貫之”的道理。那學起來,就會很快、很容易抓住重點。這時,你也可以真正做到,優遊徜徉於各種知識的海洋,而不被它們沉溺。

有關孔子的故事7

一次,孔子坐着馬車經過一條小路,半路上遇到一個孩子用泥土堆了個城堡,擋住了去路。孔子就問他:“你不讓路,我怎麼過去呀?”小孩說道:“從來只有馬車給城堡讓路的,哪有城堡給馬車讓路的?”孔子沒想到這小孩這麼會說話,非常吃驚,就表揚他說:“想不到你小小年紀,懂的事情可真不少。”小孩回答:“魚生下來三天就會游水,兔子生下來三天就會在地上跑,這都是很正常的事,有什麼大小之分嗎?”孔子聽了這話更是欽佩,忍不住感嘆道:“真是後生可畏啊!”

【故事感悟】:孔子博學多才是衆所周知的,連他都覺得後生可畏。這就足以說明孔子在對待知識的問題上,是極其謙虛的。因此,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年輕人要虛心接受別人的意見,哪怕對方比自己年輕,資歷比自己淺,只要別人在某些地方比你強,就應該放下“面子”,謙恭地學習別人的長處。

有關孔子的故事8

《荀子·宥坐》記載“孔子觀於魯桓公之廟,有欹器焉。孔子問於守廟者曰:此爲何器?守廟者曰:此蓋爲宥坐之器。孔子曰:吾聞宥坐之器,虛則欹,中則正,滿則覆。孔子顧弟子日: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果中而正,滿而覆,虛而欹。孔子喟然而嘆日:籲!惡有滿而不覆者哉!宥和右的意思相同,也跟侑意思一樣,勸說、勉勵的意思,坐同座。古時候的人沒有桌椅,只能坐

地上,前面是案几。常用的物品放在右邊,所以,座位右邊是經常關注的地方。宥坐即座右銘。

欹器的底是尖的,它有個特點:空虛時只能歪斜地

放着,即“虛則欹”;當注入一半左右的水,就可端正地擺放,就是“中則正”;但注水又不可太滿,水太多了,它又會自動側翻倒,把水都倒了出來,這就是“滿則覆”。欹器是對它的俗稱,當人們利用它的特性賦予了文化內涵後,又送它一個雅號叫宥坐。

孔子博聞多識,他在魯桓公廟雖然第一次見到宥坐,卻早已知道它的特點,且立即讓學生當場實驗和講解施教。這件事不僅反映出孔子知識淵博,同時映了孔子重視實踐教育,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能起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有關孔子的故事9

子夏是孔子的學生。有一年,子夏被派到莒父(現在的山東省莒縣境內)去做地方官。臨走之前,他專門去拜望老師,向孔子請教說:"請問,怎樣才能治理好一個地方呢?"孔子非常熱情地對子夏說:"治理地方,是一件十分複雜的事。可是,只要抓住了根本,也就很簡單了。"孔子向子夏交代了應注意的一些事後,又再三囑咐說:"無慾速,無見小利。

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這段話的意思是:做事不要單純追求速度,不要貪圖小利。單純追求速度,不講效果,反而達不到目的;只顧眼前小利,不講長遠利益,那就什麼大事也做不成。子夏表示一定要按照老師的教導去做,就告別孔子上任去了.後來,"欲速則不達"作爲諺語流傳下來,被人們經常用來說明過於性急圖快,反而適得其反,不能達到目的。

以上就是小編與大家一起分享的關於孔子的四則教育小故事,不知道大寶貝們看完後又有什麼樣的感受與心得呢?希望咱們大家在以後的教育生涯中呀,都能向孔子學習,心懷理想、滿腹經綸的向祖國的花朵傳授知識,教書育人!

有關孔子的故事10

曾子避席出自《孝經》,是一個非常著名的故事。

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邊侍坐,孔子就問他:“以前的聖賢之王有至高無上的德行,精要奧妙的理論,用來教導天下之人,人們就能和睦相處,君王和臣下之間也沒有不滿,你知道它們是什麼嗎?”

曾子聽了,明白老師孔子是要指點他最深刻的道理,於是立刻從坐着的席子上站起來,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夠聰明,哪裏能知道,還請老師把這些道理教給我。”

在這裏,“避席”是一種非常禮貌的行爲,當曾子聽到老師要向他傳授時,他站起身來,走到席子外向老師請教,是爲了表示他對老師的尊重。

曾子懂禮貌的故事被後人傳誦,很多人都向他學習。

足見,尊師重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有關孔子的故事11

1.滿而不覆

孔子到廟堂參觀,看到一種傾斜易覆的器皿,守廟的人說是宥坐之器。

孔子說:“我聽說宥坐之器,虛則欹(傾斜),中則正,滿則覆。明君常將它放在自己的座右。”

孔子讓弟子注水,果然如此。

孔子嘆道:一切事物哪有滿而不覆的道理呢?”

弟子問:“敢問有保持滿而不覆的辦法嗎?”

子曰:“聰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讓;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謙。此所謂損之又損之道也。”

2.善與人交

晏嬰是與孔子同時代的政治家,爲孔子所敬重。

一天,晏嬰的車伕回家後,他的妻子要求離婚,車伕不解。

其妻說,“我今天在門縫中看到你駕車經過門口,晏嬰那麼矮,做了宰相,名震諸侯,還是那麼樸實無華、自居人下;而你身高八尺,只是他的僕役,卻意氣揚揚、傲氣沖天,你這樣沒有出息,所以我要離婚。”

車伕聽了這番話,就謙虛謹慎、發奮圖強。

晏嬰知道後,也努力培養他,後來車伕官拜大夫。

孔子尤其佩服晏子的交友之道,晏子交友,交情越久,他就越恭敬有禮,別人也越尊重他,從而能做到全始全終,所以孔子由衷地說:“晏平仲善與人交,久而敬之。”

3.君子之態

孔子弟子公孫赤出使齊國,冉求替他的母親,向孔子請求補助一些穀米。

孔子說:“給她六鬥四升。”

冉求請求再增加一些。

孔子說:“再給她二斗四升。”

冉求認爲太少,給了公孫赤母親更多。

孔子說:“公孫赤到齊國去,肥馬輕裘,威風凜凜。我聽說過,君子只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錦上添花。”

幫助他人周急不濟富,對年輕人救急不救窮,這是君子的態度。

4.失人失言

孔子說,可以和他人說的事但不說,這是失人;不可和他人說的事,卻和他說了,這是失言。

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孔子在鄉里間,貌溫恭謙,表現得像個不善言辭的人;

當他在祭祀宗廟和議論朝政時很善於明辨,對答如流;

與上大夫談話時,中正而有諍辯,敢於說實話;

與下大夫交談時,侃侃而談,和氣而又歡樂;

君視朝時,恭恭敬敬,但又威儀中適,不張不弛。

根據人的'性格特徵和場合說話,這需要仁德、智慧和勇氣。

5.自強不息

孔子離開曹國到宋國後,就和弟子們在大樹下練習禮儀。

宋國的司馬桓魋想要殺掉孔子,就把大樹給砍了。

有位弟子催促孔子說:“咱們快點走吧。”

孔子說:“上天既然使我具備聖德之性,桓魋又能把我怎樣呢?”

順境不貪,逆境反喜,一切都是磨練自己的機會,心存正義、自強不息,感恩桓魋,感恩對手。

6.處世圓明

孔子問禮老子。

辭行時,老子對他說:“富貴之人送人以財,仁義之人送人以言,我不富貴,就竊用仁人的名義送你一句話吧:頭腦聰慧、洞察一切反而瀕臨絕境,是因爲喜好議論他人的緣故;博洽善辯、寬廣弘大反而危及其身,是因爲揭發別人醜惡的緣故。做人子女的就不要有自己,做人臣子的也不要有自己。”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寬則得衆,苛則失人。

胸無渣滓自會處世圓明,眼無成見纔會學富五車。

有關孔子的故事12

項橐(tuó),是中國古代的神童。年僅7歲就當了孔子的老師;而《孔子項橐相問書》敘述的就是孔子拜項橐爲師的有趣故事。孔子周遊列國,四處講學,宣揚儒家思想。一天,他正在坐車趕路,發現有三個小孩正在玩,其中一個小孩用沙土堆成了一座城。這個小孩就是項橐。車被城擋住了,走不了了;可是這個小孩仍然在玩着,興致勃勃,就像沒有看見一樣。孔子下車,微笑着說“你怎麼不知道車來了要讓路呢”項橐這才擡起頭來拿起大人的口氣說:“從古至今,只聽說車要繞城而過,那有城要避開車的道理?”孔子聽了非常詫異,小孩如此能言善辯,而且像成年人一樣鎮定自若。孔子對這個孩子產生了興趣,決定要考考他,就問道:“你知道什麼山上沒有石頭?什麼水中沒有魚?什麼門關不上?什麼牛沒法生牛犢?什麼馬不能生馬駒?什麼刀上沒有環?什麼火沒有煙?什麼樣的男人沒有妻子?什麼樣的女人沒有丈夫?什麼時候白天短?什麼時候白天長?什麼樹不長杈?什麼樣的城沒有使者?什麼人沒有孩子?……”孔子一口氣提了40多個問題。項橐認真聽完,不慌不忙地回答:“土山,井水,空門,泥牛,木馬,砍刀,螢火,仙人,仙女,冬天,夏天,枯樹,空城,小孩......”這些問題涉及天文地理,自然現象,家庭倫理道德等各個方面,內容廣泛,項橐都能對答如流,滴水不漏。孔子佩服,連說六個“善哉”!

項橐並不知道自己面對的是人們所尊敬的孔子,就反問了幾個問題,結果孔子一個也答不上來;連嘆到:“後生可畏也”。孔子又說:“我車中有棋,咱們賭一盤吧。”誰知項橐一本正經地拒絕,振振有辭地說:“我不賭博,天子好賭,天下就不能太平,天公也不作美,諸侯好賭,就無心思治理國家;官吏好賭,就會耽誤處理文案;農民好賭,就會錯過耕種莊稼的好時機,做學問的好賭,就會忘了詩書禮儀,小孩子好賭博,該捱揍。賭博原來是無聊、無用的事,學它做什麼?”孔子聽了這些話,由讚賞變成了敬佩,他拜項橐爲師。七歲的孩子從此名聲遠揚,而孔子以聖人之身,不恥以孩童爲師,其舉動也爲天下人稱讚。

有關孔子的故事13

春節前夕,以畫孔子聞名的“孔子畫派”代表畫家郭德福歷時三年在瀋陽創繪出專題賀歲歷史組畫《孔子過年》。該組畫由《青年孔子闔家守歲講古過年圖》《孔子師生棗山守歲絃歌“南風”迎新圖》《孔子與家人戲雪圖》《孔子闔家爆竹迎春圖》等五幅國畫作品組成。首次以年文化的專題藝術視角描繪出孔子與家人、學生過年迎新春的生活場景,展示出孔子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熱愛家庭、熱愛學生,追求美好理想的人文情懷。也展示出春節文化的豐富多彩、源遠流長。

《青年孔子闔家守歲講古過年圖》描繪出除夕之夜,青年孔子與兒子孔鯉、女兒、妻子亓官氏闔家燃燈守歲,孔子爲兒子、女兒講歷史故事的溫馨瞬間。畫中孔鯉手臂懸掛的儺戲面具既增添了年俗氣氛,又暗示出歷史故事的傳說色彩。《孔子師生棗山守歲絃歌“南風”迎新圖》,首次描繪出孔子師生在周遊列國期間,在異國依家鄉年俗,壘棗山守歲絃歌古詩《南風》的過年生活場景。《孔子與家人戲雪圖》《孔子闔家爆竹迎春圖》則將繪畫視角定格在孔子與兒子、女兒、妻子燃竹、堆雪人迎春過年和諧快樂的節日生活。

郭德福介紹說:孔子迎春過年嗎?我在重走孔子周遊列國之路時,對此做了專題探訪,據說春節興起於舜,已有4000多年,俗稱“過年”。孔子時,魯國亦有迎春之俗,孔子就是因爲春祭後,沒有得到國君應分給大臣的祭肉,而離魯赴衛,開始了周遊列國之旅。孔子曾評論家鄉禮俗:“和樂而不流,弟長而無遺,安燕而不亂”。“以之閨門有禮,故三族和。”據相關資料記載,公元前兩千年的一天,舜繼位天子,率百官和民衆祭天地。後來,人們便把這一天定爲春節。舜還曾彈五絃琴,吟詠《南風》詩:多麼和煦的南風啊,可以解除我們百姓心中的憂愁;多麼及時的南風啊,可以增加我們百姓的財富。

(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南風》由於表達了養民愛物的和諧氣象,而爲歷代所推崇。孔子很喜愛絃歌此詩,曾評價說:“德如泉流,至於今,述而弗忘。”據此我畫出了此組畫。組畫中的壘棗山、守歲、燃爆竹等過年生活細節,都源於我在重走孔子周遊列國之路時,搜尋到的孔子家鄉的古老年俗。

壘“棗山”就是將蒸熟的頂部有棗的麪食,壘成山形,一座“棗山”可供全家過年食用。“棗”同“早”寓意早登高峯,事業豐收。“守歲”則源於古時的傳說,爲避一常在歲尾之夜傷人作祟的“怪獸”,親人便在大年三十之夜相約聚於家中,徹夜燃燈閒談,避凶趨吉,乞願新春和諧康泰,稱爲“守歲”。古時,當地民間傳說有名叫“山臊”的病魔,春天遇之則令人寒熱,但它怕竹子爆聲。於是古人迎春時,有燃竹以其爆裂之聲祛除病邪的風俗,俗稱“爆竹”,隨着火藥的發明,後來逐漸演化爲春節燃放的鞭炮。

郭德福爲了畫好此組畫,曾重走孔子周遊列國之路,遍訪孔子師生生活之地,一路採風蒐集到許多生動的創作素材。郭德福吸收了山東年畫的民間裝飾風格,融入水墨丹青技藝,既注重孔子與家人、學生過年迎新的神態刻畫,又營造出濃郁年俗文化的生活情趣。郭德福還在組畫中題寫了長篇題跋,以畫記史,以畫述史,使該組畫可讀可賞,圖文並茂。據悉,像這樣以年文化專題藝術視角,描繪孔子與家人、學生過年迎新春生活場景的歷史組畫,尚屬首次。

有關孔子的故事14

善與人交

晏嬰是與孔子同時代的政治家,爲孔子所敬重。

一天,晏嬰的車伕回家後,他的妻子要求離婚,車伕不解。

其妻說,“我今天在門縫中看到你駕車經過門口,晏嬰那麼的矮,做了宰相,名震諸侯,還是那麼樸實無華、自居人下;而你身高八尺,只是他的僕役,卻是意氣揚揚、傲氣沖天,你這樣沒有出息,所以我要離婚。”

車伕聽了這番話,就謙虛謹慎、發奮圖強。

晏嬰知道之後,也是努力的培養他,後來車伕官拜大夫。

孔子尤其佩服晏子的交友之道,晏子交友,交情越久,他就越恭敬有禮,別人也越尊重他,從而能做到全始全終,所以孔子由衷地說:“晏平仲善與人交,久而敬之。”

有關孔子的故事15

儘管儒家修學最終的目的,也是徹悟大道。但在具體修習的時候,孔子談論得比較多的,還是“仁”的理念。這與孔子當時所處的環境,有很大關係。

在孔子所處的那個時代,是一個道德淪喪,禮樂崩壞,戰火紛飛的年代。那時,到處崇尚強權,追逐功利,極盡攻伐競爭之能事。導致天下,一派民不聊生,生靈塗炭的景象。爲了救“爭鬥”之弊,所以,孔子帶着他的一幫弟子,奔走各國,到處傳播,仁心仁政的種子。儘管他知道,在他的有生之年,很難看到它們開花結果。儘管他知道,以他一介布衣儒士的身份,很難扭轉乾坤。但其不屈不饒的濟世情懷,“知其不可爲而爲之”的救民心志,卻使他更顯,真儒氣概。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可謂孔子自己一生品格的真實的寫照。

在《論語》中,孔子談到“仁”的地方有多處。但都是談“仁”的外用,談如何達到“仁”。至於“仁”本身,是個什麼境界,沒有正面的描述。原因是,仁境的本體,用文字無法確切地描述,這得靠修學者,用心去體悟。

關於如何達到“仁”,孔子也是針對不同弟子的不同習氣,給予不同的回答。所謂應機施教,對症投藥。例如:對習慣於安貧樂道的弟子顏回,問“仁”,孔子說:“克己復禮爲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爲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對有領袖氣質的弟子仲弓,問“仁”,孔子說:“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

而當辯才與商才,都是首屈一指的弟子子貢問道:“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衆,何如?可謂仁乎?”孔子說:“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仁,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類似上面因材施教的例子還很多。可見“仁”境,也終究是個內在體驗的事。它跟佛家講的“佛”、道家講的“道”一樣,終究是屬,不可說,不可說範疇。

不過,下面的這一句孔子的話,或許透露了一點消息。

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在這句話裏,孔子似乎在說,仁啊!其實她離我們很近呀,我們一欲求,就能得到。爲什麼呢?因爲其實我們從來就沒失去啊!只是因爲,我們總是在向外尋求其他的東西,所以,她纔好象不存在呀。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