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孔子的故事(集錦15篇)

孔子的故事(集錦15篇)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8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孔子的故事1

《孔子》其實就是一個個孔子故事的組合,由開始的孔子在魯定公支持下對魯國進行改革,到孔子改革失敗離開魯國,到孔子及其弟子14年周遊列國不斷碰壁,再到孔子耄耄之年被迎回魯國,他一生就在這一個個熟悉又陌生的故事當中走完。可是,回顧這個電影,我捕捉到的不僅有故事,更多的是孔子聖人的形象——動盪破碎的山河,一個挺拔的身影帶領着一羣文弱的書生,步履蹣跚地向彼岸走去。

孔子的故事(集錦15篇)

周王室衰微,諸侯爲了稱霸相互征戰,狼煙四起。出身魯國沒落貴族家庭的孔子,對國家和黎元深感憂慮,提出“仁”“禮”的思想主張,希望以他的思想和智慧來解百姓於水火之中。可是就像春秋戰國其他的聖賢那樣,諸侯需要的是霸道的思想、強硬的權勢和堅銳的軍隊,孔子的思想主張不被採納,在諸侯國輾轉如喪家犬。雖曾仕官於魯國,並以其勇敢和智慧帶給魯國以尊嚴和強大的希望,雖曾受諸侯禮遇,並在諸侯國推行主張有所成效,但政治理想最終敵不過霸道。

14年裏孔子和弟子一起奔走列國,曾數度被亂軍圍困而身陷絕境,曾捲入政治陰謀而身處旋渦,於晚年返回魯國,不懈教育弟子衆人及整理文獻。最後,孔子在失意中逝世,理想空付東流,還是達不到彼岸。然而,孔子逝世之後,其言行及思想終爲後世所認同並推崇,成爲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根源,孔子被尊諡“大成至聖先師”。

電影《孔子》讓我印象深刻的情節有很多,其中孔子爲救要陪葬的小男孩在朝會上與人激烈爭論,隨魯定公赴齊國會盟的鬥智鬥勇,“子見南子”“好德如好色”一話,都反映出孔子堅守內心世界,堅持政治理想,無畏困難險阻,無畏美色權貴。

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孔子,要想懂孔子還是要讀《春秋》,靠電影簡單的鏡頭和淺顯的對話是不足夠的。白雲蒼狗,滄海桑田,孔子聖人的形象無法抹殺。

孔子的故事2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在學習中,我只知道孔子的這兩句名言,但孔子是個怎樣的人?他的話爲什麼能千古流傳?讀了《孔子的故事》這本書後,我對他有了更深的瞭解。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人。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的故事》一書從孔子的出生以及成長開始講起,主要講述他開創杏壇教育,招收弟子,廣推周禮、六藝之道,周遊列國14年,創立了以仁爲核心的道德學說。暮年的孔子,因爲抱負不能施展,開始編撰《春秋》,他的言論以及與弟子們的對話也被編寫成《論語》一書,千古傳誦。

孔子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他的很多舉止行爲都值得我們學習。從他初習周禮,到下定決心學習聖賢,造福於民,孔子的虛心好學、求實上進的精神深深感染着我。我感受最深的是寒窗學易。由於孔子很小就失去了父親,漸漸地,母親沒有能力教導他了,就把他交給了外公。一個下着大雪的冬天,孔子在雪地裏一會兒原地小跑、一會兒扎馬凝神,一會兒又俯臥在地練雙臂腕,讀到這裏,我想:孔子才十歲呀!一個十歲的孩子在這樣的天氣裏是怎麼做到這些的?帶着疑問,我繼續往下讀。原來是孔子是在看《周易》的時候,有一些疑問,見外公在休息,由於天氣寒冷,於是就練武強身一下。從這裏,我們看到了一個勤學好問,熱愛學習,尊敬長輩的孔子。我想:孔子真是勤奮啊!在這樣冷的天氣裏也不休息,仍然在學習,而且遇到不懂的就虛心請教外公,怕[

孔子的故事3

我讀了《史記》中孔子的故事,知道了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生於公元前551年,死於公元前479年是春秋末期魯國人,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孔子是一個偉大的教育家。孔子從30歲開始一直從事教育。相傳,孔子有三千名弟子其中有七十二個出名的人,他把一生都獻給了教育事業。

孔子是一位品學兼優、虛心好學的人,他從小就十分崇尚禮制,讀書也十分勤奮、謙虛,他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孔子提出要不懂多問。

孔子是一位思想家創立了儒家學派,他勸君主要以“仁”治國,要愛護老百姓還要講禮儀,孔子說“國君要像個國君,臣子要像個臣子,父親要像個父親,兒子要像個兒子。

孔子一生有遠大的抱負,但他卻不得志。孔子在二十歲就立志想成爲大官,但是由於敵國的詆譭,使得他在50歲時才做了一個小官,叫大司寇。

孔子是一位知識淵博的人。經過多年的研究整理,完成了《詩》、《書》、《禮》《樂》、《易》、《春秋》等六部著作,這些經典一直流傳至今。孔子的一生中有許多名言警句,這些名言警句經過他的弟子和次弟子的整理,編成了《論語》。

孔子是一位聖人,他的思想影響了全人類,我們中華民族爲孔子而感到驕傲。

孔子的故事4

孔子有一個弟子叫子夏。有一天,他問孔子,有關他的一些同學們的修養情況。他問道:“老師,顏回同學爲人怎麼樣?”孔子沉吟了一下答道:“顏回的仁愛之心比我要好。”“那子貢呢?”子夏接着問。

“他呀!他的辯才比我好。”孔子笑着說。

“那子路,子路同學呢?”子夏又接着問。孔子開心地笑着說:“要說勇武精神,我們都不如他。”

“那子張呢?子張難道也有過老師之處?”子夏滿臉狐疑。孔子頓了頓,說:“子張同學,爲人處世,莊重嚴謹的作風,比我這個做老師的要強。”

子夏聽到這裏,禁不住站了起來。他曲躬作揖地問道:“老師,這我就不明白了。既然那四位同學,都有超過老師的地方,那麼爲什麼,他們還要師從老師您,學習呢?”

孔子見子夏這樣,忙舉手向下按了按,並和藹地對子夏說:“子夏!你彆着急,先坐下,聽我慢慢說。顏回同學雖然他很仁慈,但有時他過分的仁慈,導致的不忍之心,使他變得一味地遷就他人,影響了自己對事態作出正確的決斷,從而反而害了別人。所以說,他雖能仁,卻不能忍。(注:佛家有時說慈悲生禍害,也是這個意思)”孔子接着對子夏說:“至於子貢,他的口才的確很好,可謂辯才無礙。他精通語言的妙用,卻不識語言的侷限,不懂得沉默的力量。所以,他能辯不能訥。”“關於子路,”孔子繼續說:“他英勇過人,敢作敢爲,是個不可多得的將才。但有時不懂得謙沖退讓,持弱守雌,蓄勢而動。這樣難免會意氣誤事。所以說,他能勇,不能怯。”

孔子的故事5

孔子離開魯國的時候,已經五十五歲了(公元前497年,周敬王23年,魯定公13年),他不能往東走,因爲東邊正是齊國,剛用美人計把孔子轟走;他往西到衛國去,因爲衛國的大夫蘧伯玉[蘧qu二聲]是孔子的好朋友,而且衛國的寵臣彌子瑕和子路是聯襟;孔子到了衛國,住在彌子瑕家裏,衛靈公[衛獻公的孫子]給他的俸祿跟魯國給他一樣;可是有人在衛靈公面前說,孔子不是衛國人,帶着這許多門生到這兒來,是替魯國做事的;衛靈公就派了一個心腹跟着孔子進進出出,監視着他的行動。

孔子在衛國不能夠發揮自己的才能,打算上陳國去;他也不跟人家告辭,就帶着門生走了。他們路過一個叫匡的地方[在河北省長垣縣西南],那邊的人把他當做陽虎,就把孔子和他的門生包圍起來。因爲陽虎早先壓迫過匡人,匡人都恨他。可巧孔子的相貌有點像陽虎,匡人就趁着他不得意的時候打算報仇。子路想要跟匡人打一打。孔子攔住他,說:“我和匡人沒冤沒仇,他們爲什麼把我圍起來吶?這一定是個誤會。”他坐下來彈琴,讓人家知道他是個心氣沉靜的文人,不是陽虎。恰好衛靈公派人來請孔子回去,匡人才知道是他們自己弄錯了,直向孔子賠不是。孔子白白地受了五天罪。

孔子又回到衛國,這回給衛靈公的夫人南子知道了。她想利用孔子,屢次打發人去請他。孔子推辭不了,只好去拜見南子。子路可在外頭撅着嘴、氣哼哼地等着。一見孔子出來,就挺生氣地怪孔子不應當跟這種女人見面。他還疑心老師也許改變了主意,急得老人家衝着天直起誓,說:“我要是有不合情理的地方,老天爺罰我,老天爺罰我!”

自從孔子見了南子之後,衛靈公就待孔子特別好。衛靈公出去的時候,叫南子一塊兒坐在車裏,還叫孔子陪着。衛靈公帶着美女和孔子得意洋洋地在街上路過,覺得挺體面。可有一樣,衛國的老百姓見了,一個個都覺得噁心得要吐。

孔子離開衛國,上曹國去。曹國也不能安身,就跑到宋國去。到了宋國地界,在一棵大樹底下,和幾個門生研究學問。宋國有個挺得寵的臣下,怕國君重用孔子,對他不利,就想辦法要把他轟出去。宋國人倒挺能夠顧全面子,先給孔子一個警告:他們把那棵大樹砍倒了。孔子沒法,只好離開宋國,上鄭國去。

他到了那邊,跟他的一些門生失散了,自己沒有事,垂頭喪氣地在東門口站着。他的門生子貢沿路找他老師。有人告訴他說:“東門口站着一個老頭兒。他的脖子像皋陶[gao一聲yao二聲],肩膀像子產,腰以下比大禹短三寸,喪蕩得好像一隻無家可歸的野狗,不知道是不是你老師。”子貢到了東門口一瞧,果然是他老師。他就把剛纔那個鄭國人所說的話,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孔子。孔子聽了反倒笑着說:“皋陶、子產、大禹我都不像。要說一隻無家可歸的野狗,這倒挺像,挺對!”

後來孔子到了陳國,就在一位同情他的大官家裏住了三年。這時候,晉國和楚國爭奪陳國,緊接着吳國又來攻打。孔子就打算還是回到衛國去。他們到了蒲城[在河南省長垣縣]以後,可巧蒲城打起仗來了。兵荒馬亂地把孔子夾在當中,急得他進退兩難。幸虧蒲城有個勇士叫公良孺,他也是孔子的門生,帶着五輛車馬,來保護老師。可是蒲城的貴族提出一個條件。他們說:“我們跟衛國有怨仇,您答應我們不上衛國去,我們就讓您出去。”孔子答應了。他們還怕他說了不算,非要孔子起誓立約不可。孔子就跟他們衝着天起了誓。公良孺這才保護着孔子和他門生們逃出來了。孔子一逃出蒲城,馬上就上路往衛國去。子貢問孔子,說:“老師不是剛立了約不上衛國去嗎?您怎麼不遵守盟約吶?”孔子說:“強迫着立的約不算數。這種約就是不遵守,老天爺也不管。”

孔子到了衛國,住在蘧伯玉家裏。衛靈公正在發狠心想把衛國弄得強大點兒,一聽說孔子又回來了,挺高興地歡迎着他。他抱着一肚子的希望向孔子討教操練兵馬和打仗的計策。孔子對他說:“我就懂得關於禮節和道德這些事,沒學過打仗。”衛靈公一聽這話,心裏就涼了。孔子又離開衛國。接着衛靈公的兒子,太子蒯瞶[kuai三聲kui四聲]爲了反對他母親南子,給衛靈公轟了出去。衛靈公一死,蒯瞶的兒子當了國君,就是衛出公。他不讓他父親回國,蒯瞶借了晉國的兵馬來奪君位。孔子聽到兒子跟父親爭地盤,非常討厭,他越走越往南去了;他到了陳國,又想到蔡國去。

楚昭王聽說孔子在陳國和蔡國一帶呆着,就打發大去請他。這時候,陳國和蔡國正恨着楚國,一見楚國派人來請孔子,就把孔子當作敵人。兩國的大夫發兵把孔子圍住。好在孔子的門生當中有好些人是能打仗的。他們拿少數人抵抗着多數人,保護着孔子。孔子給人家圍在裏頭,三天沒吃的。他就餓着肚子彈彈琴,解解悶氣。有時候還給門生講書。可是有幾個人已經餓得病倒了。子路發了脾氣。他問孔子:“君子也有倒黴的時候嗎?”孔子說:“君子、小人都會碰到困難,可是君子碰到困難不變節,小人碰到困難就亂來了。”

孔子一面和學生們談論,一面派子貢到楚國去接頭。到了第四天,楚國的兵馬到了,總算把孔子他們接到楚國去。楚昭王打算封給他一塊土地。楚國的令尹子西反對這件事。他說:“大王千萬可別小瞧了孔丘。他不像個當臣下的人。跟着他的那班人裏頭有文的、有武的,都是頭等人才。要是他們有了地盤,慢慢地往大里發展,到那時候,大王想管他可就管不住了!”楚昭王一聽,對待孔子的那一片熱心,可就涼下去了。

孔子知道楚國也不用他,他決定還是回到衛國或者魯國去;孔子在回到衛國去的路上,瞧見兩個人正在耕地;他叫子路去問他們渡口在哪兒。子路問路的時候,他們反問子路說:“坐在車上的是誰?你是誰?”子路告訴了他們。他們說:“現在的世道到處亂哄哄的,哪兒不都是一樣?與其跑來跑去,找這個、投那個,還不如像我們這樣不去管它的好。”他們說了這話,就不再理子路,繼續耕他們的地。子路回來把他們的話告訴給孔子;孔子想了一想,說:“正因爲到處亂哄哄的,我才跑來跑去呀!要是天下太平了,我何必到處跑吶?”

孔子回到衛國,已經六十三歲了,衛出公請他做大夫,他推辭了;魯國的相國季孫肥[季孫斯的兒子,也叫季康子]派人來請孔子和冉有回去,孔子就回到本國,不打算再上各處去奔波了,他的.門生當中,子路、子羔留在衛國做官,子貢、冉有在魯國做官。打這兒起,孔子就一心一意地把精力擱在編書上頭。他編了好幾本書,其中最主要的一本叫《春秋》,批判地記載從魯隱公元年到魯哀公14年:就是公元前722一481年的大事。這一段時期在中國歷史上就叫“春秋時期”。

音樂鑑賞家,《韶》相傳是堯舜時的樂舞,孔子在魯國一直沒有機會聽過,後在齊國的某次宮庭宴樂中終於欣賞到了,孔子完全被這莊嚴肅穆的音樂迷倒了,以至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爲樂之至於斯也。

孔子的故事6

讀完《孔子的故事》這篇富有傳奇色彩的文章,我深深的被孔子那種一心想要安邦定國,造福人類的精神所感動。這篇文章講述了孔子17歲時被人數落,立志要爲祖國做出貢獻;30歲時就辦了“私學”,把文化傳播給平民學生;63歲時他又完成了《詩》`《書》`《禮》`《樂》`《易》`《春秋》六部經典的編修工作,爲國家做出了傑出的貢獻。暑假過後,我就是六年級的小學生了,不久就要上初中,只有現在好好學習,長大後才能爲祖國做出貢獻。在學習上,我就要學習孔子這種精神。

第一,學習要踏踏實實`勤勤懇懇,學習是沒有捷徑的,只有不斷奮鬥,才能登上科學的高峯!

第二,我們要學習孔子這種不達到目的決不罷休的精神。我和他比起來可差多了!小時候,我喜歡下圍棋,夢想當圍棋明星;上小學了又愛上了打乒乓,想當乒乓健將;現在又迷上了打籃球,做事總是有頭無尾,以後一定要改正!

《孔子的故事》這篇文章,使我懂得了許多道理。今後我一定要像孔子一樣迎着困難而上。“功夫不負有心人”有朝一日,我一定能爲國家做出貢獻!

孔子的故事7

孔子這個名字大家都耳熟能詳,《孔子的故事》這本書精確地介紹了孔子的一生,他的一生只能用”傳奇”二字來概括,讓我們領略一下孔子不平凡的人生。

孔子是個努力學習,虛心請教,對待教育嚴謹認真,精通音律禮儀的人,他和他的弟子一起周遊列國,探尋人生的真諦。

孔子的學習生涯是佈滿挫折的。父親原是個小將軍,後面被沒落。孔子從小就勤奮學習,不懂就問,對禮儀和音樂倍感興趣,在濃厚的文化空氣中成長。有一次,孔子在彈一首曲子,他的老師說:”彈的很好,可以彈下一首了。”可孔子說:”拍子還不準,不能彈下一首。”又過了幾天,孔子的老師說:”拍子準了,現在可以彈下一首了。”孔子搖搖頭:”我還沒有真正的領會這首曲子的情感。”又過了一段時間,老師有點不耐煩了,說:”現在就領會了曲子的情感,可以彈下一首了。”孔子又搖搖頭說:”我還沒有真正感受到作者寫曲子時候的心情。”從這件事,我們可以知道孔子的嚴謹的學習態度,和精益求精的學習方法。

孔子打小就是充滿抱負的人,他的報復是報效祖國,統領天下。他想施展自己的抱負,可是,各國君王都不器重孔子,覺得他就只是說說大道理,不會真正的統領全國走向富裕。他帶着他的弟子走南闖北,從中吸取到了很多知識和道理。最終,孔子的抱負沒能得到施展。這是個可憐的結局,但他的教育卻熠熠生輝。

孔子的教育生涯可謂是他一生最傳奇的一部分。他是中國第一個老師,不管窮人或富人,都收他做弟子,他認爲所有人都應該得到教育。他有很多學有所成的弟子:子貢、子路、顏淵……他們都受過孔子的大道理。每經歷一次事情,他都會汲取,這件事情裏面的教訓和經驗傳授給弟子們。孔子不像別的老師一樣,說錯了話,不敢承認。孔子是個非常嚴謹的老師,不懂就問,即使,他說錯了話,等他查到正確的,他也會立馬改正回來,給弟子樹立一個知錯就改的形象。他編了一本舉世聞名的史書《春秋》,春秋戰國的名字由此而來。春秋裏面記載了各個國家發生的事情,是第一本採用編年體的書。孔子對待教育這片沃土是非常認真的,他的晚年時代,全心全力的投身在教育事業中。

《孔子的故事》這本書按一定順序介紹了孔子的傳奇一生,讀完後我明白了一個道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孔子的故事8

雨絲輕飄,巷子裏幾乎沒有人在走,只看見秋葉隨風飄落。我匆匆地走着,遠遠地望見庭院門廊下掛着幾條幹肉。

“先生您來了。”門童笑吟吟道。

“啊,夫子開始了嗎?”我收起油傘立在牆邊,秋風吹得我打了個寒戰。

“別提了!”門童一咂舌,“剛纔夫子居然生氣了。宰予先生上課打瞌睡,夫子說他‘朽木不可雕也’。”

“是曾參回來了吧?”夫子的聲音穿過雨簾。

“是!”我應道,走進門去。几上像往常一樣堆着厚厚的書簡,子路在一旁,夫子正微笑着,似乎很高興的樣子。一點兒也看不出剛剛動過氣。窗子並未關,雨絲細細的,偶爾飄進屋裏,灑在地上的竹蓆上。

我向夫子行過禮,便在一旁坐下。夫子很慈祥地看着我。

“曾參啊,你這次出遊有什麼收穫啊?”

“遇見一些人和事,更驗證了老師您的‘恕道’啊!”說到這兒,我忽然想起門童說給我的話。“老師,聽說您因爲宰予偷懶而動了氣,爲什麼不寬恕他呢?您常常是寬以待人的啊!”

夫子聽後嘆了口氣:“話的確是這樣說,可他所犯的錯誤實在讓人氣憤。課堂上,是提升自我、修身養性的好時機,他卻浪費時間在睡覺,讓人不能不痛心啊!”夫子一頓,喟然嘆道,“唉,只有顏回是達到了我的標準的……只可惜……”

三個人都沉默了。雨打着屋檐。泥土清新的芳香,從窗口飄了進來。顏回的馨德也應是這樣流傳着吧。想起老師再三稱讚顏回的言語,令人在追憶時備感欣慰。

子路忽然發問:“那麼,老師,顏回是智者中的智者吧?他可以舉一反十呢,我只會舉一反三罷了!”

“可是,”我問道,“智者與仁者哪個更優秀呢?”

“智者與仁者,”夫子合目道來,“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說罷,起身向雨後初晴的室外走去。

“智者動,仁者靜!”我恍然大悟,人,應靜若處子,動如脫兔。然而,不只是這樣,應外動而內靜!智與仁本不是作爲比較而存在的啊!而山與水,本屬自然,本性不同,但水環山行纔是美景啊!夫子寥寥數語,就點破了我長久的困惑。

窗外,斜陽穿過樹枝,照耀着被雨滴潤澤的一切,晶瑩閃亮。光芒間,漫步着一位智者與仁者完美結合的長者。

這是一篇想象瑰麗的故事新編。文章大膽虛構了“和孔子討論‘恕道’、智者和仁者的討論”的故事,叫人耳目一新。文章一開始就巧妙地描寫雨景,精心營造了一種靜謐的氣場,在這種場景下,“我”從外面匆匆趕回,故事就在這樣的場景下展開了!兩個場景,三人對話,頗似當年的孔子和弟子之間的爭論,語言貼近人物身份,人物對話中穿插神態刻畫,使得人物形象更加栩栩如生。還值得一提的是,文章在行文中間靈活穿插了景物描寫,不僅巧妙地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渲染一種寧靜的氛圍,也使文章籠罩在一種詩意的氛圍中,滋潤着讀者的靈魂!

行文語言流暢且優美,而文言詞彙的使用,不僅切合人物身份,也再次展示了作者厚實的文化底蘊。

孔子的故事9

魯國有父子兩人打官司,季康子說:“殺掉他們。”

孔子說:“不可殺。民衆不知道兒子狀告父親不是好事,已經很久很久了,這是上級官員的過錯啊。如果上級官員有道義,那麼這樣的人也就不會有了。”

季康子說:“治理百姓以孝道爲本,現在殺掉一人而懲治不孝之徒,不是也可以嗎?”

孔子說:“不先用孝道來教化就採用殺戮的方式,這是暴虐地殺害無辜。三軍打了敗仗,不可因此而殺掉軍兵;訴訟之事處理得不正,不可因此而用刑罰進行懲罰。上級官員先行教化而能使百姓服從善政,那麼,百姓就會順風而從。自身行得端正,然而百姓不順從善道,然後再設置刑罰來加以懲治,那麼,百姓就能知罪了。幾尺高的牆,百姓不能越過;幾百尺高的山,即使是兒童也可以一步步地登上山頂。這是因爲循序漸進。如今的情況是,仁義已經衰落很久很久了,百姓怎會不違背仁義呢?《詩經》中說:‘使民不會迷心性。’當初,君子引導百姓而使百姓不迷失心性,因此可以不用威嚴暴戾之法,設置了刑罰卻可以不使用。”

於是,狀告父親的兒子聽說了此話之後,就請求放棄狀告了。

孔子的故事10

《孔子的故事》講的是孔子一生有記錄的大事,像第一次參與政治活動呀、開始教育事業呀、和老子會面呀。我最喜歡的故事是孔子和老子的會面,講的是孔子要到洛陽去,好學的他認爲這是一個好機會,因爲歷史悠久的京城洛陽有豐富的文化寶藏,而且在大思想家老子也在那裏。所以他想到那兒去好好學上幾天。在這個故事中,我最喜歡的是這樣一段話,孔子在洛陽住了幾天要離開了,老子依依不捨地給他送行並且根據自己的處事態度告訴他:“我聽說有錢的人給人送行的時候是送錢,有學問有道德的人給人送行的時候是送幾句話,我沒有錢,姑且冒充了一下有道德有學問的人送你幾句話吧。第一句是你所鑽研的多半是古人的東西,可是古人已經死了,連骨頭也爛了,不過剩下這麼幾句話,你不能把這些話看得太死;第二句是有道德有學問的人生的是時候呢,出門應該坐車,如果生的不是時候,只要過得去也就算了,第三句是我聽說有句老話,會做買賣的都不把東西擺在外面,有極高的道德的人都是很樸實的,你應該去掉驕傲、去掉很多的貪戀、去掉一些架子、去掉一些妄想,這對你都是有好處的。”

老子的這段話告訴了我們做人要謙虛、謹慎,學東西要靈活,能做到舉一反三。《孔子的故事》裏有很多做人的道理和學習的方法,都值得我們去學習!所以,我很喜歡這本書!

孔子的故事11

這個星期,老師給我們發了《孔子的故事》這本書,看着看着,我覺得這本書好有趣,下面還有註釋。這本書裏講了我不知道的孔子小時候的事情,比如說孔子很小的時候他父親就死了,還有孔子小時候很謙虛等等一些事情。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這個的故事:《第六章走向成熟的道路》,這張章講的是孔子自從經過老子之後,他就把過去的一些偏於主觀的做法有意識的減少了一些,他遇事也能冷靜的分析了,加上他原有的勤勉和熱情,就是使得他更爲人們所欽佩了,於是他的弟子多了起來。他很從容的對門徒們說:“學會的東西時常去溫習,不是很有樂趣嗎?有很多志同道和的朋友很從很遠很遠的地方來研究學問,這不是令人高興嗎?自己有本領,可是沒有什麼人知道,但也沒有什麼不愉快,這不是有涵養的人麼?”這就是孔子一時期的心情,就是他從孤苦伶仃的童年起,經過挫折,經過自我教育,學了一些本領,又接觸了有閱歷的先輩老子,自己已經從事着教育事業,同時對從政又有一些希冀時的孔子的心情,這時他還不到三十五歲。讀到這裏,我就心裏暗暗敬佩孔子:三十五歲之前就有這麼多本領,怪不得孔子有這麼大的成就。如果現在有人都像孔子那麼勤奮,那這樣的人肯定是人才。雖然孔子很博學,但是他並沒有驕傲,還謙虛的說他只會趕車(一個全才的人必備的本領就是:禮節,音樂,射箭,趕車,識字,計算,在這裏頭趕車是認爲最低下的),這點我們就要向孔子學習了,他的道德、文學高、品質優良,還很謙虛,我們也要做一個像孔子一樣的人。

孔子的故事12

大家好,我是17號鄭凱文,今天我給大家分享的故事是《孔子的故事》讀後感。

孔子是一個歷史上的重要人物,所以才寫了這一本書,因此就有了這一篇讀後感。

本書主要講的是孔子以及其他各種各樣的人是怎麼生活的?怎麼看待孔子的。

這是我讀完了《孔子的故事》的感想。在本書中,指出了孔子的,信不信,正如嵇文普先生說的:“承認孔子的進步性並不是提倡尊孔讀經”。毛主席曾經說過:“今天的中國是歷史的中國一個發展;我們是馬克思主義的主義者,我們不應該割斷歷史,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我們應該總結,去承繼這珍貴的遺產”。接下來是我對孔子的個人想法。從孔子的社會性質來看孔子。孔子處於春秋時期,據我所知,春秋是和戰國同處一個時代,這個時代是中國奴隸社會崩潰、封建社會形成的過渡期。春秋和戰國誠然有很大的不同,但這個不同,在我看來,只是社會劇烈程度,表現的不同罷了。在春秋時期,社會還沒有到達質的突變,而戰國時期則完成了這一變革。

孔子的故事13

影響了數千年的孔子被後人尊稱爲聖人,然而他的命運卻是充滿坎坷荊棘。在歷史的書頁中,孔子和弟子駕着木車,滾動的聲音在各國之間沉重發響,但由於各國之間矛盾重重,大夫相互傾軋,孔子車轆的痕跡便在長達14年尋求認可的道路上深深落印;對後人來說,孔子的遠見卓識,禮儀之見和理想理國之道是萬世不朽的傳世樂章;但坎坷的人生似乎是對立的,又似乎在情理之中,所以我們需要細細解讀。

該影片首先是從孔子在魯國的仕途開始演繹,他熱愛祖國,一心希望用自己的品德來使國家更加文明昌盛,富庶強大,魯國國君起初亦是英明果斷,樂意採納孔子的意見,但隨着魯國大夫們的矛盾日益尖銳,魯君日漸消沉,孔子大失所望只好棄官離魯,伴隨孔子的還有弟子子路,顏回和子貢等。

來到衛國的原因着實讓我費解,黃韋林所著的《孔子的魅力》一書中寫道孔子自己選擇來到衛國,久待之後經別人推薦給衛靈公加以重用。該影片中說的是因南子早聞孔子才德兼備,讓衛靈公下書邀請,衛靈公素來對南子百依百順,所以重用了孔子;大相徑庭的兩種重用途徑實際暗含太多的信息。以影片來說,充分表明了南子是極其聰慧的,雖有着惡名,卻是一個才華橫溢,聰明幹練,有膽有識的女子;她要會見孔子,孔子拋開輿論的忌諱,以禮相待,他們之間相互的膜拜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尊重和理解。南子說“人們只知道夫子痛苦,卻不知道夫子在痛苦中領悟到的境界”。南子如此理解孔子,不僅僅只是因爲欣賞。

衛國的內外隱患迫使孔子離開了衛國,帶着弟子過着漂泊的生活,路途中,師徒皆受飢餓的折磨,在困頓惡劣的環境中,他彈起了琴,衆弟子在琴聲中手舞足蹈,帶着悲憤的歡呼,盡情宣泄。也許並不是悲憤,是在歷盡挫折顛簸,人間滄桑後對內心無奈的釋放。

顏回的死很是讓人感傷,在冰天雪地裏寒徹的河水中打撈者散落的書籍,一次次的來來回回,顏回的這番行爲足以表明他對孔子的情誼遠遠超越了生命的價值,最後被活活的凍死了,顏回的死沉重的打擊了孔子,孔子棄鄉離家,追隨他默默支持他的是衆弟子,他對弟子的情誼遠遠超越了對妻子和兒女的感情,他渴望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但是命運讓顏回變成了支持他偉大抱負的犧牲品,給他內心深處留下了一道很深的傷疤。

孔子是個清貧的人,子曰“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從這句話可以看出,他喜歡在清貧生活中執着於理想的人,從影片中我們看到孔子的生活就是清貧艱苦的,但又非常執著自己的理想,正因爲如此,才達到了“志士仁人,無殺生以害仁,有殺生以成仁”的境界,他將修爲置於一種常人難以達到的境界中,所以成就了中國偉大的哲學家。

偉大的歷史家司馬遷對孔子是由衷的佩服,漢高祖劉邦變貶孔爲尊孔,李約瑟對孔子有“中國的無冕皇帝”評價…孔子的思想滲透在各個領域中,其魅力所在值得去探尋。

孔子的故事14

孔子的一生,充滿了色彩,他不理學生是好是壞,他只想羧綰謂毯盟。他用了一生的時間和財產去辦學院教學生,即使自己沒有糧食也要去教好學生。

孔子出生於貴族,但他因內部爭鬥而逃走到魯國,因此由貴族身份轉變爲平民。但他沒有放棄,而且還謙虛求教,終於他創辦了一所學院,雖然生活非常困難,連三餐也不計,但他還堅持教學不肯放棄。他曾接受過很多打擊,但他沒有放棄,而且還寫了《春秋》一書,成了萬世師表。

孔子的故事15

晚上,一顆顆星星一閃一閃的,真像在眨眼睛,月光灑進我的房間,我津津有味的把《孔子的故事》這本書看完,它深深地吸引着我。

這本書主要講孔子的一生,其中我比較喜歡的一篇就是《走向成熟的道路》主要內容是:孔子自從見過老子以後,他自己過去一些偏於主觀的做法是有意識地減少了一些,他遇事也能更冷靜地分析了,加上他原有的勒勉和熱情,就使他更爲人們所欽敬了。於是他的弟子多起來,而且還有遠地來。他曾從容地和門徒們說“學會的東西,時常的去溫習,不是很有樂趣嗎?”有一段時間孔子有心理的表現,這種心理是他在一生中浪費了很多有用的光陰和精力。直到經過很長的一段時間,孔子這種心理纔多少有些扭轉。

這個故事讀完我知道了,孔子越來越成熟了,我們要向孔子學習他的堅持的精神。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