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漢字的故事15篇

漢字的故事15篇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0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漢字的故事1

(一)關於漢字組成的故事

漢字的故事15篇

中國的文字傳說最早是倉頡創造的,自從有了文字,人類纔開始真正進入文明時代。倉頡造字開創了我國文字的先河,是中華文明史的源頭。岐山縣城南三華里處倉頡廟中的一通石碑,就記錄了倉頡造字的傳說。

據典籍中的神話傳說,倉頡,號史皇氏,是軒轅黃帝的史官。史書記載,倉頡面長四個眼睛,天生睿德,常觀奎星圓曲之勢,察鳥獸蹄遠之跡,依其類像之形首創文字,革除當時結繩記事之陋,開創文明之基,被尊奉爲“文祖倉頡”。

遠古時候,人們只會說話,不會寫字,要把事情記錄下來很不方便。傳說有一次,倉頡的母親出外採桑,倉額一人在家編筐。突然,一位同年好友跑來告訴他,山上的一隻猛虎將本村一頭黃牛咬死吃掉了。倉頡十分氣憤,約了夥伴去除害。臨行前,他在西牆上畫了一隻老虎,又畫了一個圓圈,裏面點了一點,意思是他出外打虎,太陽落山才能回來。倉頡的母親歸來,見牆上畫了一隻老虎,旁邊還有一口井,誤以爲自己的兒子被老虎逼得跳了井,氣得暈了過去。傍晚,倉頡打獵歸來,見娘臉色蠟黃,氣息奄奄,忙問有何傷心事,娘說明了原委,由於過度驚嚇,不久便去世了。倉頡既後悔又難過。從此,他便騎着驢騾,離開家門,體察各地風土人情,記錄方言土語,立志要造出字來。

那時沒有紙,倉頡便把蒐集到的資料記錄在樹皮和葦葉上。驢騾馱得過重,行到今岐山縣境內倉頡廟村時累死了。倉頡不能繼續前行,便尋了座茅草房住下,從早到晚寫寫畫畫,忙着造字不停。當時,他正琢磨着“出”和“重”兩個字,山上架山本該爲“重”,遠行千里本該爲出門在外的“出”,但由於青蛙的聒噪擾亂了他的思緒,把這兩個字給弄顛倒了。他一氣之下,飽蘸了濃墨,狠勁向旁邊的池塘中甩去。墨點子把青蛙的嘴全都油墨了,青蛙這纔不叫了。至今,這裏的青蛙嘴全是黑的,有詩云:“倉頡造字思緒濃,小蛙咯咯叫不停,神筆輕點墨封嘴,從此閉口永無聲”。據說,倉頡在這兒造的字非常多,民間有詩爲證:“倉頡造字一石粟,孔子讀了七鬥七,剩下二斗無用處,撒到鄰邦贈外夷。”

關於倉頡及倉頡造字,在許多辭書典章中均有論述。《呂氏春秋·君守篇》中述“倉頡作書”。《淮南子》記載:“史皇生而能書”。《說文解字》序:“黃帝之史倉頡,見鳥獸蹄遠之跡,知今之可相別異也,構造書契。”黃帝的記事官員倉頡,看見鳥獸的瓜印蹄遠之跡,知道了從事物的本質及外在表現形態來區別各種不同的事物,這纔開始創造了文字。

(二)關於漢字組成的故事

相傳,上古時期有一條河名爲繁水河(今南樂縣樑村鄉吳村北),依河定居着一個部族,他們靠種植農業和打魚捉蝦繁衍生息。部族首領倉頡,二目重瞳,且是睜目降世,衆人皆稱奇事。

少年時代的倉頡聰明過人,且擅於描摹繪畫。有一天,倉頡與同伴在繁水河旁打鬧玩耍,忽然從河水中游出一巨龜,同伴見狀驚慌而去,獨倉頡於沙地上畫巨龜形狀。這巨龜受天地之靈氣,得日月之精華,已成靈物。它睜目細看,見倉頡生得虎頭燕頷,日月角起,伏犀貫頂,大耳垂肩,二目重瞳猶似電閃,心中大悅,說道:“天生你大貴之相,必委以重任。今天下有一聖賢之君,以土爲德,名爲黃帝,你將來可投奔於他,定成大器。”說罷,那龜飄然而去。

後來繁水河氾濫,部落之民無法棲身,四散逃亡。倉頡投奔了黃帝。黃帝知其擅長描摹繪畫,而且聰明過人,就封他爲史官,負責結繩記事。倉頡就把大事在繩上打一個大結,小事打個一小結,特別的事情則打一個特別的結,凡事相連就打一個連環之結,甚是細緻。

有一年,蚩尤請出風伯和雨師,縱起狂風暴雨,困住黃帝,搶走了大批的牛羊和人民。黃帝不服,讓倉頡帶上結繩前去評理。那蚩尤爲人狡詐,否認搶走了牛羊和人,倉頡拿出結繩上前理論,蚩尤卻說如果能叫出人的名字和牛羊的顏色,就立即送回。由於結繩記事簡單,無法記得那樣詳細,結果黃帝與倉頡失敗而歸。此後,倉頡決心研究出能詳細記事的辦法。

有一次,倉頡到陽虛山,只見河水濤濤,滾滾東去,忽見一隻大龜揹負一丹書前來,倉頡上前相拜,認出是曾經點化他投奔黃帝的那隻靈龜。倉頡便說,爲創制詳細記事的辦法而苦惱。靈龜就把揹負丹書賜給了倉頡。丹書全用紅色寫成,故稱丹書,文字深奧,凡人不能認讀。得丹書後倉頡廢寢忘食,朝夕研讀,常仰觀天上奎星圓曲之勢,俯視山川脈絡之象,又旁觀鳥獸魚蟲之跡,草木器具之形,描摹繪寫,造出各種不同的形勢。歷經九千九百九十九日,方成文字。成字那夜,狂風呼嘯天下粟雨,神鬼亂號。

後來,黃帝得知文字造成,召見倉頡問道:“聽說你借靈龜神書,方成文字,可否一觀神書?”倉頡把丹書呈上。黃帝觀看了半天,也看不懂寫些什麼,就讓倉頡解說其中的原故。倉頡說:“此乃六體六字之式。一是象形,是用摹擬事物形狀方得一種造字法。如日像一輪紅日,月像一彎新月。二是假借。是用借字表音的辦法造字。三是指事,是用符號標出事物的特徵。四是形聲,是用意符和音符組成新字的一種方法。如:“賞”字,“貝”是意符,表示這個字的意義與錢財有關,“尚”是音符,表示這個字的讀音。五是會意,是合字表義的造字方法。如:明,由“日”“月”兩個象形字組合而成,借日月之強光,來表示“明亮”的意思。六是轉註,是部首相同,音相同或相近,意義相通可以互相訓釋的山有之字。如“老”可以訓“考”。天下禮儀歸於文字,文字必歸於六書類。黃帝聽後高興地說:“你將六書更加詳解,佈教天下。民得文字,如眼重明,此乃萬世之功也。”

漢字的故事2

夫”———衝破天的氣概

的“夫”生動展示了男子漢大丈夫的形象。從“大”,在“大”字上加一橫。“夫”表示已長大的人,一橫表示的是綰頭髮的簪子。古時童子,即未成年的男子的頭髮是披髮,成年後,即到了20歲以後,男子要舉行加冠之禮,將頭髮綰成髻子用簪子束在頭頂上。束髮加冠後,表示男子成了“夫”,即大男子。由此可見,“夫”的本義是成年男子。其實“夫”表示這個男子已經成熟、長大。如漢:“一夫不耕,或受之飢。”其意思是說假如一個成年男子不耕種,有人就要捱餓。

古代稱身高一丈的男子爲“丈夫”,“丈夫”就是大男子的意思。不過我們不要認爲古人比現代人身材高,這是因爲古制1尺約相當於今天的0.6尺,也就是說古代的大丈夫,即使是個子最高的人也不過2米。男子成年後,就要從事各種體力勞動,因此“夫”引申爲從事不同體力勞動的人。如:“爲國家者,見惡如農夫之務去草焉。”其意思是諸侯和大夫要治理好自己的封地時,見到那些邪惡之事,就必須像種田的人見到的惡草那樣一定要根除。其中的“農夫”就是從事農業生產的男子。另外還如“漁夫”、“船伕”、“車伕”等。

對“夫”字,有的學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夫”是表示過了某一高度的人。其中的“大”是正面的人形,在“大”的上面加一畫,表示達到這一高度的人才可稱“夫”。中記載:古代的徵兵制度規定,國(都城)之男子七尺以上,野(相當於今之農村)之男子六尺以上,都可服役,即在徵兵的範圍之內。由此看來,當時徵兵的條件只看身高,而不論年齡。這就是中爲什麼記載有二毛(頭髮已經發白,即年紀很大的)兵。

“夫”字的造型,不只表示一般的男子,它其實向人們展示男子中有志之士的風采。因此,有的學者認爲“夫”是這樣構形的:“夫”字中的“人”是,即“人”的形象,當“人”把兩手張開,就成了“大”,即“大人”。但是,在人們看來,再大的事物也大不過“天”,所以造字者在“大”字上再加一橫,而成爲“天”字。而人總是不甘做“天”的奴隸,拜倒在老天爺腳下的,他們有敢於衝破天的氣概,所以“天”字出頭,成爲大丈夫的“夫”字。

漢字的故事3

“風”在甲骨文中看上去像一隻傳說中的鳳凰。此字實爲鳳凰的鳳的本字,象形。而“風”這種摸不着,看不見的東西,既難以用一個符號來表示,又難以描畫出具體的形狀,因而將“鳳”字借用爲“風”。如甲骨文中的“大風”就是“大鳳”,“小鳳”就是“小風”,“不鳳”就是今天不颳風。

到了小篆時代,人們將“鳳”字還給了“鳳凰”,而造了一個“風”字,“風”爲“風”的繁體字。《說文解字?風部》:“風,八風也。……風動蟲生,故蟲八日而化。從蟲,凡聲。”《六書故?動物四》:“天地八方之氣吹噓鼓動者命之曰風。”可見“風”的本義就是指自然界空氣流動的現象。古人認爲“風”動而蟲生,因此用“蟲”作“風”字的意符,“凡”字作聲符,新造“風”字。《莊子?齊物論》:“大塊噫氣,其名爲風。”其意思是大地發出來的氣叫做風。

由於“風”與“空氣”關係密切,因而引申出“風氣”、“風俗”的意思。如《呂氏春秋?音初》:“是故聞其聲而知其風,察其風而知其志。”高誘注:“風,風俗。”其意思是:因此聽到那個地方的音樂就可以瞭解那裏的風俗,考察那個地方的風俗,就可知道那裏人的志趣。由於“風”指“風俗”,因此引申指“民間歌謠”。如《詩經》中的詩分爲“風”、“雅”、“頌”三類。自《周南》至《豳風》合稱爲十五國風,收詩160篇。宋朱熹《詩集傳?國風一》:“風者,民俗歌謠之詩也。”“風”指民歌、民謠。

歷史上關於“風”字的故事也不少。宋代大散文家范仲淹在浙江做地方官時,在富春山上的鉤臺上造了一座嚴子陵的祠堂。祠堂落成後,范仲淹爲之寫了《嚴先生祠堂記》一文。記中寫道:“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長。”文章寫好後,將此文送給友人李泰伯看,李看後讚不絕口,隨後對范仲淹說:“如果詩中改動一個字,那就更完美了。”范仲淹連忙請教。李泰伯說:“詩中寫雲山江水的話,意境很大,後面用一‘德’字來承接,便覺得有些局小,而且太呆板。把‘德’字改成‘風’字,你看如何?”范仲淹聽了,連聲說好,馬上就把“德”字改成了“風”字,並且尊稱李泰伯爲一字之師。

清代著名畫家李方膺有一次到朋友家裏做客。席間話題突然轉到繪畫上來,有人說:“世上什麼東西都好畫,就是有一種東西畫不了!”另一個人問他是什麼東西難畫,那個人只回答了一個字:“風!”

在場的人聽後都默不做聲,心裏都承認風確確實實是一種難畫的東西。

這時李方膺站起來說:“能!風也能畫。”

在座的人愕然。李方膺當場揮筆作畫,一會兒,他果然把“風”畫出來了。這就是我們今日所見到的《風竹圖》。看了李方膺的《風竹圖》,有人評價說:“李方膺不僅把風畫出來了,而且把風聲也畫出來了。”

遊泰山的享受,除了自然風景之外,便是登泰山途中的歷代文人墨客的題字石刻。20世紀50年代末期,有幾位日本學者到中國來訪問。一天,他們登臨泰山時,見盤山路一側的石壁上刻着“二”兩個字,這兩個字引起了這些日本客人的極大興趣,卻不解其中的意思。於是便詢問陪同的中國學者。不料,陪同的人也被這兩個古怪的字難住了,他們只好答應客人回去查詢。

遊山歸來,日本學者追問“二”的讀法和意義,於是陪同者翻遍典籍,多處走訪專家學者,都沒有解開此謎。

不久,此事傳到北京。有人帶着臨寫的這兩個字到中國科學院去請教郭沫若。郭老看了這兩個字,沉思了一會兒,提筆在“二”兩個字的外邊各添上兩筆,於是便成了“風月”二字。然後郭老笑着說:“這兩個怪字的意思是‘風月無邊’。這不過是古代名士的文字遊戲而已。”後來,當代書法家謝逢鬆以“二”二字爲上聯,並題寫了下聯。他的下聯是“年華”,並在“年”和“華”兩個字上各加了一個方框,其意思是“有限年華”。這種文字遊戲確實玩得很有水平。

漢字的故事4

【王】

《說文解字》:“王,天下所歸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選文者,三畫而連貫其中謂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參通者王也。’孔子曰:‘一貫三爲王。’凡王之屬皆從王。”古漢語中“王”字產生了“帝王、天子”的意義。

隨着時間的推移,“王”字又產生了“指輩分的尊大”用法,如稱祖父爲“王父”,祖母爲“王母”等;“一類中最特出或特大的”,如王蛇、花王、棋王、拳王等引申意義。

總之,“王”字隨着社會的發展,其意義由一人獨有的專指意義逐漸擴大,直至指事物。不難預料,它爲適應社會的發展變化還會有新的引申義、轉義等產生。

【祝】

“祝”是一個會意字。你看,甲骨文的“祝”字左邊表示神靈,右邊是一個跪着的面朝左的人,意思是人跪在神靈前正在祈禱。金文的“祝”字右邊的人伸出雙手錶示祈禱求福。後來的“祝”字,右邊就看不出人的形象了。

可見“祝”的本義是祈禱。後來又由“祈禱”引申出“祝頌”“祝賀”“祝願”“慶祝”等意思。

漢字的故事5

它們包含了中國500年的獨特文化,它們記錄了中華民族的歷史,它們是活的符號,它們是——個漢字。

每個漢字都有自己的情感。讓我們來看看他們。他們都有自己獨特的性格。當我們寫下精氣神二字,就能感受到身邊少年陽光的氣質;如果我們寫下嗨這個詞,我們就會快樂,不是嗎?如果我們有紀,我們能不幸福嗎?拒絕這個詞令人沮喪和尷尬;“Xi”這個詞讓人們的臉上又露出了幸福的表情。雙喜!

漢字經過漫長的發展,從甲骨文到金文,演變成了隸書、楷書、行書、草書。我們的漢字千變萬化,內涵豐富。我還可以給你講一個關於漢字的笑話:從前,有一個韓國書法家,他練習草書。最後他開發出來,來挑戰漢字。的確,沒有人能比得上他的草書。在路上,他上了廁所,但很久都沒有回來。大家急忙去看,卻見他呆在那裏,小聲嘀咕:“真的是野裏小隱隱,城裏大隱隱。沒想到世界上還有比我更好的詞!”說完,他就沒精打采的走了,大家一聲不吭都很驚訝。誰寫的這樣一句話?進去的時候看到廁所牆上有兩個潦草的字,——。雖然這只是個玩笑,但足以證明漢字的魅力!

漢字作爲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內涵非常豐富,千變萬化,多一點,少一點,代表着不同的含義。所以漢字牛氣到讓我驕傲!

漢字的故事6

大家應該都和漢字交過朋友吧!而我和漢字的故事卻是:猜字謎。

晚上,老師叫我們去搜字謎,讓我們明天帶過來,分成小組,做手抄報或ppt。

很快到了第二天,老師先說:“誰先來考大家?”我自告奮勇地舉手,我大聲地說:”大門開,有客來,先脫帽,再進來。是什麼字?”一個同學馬上想到了,站了起來,說:“是樓閣的閣!”“爲什麼?”下面的'同學疑惑不解。那個同學回答:“大門開,說明是一個門字框,有客來的客要進入這個門,後面又說,先脫帽,就是把客上面的寶蓋頭去掉,最後把這個各字填到門字裏面,就成了閣這個字。”“哦,原來是這樣。”

漢字的其特點在於:每個字都不一樣,都有它的意思和含義,少一筆添一筆,都不行,一筆值萬金!有一次,一個農夫的手被咬傷了,本來要切除食指的,醫生一不小心把“食”錯寫成了“十”,農夫的十根指頭都被切除了。

其實我們每天都遨遊在漢字的王國,我們每天都離不開漢字,只要我們一離開它,我們就不能互相溝通了。

漢字的故事7

我出生時,我什麼也不懂,什麼也不會。幼兒園時,我一點也不喜歡漢字,那複雜的筆畫一點也不節約時間,上小學了,我才發現漢字的其妙之處,發現漢字的樂趣。

那一橫一豎,即可組成一個互相交叉的十字,它們不像拼音文字那樣,十分枯燥無味而缺乏樂趣;它們如一個個小精靈在你的筆下躍動並歡樂的嬉戲着。

一個普通、平常、簡單的“人”字,則是最鮮明的示例。雖然它的筆畫結構十分簡單,卻十分生動,有如同人一般的力量,而且氣質非凡無比。一個人字,由一撇一捺組合而成,多麼像一個人啊,一個站立着的人。而一個雨字,又生動的描繪出了天空中的雨啪啪的落了下來的樣子。一個字,彰顯出了所描寫的那個事物的美妙形態。比如說馬,曾經寫爲“馬”,多麼像一匹馬揚起四蹄飛馳而去;而一個“飛”字,多麼像一隻飛鳥在廣闊的天空中飛翔呀!再看一個“池”字,多像一潭清澈見底的池水呀。我們再一次拿人來舉例吧,一撇一捺彰顯出了人的氣質。一個人兩手貼腿,兩腿向兩邊稍微分開,就是一個人字了。它多像一個活生生的人呀。再比如說一個“休”字,也可以讓大家想像到那時的情境。一個人靜靜地靠在大樹的旁邊,以求暫時的休息。當然這樣的字有很多很多,這種字叫象形文字。然而使我從不愛漢字變得熱愛漢字,是一次在家裏寫一個個方塊字。

那次就是寫人這個字,我寫着寫着竟將人這個漢字當成一個活人來看,越看越像,最後我沒心思再繼續寫了,我往後看了看別的字,那些字如漲潮一樣進入我的想像又如退潮般涌出來。我體會到每一個字,都有優美的歷史,有自己的變化。現在,我終於領悟到了這一點。

漢字,是中華民族獨有的民族歷史傳統,即使是寫下一個小小的“人”字,也會有許多讓人驚奇的發現,這是祖國的傳統“寶物”,是中國獨有的一種文化寶藏。

漢字的故事8

今天老師給我們講第五單元,第五單元講的是我的祖國中國很有趣的文字叫做漢字。

我們還做了關於漢字的手抄報呢,漢字是現在是用最廣泛的文字,漢字還很有趣呢,比如可以猜字謎、可以對對聯、還可以鬧出一些笑話。漢字還有很多的故事和傳說呢,漢字可以對對聯,英語可不能了,就像老對少,老的英文字母有三個,少的應爲字母有五個呢。原來的漢字還不是現在寫的這樣呢,最早的漢字是甲骨文,甲骨文是刻在動物的骨頭上或這是刻在烏龜的殼上,後來人們慢慢地發現了金文,金文是刻在銅器上的,然後人們慢慢有發現了篆書,篆書是刻在烘乾的竹子上的,後來我們人有發明了楷書、草書、行書。我們中國的漢字有趣吧。

我們中國的漢字有趣吧!

漢字的故事9

有人給曹操送來一盒酥,曹操在盒子上寫了“一合酥”三個字,楊修看後,立即把酥分給衆人吃了,曹操假裝責怪他。

楊修說:你在盒子上分明寫着一人一口酥,我們怎敢違抗丞相的指令呢,曹操雖然表面上嬉笑,心裏卻越來越討厭他了,楊修與人分吃貢酥,則完全是曲解曹操的題字,純屬惡作劇,曹操“心惡之”,而尚能表現出“喜笑”之態,已很寬容。

漢字的故事10

漢字,是我國有了兩千多年曆史的瑰寶;漢字,就是我們祖國的代表;漢字,就像是一羣可愛的小精靈,也是我們作爲交流的文字。所以,作爲中國人民的我們,應該盡到愛護它的責任。

而現在,我們經常都能看到街頭的錯別字。如雞旦(蛋)、合(盒)飯等,我們明明知道、會寫這個字(真的不會可以詢問他人),可是爲什麼我們總是因爲圖省事而如此踐踏我們中國的瑰寶呢?所以我希望,作爲中國人民的我們,爲了繼續保護漢字,我們應該合理、規範地使用漢字。

我再次希望,我們走在大街上的時候,能更少地看見街坊市民使用錯別字的現象,也當是爲我們的祖國盡一份自己的力量吧!

漢字的故事11

最早的文字出現於商代。

當時人們尊尚鬼神,遇事占卜。他們把卜辭刻在龜甲和獸骨的平坦面上,塗上紅色標示吉利,黑色標示兇險。這些文字都是用刀刻上去的,大字約一寸見方,小字如穀粒,或繁或簡,非常精緻。

它們經過幾千年的沉睡,直到清代光緒二十五年(1899)才被發現。發現地是河南省安陽城西北五里處的一個村子,那裏是當年殷商(第二十代國君盤庚)的故都。由於洹水決堤,衝出許多甲骨,人們以爲是龍骨,用來當藥材治病。翌年,一個叫王懿榮的商人對這些甲骨發生了興趣,他趕到河南收集了許多,帶回去研究。後來,劉鄂又繼續收集,達到五千多塊。於是,便有一些學者將其定名爲“甲骨文”。

古文字學家對十萬餘片中的文字進行研究,發現骨甲文字的結構已由獨體走向合體,有了形聲字,已是相當成熟的文字了。在四千六百多個甲骨文單字中,已經辨識了一千七百多個。

漢字簡介

漢字可以算是世界上壽命最長的文字了。它從原始人用以記事的簡單圖畫,經過不斷演變發展,最終成爲一種兼具音、形、意、韻的獨特文字。在世界諸多文字中,綻放着它獨一無二的光彩。漢字發展演變的歷史,也是一部別有風味的中國文化史。這裏面有傳說的神祕,君王的意志,文人的情懷,藝人的奇想,還有無數人民的大智慧。我們不妨沿着這條漢字鋪就的古道,品一品那歷史的意蘊。

漢字的故事12

新上任的知縣是山東人,因爲要掛帳子,他對師爺說:"你給我去買兩根竹竿來。"師爺把山東腔的"竹竿"聽成了"豬肝",連忙答應着,急急地跑到肉店去,對店主說:"新來的縣太爺要買兩個豬肝,你是明白人,心裏該有數吧!"

店主是個聰明人,一聽就懂了,馬上割了兩個豬肝,另外奉送了一副豬耳朵。離開肉鋪後,師爺心想:"老爺叫我買的是豬肝,這豬耳朵當然是我的了……"於是便將獵耳包好,塞進口袋裏。回到縣衙,向知縣稟道:"回稟太爺,豬肝買來了!"

知縣見師爺買回的是豬肝,生氣道:"你的耳朵哪裏去了!"師爺一聽,嚇得面如土色,慌忙答道:"耳……耳朵……在此……在我……我的口袋裏!"

漢字的故事13

話說中國歷史上的唯一女皇武則天登基後,她想給自己取一個非常適合自己的名字,中國要名字要表達出自己的獨特之處,並且把自己的光輝也展現出來。可是取什麼字才能讓自己顯得與衆不同呢?

如果用一些熟悉的漢字肯定不能體現,於是武則天想自己造一個從來沒有的字出來,這樣肯定就沒有重複了。說造就造當時對日月有一種封建迷信,都覺得日月是神聖的,武則天就把自己比喻成了日月,想讓自己和日月一樣永遠高掛在天空,所以就有了那個字,日月在天空上面:曌。

漢字的故事14

中國的漢字從古至今已經有4000多年的歷史了。一字一圖詮釋漢字的形與意,生動解說講述漢字的根源。這本書的作者是唐漢,他是西安交通大學的特聘教授。這是一本讓青少年瞭解中國漢字有趣通俗易懂的讀物,全書介紹了200字左右,用圖畫加故事的形式,形象地講解每個漢字。

中國是文明古國,漢字是中國的第五大發明,漢字有許多優點:漢字是非常優美的文字之一,漢字比較好認,意思好懂,有關聯性等等。但也有些缺點,隨着科技的發展,一些文字被淘汰了,漢字不是很全了,還有就是街頭巷尾爛用錯別字,使漢字失去了原來的美。

這本書中有象形字、會意字、假借字、轉註字等,《圖解漢字的故事》這本書浸透了古今人民的心血是他們智慧的結晶。這本書裏講述了商殷時期用來占卜的“甲骨文”,鑄在不易腐爛的青銅上面的“金文”,以及秦朝時期李斯發明的篆文(大部分一般指小篆),程邈研究發明的隸書,但到了漢朝時期才盛行的文字,還有一種字體,大家都知道——楷書。

漢字非常奇妙也很有意思,還有許多的名言,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是記錄事件的書寫符號。

《圖解漢字的故事》特別有意思,大家都來讀一讀吧。

漢字的故事15

我與漢字的故事1

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漢字,因爲我們幾乎每天都要和漢字打交道。漢字成了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寫作業時我們要用上它;人與人溝通我們也需要它;看書時我們也要用到它。

記得在我上幼兒園時,就與漢字發生了許多故事。有一次,在電視屏幕上出現了“自豪”這兩個大字時,我天真地指着它們對爸爸大聲地說:“白象!

”我還沒反應過來,爸爸突然哈哈大笑起來。我被他笑得莫名其妙。爸爸事後告訴我,那兩個字不是“白象”而是“自豪”。

後來我上了一年級,在一次語文考試中把自己的名字寫成“童字傑”。當老師發考卷時,老師一連喊了好幾聲“童字傑”也沒人上去領成績單。而我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想:反正我又不是叫“童字傑”。幹嘛要上去領成績單。我又轉頭一想:也不對啊!

我們班好像沒有一個叫“童字傑”的人呀!

莫非那是我的考卷。想到這裏,我趕緊跑上講臺桌,拿起那張考卷一看,原來那張考卷真是我的。

這次經歷後,我變得小心了。可我還是常常犯錯。一不留神就把“公雞”寫成“分雞”,把“母雞”寫成“每雞”,把“老師”寫成“老帥”。原來是由於自己不細心,沒認真纔出了差錯。

從此以後,我便認真學習,看清漢字,並在漢字的王國中遨遊,體驗漢字帶給我們生活的便利與啓示。

我與漢字的故事2

我第一次接觸的漢字是我的名字,看着那一個個美麗的字體使我充滿了好奇。上學開始識字後,有一天爸爸對我說了一件真實的事:有一個年輕人在外地打工,寫了一封家信給父母說:“這幾天颳風下雨,我連命(傘)也沒有了,爸媽如果方便,請把命(傘)給我拿來。”年輕人的信父母看了之後一下子給暈了過去。你想他們兒子命也沒有了,能不暈嗎?爸爸是想教育我要學好漢字。

漢字在筆劃上不能相差一點,就是一個相同的字還有許多種讀法,而意思也完全不同。記得第一次到爸爸的單位去。我按照地址去找,是在藥行(hang)街。我找了很久都沒有找到,於是我去問了位伯伯:“伯伯,藥行(xing)街在哪裏?”伯伯想了想說:“不知道。”我接着又問了位阿姨,阿姨想了想,笑着說:“小朋友,你所說的是藥行(hang)街吧,在那裏。”我一下子臉都紅了,真不好意思。

漢字真是太神奇了,我一定要學好它。

我與漢字的故事3

回憶從小到大,我在識記、理解、運用漢字時發生過一件印象最深的事。

那是一個風和日麗的星期天,我正在補習班上課。班級裏傳出了一陣老師的批評聲:“姚嘉豪,怎麼回事?慈祥的“祥”到底怎麼寫?”說完,把作業本飛到了我的座位上,同學們的目光紛紛從作業本上轉移到了我身上,使得我無地自容,恨不得找條地縫鑽下去。

我立刻訂正好,又遞給了老師批改。“同學們,你們都知道倉頡創造了文字吧!”“是呀!”同學們大聲答道。“可今天我們教室裏卻又出了一個造字高手——姚偉人。”“哈哈,哈哈!”同學們個個抱着肚子,哈哈大笑,直跺腳。而我卻縮在一旁,一聲不吭,只是低着頭,覺得更加羞愧了。

老師拍了拍桌子,說:“好了,同學們不要笑了,你們自己有時候也會犯這種低級錯誤,自己管自己。”可有的調皮蛋卻還是咬着牙發出“呯呯”的笑聲。這回我真正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拿出本子在紙上準確無誤地寫了十遍“慈祥”這個詞,牢牢地記住了寫法。老師誇我知錯就改,是個好孩子。

那個“造字”的故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此以後,我再也沒有寫錯過“慈祥”。

同學們,你們以後一定要準確用字,不然後果就會和我一樣。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