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健康養生 > 中國茶文化講究什麼

中國茶文化講究什麼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1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國茶文化講究什麼,用玻璃杯沏茶別有一番韻味。透過昌瑩透明的杯體,可以享受更多的茶趣。尤其下班之後,獨處一室,沏上一杯清茶,靜靜地觀望着眼前杯中的變化,中國茶文化講究什麼?

中國茶文化講究什麼1

中國的茶文化

用玻璃杯沏茶別有一番韻味。透過昌瑩透明的杯體,可以享受更多的茶趣。尤其下班之後,獨處一室,沏上一杯清茶,靜靜地觀望着眼前杯中的變化,你會發現其樂無窮。觀那蒸騰的氤氳,如同清明時節迷濛飄緲的雨霧,透過這如煙如霧裊裊上升的水汽,人不知不覺會陷入一種無際的遐思,一種入禪的意境,眼前彷彿會出現一幅濃淡相宜的潑墨山水畫,“閒夢江南梅熟時,夜船吹笛雨瀟瀟,入語驛邊橋”。

那杯中的茶葉更是變幻莫測,朵朵嫩芽,緩緩舒展。或恰如雀舌,或旗(嫩葉)槍(芽尖)交錯,搖曳沉浮,百態千姿,栩栩如生。細心觀察,那片片綠芽上竟會看出茸茸細毫,猶如勃勃生機的春天。舉杯品茗,香郁味醇,舌尖銷覺茶韻清苦,細細品嚐,回味之中略有甘甜。

茶喝得久了,看得久了,便慢慢地感受到許多,人生如茶,品茶如品人生。

一片茶葉,看起來是那樣細小、纖弱,那樣地無足輕重,但卻又是那樣地微妙。當它放進杯中,一旦與水融合,便釋放出自己的一切,毫無保留地貢獻出自己的全部精華,完成了自己的全部價值。

雖說沒有茶葉便不會有可口的香茶,但此時此刻,人們所欣賞、所關注、所品味的已經不再是那片片茶葉了,而是這杯中之水了。

中國茶文化講究什麼

這一切又何嘗不像人的一生?在滄海人世之中,每個人都宛如一片茶葉,每個人都要從生到死,貢獻出自己的畢生,走完自己人生的歷程。

在這個過程中,社會不會去刻意地留心每一個人,就像在飲茶時很少有人會在意杯中的每一片茶葉一樣。茶葉不會因溶入清水不爲人在意而無奈,照樣只留清香在人間;我們每個人也不必因融合於集體不被人所關注而沮喪,因爲我們已經成就了他人,幫助了社會,貢獻了自己,陶冶了人生。茶樹年年有新芽,生命之樹常青。

進而言之,茶葉的價值就在於溶入水中成爲茶水。多好的茶葉,無論是西子湖畔的龍井,還是太湖洞庭山上的碧螺春,不管是武夷山絕壁的“大紅袍”,還是福建安溪城中的鐵觀音,如果不溶於水,不爲人所品、所嘗、所飲,對於茶而言又有何用?作爲一個人,他的學識再高,能力再強,不奉獻於社會,又何足道哉?生命短暫猶若一片茶葉,不必去追求那所謂的永恆,追求生前的.功名顯赫,富貴利祿,如果爲此窮盡一生,豈不是本末倒置?

古人云:“以有涯追無溽,殆矣。”我以爲,品茶之中所有體味到的感受,最爲貼切的就是一杯清茶中的那種淡淡的滋味。淺嘗最爲甘美,也最爲持久。凡事過度反而乏味,正所謂:過猶不及,如果窮困及逸樂,因一切甘甜已經遍嘗,便會有茫然無措的感覺,就會像漿酒霍肉之徒,就算眼前堆滿山珍海味,也不會有任何胃口。世間利祿來來往往,紅塵滾滾炎涼榮辱,惟有淡泊,才能寧靜,才能對人生做最深入、最細緻、最獨到、最有價值的品味。這一切又與品茶何其相似。茶,惟有苦澀,才能醒腦提神。

唐代的劉貞德曾經總結說,茶有十德:以茶散鬱氣;以茶驅睡氣;以茶養生氣;以茶除病氣;以茶利禮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嘗滋味;以茶養身體;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養志。由此可知,茶在中國已經不單純是一種飲料,它代表着一種文化,一種價值取向,表達了對情感、對生命的態度,有着更深層次的精神境界。一個人若在茶中有品位,自然對生活、對情感、對生命會熱愛。而對生命熱愛者,必然對人格有操守。

中國茶文化講究什麼2

我國茶的起源

中國茶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相傳第一個發現茶可以作爲去除身體毒素飲料的人就是三皇五帝中的炎帝,是他把中國的飲茶文化帶入藥用時代。

春秋時期茶才擺脫了藥的範疇,作爲一種蔬菜而存在。春秋時期,人們一般直接將茶加水煮熟,可能還會添上油鹽醬醋之類,然後用來配飯食用。之後時間來到漢代,漢代是中國茶文化形成的重要時期。

西漢王褒《僮約》記載“烹荼盡具”及“武陽買茶”。這個時期不僅飲茶成風,而且出現了專門的茶具。在漢代人們開始逐漸形成一條規範而複雜的飲茶流程。漢代人喝茶,先把茶做成類似於普洱茶餅的餅狀,然後將茶餅放在火上烤脆。緊接着將茶餅在陶器裏邊搗碎。最後充入沸水,加上蔥姜等調味品。這一獨特的喝茶習俗一直沿用到唐朝。

茶成體系要往前追溯到八世紀的中唐時期,陸羽是中國茶道的創始人,被稱爲“茶聖”。唐代煎茶道代表人物有陸羽、皎然、盧仝、白居易、皮日休、陸龜蒙等。唐代茶人完善了煎茶茶藝,確立了品茶修道的思想。

唐代茶道的形成

中國茶文化核心是茶道,其內容包括:備茶品飲之道和思想內涵(即通過品茶陶冶情操修身養性,將精神昇華到具有哲理的境界),陸羽的《茶經》第一次提出茶道的概念,並將茶道的兩個基本點充分體現出來。

從表面來看,喝茶指的只是泡茶和飲茶這兩個環節,但更深層次的是在中國人的骨子裏,隱藏着的一種“含蓄”的內涵之美——道。

飲茶之道是從大處着眼,小處着手。換一句俗語來形容:哥喝的不是茶,是人生的酸甜苦辣鹹。

古人飲茶,經歷了四個階段:一、當食物吃;二、當藥物食用;三、當祭品;四、當飲料。茶葉曾經是巴蜀地區的特產,後來秦國統一天下之後,茶葉便從巴蜀一帶流傳出去。清代學者顧炎武《日知錄》記載:自秦人取蜀之後,始有茗飲之事。

之所以說是在唐朝形成茶道,是因爲像陸羽這些茶學專著使茶事成了一門高雅的文化藝能,對茶的認識已條理化、系統化,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由個別到一般。茶事已成一門博大精深的涉及多邊學科的學問。唐代創立中國茶道,是對華夏文明的貢獻,也是對人類社會文明的貢獻。

中國茶文化講究什麼 第2張

茶藝的六大分類

中國茶類區分原則是按照茶葉製作方法來分類的。按照茶葉加工主要分爲綠茶、黃茶、黑茶、白茶、青茶、紅茶六大類

綠茶通常是不經過發酵的茶,講究新鮮。從茶葉幹、茶湯以及沖泡後的茶葉都會維持綠色。比較適合用85℃的熱水沖泡,2~3分鐘後可以飲用,茶葉與水的比例在1:50最佳。綠茶又分爲炒青、烘青、曬青、蒸青。

紅茶分爲工夫紅茶、小種紅茶、紅碎茶三種。紅茶屬於全發酵茶,茶色洪亮,可以用100℃的開水直接沖泡,3~5分鐘後可以開水飲用。且沖泡紅茶的茶具最好是使用玻璃杯,沖泡前先進行醒杯。

青茶也叫烏龍茶,分爲閩南烏龍、閩北烏龍、廣東烏龍、臺灣烏龍,屬於半發酵茶。比較有名的鐵觀音和大紅袍也是烏龍茶。需要用100℃的開水與茶水分離的茶具配合。

白茶分爲白芽茶、白葉茶。白茶是經過略微發酵的茶,因其外表爲白色得名爲白茶。沖泡時可以直接用沸水,沖泡時間久了,茶葉的顏色就會變爲淺黃色或杏黃色。

黑茶分爲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四川邊茶、滇桂黑茶。黑茶屬於後發酵茶,具有促進腸胃消化、調節腸道細菌平衡的作用,可以用100℃的開水沖泡飲用。

黃茶分爲黃芽茶、黃小茶、黃大茶。黃茶是將綠茶經過溼熱、乾熱兩道工序處理後形成的,適合用90℃的水溫沖泡,2~3分鐘後可以飲用。

飲哪種茶大有講究

民間一直流傳着這樣的說法:綠茶清肝明目、紅茶養胃暖身、青茶消脂減肥、白茶清熱潤燥、黑茶促進消化、黃茶提神醒腦。也就是說,茶不是隨便喝的,喝哪一種茶大有講究。

綠茶性偏涼,有抗氧化、清熱解毒、利尿排毒等功效,適合體質燥熱、經常上火發炎的人飲用。新鮮茶葉採摘回來,直接進入殺青工序,阻止了發酵,由此保留了綠茶所富含的茶多酚。

紅茶是全發酵茶,茶色素有抗血凝、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強血管韌性,降低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在大量的科學研究和臨牀試驗中,茶色素都表現出對心腦血管疾病有良好的防治作用。紅茶性溫,有滋養身體、溫養腸胃之效,適合體質寒涼、體質弱的人羣,胃病患者,喝茶需遵醫囑。

青茶性平,適宜飲用的人羣不受限制。青茶富含芳香物質,在飲用時有疏肝解鬱、消除疲勞等效果。日本的科學家研究發現,青茶含有的特殊的茶多酚可以減少或延緩葡萄糖的腸吸收,減少糖分的攝入從而達到減肥的效果。

黑茶性溫,適飲人羣不限,尤其適合中老年人飲用。黑茶裏富含茶多糖,而茶多糖可以顯著提高葡萄糖激酶和己糖激酶的活性,從而降低血糖黑茶能幫助促進消化、化解油膩對於減肥人士也是很好的選擇。

白茶性寒涼,有清熱去火的功效,適合體質燥熱的人飲用。白茶是氨基酸含量最高的一種茶類,含量約爲2.6%-4.5%,茶氨酸佔到氨基酸總量約50%。最好的是老白茶,性平,在存放的過程中,白茶的涼性會慢慢變平。體質虛寒的人更適合飲用。

黃茶性偏寒,能有效降低LDL壞膽固醇,同時增加人體內HDL好膽固醇。對喝黃茶的男性進行的一項研究指出,飲用黃茶的男性的血膽固醇水平低於沒有喝過黃茶的男性。另外,黃茶提取物可以具有代謝加速和脂肪燃燒的能力。黃茶中的多酚和兒茶素類具有脂肪燃燒的特性。

中國是茶文化的故鄉,中國的茶文化是一種範圍廣泛的文化,它雅俗共賞,各得其所。茶作爲一種物質,它的形體是千姿百態的,茶作爲一種文化,又有着深邃的內涵。在茶文化中,蘊含着進步的歷史觀和世界觀,它以健康、向上及平和的心態,去鼓勵人類實現社會進步的理想和目標。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