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教育 > 兒童不合理用藥比例或超3成

兒童不合理用藥比例或超3成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3.8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現狀

兒童不合理用藥比例或超3成

用藥不當 害兒不淺

“是藥三分毒”。然而,不少家長給孩子“用藥”卻十分隨意,吃什麼、吃多少、怎麼吃,稀裏糊塗,因而導致兒童用藥不安全的事件頻頻發生。兒科專家指出,藥物是把雙刃劍,兒童不是成人的縮影,尤其嬰幼兒的用藥更爲複雜,風險和安全隱患最多。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能吃藥不打針,能打針不輸液”的用藥原則,而這在中國的家長心中卻被顛覆。無論感冒發燒還是腹瀉嘔吐,家長往往會要求醫生給孩子掛吊針,這種做法已經成爲一種習慣,而家長卻不瞭解,輸液會讓孩子冒着更大的藥物不良反應的風險。

廣東省醫學會兒科學會副主委、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兒科主任陳福雄指出,兒童的血腦屏障發育不健全,易受藥物損害。同時,兒童的肝臟的解毒功能不足,肝酶系統發育不成熟,藥物在體內不能充分代謝而引起毒副作用。而且兒童的腎臟發育也不完善,藥物排泄慢、半衰期長,易發生中毒。因此,家長應該對孩子的合理用藥引起足夠重視,給孩子用藥時,一定要謹慎、小心,嚴格遵醫囑。同時,家長也應讓孩子養成合理用藥習慣,並給孩子灌輸安全用藥的意識。

媽媽自檢

用藥誤區,你佔了幾項

在我國市場上供應的3500多種藥物製劑中,兒童用藥品種不足成人用藥品種的5%。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兒科主任鄧力說,兒童用藥市場存在品種少、規格少、劑型少等特點。這一方面是由於兒童特殊的生理機制造成。由於兒童機體發育尚未成熟,藥物在體內代謝有其特殊性和複雜性,稍不注意可能就會讓藥物對孩子的肝臟、腎臟等造成危害。

除此之外,在臨牀研究中,兒童通常不作爲觀察對象,所以,兒童用藥劑量大多是以成人劑量爲基礎,結合兒童的體重、體表面積及年齡等換算而來,這給兒童用藥安全帶來了威脅。而正是由於這樣“成人兒童藥物混用”的狀況,使得家長們總把孩子當做“縮小版”的成人,在用藥上存在諸多誤區。

1、小孩吃大人藥

據報載,一位粗心的爸爸在4歲的兒子感冒時,隨手拿了自己前段時間吃剩的速效感冒膠囊給孩子服用。沒想到,孩子出現了驚厥……兒科醫生指出,感冒是兒童的常見病,但是服藥卻不能隨意。兒童最忌服速效感冒膠囊。這是因爲他們的神經系統發育尚未完全,肝臟解毒功能也不健全,在感冒發熱時若服用速效感冒膠囊,易引起驚厥,可導致血小板減少甚至肝臟損害。

許多家長都知道兒童用藥應慎重,但不少家長想當然地認爲,只要將成人藥物減半或減量就可以。其實,有些藥不適合兒童服用,並非減量就行。

陳福雄指出,像一些緩釋膠囊就不適合剝開分份服用,因爲這些藥物使用了特殊的製劑技術,用膠囊來控制藥物的釋放速度和數量,如果爲了減少分量而剝開給孩子吃,就將會破壞藥品的結構,導致大量的藥物瞬間釋放,達不到緩釋及控釋的效果,極易造成毒副作用,產生毒性反應甚至危及生命。

2、不仔細看藥品說明書

很多家長在藥店買藥之後,不認真看藥品說明書(最多看看“用量”)就給孩子喂藥了。這種做法是錯的。因爲藥品說明書可以幫助家長對該藥的成分、適應症、禁忌、副作用及藥品貯藏等各方面的認識。要知道,凡是藥物都有或多或少的副作用,既不能因懼怕副作用而因噎廢食,也不要對說明書上所寫的副作用置之不理。

在進口藥的說明書上儘可能詳盡地列舉副作用,這其實是對使用者的一種保護,提醒患者合理用藥。服藥後一旦出現不良反應,可以及時與藥品說明書覈對,有助於及早採取應對措施,停藥或更換其他藥品。所以,家長在給孩子用藥之前,應仔細閱讀。這是合理用藥的一個重要步驟。

3、憑經驗給孩子用藥

“久病成醫”,一些孩子會經常感冒發燒,家長就在家備上很多感冒藥、退燒藥,一旦孩子出現症狀,就“憑經驗”給孩子服藥。鄧力指出,孩子的咳嗽、流鼻涕、發燒等這些症狀也許根本就不是家長以爲的“普通感冒”,家長自己給藥很容易誤判斷,延誤治療。

4、差不多、隨意吃

隨意給藥,這一點是很多媽媽行爲習慣的特點。陳福雄說,給孩子的藥物,有兩種劑型特別容易隨意。第一類是需要掰開來吃的藥片,另一類是藥水。那麼小的藥片要均勻分成兩三等份,家長常常辦不到,也覺得多一點點無大礙;而藥水如果沒有配刻度量器,家長給孩子喝藥水常常也很隨意。

實際上,準確地把握用藥劑量是非常重要的。陳福雄指出,藥品一旦超出兒童適用的劑量,容易引發中毒,而劑量過少又不易達到療效,因此家長在細節上必須嚴謹一點。

5、“補藥”就多吃一點

許多家長都擔心孩子缺乏營養而長不高、長不快,於是長期給孩子吃鈣片、魚肝油、維生素等“補藥”。

專家認爲,對孩子的生長髮育來說,最重要的是營養均衡、運動鍛鍊及充足的睡眠,長期給孩子服用“補藥”,常常會造成藥物過量而中毒。

6、捏着鼻子給孩子灌藥

5歲的妞妞感冒了,她一向都怕吃藥,見着給藥的瓶子放在面前,就開始哭鬧。於是,爸爸媽媽一人抱着孩子,不讓其動彈,一人捏住了妞妞的鼻子,把藥水全部灌進她的嘴巴。在哭鬧中,藥液嗆進妞妞的氣管中……幾乎是每個家長都給孩子灌過藥,所幸的是,並非所有的孩子都像妞妞一樣發生誤吸的事故。

醫生提醒

容易造成耳聾的抗生素

鏈黴素、慶大黴素、卡那黴素、小諾黴素、

紅黴素、氯黴素、鹽酸萬古黴素

1、自用抗生素

孔孔現在3歲半,有一次感冒發燒,體溫上升到39.5℃,扁桃體也發炎了,醫生根據這種狀況給孩子開了抗生素口服,沒多久就退燒了。自從有了這次經歷之後,每次兒子感冒發燒,孔孔媽就會去藥店買抗生素給孩子吃。她覺得只有抗生素療效好,能讓孩子少受罪。

鄧力說,家長給孩子自用抗生素的現象很普遍,實際上,抗生素的使用應該有嚴格的指徵。醫生在選擇抗生素的時候,需要考慮感染的種類、嚴重程度、有無過敏史等,若家長隨意給孩子吃抗生素,一方面延誤病情,同時還會增加孩子治療的風險。

2、濫用退熱止痛藥

隨意使用退熱止痛藥或增加退燒藥劑量,很容易引起兒童虛脫甚至休克。一般來講,當小兒體溫高於39℃時可使用退燒藥,而體溫在39℃以下時(有高熱抽搐病史的小兒除外)則不宜使用退燒藥,應採用物理降溫的方法。

另外,退熱止痛藥的毒副作用也不容忽視,常見的退熱止痛藥因含有非那西丁,易使小兒血紅蛋白變爲高鐵血紅蛋白,降低攜氧能力,造成全身組織器官缺氧。

3、濫用止咳藥

有些家長最怕孩子咳嗽,因爲一咳嗽常常會遷延很久,所以,只要孩子一咳嗽,家長就立即給孩子服用止咳藥,雖然咳嗽暫時減輕了,但痰液不能順利排出,大量蓄積在氣管和支氣管內,會造成氣管堵塞,反而會加重病情。

止咳藥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對劇烈無痰乾咳效果明顯,但長期使用有成癮性,需憑醫生處方購買。因此,家長在給孩子選擇OTC止咳藥時應特別注意,小兒一般不適合使用中樞性鎮咳藥,如含有可待因、咳必清、美沙芬成分的止咳藥。要不然濫用止咳藥,後果很嚴重。

4、濫用中成藥

很多家長想當然地認爲,西藥副作用大,中藥更加可靠,而中成藥是純中藥製劑,副作用也小。所以,使用中成藥時很隨意。

比如小朋友感冒初期出現咽喉疼痛,但沒有鼻塞、流涕等症狀,家長就給孩子服用“銀翹解毒顆粒”。本來孩子沒有流鼻涕,服藥後反而鼻涕多,還頻打噴嚏,這就是因爲家長不辨寒、熱、虛、實,孩子風寒感冒卻錯用了辛涼藥物,導致病情雪上加霜。

安全錦囊

諮詢專家 規範謹慎

對用藥安全的忽視,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專家指出,其實,家長只要重視這一問題,並在細節上處處小心,就可以給小寶寶安全用藥。

(1)優先選擇“兒童專用藥”

平時,家長可以先上專業網站或電話諮詢,找到一家能夠提供兒童專用藥的醫院。因爲有些成人的藥物是不能給孩子服用的。比如喹諾酮類的抗生素給兒童使用,會影響其軟骨發育。

(2)精確計量,藥量不多也不少

值得強調的是,小朋友的肝腎發育未完全,一次給藥的劑量錯誤,就可能產生毒性或治療失效,每次服用藥量應力求精確。家長要購買精確好用的量具、喂藥器,先確認藥量刻度,並正確量取,才能給孩子合適的藥量。

如果是袋裝的顆粒,最好先倒出來均分後再給孩子服用,不要大概地倒。如果是液體,可用帶刻度的喂藥器(如滴管、量杯、勺等),以精準量取給藥劑量。

(3)想辦法,讓寶寶好好吞服藥物

小朋友特別害怕吃藥,因爲藥不好吞,又苦又澀,爲了避免孩子一吃藥就哭鬧嗆吐,家長應選擇適合小朋友吃的劑型,比如優先液劑、糖漿、懸浮劑等。另外,也可以選擇專門爲小朋友設計的固體藥品,例如容易咬碎的咀嚼錠、顆粒狀的粉劑等。

(4)仔細覈對藥袋,妥善保存藥品

在醫生開藥後,最好能夠詳細詢問醫生或藥劑師給寶寶用藥的時間、順序及用量。這樣回家後,就能按醫囑用藥,確保用藥安全。

專家提醒,藥品應該放在小朋友拿不到的地方,牀頭和手提包都不宜放置藥品。用藥後,家長應該把瓶蓋擰緊,不要隨手把開封的藥物放在桌上或抽屜裏。家長們還應該定期檢查家裏的藥品,清理藥箱,把過期的藥扔掉。另外,小朋友的好奇心非常強,家長儘量不要讓小朋友幫助你拿藥,更不要在他們面前服用,以免孩子模仿。

陳福雄還提醒,如果家長髮現孩子不斷嘔吐、昏昏欲睡,或舌頭和嘴上有灼傷的痕跡,或嘴裏有異味,就要考慮孩子是否誤服了藥物,要立即帶上其可能誤服的藥物到醫院救治,家長不要隨便給孩子喝水或催吐。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