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女性健康 > 練太極對冠心病肺結核肝炎有好處

練太極對冠心病肺結核肝炎有好處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9.7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練太極對冠心病肺結核肝炎有好處,現今生活中,我們能在公園看到許多老年人練習練太極,而練習練太極的好處是非常多的。下面介紹練太極對冠心病肺結核肝炎有好處!

練太極對冠心病肺結核肝炎有好處1

太極拳是溫和的全身運動,對身體各方面都有好處,並適合年老、體弱和病情較輕的冠心病,肺結核、肝炎乃至癌症患者練習,強烈均可,老幼皆宜。

太極拳是一種內外兼修,動靜結合的拳術,是我國特有的練身之一。

太極拳的特點是鬆、靜、柔、深。鬆是放鬆。肌肉和精神都放鬆,採取自然站立姿勢,舒適自然。

練拳時動作輕柔圓活,不用緊張用力。由於全身放鬆,血管也就放鬆,便能促使血壓下降,增強血管彈性,加強心肌的營養,有利於防治各種心血管疾病。

靜是安靜、沉靜,全神貫注,摒除雜念,對調節腦皮層和植物神經系統的功能獨特的作用,對治療神經衰弱有很好的效果。

練太極對冠心病肺結核肝炎有好處

柔是動作柔和、連貫、不急不躁、上下相隨、內外結合,眼隨手轉、步隨身換,使全身各部位器官有機配合。

能提高神經系統的調節功能有和改善各器官之間的協調配合,從而增強人體各方面的功能,促進新陳代謝,提高對外界的適應能力和抗病能力。

深是呼吸勻細深長,沉靜穩定,氣沉丹田,加強呼吸深度,保持肺組織彈性,增加肺活量,對增強呼吸系統功能和幫助肺結核患者康復,有良好的作用。

太極拳又是以腰軸,腰部活動能促使腹腔血液循環,增進胃腸蠕動和消化液的分泌。

對肝臟也有按摩作用,能改善消化系統功能,消除肝臟瘀血,改善肝功能,對有消化系統疾患和肝炎患者有很好的作用。

練太極對冠心病肺結核肝炎有好處2

太極拳是我們中華 名族的瑰寶,它不僅僅是一門武功,同樣對於醫學界也產生了重要的作用,多年來,很多人通過練習太極拳達到了治療疾病的效果,有研究顯示,太極拳對於冠心病患者也是有幫助的。

冠心病發病部位位於心臟,這是我們人體非常重要的部位,常伴有心絞痛、心肌梗塞等症狀。

16世紀以來,太極拳即在我國民間流傳,作爲治病強身的一種重要手段,對心血管疾病尤有良好的治療作用。有人曾組織14名冠心病病人進行太極拳鍛鍊並追蹤5年,發現顯效和有效者9人,佔64%。

太極拳活動的開展很廣泛,各地都能找到較好的拳師進行學習。有許多書刊都詳細介紹了各式太極拳動作圖解,可看圖自學。

所以說,冠心病患者,可通過自學太極拳來緩解自己的疾病。

但冠心病病人在練太極拳時,還應特別注意以下兩點。

(1)要用意而不用力打拳時注意力一定要高度集中,排除一切雜念,用意而不用力地以意識引導動作。

也就是在做某一動作之前,要先想某一動作;同時又邊做邊想下一個動作。這樣“先想後做,邊做邊想”就能將意識與動作有機地結合起來。

太極拳講究以意爲導,來實現形意結合。

另外,冠心病病人還十分需要全身放鬆,讓全身經絡暢通無阻。“若不用力而用意。意之所至,氣即至焉。如是氣血流注,日日貫輸,周流全身,無時停滯”。

(2)密切配合呼吸太極拳的學派繁多,採用的方法各異,但就呼吸的生理學基礎來看,一般都主張採用腹式呼吸,即以橫膈膜的升降爲主來帶動呼吸。

其動作是吸氣時膈肌下降,小腹有點外凸;呼氣時膈肌上升,小腹則回收(一般用鼻吸氣,用口呼氣)。腹式呼吸時要順其自然,不要憋氣。要逐步達到深、長、細、勻、穩、緩、靜等7種要求。

練太極對冠心病肺結核肝炎有好處 第2張

在配合具體動作時,一般都遵循“降呼升吸”、“進呼退吸”、“實呼虛吸”等原則。總之,呼吸一定要合乎自然,不要每個動作都要一呼一吸。

由於動作的難易快慢不同,呼吸只能自然地配合動作進行,以達到圓活、協調、連貫的地步。

冠心病患者練太極拳可使心臟、冠狀動脈反射性擴張,增強心臟功能,延緩心功能減退過程;能調整血壓、血糖和血脂,防治心血管疾病;能保持心臟、血管系統的健康,可預防冠心病和動脈硬化。

太極拳簡單易學,動作舒緩,呼吸自然,姿勢放鬆,程序穩定,不受時間、場地的`限制,可使肌肉鬆弛,血液循環加快,心臟負擔減輕,心臟功能增強,血管鬆弛,對防治冠心病有良好的效果,是適合冠心病患者的運動項目。

如結合散步,則效果更好。練習太極拳可輔助治療冠心病、高血壓、消化性潰瘍、肺結核、肝炎恢復期、骨關節病,具有祛病延年的功效。

太極拳動作柔和,姿勢放鬆,毫不緊張,肌肉放鬆能引起血管放鬆,促使血壓下降。太極拳能延緩肌力的減退,保持關節的靈活性和柔韌性。

太極拳增強消化功能,可改善消化功能,促使消化液分泌,增進食慾,有利於增強體質,具有健脾固本的作用。

練太極對冠心病肺結核肝炎有好處3

太極微循環是指微動脈與靜脈之間微血管中的血液循微環。人的體內大血管如同大江大河,小血管好比支流,毛細血管則像縱橫交錯的灌溉渠道,人體的組織和細胞如同秧田裏的秧苗。

細胞所需要的養料(包括氧氣和營養物質)以及排出的廢物(包括代謝產物和二氧化碳)靠上述各種血管共同完成運送,其中毛細血管的運送過程就稱爲人體的微循環。

人體僅靠心臟有限的收縮力,不可能將血液送至各個組織和細胞,還必須依靠血管自身的節律性的運動。微血管的這種自律性運動與心跳並不同步,起着第二次調節供血的重要作用,被當今醫學界稱爲人體“第二心臟”。

正常情況下,微循環血流量與人體組織、器官代謝水平相適應,使人體內各器官生理功能得以正常進行。

若毛細血管不通暢,就好像一塊塊秧田的”水渠“受阻,禾苗得不到水分就會枯死一樣,人體臟器也會因此而衰老和產生疾病。

現代醫學已證明:人體步的衰老、高血壓、糖尿病及許多心腦血管疾病都與微循環有着密切關係。

毛細血管內凝血引發微血栓形成時,可能會堵塞肺、肝、腎、腸、心、腦等許多器官的血流,造成細胞機能和代謝嚴重紊亂,甚至發生變性壞死。

“衰老微循環理論”認爲:人體微循環障礙是導致衰老的主要原因。人體的毛細血管微循環不通暢,會逐漸引起組織臟器的衰老。

而微循環功能隨年齡增長而呈下降趨勢,其中尤以50~60歲最爲突出,是多病和衰老的危險年齡。所以微循環的功能正常與否,是人體健康狀態的重要標誌。

微循環學是近幾年發展起來的新學科,但在清代太極拳家的著作中,許多論述與微循環學理論有驚人的相似之處。

人體毛細血管縱橫曲折遍佈全身,微循環也隨之無微不至,武禹襄在《十三勢行功心解》中把人體的氣血通道比喻爲“九曲珠”,“行氣如九曲珠,無微不到”多麼貼切。

王宗嶽在《十三勢行功歌》中提出“氣遍全身不稍滯”,陳鑫在《太極拳論》中強調行氣要到達人體的“四梢”、“五臟”,都是講人體的氣血流動應當暢通無阻,無處不至。

練太極對冠心病肺結核肝炎有好處 第3張

人體肌肉每平方毫米的橫截面積上約分佈兩千條毛細血管,在靜息時,毛細血管大部分主動關閉,約有20%處於開放狀態,只有在需要時,關閉的毛細血管才被激活,參與微循環。

比如,人們進餐後,消化道毛細血管“閘門”開放,胃腸道微循環加快;人們在思考問題時,腦部毛細血管被激活,大腦微循環加快。

極拳有益於人體微循環。

當人們長期缺乏體育鍛煉或隨着年齡的增長,毛細血管的血流不通暢,產生微循環障礙,就逐漸引起許多疾病和機體的衰老。

我們在習練太極拳時,通過身體的伸縮旋轉運動和內氣在周身各個部位的暢流,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激活遍佈全身的毛細血管,促進微血管的自律運動,加速微循環。

太極拳屬於內家拳,主張“以意行氣,以氣運身”,強調體內氣血的暢通。太極拳理論中所說的“氣”,不是呼吸之氣,因爲呼吸之氣只能在肺部活動,它指的是人體的“內氣”。

只要練功得法,經過一定時期的練習,在行拳時就會產生出“氣”的感覺,如手指有脹、熱、飽滿感,腹腔內氣流咕咕作聲,有蟲爬蟻走樣刺癢的感覺等等。

以上的感覺,實際上是人體氣血循環加快,經膜和毛細血管擴張,也就是微循環加速的外在表現。

針對太極拳運動對人體微循環的影響,中國科學院武術協會組織了14位科研工作者進行了專題研究,收集了85位太極拳愛好者人體微循環的相關資料,通過甲璧、指端溫度反映人體微循環狀態。

甲襞是指人體手指指甲根部皮膚皺褶部位,甲襞微循環狀態可用綜合積分值半定量表徵,分五級從正常(《1)到重度異常(≥8)。隨年齡增長,人體衰老,微循環變差,甲襞微循環綜合積分值將不斷增加。

體溫是人體重要的生理指標,反映整體的機能及測量部位的細動脈供血狀態和靜脈流出量。局部溫度變化對運動效果能給出有益提示。

通過上述研究發現:太極拳鍛鍊可以使甲襞綜合積分值有顯著性改善(主要指流態和紅細胞聚集程度),能夠有效改善人體末端微循環狀態。

在上述研究過程中,發現太極拳對人體微循環改善的效果與被試驗者的行拳方法有很大關係:行拳時,能夠心靜體鬆,動作協調,以意導氣,以氣運身,正確掌握太極拳要領的人,其促進微循環的效果就很明顯;

反之,動作僵硬,缺乏協調,不得太極拳要領的人,對自身微循環的改善作用不大。

因此,我們在學習太極拳時,一定要在明師的指導下循序漸進地習練,儘快掌握太極拳的要領,才能夠增強太極拳的健身作用,達到《十三勢行功歌》中所說的“詳推用意終何在,益壽延年不老春。”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