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女性健康 > 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識

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識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0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識,雖然國內外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們對青少年的年齡階段的劃分範圍不盡相同,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識是有很多的,小編和大家一起看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識。

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識1

整個青年期(包括少年期)年齡的區分大體規定爲11、12歲到25-28歲。少年期,即爲初中階段,年齡範圍爲11、12歲到14、15歲;青年初期即爲高中階段,年齡爲14、15歲至17、18歲;而青年晚期的年齡範圍爲17、18歲到22、23歲,大致屬於大學階段,而有些學者把青年晚期延長到28歲,這也並不影響青年晚期的特徵的概括。

青少年期是個體從不成熟走向成熟的過渡時期。處於這個時期的個體,生理成熟水平顯著提高的同時,其心理髮展的特點特別是在智力發展、情感和意志表現、個性及言語表現上,都有其獨特的發展特徵。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

一、認知能力發展

由於青少年時期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和教學活動向學習者所提的要求有了質的變化,加上活動範圍的擴大,使得個體的認知能力和言語都有了新的發展。主要表現在:

1、高度發展的概括化觀察力。

概括化是觀察力向成熟發展的重要標誌。兒童由於抽象思維能力差,所以其觀察能力雖然是敏銳的,但缺乏概括性,觀察得不夠深刻、不夠全面。青少年則不同,他們可以利用日益發達的抽象思維能力組織、調節和指導觀察活動,以提高觀察的概括性。

2、獲得成熟的記憶力

與兒童期相比,青少年的記憶力達到一個空前成熟階段。意義識記代替機械識記而成爲識記的主要手段;識記的目的性增強,有意識記超過無意識記而居於支配地位;進入了記憶最佳時期。

3、形成理論型的抽象思維能力

從思維類型上看,少年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主要是經驗型的,在一定程度上仍需具體形象的支持,理論思維發展得不是很好。到了17、18歲之後,其抽象邏輯思維由經驗型水平急劇向理論型水平轉化,理論型的抽象邏輯思維成爲一種成熟的思維形式,並導致辯證思維的發展。使青少年有可能形成極其活躍的創造性思維。

二、個性的成熟

從少年到青年,個性逐步形成。少年期是個性形成的重要時期,可塑性大,穩定性低。

進入青年期,青年的個性雖然還有受內外因素的影響而發展變化的可能,但已相對穩定。主要標誌是:

1、自我意識趨於成熟

隨着知識的積累、智力的發展以及獨立安排生活道路這一客觀要求的逼近,青年的.自我意識日漸成熟。他們傾心於認識自己的身心發展及其社會價值;獨立地評價自己和別人,並逐漸克服評價的片面性,力求全面分析;初步形成穩定的性格特徵;能較好地進行自我教育。

2、世界觀初步形成

世界觀萌芽於少年期,初步成型於青年初期(此時尚不太穩定),到青年中後期進一步成熟。青年對世界全面而深刻的認識,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社會政治活動以及青年中後期生活道路給青年的錘鍊是青年期世界觀形成的基礎。青年世界觀的成型表現在他們對自然、社會、人生和戀愛都有了比較穩定而系統的看法。

3、興趣、性格趨於穩定,能力提高

興趣是個性傾向性的一個重要方面。青少年的興趣是廣泛而多樣,逐步穩定,持久性提高,日益深刻。性格和能力都是最能表現個性差異的心理特徵。性格在青年初期基本定型,此後的改變十分細小。能力有各種類型,不同類型能力發展的速度不盡相同,但觀察力、記憶力、思維能力、注意力等一般能力都要到青少年期才能趨於成熟,並在青年後期都先後達到高峯。

4、道德意識和道德行爲水平提高

青少年開始進入自覺的道德水平階段,形成信念,知道自己行動的原則。這一方面表現在道德意識在道德行爲中的作用日益加強,所掌握的道德準則範圍廣、質量高。另一方面表現在道德情感中的直覺式情感逐漸減少,倫理道德式的情感體驗開始佔優勢。此外,道德理想更爲現實,知行脫節的現象也日趨減少。

三、情緒、情感特徵

青少年的情緒和情感已趨向成熟和穩定,但與成人相比,又顯得動盪不穩。其主要特徵有:

1、熱情、容易激動

青少年辦事積極、富於熱情,傷感易被激發,行動迅速,表現爲奔放、果斷。但由於生理和自我意識上的急劇變化,有時青年的情緒、情感容易過於激動。

2、情感的內容越發豐富、深刻

青少年的幾種基本情緒如憤怒、恐懼、歡樂、悲傷和愛的起因以及表現特點與兒童期不同,表明其情緒情感已經從不成熟發展到成熟。由於智力和社會需要的不斷增長,青少年慢慢地形成許多具有明確道德意識的社會性情感,如集體榮譽感、社會責任感、義務感、正義感和民族自豪感等,其深刻性和持久性明顯提高。

3、對情感的自我調節和自我控制的能力提高,情感逐漸穩定

這一方面表現在青少年情感持續的時間延長,情感不再像兒童那樣容易轉換,受外部情境的影響減少。另一方面表現在青年的情感類型正從外傾型向內隱型過渡,他們能根據條件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支配和控制自己的情感,表現出外部表情與內心體驗的不一致。

四、意志特徵

青年的意志發展迅速,其特徵是:

1、完成意志過程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增強

青少年在遇到困難時,往往樂於獨自思考,想辦法克服困難,不像兒童那樣輕易求助於他人,表現出良好的主動性;同時青少年能不依靠外力的督促和管理,自覺性日益增強。

2、行動的果斷性增強

由於認識能力的發展和逐漸成熟,青年面對充滿矛盾的問題時,能夠按照一定的觀點、原則、經驗比較迅速地辨明是非,作出決定並執行決定。與少年相比,青年的輕率和優柔寡斷都相對減少,動機鬥爭過程也逐漸內隱、快捷。

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識

3、自制力增強

青少年控制和支配自己行爲的能力逐漸增強。此時,他們努力使自己的行爲服從於原定的目的和計劃,能較好地調節自己的激情。行動的理智性比較強,當然有時也表現出衝動。

4、富於堅持精神

由於神經系統功能尤其是內抑制功能的發達,以及動機的深刻性和目的水平的提高,青少年在面對困難時表現出堅持性,不過在這方面,青年人比少年強得多。他們勇於求成,凡事不肯輕易服輸,即便受挫,亦不灰心。

五、言行特徵

言語和行爲特徵是表達青少年心理髮展狀況的重要標誌。它像一面可以折射的透鏡,將青少年的內心活動反射出來。

1、成熟的言語表達能力

其主要表現是:青年人的詞彙已很豐富,且內容日漸深刻;口語表達中的獨白言語趨於完善;書面言語表達基本成熟;內部言語已達到完全“簡約化”的水平。

2、行爲動機、表現上的成年型,行爲控制上的童年型

他們要求完全擺脫成人干預,獨立行事;要求社會承認他們行爲的社會價值;要求兩性交往、戀愛等。他們要求像成人一樣地參與社會生活,但是又往往不善於控制自己的行爲。特別是在情感受到觸動的時候,容易衝動。在這方面,少年尤其突出。

六、性心理

進入青春期的青少年,隨着性生理機能的成熟,其性意識也開始覺醒,性心理的發展隨年齡的升高而變化。在這變化過程中,必然伴隨着相應的行爲表現。比如:對性知識的追求,對自我形象的關注,對導性的愛慕、嚮往,對愛情的渴望,性的幻想與慾望,性衝動與自x行爲等。這些性心理活動的表現是青少年走向成熟的必然。但是由於社會文化因素中的不良影響、家庭和學校的性教育的相對缺乏、個人認知模式偏差或早期性經驗等原因,使得青少年不能以正確的態度和行爲方式來應付自己的性心理的變化和表現,有的還因此而導致心理障礙的發生。

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識2

青少年心理健康是指青少年在德、智、體各方面得到良好發展,能在學習和社會活動過程中與人建立良好關係,能諒解他人,辨別是非,在遇到困擾時能克服困難。

目前對青少年心理健康尚無統一公認的標準。綜合心理學和醫學的觀點看,青少年心理健康起碼應具有如下標準:

1、身體健康,智力正常。身體健康、智力正常是衡量心理健康最重要的標準之一,是正常生活工作的基本條件。

2、人格完整,意識良好。心理健康的青少年胸懷坦白,言行 一致,表裏如一,熱愛生活,興趣廣泛,具有良好的自我意識,並自尊自愛,尊重他人,善於調節自己的言行舉止,使其性格、情感都能符合其年齡特點。

3、樂於交流,善於結友。具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善於結交知心朋友,與朋友能溝通心靈,友好相處,對矛盾和分歧,能正確對待,妥善處理,並有樂於助人的願望和行爲。

4、情緒穩定,樂觀開朗。情緒是心理健康的溫度計;樂觀能使人心情開朗。保持相對的樂觀、穩定的情緒,就能在順境中積極向上、謙虛謹慎,在逆境中意志頑強並能戰勝困難。

5、有所追求,積極進取。能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理想、有信念、有追求,敢於面對現實,勇於承 擔責任。

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識 第2張

青少年心理健康方法

1、首先要引導孩子多讀一些人體生理髮育,特別是青春期人體性生理和性心理的科普書籍,有助於孩子正確認識和對待自身生理變化,避免不必要的誤解、擔心和疑慮,但要特別注意,應該到書店去購買國家出版社出版的正規書籍,千萬不要到地攤去購買非正規書籍,更不可從色情書籍裏去了解人體生理知識,那樣會讓孩子受到誤導和毒害,貽患無窮。

2、讓孩子多讀一些心理科普書籍,瞭解心理髮育的科學知識,有助於儘快學會適當的調節心理狀態,有助於心理的健康發育。一些名人名言、名人傳記、道德倫理等有關提高綜合素質的書籍,也有助於孩子樹立積極向上的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健康的心理。

3、家長要放手讓孩子做他們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分擔家庭的責任和負擔,這不僅不會影響孩子的學習,相反會促進孩子理解生活的艱辛、快樂和意義,正確認識勞動、努力與享受、成功的關係。增強他們對待和處理實際生活問題的能力,幫助他們深入地認識社會,體驗生活,增強自信心。這對促進他們的心理健康發育非常有益,而健康的心理狀態是學好文化知識的必要保證。除此之外,更有效地參加集體活動和社會實踐,在實踐中增強認識事物,分析、判斷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是促進心理髮育非常重要的環節。

青春期的時候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會發生很大的變化,要是不注意做好保健工作的話,那麼很容易孩子的成長留下不利的陰影,所以建議家長們都能夠更加的注重孩子的心理保健,幫助他們度過青春期。

兒童心理健康知識

一、認識到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瞭解了兒童心理健康狀況的臨牀調查結果,那一個個數字背後就是一個個有心理問題的兒童,我們每一名幼教工作者有義務有責任盡上自己的一份力量,幫助兒童解決心理問題,因爲這項工作直接牽扯到孩子一生的身心發展,更決定着我們國家、社會的未來發展水平。

二、解了兒童心理問題的主要表現,準確洞悉了兒童心理問題的形成原因

兒童心理問題主要表現爲認知障礙、性格和情緒障礙、行爲障礙,性格和情緒障礙又分爲焦慮症、恐怖症、抑鬱症、強迫症以及孤獨症,行爲障礙又分爲注意力障礙(兒童多動症)及抽動症。以前對兒童心理問題的主要表現只是一些支離破碎的知識,學習之後,清晰地進行了區分,爲以後準確進行判斷提供了理論依據。

還明晰了遺傳、腦損傷及環境是形成兒童心理問題的原因,爲在今後實際工作中進行兒童心理問題原因探究指明瞭方向,避免了多走彎路。

三、基本掌握了進行心理問題的干預技術

瞭解了面向全體幼兒的養成性教育模式及面向有心理問題幼兒的補償性輔導模式。基本掌握了行爲療法及繪畫療法的干預技術。

四、初步形成了在實際工作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整體思路

學習了兒童心理問題的表現成因及干預,將通過複習歸納在腦海中建立起一個有關兒童心理問題的知識體系空間,下一步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實施兒童心理健康教育。

一要對全體教師進行二次培訓,使每一名教師都能掌握有關兒童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內容,二要結合教學計劃與幼兒年齡特點,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三要園長、教師做有心人,及時發現存在心理問題的.兒童,與家長及時溝通,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干預;四要鼓勵教師寫教育個案,進一步豐富拓展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識3

小學生心理健康知識

1、消除逆反心理——溝通與交流。

我們首先培養學生自己的社會適應能力,要求他們在廣闊的社會中,磨練自己的思想情操,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才;其次是要求他們從積極的意義上去理解大人,讓學生明白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都是善意的批評,家長老師也使人,也有正常人的喜怒哀樂,也會犯錯誤。我們只要抱着寬容的態度去理解這些事情,也就不會逆反了;再次是教育學生正確認識自我,把握自我,努力改善自我,平時常提醒自己遇事儘量剋制,多進行溝通,增加信任度,也就多了一份理解;最後是要求家長和教師多注意孩子的心理需求,及時瞭解他們在想什麼,想做什麼,多聽他們的呼聲,理解他們的歡樂與苦惱,放下長輩的架子,與孩子建立起平等的長幼關係。

2、消除自卑孤獨心理——增強自信。

產生自卑孤獨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般來說主要是因爲生理的原因、遭遇挫折和心理創傷、性格因素、家庭教育問題以及需要的得不到滿足等。消除自卑孤獨心理關鍵是對自己現存力量感到滿足!教師要幫助學生來分析他們的優點,正確做出評價,發揮自己的長處;其次是千方百計來提高他們的自信心。我們聯合各科教師共同給學生增強自信心,不讓他們覺得什麼都弄不好;最後是引導學生以勤補拙和揚長避短來克服自卑。教師要幫助這部分學生找到自己的突破口,通過勤奮努力,在某個方面做出成績來。

3、消除敏感與脆弱心理——培養意志。

消除脆弱心理首先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提高認知水平;其次是提高學生自控水平,培養耐挫能力;第三是克服悲觀消極的心態,樹立自信心和上進心;最後是教給學生釋放消極情緒,擺脫悲觀失望的方法,即通過組織他們參加社會實踐來提高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培養多方面的興趣來轉移注意力,多結交知心朋友,尋求社會力量的幫助(如看心理醫生、等。

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識 第3張

小學生心理問題的表現

1、學習焦慮

據調查,在全國一些大中城市中,10%以上的小學生存在學習焦慮。這主要是由於學生學習競爭加劇,學習負擔過重,同時學校、教師、家長又過分看重分數,給小學生心理造成沉重壓力引起的。

2、人際交往焦慮

人際交往焦慮,主要指在與人交往中表現爲焦燥不安,無所適從。這種傾向在當今小學生中日益嚴重,影響了兒童正常的人際交往與心理需求。

人際交往焦慮的產生,一方面是由小學生的家庭交往環境不利所致。另一方面,是教師教育方法不當,忽視對學生人際交往技能培養的結果。

3、自責傾向

自責傾向是指當發生不如意的事情時,經常認爲自己不好,對自己所做的事抱有恐懼心理。自責傾向的根源是對失去別人的關愛與認可的不安。當學生感受到父母、教師、朋友不認可時,往往形成自責傾向。

4、挫折感

小學生的挫折感是來自多方面的,有學習方面的,人際交往方面的,興趣和願望方面的,以及自我尊重方面的。其原因有家庭因素,社會環境因素以及個人主觀因素。

小學生跳樓自殺、厭學、孤僻……許多極端的事例表明,現在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不容忽視。今年六一兒童節到來之前,南京團市委和南京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監測中心,聯合南京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有關專家組織了一次小學生心理健康的抽樣調查,涉及南京10所小學。結果表明,大部分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良好,存在心理健康偏離的小學生爲17.92%,有明顯心理問題的學生佔4.01%。

82.08%小學生心理健康

本次調查採用隨機抽樣法,對拉薩路小學、太陽城小學、高淳陽江中心小學、六合區實驗小學等10所小學的302名1~6年級的學生心理健康情況進行了問卷調查,問卷由學生的班主任和家長共同填寫。

從結果上看,小學生總體心理狀況較好,心理健康的小學生佔82.08%;存在心理健康偏離的小學生爲17.92%,其中輕度以上即有明顯心理問題的學生佔4.01%,說明出現心理問題的小學生多數爲輕度心理障礙,只要及時發現並予以矯正就可恢復健康。

“學習障礙”排在首位

調查中發現,許多小學生雖在總體上不表現出明顯的心理問題,但有30.8%的學生在至少一個分量表上存在問題,即在某些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或者適應不良,按問題的集中程度排列依次爲:學習障礙、情緒障礙、性格缺陷、行爲障礙、社會適應障礙、不良習慣、品德缺陷和特種障礙。

心理健康 女生好於男生

進一步從不同人羣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來看,將小學生按男生女生、不同年齡、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班隊幹部與非班隊幹部、身體健康與患病、不同成績水平分類,調查對於每一類人羣中存在的心理問題有詳細分析。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