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立夏節氣的特點和風俗

立夏節氣的特點和風俗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8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立夏節氣的特點和風俗,立夏以後,正式進入雨季,雨量和雨日均明顯增多。夏季是許多農作物旺盛生長的最好季節,充足的光照和適宜的溫度以及充沛的雨水給植物提供了所需的條件,以下是立夏節氣的特點和風俗。

立夏節氣的特點和風俗1

立夏的特點

立夏是夏季的第一個節氣,最明顯的特點是:溫度明顯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時至立夏,萬物繁茂。由於我國幅員遼闊、南北跨度大,各地自然節律不一。立夏時節,我國只有福州到南嶺一線以南地區是真正“綠樹濃陰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的夏季,而東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區這時則剛剛有春天的氣息。立夏時節,南北方的氣溫還是相差挺大。

立夏節氣的特點和風俗

立夏的風俗

立夏最常見的風俗有以下這些:

1、吃蛋,在民間,有立夏吃蛋,石頭踩爛的說法,意思是立夏吃蛋,人就會勁頭足。

2、秤人,立夏吃完中飯,有秤人的習俗。司秤人一面秤人,一面講着吉利話。

3、喝粥,立夏這天喝粥可保一年平平安安、無病無災,寄託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除此之外,部分地區還有吃立夏飯的習俗。

立夏要“吃苦”,指的是,吃一些帶苦味的食物。俗話說:福自“苦”中來,苦味食物中所富含的生物鹼具有消暑清熱、推進血液循環、舒張血管等藥理作用。熱天恰當吃些苦味食物,不僅能清心除煩、

醒腦提神,且可增進食慾、健脾利胃。如:苦瓜、苦菜、茶葉、咖啡等苦味食物亦可酌情選用。應留心的是,食用苦味食物不宜過量,不然或許致使討厭、吐逆等表現。苦瓜是很不錯的選擇,清熱解火。

立夏節氣的特點和風俗2

立夏節氣的特點

整體來說它代表了告別春天,是夏天的開始。人們習慣上都把此節氣當作是溫度明顯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階段。此時我國南北的氣溫差異較大,而且同一地區波動頻繁。全國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在18至20℃上下。另外季風氣候是主要特點,夏季受來自海洋的暖溼氣流的影響,高溫潮溼多雨,雨熱同期,有利於農作物成長。

風俗有哪些

1、嚐鮮:到了節日當天,人們比較流行品嚐時令食物,以求健康吉祥。諸如吃櫻桃、芽筍、青蠶豆、蒜苗、莧菜、青梅等新上市的水果和蔬菜。

2、做夏:在福建閩東地區,會有吃鍋邊糊的習俗。即用米漿涮鍋邊燒煮而成,配以蝦米、蝦油、蔥菜、金針、黑木耳、蜆子,或少量香菇、蟶乾等海鮮清湯,其味極爲葷美可口。

3、吃麪:北方地區則普遍吃麪食,意在慶祝小麥豐收。立夏的麪食種類主要有夏餅、麪餅和春捲三種。

4、喝七家茶:夏天酷暑炎熱,宜經常喝茶,尤其是偏涼性的綠茶,可以讓暑氣頓消,起到清熱解暑、利尿排毒的作用。到了這個節氣,有的會去各家討一些茶葉,泡了一起分享,很有過節氛圍。

立夏節氣的特點和風俗 第2張

立夏養生小知識

1、立夏養生要飲食清淡

立夏過後,溫度會逐漸攀升,人們就會覺得煩躁上火,食慾也會有所下降。立夏飲食塬則是“春夏養陽”,養陽重在養心,養心可多喝牛奶、多吃雞肉、豆製品、瘦肉等,既能補充營養,又起到強心的作用。宜採取“增酸減苦、補腎助肝、調養胃氣”的塬則,飲食應清淡。

以易消化、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爲主,大魚大肉和油膩辛辣的食物要少吃。將綠豆、荷葉、蓮子、蘆根、扁豆等加入粳米中一併煮粥,並擱涼後食用,也可起到健胃、驅暑的功效。平時多吃蔬菜、水果以及粗糧,可增加纖維素、維生素B、C的供給,能起到預防動脈硬化的作用。

2、立夏養生要早睡早起

中醫認爲“夏氣與心氣相通”,立夏養生要注意早睡早起,重視“靜養”,避免運動過後大汗淋漓,“汗”出傷陽,在飲食調養方面,宜採取“增酸減苦、補腎助肝、調養胃氣”的塬則,飲食宜清淡,多吃水果、蔬菜、粗糧。起牀前可以做幾個小動作,有利於增強體質,中醫養生,延年益壽。

3、立夏養生要精神養生

養生專家提醒說,立夏以後,天氣轉熱,人的心神易受到擾動,出現心神不寧。因此,值此時節,人們要格外重視精神的調養,加強對心臟的保養,尤其是老年人不可有過激之處,要保持愉快的情緒,安閒自樂,切忌暴喜傷心,保持神清氣和、心情愉快的狀態。

4、立夏養生要食補涼血

立夏之後血熱會給人帶來很多不適,氣虛血熱會影響人的消化功能。因此,每頓飯不要過飽,給胃留下足夠的蠕動空間。還人以輕鬆自然。今年的夏季注意涼血補氣和早睡早起,是人儲存陽氣力求身體大獲豐收的一個季節。

5、立夏養生要謹防外感

立夏養生要注意預防感冒,避免因爲各種塬則受涼,其中多喝水無疑是最好的保健方法。此外立夏之後天氣急劇上升,也勿因貪圖過分涼快而勐吹空調或風扇,否則極易招來熱感冒。

夏天,人體汗毛孔開放,汗液外泄,此時正是機體抵抗能力下降時期。酷熱天氣,貪圖過分涼快而勐吹空調或風扇如果不慎受涼,機體的調節機制會使汗毛孔突然閉塞。

熱和汗不得外泄,熱鬱於人體,就出現了熱感冒。熱感冒的病程大約有3—7天,剛開始常表現爲鼻咽部的不適,如表現爲鼻塞、流清鼻涕等,同時伴隨頭沉、乏力,隨病程進展,鼻涕變稠,繼而發熱、咳嗽、咽痛、肢節酸重不適等。

不過,夏季感冒如果沒有引起併發症,或長時間連續高熱,患者無需急着服藥,可以用非藥物手段降溫,如臥牀將溼毛巾搭在額頭上、擦酒精、多喝水、補充維生素C或者複合B族維生素等。健康成人遇上熱感冒,採用物理降溫加上足夠的休息,一般1周左右就能痊癒。患病後如果發燒,大量喝水有助煺燒,這是因爲發燒過程中會消耗大量的體液,一定要及時補水。

6、立夏養生要避免貪涼

對大多數人特別是關節患者來說,夏季應該避免貪涼,不用或是適度使用空調和風扇。在工作場合中,應把自己的病情告訴同事,以取得同事的理解,儘量不用空調或是適當調高溫度。最好常備一件長袖衣,隨外界環境隨時加減衣服。

立夏過後,不僅天氣轉暖溫度升高,而且雨水增多。人們容易覺得煩躁上火,食慾也會有所下降。立夏後有利於人體心臟的生理活動。飲食塬則是“春夏養陽”,養陽重在養心。

立夏節氣的特點和風俗3

立夏的習俗

1、吃蛋

在民間,有“立夏吃蛋,石頭踩爛”的說法,意思是立夏吃蛋,人就會勁頭足。孩子們脖子上掛着用絲線編成的蛋套,裏面裝入煮熟的雞蛋、鴨蛋,有的還在蛋上繪畫圖案,相互用力比試,稱爲撞蛋。

從現代營養學的角度來看,有一定的科學道理。雞蛋相當於一個“微型營養庫”,是夏天快速補充身體所需營養成分的首選食物。夏天人們由於大量出汗,體力消耗大,容易疲乏,食慾減退,這時吃上一個雞蛋,可以快速補充體力,還可以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對安然地度過盛夏酷暑是非常有利的。

立夏節氣的特點和風俗 第3張

2、秤人

立夏吃罷中飯,有秤人的.習俗。古詩云:“立夏秤人輕重數,秤懸樑上笑喧閨。”人們掛起一杆大木秤,秤鉤懸一根凳子,大家輪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司秤人一面秤人,一面講着吉利話。秤人這一風俗的由來,民間的傳說雖有不同的版本,但都與劉備的兒子——阿斗有關。

立秋的時候再稱一次,看看夏季長了多少,能說明我們的(身體)情況的。據說這一天稱了體重之後,就不怕夏季炎熱,不會消瘦,否則會有病災纏身。傳說當然不可全信,但立夏“秤人”習俗在古時的一些地區很是興盛卻是無疑。

3、喝粥

根據當地史料記載,我國古時每年“立夏”節氣,民間形成了吃粥、掛蛋等習俗。民間傳說立夏這天喝立夏粥可保一年平平安安、無病無災,雖然只是傳說,但這種習俗寄託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從養生方式來說,在夏季養護脾胃,最好能多進稀食,吃粥喝湯,既能生津止渴、清涼解暑,又能補養身體。煮粥時加些荷葉,味道清香,粥中略有苦味,可醒脾開胃,有消解暑熱、養胃清腸、生津止渴的作用;煮粥時加些綠豆或單用綠豆煮湯,有消暑止渴、清熱解毒、生津利尿等作用。

4、吃立夏飯

立夏這一天,按照中國人的傳統習俗,要變着花樣吃各種飯,烏米飯、豌豆糯米飯……主料都是最最平常的米飯,但因爲加進了各種時令的料,變換出不同的顏色,也會引得人們食慾大開。

立夏這天,南方人喜歡用赤豆,黃豆,黑豆,青豆,綠豆等五色豆拌合白粳米,煮成“五色飯”,俗稱吃“立夏飯”。烏米飯也是立夏一大美食。烏米飯做起來其實也很簡單:先把烏樹葉子搗爛,在冷水中浸泡,然後去渣,再將洗淨的糯米浸入烏樹葉子汁內,把糯米浸透,變成黑色,再放入鐵鍋裏蒸熟,最後再撒上些白糖,這就搞定啦。據說,這個風俗源於戰國時期着名軍事家孫臏。

5、嘗新

很多地方有“立夏嚐鮮”之俗。人們品嚐時令食物,以求健康吉祥。諸如吃櫻桃、芽筍、青蠶豆、蒜苗、莧菜、青梅等新上市的水果和蔬菜。各種各樣的蔬果都應該多吃點。

營養學界有句話認爲,“每天五蔬果,你的生命是彩色的”,吃多種顏色的蔬菜水果,所攝取的營養更爲均衡。另外,新鮮蔬果中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膳食纖維,維生素C可以提高機體免疫能力,同時也有美白,抗紫外線,防止曬黑的作用。而膳食纖維則可以促進腸道蠕動,緩解便祕。

6、做夏

立夏季節,福州風俗流行煮鼎邊“做夏”。鼎邊糊(又稱鍋邊糊),用米漿涮鍋邊燒煮而成,配以蝦米、蝦油、蔥菜、金針、黑木耳、蜆子,或少量香菇、蟶乾等海鮮清湯,其味極爲葷美可口。凡在福州生長或長期客居福州的人無不愛吃。

立夏煮鼎邊“做夏”,盛行於明末清初。立夏已進入農忙旺季。這一天煮鼎邊,不光是一家人吃飽吃好然後下田勞動,還要互贈左鄰右舍一起品味。像涮鼎邊一樣,“一紋(涮)就熟”,藉以聯絡感情。體現福州人“金厝邊銀鄉里”的傳統美德。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