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爲什麼總覺得自己有病

爲什麼總覺得自己有病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8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爲什麼總覺得自己有病,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壓力,這壓力會導致讓人胡思亂想,下面小編爲大家收集了一些關於爲什麼總覺得自己有病的相關信息,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吧!

爲什麼總覺得自己有病1

爲什麼總覺得自己有病

1、覺自己有病的心理病

這是很正常的心理狀態 , 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 , 總感覺和同學關係疏遠 , 感到孤獨寂寞 , 對某個事物感興趣的時候就會奮起努力學 , 可是很快就泄氣。就會感到很失落 , 反覆這樣就會認爲自己有心理上的缺陷 , 這都是很正常 , 最重要的是你沒找到自己所喜歡做的事 , 培養自己的愛好 , 分散自己壓抑的精神狀態 , 在學上要從短期目標開始培養 , 剛開始目標不可以太大 , 要常常在心理上默默鼓勵自己 , 試着融入同學中 , 在和同學相處時一點要融入團體活動中 , 走出孤立的狀態。

其實換一個角度就會看到不一樣的生活。社交是必要的 , 你要好好適應這個社會才行 , 學會好好練和陌生人交往啊。現在的症狀還算不上抑鬱症 , 可以找心理醫生輔導一下 , 也許你會看到一個不一樣的世界。改變自己 , 讓生活更美好。

2、常見的心理缺陷治療

孤僻 , 這種人孤芳自賞 , 只是認爲別人世俗淺薄。克服孤僻的關鍵在於打破自己設置的心理障礙 , 敞開心扉 , 用坦蕩、真摯的感情去贏得別人的理解和友誼。

多疑 , 這種人應拋棄成見 , 多與朋友開誠佈公地交流感情 , 樹立正確的認識能力 , 才能克服交往中的 " 無端愁緒 "。靦腆 , 靦腆有三種情況 : 一是生性內向、沉靜。二是由於過於自愛 , 過於重視自己的言行。三是在旅途中曾遭受某種挫折 , 而變得消極被動。

3、常見的心理疾病

抑鬱症是一種常見的心境障礙 , 往往是多種原因綜合作用造成 , 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爲主要臨牀特徵 , 且心境低落與其處境不相稱 , 嚴重者可出現自殺念頭和行爲。多數病例有反覆發作的傾向 , 每次發作大多數可以緩解 , 部分可有殘留症狀或轉爲慢性。

焦慮症 , 焦慮症是常見的情緒障礙 , 往往找不到具體的病因 , 查體多正常 , 患者經常出現過分擔心、緊張害怕 , 但緊張害怕常常沒有明確的對象和內容

心理早衰的症狀

辦事效率低 , 記憶力明顯下降 , 好忘事 , 優柔寡斷 , 缺少朝氣 , 做一件事總要磨磨蹭蹭 , 一拖再拖。競爭意識退化 , 對事業沒有創新思維 , 常感到空虛乏味 , 尤其是腦力勞動者 , 越來越感到力不從心。

爲什麼總覺得自己有病2

1、不要隨意在網上查詢相關的症狀表現:

最近連着接診了幾個疑病症患者(過度擔心懷疑自己得了重病——癌症、艾滋病等),發現他們都有查百度的慣。

然而不論查到好的結果(不支持診斷),還是查到不利的結果(支持診斷),患者的焦慮情緒都會加重。

這就很有趣了。

記得以前學診斷的時候也有類似情況。每次學到一個新的疾病就會懷疑自己得了這種病,而且相應的身體部位真的會產生不適感。

難道我們真的得了重病麼?

顯然不是。而是大腦的認知過程出了問題,我們放大了某些小概率的事件,讓大腦誤以爲身體出現了嚴重的疾病。這種放大效應尤其在我們查看相應的信息後會變得更加顯著。

所以當身體發出異常信號後,我們應該去找專科醫生來尋求答案,而不是檢索網絡信息。畢竟百度的搜索質量真的很差,如果你真的想查,也建議你換個搜索引擎,比如丁香醫生就很靠譜。

2、調整認知偏差:

統計學是我們理解世界、找尋一般規律的方法。一旦統計有誤,就可能導致認知偏差。

焦慮的患者總是擔心出現不好的結果,即使概率再低,也控制不住地出現擔憂。疑病症患者無論做了多少檢查來否定自己的推測,一個“萬一”就可以把他嚇出一身冷汗。強迫行爲者害怕自己沒有完成某個動作,一旦出了問題,後果不堪設想。

人們對於這些擔憂的恐懼程度,大體上符合數學中的期望公式(期望值=發生概率*事情的嚴重程度)。即使概率很低,但只要想到自己無法承受的結果——比如擔心乘坐的飛機失事、看到皮膚有斑就擔心是黑色素瘤、或是想到自己因爲忘記鎖門導致家中被盜,他就會因爲期望值升高而表現出種種擔憂,相應地出現焦慮、疑病和強迫症狀。

但一件事情發生與否,應該看的是概率,而不是期望值。這是神經症患者常見的思維誤區。

3、學會把注意力從身體和健康中分散出來:

生活中很多人有這樣的體驗——一個字看多了會越來越不像。這個現象其實很普遍,不僅在語言中,就連一個熟悉的地點或者一張熟悉的面孔,看久了之後都有可能會突然陌生起來。

同樣的,如果一個人把過多的注意力放在了身體或面容上,那就是異常的。

一個疑病患者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某天照鏡子後感覺自己相貌醜陋,每天會花很長的時間來照鏡子,之後反覆去做整形,但對於“自己丑陋”的信念絲毫沒有動搖。

厭食症的孩子每天都會關注自己的身形相貌,明明已經很瘦了,但依然會認爲胖得不得了,所以嚴格控制飲食,幾乎只靠菜葉子度日,拒絕一切碳水和肉類。

許又新先生曾寫到“我們反覆或不停地對自身進行自我考察,對健康和生命抱有憂慮和恐懼心理,這就足以使身體功能發生紊亂,引起疼痛和不適”。

“健康人順帶着他的身體過日子,就好像沒有它一樣,完全不去注意它。許多人的痛苦並非來自疾病,而是反思的產物”。

另外,一個字看久了越來越不像,這個現象叫做Jamais vu,感興趣的同學可以自行查閱。

4、理解關於疑病的怪圈:

一個疑病患者反覆要做檢查,做完心電圖結果沒事,沒過兩天又要做超聲心動圖,看到陰性結果後仍無法打消疑慮,繼續要求做心臟核磁。他的人生似乎被卡在了這個環節,他沒有時間再關心妻子孩子,更沒有精力繼續在工作上實現自己。他總是想着“我只有過了這一關,才能繼續”。

在反覆檢查的道路上不斷前進,但這無異於“飲鴆止渴”。每次正常的檢查結果只能讓他得到短暫地寬慰,之後只不過是繼續重複,然而人生卻停滯不前。

阿德勒在《自卑與超越》中說到——“神經症患者的發展在一開始就被阻斷了,他們對生活中各種問題的解答停留在膚淺的表面,他們個人的'難題被相應放大。而普通人能夠爲他們的問題找出更有意義的解答方法,他們能夠不斷前進,遇到新的難題,找到新的解決之道。”

5、看到疑病焦慮給人挖下的陷阱:

焦慮像個老謀深算的獵手,它會給人挖下陷阱,並且不斷地引誘你落入圈套。

來訪者總是期望醫生能夠給出一招致勝的辦法來緩解焦慮,這恰好就是焦慮佈下的陷阱,它引誘你朝着“解決問題”的方向不斷前進,但你會發現自己竟然成了焦慮的幫兇,幫着它把陷阱挖得更深,自己卻深陷泥潭。

疑病者如果能夠放棄對於“疾病”的研究,焦慮者如果不再對“最終的答案”那麼渴求,強迫者如果能夠看清“重複”的無意義,這樣的陷阱就能不攻自破。

引用一個剛學來的詞——“價值序列”,我們需要不斷地瞭解什麼是有價值的,什麼是需要做的,而不是讓焦慮佔據這個序列的排名。

6、“疑病”的意義:

因懷疑自己得了新冠肺炎,一位60多歲的老人反覆洗手、每天用酒精擦拭地板,再三求醫確認沒有感染、身體狀況良好,但仍沒有打消其疑慮。他可能患了“疑病症”,更具體一點可以稱之爲“新冠肺炎疑病症”。

“疑病”本質上就是“對疾病的焦慮症”,它有焦慮症的普遍表現,諸如過度緊張、擔心,對結果的恐懼,伴隨有心慌、胸悶、氣短等植物神經功能亢進症狀。“新冠肺炎疑病症”無非就是過度擔心患新冠肺炎,過度地做檢查,即便沒有明確接觸史,也無法阻止其反覆就醫、求證。因而多數人的認知裏,“疑病”是不好的,人們應該摒棄它。

但今天想聊一聊“疑病”的好處,《進化心理學》指出了焦慮對人類生存的意義,它讓人識別危險,做出“戰或逃”的反應。同樣地,“疑病”可以讓人提高對某種疾病的敏感程度,讓人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尤其今天看到鍾南山院士團隊最新論文,新冠肺炎潛伏期最長可達24天,還有前幾天看到的“三次咽拭子均爲陰性的患者”,適當“疑病”可以起到警示作用。

我們可以將“疑病”看成是一個連續譜系,它的反面就是那些“不把健康當回事兒的狀態”,身邊不難見到這樣的人,比如絲毫不在意菸酒對身體的損傷;明明已經超重了,但還是管不住嘴。因此對於不同的人羣,或者不同的時期,“疑病”狀態也應該是波動變化的,不應該是一成不變的。

7、學會關注生活纔是解決疑病的最好的方式:

疑病的本質是對身體和健康的焦慮。焦慮具有壓倒一切(overwhelming)的特質,這使得焦慮的個體無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生活中,也無法體驗到當下的樂趣。

焦慮者往往迫切地想要解決引起焦慮的因素,但越深入,反而越焦慮。

打個比方,焦慮其實是“良幣被劣幣驅逐”,良幣就是全身心投入和享受,而劣幣就是迫不及待地尋找解決方法。焦慮者大多數時間被後者支配。

一個疑病症患者懷疑自己得了艾滋病,他的解決辦法是查百度,想要從百科裏找到證明自己不是艾滋病患的證據,但他發現每次查完手機,只會讓自己更加苦惱。這就是劣幣。

良幣是什麼?對普通人來說,就是全身心地投入。引用《綠皮書》的臺詞——我父親曾經說過,不管你做什麼,都要做到極致,工作就工作,笑就笑,吃飯的時候要像是最後一餐那樣去享受。

8、認識到自身的侷限性。

幾乎所有的神經症都認爲自己的問題很嚴重而且很特殊,而不論客觀上輕重程度如何。兩個同樣被診斷爲疑病症的患者,可能根本無法理解對方的病症,甚至會認爲“Ta這個病有什麼好擔心的?我的病才需要關注”。類似地,潔癖的病人可能無法理解爲何會有人糾結於某個特定的觀念而無法自拔。這些都可能與每個個體信念中的“自我獨特性”有關。

歐文亞隆在《存在主義心理治療》中談到“死亡焦慮”時說道:“我們每個人,從早先的兒童到長大成人,都緊緊抓住一個非理性信念,那就是自己是具有獨特性的。極限、衰老、死亡,這些可以適用在他人身上,但對我來說不適用。人在內心深處相信自己是不會受傷的、不會毀滅的。在生命之初就可以找到這種原始信念的起源。對我們每個人來說,生命初期都是極端自我中心的時期,自己就是全世界,和其他客體或生命之間是沒有界限的。每一個念頭都不需要個人努力就能得到滿足,想法能產生實際結果。人與生俱來有一種特殊感,並將這種現成的信念當做盾牌來對抗死亡焦慮。”

同樣的遭遇發生在其他人身上,我們能夠做到輕描淡寫,但由於自身的獨特性,內心會認定這些負面的事情不會也不應該發生在我身上。

9、疑病焦慮其實是死亡焦慮的變體。

有時疑病焦慮的出現繼發於家人或朋友的離世,尤其是經歷父母親的離去,這可能是Ta們第一次近距離地感受死亡的氣息,病痛、衰老、呻吟、窘迫、無能爲力、悲慘,種種體驗都會讓人產生不適。Ta們可能開始需要認識到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但由於死亡焦慮的存在,Ta們開始變得小心翼翼地審視着自己的身體,一旦出現絲毫的不舒服,就會想到最不好的結果。

歐文亞龍曾經這樣表述:“失去父母使我們碰觸到自己的脆弱;如果父母都無法拯救他們自己,誰來拯救我們呢?父母離去之後,我們與墳墓之間就再也沒有別人了。正相反,我們變成了子女與死亡之間的屏障。一位同事在父親去世後的體驗可以作爲例子。他很早就已預料到父親的死亡,因而能平靜地接受這個消息。然而,在返鄉參加葬禮的飛機上,他卻驚慌失措。雖然他是個經常旅行的人,但他突然對飛機是否能平安起降失去了信心——好像他對抗不確定性的屏障突然不見了。”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