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駐留太空6個月對航天員身體有何影響

駐留太空6個月對航天員身體有何影響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駐留太空6個月對航天員身體有何影響,這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立項實施以來的第21次飛行任務,也是空間站建造階段的第2次載人飛行任務。駐留太空6個月對航天員身體有何影響。

駐留太空6個月對航天員身體有何影響1

神舟十三號三位航天員將要執行爲期六個月的太空任務,屆時還會有一位女性航天員執行此次空間站任務。

相信很多人對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返回地球時的情景有印象,三位航天員出艙後雖然身體狀況良好,但看起來非常疲憊和虛弱。

而且從着陸地球到返回北京航天城,三位航天員在整個過程中都是坐在特製的半躺椅上,一路都被工作人員擡着走。

這是因爲他們在空間站生活了三個月,身體上發生了一些變化,一時無法適應地球環境導致的。此次神舟十三號的三位航天員,將要在空間站生活六個月之久,恐怕身體上的變化會更大,面臨的挑戰也會更多。

那麼在距離地面400公里左右的空間站內,航天員的身體都會發生哪些變化呢?在空間站又會面臨哪些潛在危險呢?相信你瞭解之後會心疼他們!

1、神十三航天員在軌六個月,不可避免的會出現肌肉萎縮、骨骼流失和體液減少等情況

太空最大的特點就是真空、強輻射和微重力,空間站內有完整的生命保障系統,可以解決真空和強輻射的問題,但微重力是始終存在的,空間站的建立也是爲了利用太空微重力的環境。

所以神舟十三號三位航天員,要在微重力的環境下生活183天的時間,他們的身體一定會發生很多變化,其中最爲明顯的就是肌肉萎縮、骨骼流失和體液減少。

駐留太空6個月對航天員身體有何影響

在地球上時,人體爲了對抗重力,骨骼肌、後背和腿部的肌肉會保持拉伸狀態,但在空間站微重力環境下,這些部位的肌肉組織會長期處於放鬆狀態,會出現自動萎縮的情況。根據相關數據顯示,航天員進入太空之後,5~11天內會失去20%的肌肉。

當然了,在空間站內有多種健身設備,我們從神舟十二號三位航天員的在軌生活中就可以看到,他們幾乎每天都要進行適當的身體鍛鍊,這是爲了防止航天員的肌肉過度萎縮。

但是這些健身設備很難給那些較小的穩定姿勢用的肌肉帶來足夠的刺激,難以維持核心肌肉的強度。所以微重力環境不僅讓航天員的肌肉萎縮,還使得肌肉在身體不同部位重新分配。

除此之外,神舟十三號三位航天員將要在空間站生活六個月,這麼長的時間足以讓他們的骨骼發生不同程度的流失。

骨骼的生長需要受到外力的刺激,當肌肉收縮或擴張時,骨骼受到擠壓或扭轉應力,這會刺激骨骼組織的生長,以降低骨折風險。在這個過程中,骨骼會重塑,在骨吸收和骨形成之間達到動態平衡。

但是在微重力環境下的骨骼承受的應力極大的減少了,破壞了這種平衡,這會導致他們骨質流失。根據國際空間站宇航員的相關數據,執行太空任務的航天員,每個月會流失掉1.5%的骨組織,這相當於地面上老年人一年的骨質流失量。

此外,航天員流失的礦物質相當一部分被身體重新吸收了,他們的血鈣濃度會增加,軟組織也更容易鈣化。神十三航天員在軌六個月之後,身體的骨骼物質會重新分配,剛回到地球之後也更加容易骨折,這也是剛從太空返回的航天員,大多都坐在椅子上的原因。

駐留太空6個月對航天員身體有何影響 第2張

神舟十三號航天員,在軌六個月之後還會出現體液重新分配的情況,他們的血液會減少20%。

在地球上,由於重力的存在,人體的血液依靠心臟強有力跳動輸送到大腦。但在空間站微重力環境下,血液向大腦輸送就不再需要對抗重力,所以剛剛進入的太空的航天員,會出現頭暈腦脹的情況,腦部血液太多了。

但隨着在軌時間的推移,大腦爲了適應微重力的環境,會發出指令讓自身的體液減少,以減輕血液向大腦的輸送壓力。所以半年之後,神舟十三號三位航天員的體液分配會重新分配,血液也會減少,當他們返回地面時,又重新回到重力環境下,會出現血壓低的情況。

總之空間站微重力的環境,對航天員的.身體會造成很大的影響,這些都是人體爲了適應太空環境而發生的改變,肌肉萎縮、骨骼流失以及體液減少這些都是無法避免的。

2、空間站裏的生活不便、晝夜交替等,很可能造成航天員免疫功能的紊亂

我們看到神舟十二號三位航天員,在空間站內都是漂浮狀態,這是失重造成的,看起來非常炫酷的狀態,實際上給航天員的生活帶來很多不方便。

航天員在空間站上的吃喝拉撒都與在地面上不同,他們只能吃特製的航天食品,雖然我國的太空食物種類和口味都比較豐富,但這也不能跟地面上的蒸煮烹炸相比。

航天員洗澡也不方便,因爲微重力下的水會飄在空中,他們不能淋浴,只能使用毛巾吸水擦拭身體。上廁所也需要經過特殊訓練,太空馬桶依靠負壓設備將航天員的排泄物吸進去,航天員上廁所沒有在地面上那麼舒暢。

對航天員影響最大的恐怕就是睡覺了,我國空間站設置了單獨的臥室,航天員擁有自己的私密空間。但是在微重力環境下睡覺並不容易,航天員根本感受不到在地面上睡覺時的那種放鬆感, 他們睡着了都是飄着的。

駐留太空6個月對航天員身體有何影響 第3張

另外,空間站每天可以圍繞地球飛行16圈,也就是說24小時之內要經歷16個晝夜,每90分鐘就要經歷一次日出日落,這對航天員的作息規律影響非常大。

空間站雖然保護了航天員免受宇宙輻射,但一些高能粒子總能進入空間站內,航天員在空間站經受的輻射要比在地面上強的多。他們每天接受的輻射量在0.7~1毫希沃特之間,這相當於每天接收8次X光胸片。神舟十三號三位航天員,在空間站工作六個月接受的輻射量,相當於在地面60年的輻射量。

這些生活上的不便,睡眠質量差,以及強輻射等情況,很容易降低航天員的免疫能力,甚至會出現免疫功能紊亂的情況。說神舟十三號航天員,在他們接下來的六個月太空任務中,同樣會面臨以上這些問題。

3、航天員在載人飛船發射升空時,以及六個月後返回地面的過程中,都要經歷身體上的嚴酷考驗

其實不管是在軌生活的六個月時間裏,航天員在前往空間站以及從空間站返回地面的過程中,也要經歷身體上的極端考驗。

載人飛船與運載火箭組合體發射時,三位航天員要承受幾倍於自身重力的負荷,在返回地面時同樣要經歷這個超重的過程。

而且火箭發射和返回艙返回,本身就是極具風險的過程,根據2016年的一份報告,有37.5%的美國宇航員在搭乘聯盟號載人飛船着陸時都受過傷,雖然都是受的輕傷,但也足矣說明其危險性。

航天員在着陸後最初的48小時內,他們會感到缺乏力量、平衡性失調,甚至會感到噁心、眩暈。這都是因爲長期的太空生活所致,航天員返回地面後需要一個適應過程。

4、女性航天員的太空生活,會有更多不便

神舟十三號將有一名女性航天員,人們最關心的恐怕就是女性航天員的生理期問題,爲期六個月的太空任務,無論如何都無法避開生理期。

很多人認爲在空間站微重力環境下,女性生理期還會不會正常到來,畢竟生理期是女性子宮內膜脫落,依靠重力將經血排出。

但事實上女性航天員在太空之中,生理期仍然會準時正常到來,她們所要面對的問題是生理期來了該怎麼辦。因爲空間站的水處理系統無法淨化血液,女性航天員生理期期間不能正常使用廁所,這給她的太空生活帶來很多不便。

駐留太空6個月對航天員身體有何影響 第4張

目前國際上女性宇航員的做法是服用避孕藥,以此來避免生理期在太空中發生,哪怕是單次在軌時間最長的克里斯蒂娜科赫,在軌時間328天都是採用服用避孕藥的方式來解決生理期問題的。

雖然現在還不知道神舟十三號女性航天員,屆時會採取哪種方式來解決生理期問題,但這都是個很麻煩的事情。長期服用避孕藥不利於身體健康,而正常更換衛生用品又很不方便,對航天員的太空生活和執行太空任務的進度都是不利的。

總之女性航天員在空間站內,在軌六個月的生活會更加不方便,對身體影響也會更大。

結語

神舟十三號不日即將發射,我們又要見證中國載人航天的一次偉大時刻,三位航天員即將進入中國空間站生活六個月之久,創造我國航天員的長期在軌時間記錄。

但不得不說,航天員的付出與犧牲是巨大的,他們在犧牲自己的身體爲我國載人航天事業做貢獻。我們應該向偉大航天英雄們致敬,是他們的付出讓我國取得了載人航天事業的偉大進步!

駐留太空6個月對航天員身體有何影響2

10月16日,在入軌約6.5小時後,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搭載3名航天員與天和核心艙完成了全自主徑向快速交會對接。這是我國載人飛船在太空實施的首次徑向快速交會對接。

這次徑向快速交會對接成功的背後離不開“功臣”——微波雷達的鼎力相助。微波雷達在交會對接過程中承擔測量任務,提供兩飛行器間的相對距離、速度、角度等精確測量信息。

駐留太空6個月對航天員身體有何影響 第5張

交會對接微波雷達。(受訪者提供)

“徑向交會對接是載人飛船與核心艙徑向對接口進行對接,對接時核心艙和載人飛船首次呈現垂直狀態,電磁環境更加複雜,對微波雷達的可靠性提出了新的挑戰。”中國航天科工二院25所交會對接微波雷達主任設計師姚元福告訴記者,爲了應對更加複雜的電磁環境,團隊從方案設計到軟硬件實現,均考慮了複雜條件下的工作適應性,並經過了外場試驗驗證,確保微波雷達滿足空間站複雜場景下交會對接任務需求,進一步驗證了微波雷達的成熟度和穩定性。

駐留太空6個月對航天員身體有何影響 第6張

微波雷達總師孫武帶領研製團隊測試產品,確保產品技術狀態。(受訪者提供)

姚元福介紹,微波雷達由雷達和應答機兩部分組成,雷達安裝在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上,三臺應答機分別安裝在天和核心艙不同對接口處,已於2021年4月隨核心艙發射升空。

姚元福進一步解釋,具體來看神舟十三號上安裝的微波雷達是微波雷達的二代產品,具有體積小、重量輕、功耗低的特點,除了具備基本的高精度測量功能,還具有通信功能,能夠根據切換指令與不同應答機進行通信,實現了核心艙多對接口對接。

“微波雷達作爲中遠距離的測量手段,在交會對接過程中,當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與天和核心艙相距約90公里時,微波雷達開始工作,不斷爲導航控制系統提供兩個航天器之間的精確測距、測速、測角信息,實現遠距離捕獲、穩定跟蹤、精準測量。“姚元福說。

微波雷達高精度的功夫是如何練成的?姚元福介紹,微波雷達採用僞碼測距、多普勒測速、干涉儀測角等原理實現兩器之間相對距離、速度、角度的高精度測量。“它的測量精度類似於從北京能夠識別出石家莊的一張A4紙。”25所青年設計師紀博已經是第四次參與交會對接任務,說起自己的產品,她自豪又興奮地打起了比方。

據瞭解,空間交會對接技術是載人航天三大技術之一。微波雷達作爲交會對接任務中承擔測量任務的核心產品,在歷次任務中表現完美。自2011年首次實現神舟八號和天宮一號交會對接,到2021年爲空間站建設“穿針引線”,十年時間裏,中國航天科工交會對接微波雷達在太空對接任務中九戰九捷,以100%成功的成績交出答卷。“微波雷達持續創新升級爲後續空間站建設及運營階段的快速化、常態化交會對接任務提供了可靠的技術保障。”姚元福如是說。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