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延遲退休已成定局

延遲退休已成定局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7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延遲退休已成定局,延遲退休已進入實質性推行階段,受延遲退休影響的社會生活各方面情況很不相同,改革方案呼之欲出,延遲退休再次成爲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那麼,爲什麼要延遲、我們如何理解這項改革?

延遲退休已成定局1

多種因素推動延遲退休改革

“延遲退休改革關係廣大勞動者的切身利益,是一項十分重大而又非常敏感的公共政策。國家從2013年開始提出研究制定延遲退休年齡,經歷了8年的反覆論證,決策很慎重。”餘桔雲說,我國現行法定退休年齡男職工60週歲、女幹部55週歲、女工人50週歲,是新中國成立初期依據當時的人均預期壽命、勞動條件、用工方式等因素確定的。經過70多年經濟社會的變革和發展,政策實施的適宜土壤發生了巨大變化。

首先,人均預期壽命大大提高。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只有40歲左右,到2019年提高到了77.3歲,其中城鎮居民人均預期壽命已超過80歲,有必要根據人均預期壽命的提高對退休年齡進行適當調整。

其次,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加重。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我省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15-59歲勞動年齡人口的比重下降5.49個百分點,60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43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4.29個百分點,老年人口比重不斷增加、勞動人口比重下降,社會養老負擔加重,需要未雨綢繆,及早應對。

延遲退休已成定局

第三,勞動力結構發生變化。勞動年齡人口數量從2012年起開始出現下降,年均減少300萬人以上,並且減幅在擴大,預計“十四五”期間還將減少3500萬人,部分地區和行業招工難的就業結構性問題越來越突出。

第四,不利於人力資源的充分利用。當前,新增勞動力中接受過高等教育的比例超過一半,平均受教育年限不斷延長,達到13.7年。勞動者開始工作的年齡相應不斷推後,在退休年齡不變的情況下,平均工作年限縮短導致人力資本利用率降低。

餘桔雲說,“十四五”期間還有一個非常重要而且嚴峻的“窗口期”,就是1963年出生的嬰兒潮這一代人即將進入60歲,將對經濟社會帶來巨大影響。

統籌兼顧完善配套政策措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提出,按照“小步調整、彈性實施、分類推進、統籌兼顧”等原則,逐步延遲法定退休年齡。如何理解?

餘桔雲解釋說,小步調整意味着延遲退休年齡是採取漸進式改革,不會“一步到位”,每年延遲幾個月或每幾個月延遲1個月,用較小的幅度逐步實施到位。彈性實施,即延遲退休不會搞“一刀切”,允許個人根據自身情況和條件選擇提前退休的具體時間。分類推進則表明延遲退休要區分不同羣體,不搞“齊步走”,兼顧到不同職業、崗位情況。統籌兼顧,意味着退休年齡改革不是“單打獨鬥”,而是着眼於人口結構變化大趨勢下一攬子政策措施的協同推進。

延遲退休已成定局 第2張

延遲退休改革關係到全體勞動者的切身利益,涉及社會安定團結、老年人勞動權益、企業用工、個人福利等宏觀、中觀、微觀多個層面,涉及面很廣,牽一髮而動全身,應當強化哪些配套政策和措施?

餘桔雲建議,需要分擔企業因延遲退休可能增加的用工成本,以彌補企業因改革導致的利益受損。比如:對延遲退休職工工資實行稅前雙倍扣除的稅收優惠,根據延遲退休職工的數量直接補貼用人單位。爲避免延遲退休削弱家庭照料能力,影響政策間的協同性,建議調整勞動就業相關法規,明確家庭照料假,如果是帶薪假,規定企業支出的稅收優惠政策或社保費減免政策;調整生育保險政策,規定父親假,明確假期成本分擔機制。此外,老年職業教育、職業介紹相關服務也要匹配推進。

延遲退休是一項系統性的政策調整,只有統籌兼顧,配套措施到位,才能確保延遲退休改革平穩落地、順利實施。

延遲退休已成定局2

就業會不會更難?養老金領取會吃虧嗎?年輕人生孩子會沒人帶嗎?這是媒體近日關於延遲退休的報道中,所提到的“延遲退休三大焦點”。

這三大焦點中,前一個是就業問題,後一個是人口問題,只有中間一個纔是退休本身的問題。

媒體的報道印證了筆者的觀點:中國延遲退休實施之所以有難度,很大程度上是因爲延遲退休問題與就業問題,與包括帶孩子在內的照看家人問題攪在了一起。

因此,在延遲退休實施時,就需要對實施延遲退休可能對就業、人口等方面的影響有全面的認識,並相應採取措施。

延遲退休影響:考慮要全面

延遲退休影響到社會生活各個方面。因而在實施延遲退休時,應儘可能考慮得全面一些。

拿延遲退休對就業的影響來說,延遲退休對臨近退休的大齡勞動者的影響,已經有所考慮,並準備通過延遲退休“小步調整”來應對;延遲退休對年輕人就業總量的影響,也已經考慮了,結論是影響不大。

但除了總量外,延遲退休還會影響年輕人的就業結構。隨着大學畢業生人數的劇增,職場競爭越來越激烈,中年白領就業難日趨突出,年滿35歲求職難成爲社會上的熱點話題;加上不同類型單位受疫情負面影響的差異,導致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生選擇工作時更多地考慮“穩定”。

延遲退休已成定局 第3張

上海有關研究機構的調查表明,大學生畢業時,選擇體制內就業(包括公務員、事業單位與國有企業)的比例,從2015年的33.6%上升到2020年的42.9%,特別是選擇“公務員”的比例從5.3%上升到12.4%。今天的年輕人退休之日,應該也就是延遲退休“小步調整”到位之時。延遲退休的實施,可能會使他們選擇就業時,更加傾向中年失業率低的崗位。

再看延遲退休對照看家人的影響。以嬰幼兒照看爲例。延遲退休對退休人員照看孫輩,進而對生育意願的影響,已經有所考慮,並準備通過延遲退休“小步調整”及促進嬰幼兒照護服務來應對。但我覺得還需要考慮得再全面一點。

嬰幼兒照看服務涉及兩方面,一是有沒有人照看,二是不同照看方式開支的差距。現有的幼兒園與託兒所多爲日託;若父母一方每天只需工作8小時、週末正常休息,日托足以應付;若父母雙方都經常加班(特別是令人筋疲力盡的`加班),就算有日託,孩子還是離不開家人的專門照顧。如果祖輩已退休、有養老金,出於親情,由他們照看孫輩、子女的支出遠低於相應的市場化(非普惠)照看服務(如保姆或私立託兒所幼兒園)開支。正因爲如此,在籌劃何時生育時,相當一部分年輕夫婦會考慮上一輩何時退休,如果退休年齡(特別是女性)大幅提高,則會對生育帶來較大的負面影響。

要考慮延遲退休各方面影響的現狀與未來走勢

受延遲退休影響的社會生活各方面情況很不相同,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先看就業。

就現狀而論,近年來,中國解決就業成就斐然。

首先,截至2019年,近10年來中國城鎮每年新增就業人數在1300萬人左右。

其次,轉入非農產業的鄉村農民工年新增量,從2010~2012年的1000萬人左右減少到2019年的241萬人,看似下降了不少;但這是在從2014年到2020年,1億左右農業轉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進城落戶,因而大量勞動力退出農民工行列的條件下發生的。2014年以後,中國每年轉入非農產業的鄉村勞動力年新增總量,應該等於有關部門公佈的農民工年新增量,加上當年進城落戶的“前”農民工數量。“前”農民工數量相當大。舉例來說,2016年,中國新增農民工僅爲424萬人,但筆者估算,該年城鎮化的“前”農民工數量爲535萬人。

中國就業壓力已見頂。2018年,中國就業人員總量同比開始下降。將來會受延遲退休影響的,主要是兩個羣體,一是歷史遺留、已有應對之策的、臨近退休的大齡勞動者,二是中年白領。

中年白領並非一貫就業難。10年前,受中國經濟快速增長、新行業因超常規擴張而人才奇缺、高校培養人才需要一個過程、企業超前儲備人才等因素的影響,移動通信、互聯網、金融等行業能招到相關人才就好,用工方哪裏還敢挑剔年齡?此後,隨着相關市場的飽和,新行業擴張速度下降。同時高校人才供給量劇增,因而從2017年開始,35歲現象所顯示的就業難成爲困擾上述行業中年員工的難題。

延遲退休已成定局 第4張

中年白領就業難會持續多久?要尋找答案,不妨看看同樣也曾被此困擾過的農民工。在19 89~2004年的民工潮年代,企業用工(農民工)年輕化的現象十分突出。2000年,佔廣東省勞動年齡人口1/3左右的流動人口中,15~29歲年齡段的佔69.5%;來自省外的流動人口中,該年齡段的佔比更高達73.2%。2004年出現的全國性民工荒,實際上是青工荒,用工方開始放寬用工年齡。2014年以後,50歲以下農民工數量開始下降。2019年全國新增農民工241萬,但同年50歲以上的農民工增加了694萬。換句話說,即使有450萬農民工進城落戶,2019年50歲以下農民工數量仍然穩定。總之,農民工市場上,中年勞動力就業難起先持續了15年,隨後逐步緩解也用了15年。

以此推論,中年白領的就業難——從而延遲退休與體制外大齡白領就業相沖突的時期,大約也就是最近30年,其中衝突最激烈的是從現在開始的15年,受影響的主要是現年20~45歲的一代。“小步調整、彈性實施、分類推進、統籌兼顧”的實施做法,會降低延遲退休對大齡勞動者(包括白領與藍領)的影響,但對更年輕的白領來說,未來還需要採取一些短期性的補救措施。

再看人口。

與就業不同,中國人口形勢現狀不甚樂觀。

根據第一財經的報道,過去10年,生育政策有所放寬,單獨二孩與全面二孩政策分別於2013、2015年開始實施。但2010~2019年全國出生人口爲16306萬,與2000~2009年出生人口16258萬相差無幾。與出生人口相關的結婚登記數,2011~2014年期間,每年超過1300萬對,2017、2018年降至每年1000多萬對,2019年僅爲927.3萬對。可見,即使延遲退休不實施,退休者照看孫輩不受影響,要延緩中國人口快速老齡化的趨勢,仍然有相當大的難度。

另外一個與就業不同之處是未來走勢。同樣年齡生育,延遲退休實施前,照看孩子的爺爺奶奶屬於退休人員,有養老金,看孩子可以不要報酬;延遲退休實施後,他們成了勞動年齡人口,如果子女生孩子的年齡不變,他們再不計報酬看孩子就沒有收入。“小步調整、彈性實施”的延遲退休政策會延緩,但無法避免上述變化。如果育齡夫婦因此而推遲生育,則實施延遲退休可能會助推人口老齡化。

筆者認爲,退休老人帶孩子與延遲退休的矛盾,其背後真正的問題是兩個:在勞動力供過於求的條件下,第一,家務勞動——特別是需要專人從事的照看老幼病殘的勞動——由誰來承擔;第二,承擔者的生計如何解決。計劃經濟條件下,剩餘勞動力滯留在鄉村,城鎮充分就業,家務勞動一部分由工作8小時的家庭成員自己從事,另一部分通過非市場化的社會化方式(即單位辦社會)、由單位員工提供。近30年來,情況發生明顯變化,追求效率且人員流動頻繁的用工方不再辦社會;大量農民工進城、大量鄉村年輕人成爲大學畢業生留在城市就業,城市勞動力供過於求;供過於求意味着自家人照看家人無法通過市場獲得報酬,經常加班的員工也顧不上帶孩子,由有養老金的自家退休人員照看家人(包括高齡老人與孫輩)就是在上述條件下形成的。

如前所述,即使大力發展普惠性日託,帶孩子很大程度上還是離不開爺爺奶奶。作爲人類社會必不可少的勞動,照看家人應視爲就業的組成部分。在勞動力供求不平衡、市場還解決不了家務勞動承擔者生計的條件下,需要向帶孩子的家人發放低於市場化家務勞動報酬的生活保障開支。這樣,一方面有助於延遲退休政策的順利實施,另一方面有助於穩定與提高生育率。延遲退休與鼓勵生育、延緩老齡化本來是兩回事,但現實決定這兩件事得統籌考慮。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