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知識 > 越劇的特點及發源地

越劇的特點及發源地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5.2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越劇是中國第二大劇種 ,有第二國劇之稱 ,又被稱爲是“流傳最廣的地方劇種” ,在國外被稱爲“中國歌劇”。亦爲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那麼越劇的特點及發源地是什麼呢?

越劇的特點及發源地1

越劇是中國傳統劇種之一,發源於浙江省紹興市。它被譽爲中國第二大劇種,也被稱爲紹興戲。越劇以其抒情的表現形式而聞名於世。它獨特的唱腔,婉轉多變,表現力極強,能夠動人心絃。演員們的表演充滿活力,細膩而有神,令觀衆陶醉其中。因此,越劇也被稱爲“流傳最廣的地方劇種”。

越劇的特點體現在其唱腔和表演上,越劇的.唱腔具有俏麗多變,跌宕婉轉的特點,能夠充分表現角色的感情和內心世界。此外,越劇的表演也非常具有感染力,演員們能夠通過動作,面部表情和聲音等多種手段將角色的情感展現得淋漓盡致。

越劇主要流行於中國南方地區,如浙江、上海、江蘇、福建、江西和安徽等省份,同時也深受北方觀衆的喜愛,如北京、天津等大城市也有專業劇團。在越劇鼎盛時期,除了少數省份和自治區外,越劇在全國範圍內都有着非常廣泛的存在。

總的來說,越劇作爲中國傳統藝術的經典之一,其表現形式和藝術特色在演藝界備受推崇和欣賞,它的魅力不僅僅在於其華麗的舞臺和演員們的嫺熟表演,更在於越劇所傳遞的文化內涵和價值觀。我們相信,在越劇的歷史長河中,它將繼續成爲中國藝術寶庫中最重要,最具有魅力的珍品之一。

越劇的特點及發源地
  

越劇的主要特點

1、 越劇風格優美抒情,在表演過程中表現力極強,能讓人陶醉,演唱風格婉轉多變,其中獨特優美的嗓音更是引人入勝。

2、 越劇起源於紹興嵊州,又稱越劇。它是中國第二大劇種,也是漢劇之一。它與京劇、黃梅戲、評劇、豫劇並稱中國五大劇種。

3、 越劇在其發展過程中,吸取了話劇、邵劇等特色劇種,主要流行於浙江、上海、江蘇、福建等地,並多次在全國及海外演出,深受海內外戲迷的喜愛。

4、 越劇包含劇目、唱、讀、做等體裁藝術因素,其中唱腔影響最大。因其原創性強,特點突出,常被稱爲體裁詠歎調。

5、 但越劇的流派中,不僅有唱腔,還有其他舞臺表演藝術,缺一不可。通常,同一部劇如果由不同的學校演出,就會有不同的風格。

越劇的特點及發源地2

“越劇”發源於浙江省紹興地區的嵊縣一帶。它以當地的民間音樂“落地唱書”爲基礎,並在餘姚秧歌和湖州灘簧的影響下進一步發展形成。1906年春節期間,嵊縣農村的6名業餘說唱藝人,首次化裝登臺串演《十件頭》《賴婚記》等節目,唱調仍以“落地唱書調”爲主,只用篤鼓和檀板擊節,“的篤”之聲盈耳入心,故被稱爲“的篤班”,或目“小歌班”。

之後逐步流入桐廬、富陽、海寧、杭地等地。民國五年進入上海灘,在吸收京劇表演的同時,還大量借鑑姊妹藝術的養分,時稱“紹興文戲”。

該劇種原本由男性演員應工,1923年上海、浙江幾乎同時出現了全部由女演員組成的“文武女班”;而隨着“女班”的走紅,“男班”和“男女合班”的形式則漸趨淘汰。

越劇的特點及發源地 第2張
  

1943年袁雪芬組建雪聲劇團,對越劇的表演藝術作了大幅度的改革。其間,浙東四明山地區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敵後根據地對越劇也有革新,並排演了一批反映現代生活的劇目。新中國成立後上海先後建立華東越劇實驗劇團和上海越劇院。在進一步整理加工《梁山伯與祝英臺》《白蛇傳》等傳統劇目的過程中,越劇在表演藝術上也有了新的發展與提高。

流行地區拓展更快,除華東外,已遍及華北、中南等地的許多城市,成爲當時公認的.全國大劇種之一越劇的主要曲調主要有“弦下調”“四工調”“尺調”等,大都具備柔婉、細膩而長於抒情的特色。《梁山伯與祝英臺》作爲我國拍攝的第一部彩色戲曲藝術片,在國內外影響巨大。

越劇的特點及發源地3

越劇,中國第二大劇種,有第二國劇之稱,在國外被稱爲“中國歌劇”。發源於浙江嵊州,發祥於上海,繁榮於全國,流傳於世界,在發展中汲取了崑曲、話劇、紹劇等特色劇種之大成,經歷了由男子越劇到女子越劇爲主的歷史性演變。

越劇長於抒情,以唱爲主,聲音優美動聽,表演真切動人,唯美典雅,極具江南靈秀之氣;多以“才子佳人”題材爲主,藝術流派紛呈,公認的就有十三大流派之多。主要流行於:上海、浙江、江蘇、福建、江西、安徽等廣大南方地區,以及北京、天津等大部北方地區。

被公認的越劇流派有十三個,即袁雪芬派、範瑞娟派、尹桂芳派、傅全香派、徐玉蘭派、戚雅仙派、王文娟派、陸錦花派、畢春芳派、張雲霞派、呂瑞英派、金採風派、張桂鳳派。

越劇的特點及發源地 第3張
  

擴展資料

越劇服飾的發展

越劇在小歌班初期,戲中角色的穿戴大多數借用生活中的`衣衫、長袍、褂,扮官宦的也有用廟裏的神像蟒袍。後來向紹興大班行頭主租用戲裝,放在篾簍裏,挑着走村跑鎮,這是越劇最早出現的衣箱形式。

20世紀20至30年代紹興文戲時期,受上海京劇衣箱制度影響,主要演員和羣衆演員的服裝開始分開。主要演員穿“私彩行頭”,由主要演員負責添置;一般演員及龍套、宮女等羣衆演員,穿“堂中行頭”。

越劇服裝設計開始於1943年,服裝風格講究輕柔、淡雅、清麗,後來成爲我國戲曲服裝中另一種服裝風格樣式。

古裝衣是越劇的特色服裝,在劇中年輕女子和中年婦女經常穿戴。

上衣有水袖或本色連袖,外加雲肩或飄帶;長裙上搭配有短裙、或中裙、佩、腰帶、玉飾。短、中、長裙又有折襉和無折襉之分。按身份不同,古裝衣又分爲仕女衣、民間衣、宮裝衣。其特點是裙長衣短,胸腰收緊,形體分明。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