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這5種親子關係會害苦孩子

這5種親子關係會害苦孩子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4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這5種親子關係會害苦孩子,良好的家庭親子關係可以孩子以正確引導作用,使孩子做一個積極向上的人。而不良的親子關係會令孩子形成無可挽回的性格缺陷,來看這5種親子關係會害苦孩子。

這5種親子關係會害苦孩子1

第一種:溺愛型

溺愛型家庭裏,家長過度寵愛孩子,對孩子的要求無條件接受,想盡一切辦法滿足,即使孩子做錯了,也要爲其爭辯。

這樣的孩子習慣高人一等、以自我爲中心,容易形成任性自私、不懂禮貌、缺乏同情心等不良的性格特徵。在人際交往中,他們缺乏責任感、不懂得關心別人,難以交到朋友,逐漸孤僻離羣,遇到不滿容易導致攻擊報復等行爲。

第二種:望子成龍型

這5種親子關係會害苦孩子

中國父母往往對孩子以支配的方式進行教育,稱爲期待型親子關係。這樣的父母對孩子雖有愛,但常以嚴厲、頑固、強迫的態度或禁止、命令的方式來監督孩子;

或者把自己的夙願、希望投射在孩子身上,忽視子女的能力與性格,希望孩子完全遵從父母的要求和標準去做。

用過高的期望要求和監督孩子,孩子容易變得敏感,性格膽小畏縮,缺乏自信,獨立性差,做事缺乏主動性,不善與人交往。他們情緒不穩定、易自卑,嚴重時甚至出現抑鬱症狀。

第三種:父母矛盾型

大多數的中國家庭中,母親負擔更多的教養孩子的責任,對細節更爲關注,對孩子的要求也更嚴格;父親則相對寬鬆。因此,多數孩子抱怨“媽媽很煩,太嘮叨”,產生逆反心理。

但是,矛盾型的家庭,常表現爲對孩子的管教態度缺乏一致性,同一行爲有時斥責、禁止,有時卻寬恕、勉勵。長期的不一致態度,孩子無所適從,做事難以決定,時間長了出現焦慮情緒,甚至強迫症狀。

第四種:忽視型

忽視型親子關係主要表現爲家長感情冷漠,與孩子很少溝通,對孩子的成長不聞不問。此外,忽視還可能表現爲對孩子體罰、威脅等。

這種家庭只養不教,容易導致孩子性格冷漠消極、孤獨自閉,人際關係敏感,難以交上朋友。對家庭和社會產生敵對心理,甚至受到不良社會團伙的引誘,成爲問題兒童或青少年。

我們做家長的,不僅要滿足孩子物質上的需求,更好給以精神上的糧食。從自身做起,與孩子處以良好的親子關係,才能保證讓孩子樹立正確人生觀,道德觀,世界觀,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這5種親子關係會害苦孩子2

最傷害親子關係的5大殺招,你出了幾招?

良好的親子關係源自於愛,延伸於家長的不斷努力與維護。

很多家長在與孩子的相處過程中,常常會出現缺少傾聽的情況,認爲自己已經滿足了孩子的需求,但是對於孩子的真正需求並沒有發現,也沒有真正的`滿足,反而常常將自己認爲好的強加給孩子。

缺乏尊重的行爲,就不能稱之爲愛的行爲。在親子關係構建的過程中,家長的態度與行爲會起到決定性的作用,也會對孩子未來的心理帶來深遠的不利影響。

思維強加

在一段良好的親子關係中,一定存在着懂得尊重孩子的家長。

很多家長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會不自覺的把自己放在一個更高的位置,在大部分家長的心中,都認爲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所以應該聽自己的。

大部分的家長在出現這種行爲時,都是出於一個期待孩子變得更好,或者說少走彎路的出發點,然而這種行爲的本質是家長對孩子的一種思維強加。

在任何一種關係的相處過程中,相互尊重都是維繫關係平穩的重要因素,親子關係亦如此,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也需要家長給予的尊重,來獲得自我選擇、成長的權利。

這5種親子關係會害苦孩子 第2張

但是家長的思維強加會從根本上限制孩子的思維,同時會壓抑孩子的天性,影響孩子自主獨立思維的形成。

同時孩子的思維長期受到家長的控制,隨着孩子獨立思維的形成,很容易產生逆反心理,對家長的要求或者建議都會產生一種本能的逆反心理,從而導致親子關係中矛盾的產生。

不信任

在親子關係構建的過程中,家長的“不信任”也是造成傷害重要因素。

“你看你,倒水弄的哪都是,我就說我來倒。”

“你自己會穿衣服嗎,動作那麼慢,能不能快一點啊?”

“你真的會聽話嗎,你這個話都說了好多次了,我不信!”

從家長這些言語中,我們能看到他們明顯對孩子行爲或者態度的不信任,而在親子關係構建的過程中,只有信任才能保持親子關係的長期穩固。

對很多家長來說,自己的這種態度或者行爲,是因爲孩子自己做得不夠好,或者是因爲孩子曾經說過而如今沒有做到。

但是對於孩子來說,他們還處於一個自理能力逐漸增長的過程,也處於秩序不斷構建的過程。

此時孩子更多的是需要來自家長的引導、肯定和鼓勵,而不是一味的否定。

缺乏互動

互動不僅可以增加雙方之間的相互瞭解,同時可以讓雙方的感情在互動中得到進一步的昇華。

在父母與孩子溝通、交往的過程中,保持良好的有效的互動和溝通,不僅可以讓孩子的內心更加具有安全感,也可以讓孩子從精神上對父母產生更多的依賴與信任。

在現在,由於很多客觀原因,大部分的父母沒有更多的時間去陪伴在孩子的身邊,甚至有的父母認爲,孩子還小,自己只要給他足夠良好的生活環境就可以。

但是對於孩子來說,他們更渴望獲得來自父母更多的關愛,他們更需要在與父母互動的過程中,去體會來自父母的愛。

家長與孩子的互動,可以更好地加深雙方之間的瞭解,親子關係也是需要不斷的磨合,家長需要隨時瞭解孩子的心理成長與變化,同時根據孩子的心理變化給予不同的關愛。

負面詮釋

當家長與孩子的溝通之中,如果家長對孩子的行爲總是進行負面的詮釋,充滿了否定、輕蔑,孩子長期受到來自家長的誤解、斥責,就會不自覺的認爲家長的行爲都帶有否定甚至是惡意。

孩子在不斷的受到否定後,會產生防衛和反擊的心理,表現出來的就是孩子不斷的出現各種逆反行爲,跟家長頂嘴,甚至只要家長說的自己絕對不會做。

這個時候,家長會認爲孩子不聽話,可能會變本加厲的去找到孩子行爲的不妥之處,並不斷的指出,予以否定。

長此以往,家長和孩子之間的狀態就會變成:孩子做——家長否定——孩子抗拒——家長再否定的無限循環之中,最終很可能導致親子關係走向一個不可轉圜的境地。

因此家長在面對孩子的各種叛逆行爲時,首先要反思自己是否對孩子進行了過多的負面詮釋,其次是當問題發生後,應及時尋找原因所在,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過度比較

“你看妹妹吃飯吃得多好,你還不如妹妹吃的好。”

“全班小朋友都會做作業,就你什麼都不會。”

“你看隔壁的豆豆,人家這麼小都會自己穿衣服了,你還什麼都要我來弄。”

家長在說出這些話的時候,大部分是希望孩子可以過得更好,甚至有一些恨鐵不成鋼的心態。

然而對於孩子來說,家長的這種行爲意味着在拿自己和他人比較,而這個比較的過程,也是一個否定自己的過程。

對孩子來說,都希望自己在父母心中,是最完美、最好的。

如果孩子長期被家長拿來與其他人比較,極易在成長的過程中產生自卑心理,並不斷否定自己的行爲,嚴重的會拒絕成長。

因此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一定要客觀的看待自己孩子的進步,不要將自己的孩子總是放在一個比較的天平上,而是以平和的心態接受孩子的缺點,發現孩子的優點,引導孩子朝着更好的方向前進。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