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如何讓孩子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

如何讓孩子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9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如何讓孩子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後天的啓蒙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孩子的智力,面對不易解決的問題,孩子可以尋求家長的幫助,同時,很多家長認爲孩子的能力越出衆越好,家長們應當儘量參與孩子的生活,與孩子共成長。以下是如何讓孩子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方法。

如何讓孩子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

如何讓孩子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1

在養成排尿習慣之前,排尿只是一種無條件反射。尿在膀胱裏充盈到一定程度就引起排尿反射,再由神經系統發令,使一系列排尿肌肉收縮,發生排尿。這也同吃奶一樣,不需要訓練培養,生下來就會。由於膀胱的容盆小,嬰兒不能自己有意識地控制排尿,一天排尿的次數就多。半歲之前,一晝夜要尿20次左右,每次只有30毫開,半歲以後減少到15次,每次增加到60毫升,兩、三歲又減少到10次左右,每次90毫升。當然尿的次數及尿量還與季節、氣候、氣盆、飲食、飲水等有關,如夏天氣溫高、出汗多,尿裏就少,喂水多當然尿的就多。有的父母喜歡給孩子的奶和水裏加許多鑽,實際上糖也是一種利尿因素,糖的濃度越高,排尿越多,因此奶和水加糖要適度,喂水也不宜過多。

訓練排尿習慣從出滿月就可以開始,首先是養成夜裏不尿或少尿的習慣。半歲之前是不會出現隨意排尿習慣的,如果習慣好,夜裏完全可以少尿或不尿。這就要求晚上臨睡前不喂水,奶要吃飽,夜裏可逐漸不餵奶。臨上牀前把一次尿。如果習慣於夜裏不尿,大人和孩子都可以好好睡個好覺。排尿習慣是一種條件反射,父母要細心體察,看孩子一般是在什麼時候撒尿,按照這一規律在尿前把他,把尿時用兩手握持住孩子的大腿,使其又開,嘴裏可發“吐噓”聲,這實際上是一種信號,即條件刺激,這樣多次重複後,媽媽一作這個動作,發出‘噓噓”聲,孩子就知道要撒尿了。一歲以後可用坐盆或用語言作爲條件刺激,使之形成習慣,俗話說:“習慣成自然”,天長日久,習慣就養成了。一個習慣的養成一定要持之以恆,逐漸形成。做父母的要耐心等待,不可一兩次不成功就放棄。排尿習慣養成的好處很多,少洗尿布自不待言,孩於可不被尿布漚着,皮膚不受尿布的刺激,冬季氣候寒冷對保暖還有利。

大便次數要比小便次數少得多,一歲之內可爲一-------四次不等,大便次數多少同孩子的飲食及體質有關。一般吃母奶的孩子,其大便次數稍多,侮日三-------四次,有的還稍多些。只要大便性質不壞,就不應視爲異常。吃牛奶的孩子,大便含鈣質多而乾燥,因此次數也少些。一歲以後斷奶吃飯時,大便一般只有一、兩次。訓練排便同訓練排尿一樣,要摸清孩子大便的規律,一般在大便前都有表現,如吭吭、臉紅、瞪眼凝神。發現有這種表現時應立即把他,方法同把尿一樣,媽媽可發“嗯嗯”聲,最好每天固定一個時間,這樣逐漸形成時間條件反射,到時就大便了。一歲以後就可坐盆。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可避免大便污染尿布,對衛生非常有利,而且使消化系統的活動規律化,有利於生長髮育。

如何讓孩子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2

孩子自理能力差的主要原因

1、家庭成員的.溺愛包辦。在幼兒園凡是孩子能做的事,老師都注意培養孩子自己學做,從小養成孩子做各種力所能及的事情的習慣。但回到家父母尤其是爺爺奶奶常溺愛孩子,嫌孩子自己吃飯太慢或弄髒衣服而急於去喂他,孩子一切生活全部由成人包攬,養成孩子事事依賴成人的壞習慣。

2、孩子沒有掌握自理的方法和技能。孩子因年齡小,在自理時常不懂程序和方法,碰到實際困難,爸爸媽媽不是教會孩子,而是去代替孩子做,導致孩子不會自理。

3、缺少必要的反覆練習的機會。孩子剛學會穿衣服時興致很高,且常得到父母的鼓勵表揚。但學會後孩子便失去興趣而不願再做,父母就代替去做,使得孩子失去了一次次練習的機會。

怎樣訓練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1、根據孩子生理髮展特點,逐步提出要求,從易到難,從簡到繁。 3歲的孩子可訓練自我服務的各項本領,如吃飯、洗手、刷牙等;4歲孩子可學習摺疊被子、整理牀鋪以及自己照料生活;5、6歲的孩子要求穿脫衣服迅速、整齊,洗臉洗手要洗得很乾淨等,還要逐步教會做一些簡單的家務勞動,如:掃地、澆花等。

2、爲孩子生活自理創設必要的、合理的條件。如:最好有自己的小牀、小被子;衣服要放置在低矮的櫥裏,便於孩子取放;洗臉盆要小而輕便,洗臉巾要短且薄等。

3、教會孩子基本的生活自理方法和技能。如:教孩子擦臉順序是:用毛巾擦眼睛、臉部、鼻子、前額,然後擦耳朵、耳背,最後擦頸部等。

4、要持之以恆,反覆訓練。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在實踐中不斷鞏固,從而養成自覺愛勞動的習慣。成人對孩子做得好的,要及時給予表揚,同時父母要以身作則,做好表率作用。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