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孩子需要什麼樣的愛早教

孩子需要什麼樣的愛早教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7.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需要什麼樣的愛早教,後天的啓蒙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孩子的智力,成長是甜蜜和困難交織的過程,寶寶生下來就像一張白紙,家長們應當抓住每一個可以教育好孩子的機會。下面小編分享孩子需要什麼樣的愛早教方法。

孩子需要什麼樣的愛早教

孩子需要什麼樣的愛早教1

  燕楠的“幸福”

燕楠的爸爸媽媽是和平分手的,理由是雙方感情不和。與別的單親家庭的孩子相比,燕楠實在太幸福了——雖然她跟着媽媽生活,可是疼愛她的爸爸一星期會來看她三四趟,每次都是大包小包。因爲爸爸是一傢俬企老闆,有的是錢。也許是出於同樣的補償心理吧,媽媽對燕楠也比從前還要好,三天兩頭就帶她上麥當勞,公主裙買了一條又一條。家裏其他長輩也常常說她這麼小父母就離婚了,真可憐,特別慣她。這樣驕寵出來的燕楠在幼兒園是理所當然的小霸王,看到別的小朋友手上有什麼她就一定要搶過來,稍不如意就要大叫大嚷,連老師的話也不聽。

  摑母親的兒子

我跟丈夫是在王勇14歲時離婚的,孩子判給了我。我們離婚時孩子已經開始懂事,他挺恨他父親的,雖然他從來沒有跟我說過。這孩子原來就不怎麼愛說話,我和他爸分開後,他說話就更少了,沒事老擺弄電腦,要不就躲在屋裏跟同學打電話,滿嘴都是髒話。有時我聽不下去就說說他,剛開始他不吭氣聽着,可後來,尤其是這一兩年,他不但不聽,有時候還突然就火冒三丈甚至動手打我。 這種事我從來不好意思對外人講,甚至連他的父親我也從來沒有告訴過,自己養大的兒子,他怎麼對待我是我的報應。可我真的沒有虧待過他。他升入職高以後,變得虛榮起來,一切都要名牌,從穿的到用的。我每個月只有不到1000元的收入,可他買一雙鞋都要1000多元。 我是從心裏疼這個孩子,他爸離開我們去跟另一個女人結婚時,我就在心裏發誓要讓我兒子過得不比別的孩子差。也許是這種補償心理讓我太寵這孩子了,因此,他對我爲他做出的種種犧牲都習以爲常,甚至認爲是理所當然。爲了讓兒子能夠生活得更好一些,我除了做單位的會計工作,還兼了好幾家單位的會計,每天在家裏替人家做大量的賬目報表。 我發現他是變着法子向我要錢,什麼流行要買什麼,什麼時尚要穿什麼。我就說:“你還是一箇中學生,怎麼能這麼高消費,你們學校的同學都這樣嗎?”還沒等我說完,他就衝我喊上了:“你別提我們同學,我們同學纔不像我這樣連個完整的家都沒有呢。我缺爸少媽的,本來就低人一等,我再連名牌也買不起,你還讓我怎麼在同學中有點兒地位?”“那你裏裏外外都是名牌,同學們就看得起你了嗎?”“那當然,最起碼人家有什麼我就不缺什麼,再者說了,你不是說過要讓我過最好的日子嗎?”兒子的口氣裏滿是理所當然和對我的輕視。爲了我們之間能夠維繫一種平衡,我能忍的就都忍了。 直到有一天,他動手打了我,我才猛然意識到,這孩子已經被我寵壞了。這點孩子他自己也認識到了,他自己也哭了。他請我原諒他,說他一衝動起來就很難控制自己。

  希望生病的兒子

小凡的媽媽張女士其實是一個很善良的人,可是丈夫去世、單位下崗讓她焦頭爛額,嚴峻的經濟壓力和世態的炎涼,讓張女士像變了一個人,尤其是當她身心疲憊回到家面對小凡的時候,本來性情挺溫和的,可是變得越來越不能寬容,對小凡輕則大吼,重則打罵。小凡每天在家裏戰戰兢兢的,成績也一落千丈。 有一次,張女士去學校開家長會,會上班主任讓孩子們給媽媽讀日記。小凡讀道:爸爸去世後,媽媽變得好凶,我好怕。只有在我生病的時候,媽媽才能和藹地對我。當媽媽罵我的時候,我想:要是我現在就能生病該多好。聽着兒子的日記,張女士泣不成聲。

孩子需要什麼樣的愛早教2

父母愛自己的孩子是人類的天性,中國母親更是向來有犧牲精神,其中既有高尚成功的範例,亦不乏誤人誤己的典型。我們要有愛和對愛的犧牲精神,但是我們也要保證我們愛和犧牲得恰當。如何來表現母親對孩子的愛,這是一個非常值得討論的問題。在討論之前,我先要提醒大家一個對自己的愛的覺察角度,即:孩子需要我們的愛,我們也需要愛孩子,後者常常比前者還要強烈。 那些對孩子百依百順或者說“溺愛”孩子的父母,是不是出於下面這樣一些潛在的理由呢?

1、 如果孩子不需要我們,我們會感到沮喪和莫大的壓力。

2、 滿足孩子的需要不僅能解除這種不快,還能讓我們爲自己能讓孩子有求必應而“自豪”。

3、 滿足孩子,讓孩子快樂,不忍心看到孩子失望,體現着父母的天性。 正是這一類的想法干擾了我們寶貴的理智,讓我們滿足了孩子所有的需要,包括不該滿足的需要。於是,無意中我們給了孩子不恰當的權威和不應該屬於他們的權利。這不僅讓父母很難受,而且也會導致孩子的痛苦,因爲缺乏自制,他們終將會因爲無法自我調節而受不了自己,而向父母發火並不能使他們獲得真正的滿足和快樂。在教育中,沒有比這種情況更糟糕的了。 說清這個問題,我們就可以開始具體討論了。

孩子能感到的愛 我們中國人的感情比較含蓄,不習慣輕易表達。這種情況父親多一些,但母親也並非沒有。以致於儘管父母們愛孩子愛得很深切,但是孩子卻感受不到。 比如有的父母認爲自己跟孩子講話不用客氣,甚至態度很兇,以致於孩子渴望成爲“客人”以便家長對他和藹一些; 比如有的父母對孩子比較嚴厲,孩子經常處於被懲罰和訓斥的威脅之下,對父母有很重的畏懼心理; 比如有的父母向孩子提出要求,卻不說明理由,以致於孩子感到自己處處被支配,不僅體會不到父母的良苦用心,還會埋怨父母侵犯了自己的獨立; 有的父母由於工作忙或者因爲忙於自己的娛樂而很少與孩子呆在一起,以致於讓孩子產生被父母疏遠被遺忘或者在父母心中自己無足輕重等錯覺。 生活場景3中的小凡爲了能讓媽媽對自己和藹些,寧願生病。我們不能說這是孩子的幼稚,這其實是媽媽的失職。不管大人生活多忙,不管大人有什麼遭遇,孩子都應該得到母愛。孩子感覺不到的愛,對孩子來講,是沒有意義的。

普通的愛 許多單親媽媽懷有深深的負疚感,而負疚感往往導致補償心理,從而對孩子有求必應,這樣的結果是要麼培養出一個自私驕橫、不會體諒別人的冷血孩子,要麼給心地善良的孩子增加不必要的“還債”負擔。過於無微不至的愛往往會讓孩子感到是一種負擔,更不利的是,這種方式更多地暗示了孩子的與衆不同。 當孩子成爲我們的唯一,並且彼此相依爲命的時候,無疑我們更加害怕失去孩子,更加擔心他們受到傷害。但是,我們不能因此而過度保護。因爲孩子是通過嘗試和冒險而成長的。生活中的磕磕碰碰、吵吵鬧鬧甚至受點委屈,對孩子的成長都是必要的,寬容的品質、抗挫能力、交往能力都是未來孩子的生活所必需的。 總之,我們要像對待一個普通孩子一樣對待我們的孩子,不要讓他感到自己格外被照顧、被保護。爲了達到這一點,很多時候我們需要剋制自己的愛和擔心。

穩定的愛 人類是一種十分情緒化的動物,有時候這是我們可愛的地方,有時候它也是我們的弱點。有的媽媽心情好的時候,就對孩子百依百順,孩子做得不對她也遷就;心情不好的時候,就遷怒於人,一點小錯就小題大做,即便沒錯也找出錯來指責,甚至氣勢洶洶,讓孩子感到恐懼。這對孩子是一種很大的誤導和傷害。 它首先向孩子做了“不理智”的榜樣,很容易讓孩子變得情緒誇張、喜怒不加控制;其次,因爲自己的情緒變化而不是因爲孩子的行爲來採取對孩子的態度,是一種十分不公正的表現。父母是強勢,孩子是弱勢,孩子無法反抗,孩子還要依賴父母,如果更認真地想,我們甚至能看到這是父母對孩子的“欺壓”,無形中示範了強勢可以向弱勢任意發脾氣的做法。孩子可能不知道“強勢”、“ 弱勢”這兩個詞,但是他能感到這種區別,比如他對比他弱小的孩子和對比自己強大的孩子態度不同。

非功利的愛 許多父母臉上的“天氣”隨着孩子學習成績的變化而急劇變化:成績好態度就好,孩子什麼要求都答應;成績不好就冷若冰霜,孩子想幹什麼都不成,讓孩子感到父母不是喜歡自己,而是喜歡自己的成績。其實,考砸了的時候,孩子更需要家長的`關懷和接納。我曾聽說有一位母親帶着他剛剛出獄的兒子上街,逢人便講,他曾經是個罪犯,但他永遠是我的好兒子。她以此來恢復孩子的自信心。這樣的母親纔是真正的母親。把自己的態度與孩子的成敗掛鉤,並不是一種有效的教育方法,卻非常容易傷害兩代人之間的感情。 愛孩子,並且讓孩子感到愛。在孩子取得成績的時候,他想到的是我們會更高興;當孩子遇到挫折的時候,讓他們感到家庭是個避風港和加油站;做孩子某項活動的玩伴;能夠和孩子在一起愉快地閒聊,僅僅是閒聊——這樣纔是更爲和諧的愛。

有教育導向的愛 古語云:父母之愛子,則爲之計長遠。就是說,我們愛孩子,就應該爲了孩子的長遠考慮,不要只爲了孩子暫時的滿足而妨礙了孩子將來的發展。誠如前面所言,愛孩子是人類尤其是母親的天性,以至於孩子滿足的時候,媽媽能從中獲得更大的滿足,所以媽媽們就樂此不疲地滿足孩子,結果不知不覺中滿足了孩子不該滿足的,導致了溺愛爲害的結果。 簡而言之,我們可以滿足孩子的任何要求,但不允許一個命令或者要挾;我們有責任提供孩子一切成長和發展的必要物質基礎,但是我們沒有義務也沒有必要讓孩子奢侈和虛榮。前者是關於情緒和人格的,後者是關於物質的。兩者都是有分寸的。 我們有責任訓練孩子剋制慾望、忍受痛苦、不慕虛榮。比如說,小孩子很小的時候貪吃,我們就鼓勵孩子控制自己對喜愛食物的食量;比如孩子跌倒了或者遭遇什麼挫折了,我們不馬上急於去安慰,而是等孩子穩定下來,我們再參與;比如孩子受到外界價值觀的影響開始攀比,我們就逆其道而行之,孩子越想攀比,我們就越降低孩子的物質條件,孩子越不虛榮,我們給孩子更好的物質條件,以便斷絕孩子把自尊和自信建立在物質的優越上,從而激發孩子真正的自尊和自信。 生活場景1、2中的兩個孩子,都在經受一種有偏差的愛。這種愛帶給孩子的甜蜜是短暫和虛假的,而對他們的危害,將越來越展現出來。至於生活場景2中媽媽的補償心理是完全不必要的,這在其他章節有專門的說明,這裏就不講了。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