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孩子情緒障礙症的表現

孩子情緒障礙症的表現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7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情緒障礙症的表現,讓孩子明白這件事的意義所在,家長可以多鼓勵孩子主動解決問題,寶寶的健康成長離不開父母的耐心教導,下面跟大家分享孩子情緒障礙症的表現。

孩子情緒障礙症的表現1

兒童情緒障礙的表現

兒童的情緒障礙也是因人而異的,每一個人所經歷的事情和生活的環境都不相同,所以兒童情緒障礙的表現形式也有分類:

1、焦慮症

焦慮症一般表現爲呼吸急促、緊張不安、頭痛嘔吐、胸悶失眠等等。特別是當面臨與熟悉的親人分別,或者剛開始上學無法適應、內向性格不懂得與人交流等等原因都會出現焦慮不安的情緒。

2、恐懼症

恐懼症一般表現爲內心恐怖,有逃避的心理,神經莫名緊張,心跳急促,血壓升高等等。在遇到未知的事物,有嚴重的排斥迴避心態,不敢正視面對;在學習上,因爲恐懼可能會以各種理由逃避學習等。

孩子情緒障礙症的表現

3、抑鬱症

抑鬱症主要是心態問題,心理壓力大,又沒有傾訴對象,自己一個人只會讓病情越來越嚴重。情緒低落、悲傷哭泣、興趣減少、活動減少、遲鈍、少語、失眠、食慾減退等爲核心症狀,但抑鬱症有一個特點是,年齡越大,患病的機率會增加,因爲經歷的事情多了,積少成多才會導致越來越嚴重。

4、強迫症

強迫的含義可以解釋爲懷疑自己、強迫自己。明明做過了的事,總懷疑沒有做好,反覆檢查才能心安,對待生活中的大小事情都處於懷疑不安的態度,只有通過重複、強迫、驗證才能讓情緒安穩下來,導致做了很多沒有意義的事情。

5、癔症

癔症的表現形式主要是不安、恐懼、敏感等,尤其抗拒陌生環境,因癔症發作的症狀多種多樣,常有假性的軀體症狀和神經系統症狀,容易被誤診,尤其在軀體疾病同時伴有某些精神因素時容易誤診。

造成兒童期情緒障礙的原因

兒童期情緒障礙只是一個關於情緒異常的統稱,但是細分開來,情緒的表現形式與引發原因都是有區別的:

1、焦慮症

兒童出現不安的焦慮症是與自身性格有關,如果本來兒童就是內向型的人羣,而且家庭環境是嚴肅,那麼兒童會變得更加內向,不敢作聲。焦慮症也是缺乏安全感的原理之一,如果有與家人分離、家人去世、有突發事故等原因,都會讓兒童容易患上焦慮症。

2、恐懼症

兒童患有恐懼情緒症狀,很大原因是在生活中曾經受到過恐嚇,或經歷或目睹意外事件、或者被不確定刺激過,那種恐嚇心裏揮之不去,甚至會間接轉移到人與社會關係中,造成個性內向、膽怯、依賴性強,遇事易產生焦慮等。

3、抑鬱症

造成兒童抑鬱症有三大方面的因素,包括遺傳因素、心理社會因素、精神異常因素,其中社會因素佔多數,兒童的家庭氣氛不和、特殊的生活經歷、遭遇過無助的狀況等原因都是產生抑鬱症的原因之一。

4、強迫症

自我否認、不斷重複的強迫症,除了遺傳因素和腦損害原因之外,家庭的教育方式也是導火線之一,如果兒童是生活中要求完美的家庭中,沒能夠達到父母要求就必須承擔懲罰,那麼,兒童會由於心理的壓力形成行爲上的症狀,反覆就是害怕出錯的表現形式。

5、癔症

癔症發作常由於情緒因素所誘發,如委屈、氣憤、緊張、恐懼、突發生活事件等均可導致發作,父母教養方式不當,更易促發。患兒性格具有幼稚特徵,表現情緒不穩定、反覆無常、輕浮、易受暗示等,有些宗教迷信活動、災難、突發生活事件、戰爭、社會變遷等也可促發集體癔症發作。

孩子情緒障礙症的表現2

一、症狀;

兒童情緒障礙主要類型如下:

1、兒童恐怖症

正常兒童在成長髮育過程中都可能會對一些特殊的物體或情境出現恐懼害怕的現象,這是面臨危險處境的一種防禦反應,不屬於病態症狀。恐懼程度較輕,持續時間較短,不經任何治療,都可以隨着年齡的增加而消失。

兒童恐怖症根據恐怖對象可有幾種:

(1)對動物恐怖症:發生於學齡前期與學齡期,恐怖的對象爲貓、狗、昆蟲等;

(2)特殊環境恐怖症:如害怕黑暗、獨處、登高等;

(3)特殊物體恐怖症:如對尖銳物體的恐怖;

(4)疾病恐怖症:害怕患癌症、肝炎、心臟病,害怕死亡。

(5)社交恐怖症:害怕陌生人、害怕在大庭廣衆下說話、害怕被人注視;

2、兒童社交性焦慮障礙

兒童對新環境或陌生人產生恐懼、焦慮情緒和迴避行爲。通常發生在6歲以前,病程至少1個月,需排除其它兒童心理疾病以及引起恐懼和焦慮症狀的疾病。

該病主要有以下症狀:

(1)在與陌生人或同齡人交往時,存在持久的焦慮,表現爲社交回避行爲;

(2)與陌生人交往時,對其行爲有自我意識,表現出尷尬或過分關注;

(3)患兒與家人或熟悉的人在一起時,社交關係良好;

(4)顯著影響社交關係,導致交往受限,當進入新環境時,感到痛苦、不適、哭鬧、不語或退出。

3、兒童抑鬱症

除表現情緒低落外,可以較多地表現爲多動、攻擊性和衝動性等行爲變化,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成績下降,各種軀體不適等。

按照發生的.年齡不同分爲下列幾種類型。

(1)嬰兒抑鬱

6個月以後的嬰兒與母親分離,在經過短暫的急性痛苦期後,逐漸表現行爲退縮、對環境反應降低、興趣喪失、食慾下降、體重減輕、發育停止、睡眠紊亂等。當母親重新回到嬰兒身旁數月後,抑鬱逐漸消失。

(2)學齡前期抑鬱

表現爲不快樂、哭啼、活動減少、興趣減退、行爲退縮、不願參加活動和遊戲、食慾下降、睡眠減少和紊亂。由於他們的言語和認知發展水平有限,不能確切地描述抑鬱病情,主要是通過行爲觀察和病史幫助判斷;

孩子情緒障礙症的表現 第2張

(3)學齡期抑鬱

此時期除了有學前期抑鬱的表現外,可以出現抑鬱體驗,自責自罪,煩躁抱怨,有自殺觀念或行爲。同時,在學校有行爲方面異常,如學習興趣喪失,注意力不集中,拒絕參加學校活動等。診斷的確立需要結合父母報告的病史和對兒童的詢問,單憑一方面的資料往往會漏診;

(4)青春期抑鬱

症狀類似於成人的抑鬱症狀,有抑鬱的外在表現,也有明顯的內心體驗。但是,與成人不同的是,更多的出現行爲問題,如:攻擊性行爲、破壞性行爲、逃學、藥物濫用,出現自殺的比例也較高。

通常有以下幾種類型:

(1)神經症性抑鬱

表現爲情緒低落、易激惹、疲乏無力、食慾改變、睡眠紊亂。發病與心理素質和心理應激有關;

(2)重症抑鬱

表現爲情緒低落、精神運動性抑制、自我評價降低、自殺觀念、自殺行爲、食慾降低、食慾增加、體重下降或增加、早醒、注意不集中等。重症抑鬱一般都有內部生物學機制的異常;

(3)伴抑鬱的適應性障礙

部分適應能力差的兒童在不良的環境刺激或環境變遷後發生情緒問題,出現情緒低落、悲傷。絕望感等。發病與心理素質和心理應激因素有關,後者所佔比重更大。

4、兒童強迫症

通常表現反覆的、刻板的強迫觀念或強迫動作,如過分反覆洗手、反覆檢查自己行爲、無意義的計數、排列順序、反覆回憶自己剛做完的事或考慮一些無意義的事情。患兒自知這些思想和動作是不必要的、無意義的,但自己無法剋制。

5、兒童癔症

常見於少年兒童,女性較男性爲多見。家庭不和、教育方法不當、父母對孩子過分縱愛和保護都易使兒童發生癔症。文化程序及家庭經濟水平低、或地方風俗迷信影響的兒童也易發生癔症。臨牀發作形式的類型與成人基本相同,一類是軀體形式障礙,是指表現爲非器質性的運動、感覺或植物神經症狀,稱爲轉換性反應;另一類爲分離性反應,表現爲發作性意識朦朧、情感爆發、行爲異常等,發作間期正常。隨着年齡增長,發作表現遂與成年癔症相近似。

二、診斷:

主要分爲:分離性焦慮障礙、兒童期恐怖性障礙、社交敏感性障礙、兒童強迫症、兒童癔症、兒童抑鬱症等,應該注意各個類型之間的鑑別。

孩子情緒障礙症的表現3

什麼是情緒障礙?

情緒障礙發生在兒童少年時期以焦慮、恐怖、抑鬱爲主要臨牀表現的一組心理疾病,只要很小的誘因,就會引發疾病,甚至出現不可挽回的破壞性局面和損失。情緒障礙症主要發生在15歲左右的中學生羣,習慣上稱爲兒童神經官能症或兒童神經症。由於兒童生理、心理髮育年齡特點,其臨牀表現與成人的神經症有較明顯的區別,目前傾向使用情緒障礙一詞。

青少年情緒障礙的表現?

青少年情緒障礙指發生在兒童青少年期的以焦慮、恐怖、抑鬱、強迫爲主要表現的一組疾病。例如,我們常說的焦慮症、抑鬱症,學校恐怖症等等都屬於兒童青少年的情緒障礙範疇。

處於青春期生長階段的青少年,其個性存在不穩定性,易受到家庭社會環境中各種因素的影響而表現出情緒上較大的波動。特別是具有消極和自我抑制人格特質的青少年可能更易經歷消極痛苦的情緒,對生活持消極的觀點,經常感到緊張和不愉快,嚴重的可能導致焦慮和抑鬱,社交等社會功能受損。

孩子情緒障礙症的表現 第3張

“自我不協調”導致情緒障礙

自我是在個人與環境相互作用過程中形成的。孩子是通過和成長環境中所出現在生命中的重要人物的互動逐漸產生自我。

一個人健康的自我的形成與其兒時能否得到積極的關注有關。關懷、愛撫、同情、認可、尊重、喜愛等態度會使孩子感到溫暖和滿足,孩子天真和真實的自我就能得到表現,健康的自我概念容易形成。

在大多數的家庭親子關係中,孩子的行爲只有符合父母的價值觀念,纔會得到肯定,否則就會受到批評、斥責,甚至懲罰。孩子作爲被教養方,往往會養成迎合父母或重要他人的評價模式,對自身的願望和真實感受會進行忽略壓抑。於是,自我的不協調狀態便會出現。當一個人自我不協調,個體會否認或歪曲經驗,就會導致焦慮、自卑或對人敵視、恐懼等適應不良的狀態,出現情緒障礙。

青少年情緒障礙該怎麼辦?

其實,青少年情緒障礙關鍵在於“及時發現,及時治療”。如果達到了一般的情緒的問題,還沒有達到疾病的程度,家長和老師需要去理解到孩子的情緒,要有同理心(心理專業術語叫“共情”),去理解到孩子的想法和感受,然後加以正面積極的引導,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宣泄情緒。

比如,孩子可能剛剛產生了一些不愉快的情緒,如果被家長或老師及時發現和感受到。那麼,作爲家長和老師,一定要傾聽孩子,讓孩子敘說TA自己的想法、情緒;TA如果能敘說,能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把自己的情緒宣泄出來,那麼對孩子還是有幫助的。

如果真正達到了一定的嚴重程度,家長和老師通過一般的引導,無法有效幫助到孩子。那麼,建議孩子進行正規的心理/精神科檢查,進行系統的心理諮詢和治療,必要的時候可能會搭配一些藥物治療。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