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武夷巖茶史的短文

武夷巖茶史的短文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2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武夷巖茶(習慣通稱烏龍茶),是我國曆代名茶中的上品,歷經淪桑而不衰,迄今在國內外市場仍屬佼佼者。獨特的主態環境武夷山在福建崇安縣(現改武夷山市)東南十公里,四面皆溪壑,有三十六峯、七十二洞、九十九巖之勝。峯巖交錯,翠崗起伏,峽谷縱橫。九曲溪水碧綠清透,素有碧水丹山、奇峯怪石著稱。山中氣候溫暖,無嚴寒醋暑之別,年平均氣溫在18℃以上。常年雨量充沛,巖泉滲流,雲霧瀰漫,相對溼度較大。土質爲岩石風化後的砂礫壤土,結構疏鬆,酸度適宜。富含有機質和礦物質。茶和鬆、杉、竹、梅、仙桔、仙李、仙桃、仙荔、紫藤、橄欖、菊花、相思樹等四季吐香的檀物,相依相偎,可見其氣候之溫暖和鐘山川之靈享。1962年冬,當代文豪郭沫若遊武夷山,曾留詩一首:“九曲清流繞武夷,掉歌首唱自朱喜,幽蘭生谷香生經,方竹滿山綠滿溪,六六三三疑道語,崖崖壑壑競仙姿,凌波輕筏筋飛羽,不會題詩也會題。詩情畫意刻劃了武夷山山水美景,令人神往。

武夷巖茶史的短文

武夷全山皆產茶,有巖茶和洲茶之分。生於山岩的稱巖茶,品質特好。巖茶也有區別,真正的`巖茶,生長在巖凹、石隙、石縫天然形成的“盆鉢”裏,或巖壑幽澗之兩側。形成巖巖有茶,非巖不茶。品質最著的爲“正巖茶”,產于慧苑坑、牛欄坑和大坑口,號稱三大坑。產於武夷山範圍內,三大坑以外和九曲溪一帶的,稱“半巖茶”或稱“小巖茶”,品質較遜。產於平地和沿溪兩岸的,叫“洲茶”,其品質只能算一般了。四曲至六曲是巖茶集中產區。五曲有茶洞,“四山環翠……比天台之明巖更爲奇嬌也。”巖茶品種繁多,不下幾百之衆。各稱也雅俗共賞,有“水仙”、“佛手”、“鐵觀音”、“不見天”、“不知春”、“瓜子金”、“過山龍”、“醉貴妃”等等。習慣上把巖茶品種依其品質的高低分爲名叢、單叢奇種、奇種、高種四類。品質差距大,價格也懸殊。名叢產量極少,品質各有千秋,富有動人的傳說,視爲珍品“大紅袍”爲名叢之魁。生於天心岩九龍果巖壁石間,巖壁刻有“大紅袍”硃紅大字。“鐵羅漢”生於慧苑巖。“金鎖匙”生於佛國巖。“水金龜”生於蘭若巖,此屬四大名叢,均爲巖茶之極品。關於“大紅袍”的傳說是非常神奇的:——緣因“大紅袍”野生絕壁,人莫能登,寺僧以食餌誘山猴穿紅衣採之。

——元代在武夷設御茶園,此茶爲皇帝賞識,系派一穿紅袍官員看守,採茶時脫下掛在樹上。

——此茶生於懸巖峭壁,採摘艱難,遂待鳳吹嚇落,寺僧才得製茶。前清某縣官患病;久冶不愈,僧以此茶進獻,一吸而愈。縣官認爲此茶有靈,親臨致祭,以紅袍桂在樹上,答謝山神。

——據天心寺僧雲:“大紅袍”名始於清代。因該茶樹嫩葉呈紫紅色,因而命名。既科學又捨棄了迷信色彩,較爲可信。

武夷巖茶“臻山川精靈秀氣所鍾。品具巖骨花香之勝。”“武夷不獨以山水之奇而奇,更以茶產之奇而奇”,就是巖茶獨特的自然生態環境和因此而孕育的風格,最美妙最真實的寫照。

武夷巖茶在唐代製成“臘面”。在宋代製成“龍風團”。由於文人的歌詠而揚名。范仲淹贊雲:“長安酒價減千萬,成都藥市無光輝”。蘇東坡說得更風趣,“兩腋清風起,我欲上蓬萊”。元代爲朝廷賞識,擇定四曲李仙岩設御茶園,名聲大噪。

明初,御茶園尚存,到朱元璋執政後期,詔罷龍團風餅,改爲芽葉茶,是我國茶葉製造工藝技術一次大革命,遂開沖泡品飲之宗。

獨特的製造工藝武夷巖茶究竟起源於何時?史無記載。研究之各有所論。全唐詩中有詩《尚書惠臘麪茶》雲:

武夷春暖月初園,採摘新芽獻地仙。

飛鵲印成香臘片,啼猿溪走木蘭船。

金槽和碾沉香末,冰椀輕涵翠縷煙。

分贈思深知最異,晚鐺宜煮北山泉。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