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家庭 > 中國澳門的的民俗禮儀

中國澳門的的民俗禮儀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3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謝竈、守歲、逛花市、吃開年飯等。

中國澳門的的民俗禮儀1

節日文化

“謝竈”是澳門保存下來最傳統的中國年俗之一。臘月二十三日送竈神,澳門人謂之“謝竈”。澳門人給竈神按中國傳統也用竈糖,其用意爲——用糖糊竈神之嘴,免得到玉帝面前說壞話。澳門人過年是從臘月二十八開始的,臘月二十八日在粵語中諧言“易發”。澳門企業一般選擇在臘月二十八晚請員工吃“團年飯”,以示財運亨通,吉祥如意。

除夕之夜,守歲和逛花市是澳門人辭舊迎新的兩件大事。守歲是打麻將,看電視,敘舊聊天,共享天倫之樂。受西方聖誕節和情人節的影響,年宵澳門人還會購買一些吉祥的花木迎接新春,現今已成了一個澳門年俗。 澳門在年宵興辦花市,多是桃花,水仙、盆竹、盆桔,花開富貴,祝報平安,鮮花瑞木兆示着新年的美好前程。

澳門人講究“利是”(紅包),“利是”的用意爲以示吉利。春節這天,老闆見員工,長輩見晚輩,甚至已婚人見未婚人都會發“利是”(紅包)。澳門人把大年初二叫作“開年”。

習俗是要吃“開年”飯,這餐飯必備髮菜、生菜、鯉魚,意在取其生財開路。從“開年”這天起三天內,澳門政府允許公務員“博彩”(賭博)。“開年”過後,澳門又完全回到中國傳統春節習俗中,直至元宵佳節,也是煙花爆竹,玩龍舞獅,歡天喜地。

信奉媽祖是澳門華人最具代表性的宗教信仰,也是傳入澳門最早的華人宗教信仰。媽祖是中國的海神,又稱娘媽、天妃、天后。澳門同胞早期除了經營海上貿易外,多數爲水上居民,特別是來澳門做貿易的福建商人,他們爲了祈求海上航行的平安,將源於福建莆田的.媽祖崇拜帶到了澳門。葡萄牙人未開埠澳門前,媽祖崇拜即已傳入澳門。

澳門,葡萄牙語“Macau”,英文名名Macao,即來源於葡人初至澳門時曾見海岸立有一座“阿媽”神像,而稱此爲“阿媽港(Amacao)”,後省稱爲“媽港(Macao,又譯作馬交、麥高等)”。

澳門第一座媽祖崇拜的廟宇建於明萬曆33年(16),當時名天妃廟,位於澳門半島南端今媽閣廟處,由當時在澳門做生意的閩籍商人修建。明崇禎時,在澳門半島北部居住的同胞又在蓮峯山下建起一座天妃廟。

中國澳門的的民俗禮儀
  

風俗禁忌

1、打招呼或表示時,忌諱拍別人的肩膀,廣東人,尤其商人、喜歡博彩活動的人,對於被別人拍肩膀很反感,因爲這有散財或輸錢的不好意頭。

2、搭乘自動扶梯時規則與國際接軌:右側站立,把左邊讓給有急事的人。

3、忌諱數字4、14、44等,因發音與“死”相近,有的香港人也忌諱13。

4、在別人博彩期間,忌諱說買書等與書有關的字眼,因“書”與“輸”同音。

5、忌做“不速之客”,到普通朋友家做客或拜訪,一般都要事先約好,也不要留宿,香港和澳門的住所比較狹小,對客人通常留餐不留宿。

6、忌諱詢問他人的年齡及婚姻狀況、經濟收入等問題,尤其女士的年齡。

7、即使再熱,男士也不宜在公共場所赤膊,會被認爲相當不雅。

8、別在別人面前脫鞋,會被視爲不知禮節的野蠻人。

9、忌單數,結婚、祝壽、開張、入夥等喜慶活動的賀禮宜雙數。

中國澳門的的民俗禮儀2

1、臘八節

臘月初八吃“雜米粥”的習俗。

2、冬至節

冬至經過數千年發展,形成了獨特的節令食文化。諸如餛飩、餃子、湯圓、赤豆粥、黍米糕等都可作爲年節食品。曾較爲時興的“冬至亞歲宴”的名目也很多,如吃冬至肉、獻冬至盤、供冬至團、餛飩拜冬等。

冬至是一個內容豐富的節日,據傳,冬至在歷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經是個很熱鬧的日子。 在今天江南一帶仍有:吃了冬至夜飯長一歲的說法,俗稱“添歲”。

3、九九重陽節溯

農曆九月九日,爲傳統的重陽節。因爲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爲陰數,把“九”定爲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重陽節”名稱見於記載卻在三國時代。據曹丕《九日與鍾徭書》中載:“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爲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爲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重陽節是個歷史悠久的節日,由於年代久遠,節日的形成不易考察明確。因此,關於重陽節的起源,有種種不同的說法:

重陽在民衆生活中成爲夏冬交接的時間界標。如果說上巳、寒食是人們渡過漫長冬季後出室暢遊的春節,那麼重陽大約是在秋寒新至、人民即將隱居時的具有儀式意義的秋遊,所以民俗有上巳“踏青”,重陽“辭青”。重陽節俗就圍繞着人們的這一時季感受展開。(《歲時·傳統中國民衆的時間生活》蕭放 著 中華書局)

4、中秋節

中秋節有悠久的歷史,和其它傳統節日一樣,也是慢慢發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早在《周禮》一書中,已有“中秋”一詞的記載。

後來貴族和文人學士也仿效起來,在中秋時節,對着天上又亮又圓一輪皓月,觀賞祭拜,寄託情懷,這種習俗就這樣傳到民間,形成一個傳統的活動,一直到了唐代,這種祭月的風俗更爲人們重視,中秋節才成爲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這個節日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爲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中秋節的傳說是非常豐富的,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之類的神話故事流傳甚廣。

中國澳門的的民俗禮儀 第2張
  

5、清明節插柳

清明插柳戴柳還有一種說法:原來中國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爲三大鬼節,是百鬼出沒討索之時。人們爲防止鬼的侵擾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們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

受佛教的影響,人們認爲柳可以卻鬼,而稱之爲“鬼怖木”,觀世音以柳枝沾水濟度衆生。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裏說:“取柳枝著戶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節,值此柳條發芽時節,人們自然紛紛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6、端午

據統計端午節的名稱在我國所有傳統節日中叫法最多,達二十多個,堪稱節日別名之最。如有端午節、端五節、端陽節、重五節、重午節、天中節、夏節、五月節、菖節、蒲節、龍舟節、浴蘭節、糉子節等等。

7、除夕守歲

除夕守歲是中國人民春節時早就有的一種饒有風趣的習俗,最早是爲了驅趕“百鬼”,而隨着歷史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驅趕百鬼的含意早已蕩然無存,而今已成爲人們除舊迎新、閤家共享天倫之樂的家庭年會了。

中國澳門的的民俗禮儀3

中國傳統民俗禮儀有哪些

中國的禮儀文化源遠流長,早在西周時期中國傳統禮儀文化就已十分完備,周代的禮儀制度被後世奉爲“古制”,其基本內容延續了幾千年。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中國傳統民俗禮儀,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中國傳統民俗禮儀

《周禮》中確定了中國古代禮儀制度的基本結構,將“禮”劃分爲五類,稱爲“五禮”:

吉禮

即祭祀之禮,爲敬奉神與鬼的典禮,主要有祭天地、祭社稷、祭宗廟等禮儀活動。

凶禮

即有關哀憫、弔唁、憂患的典禮。包括喪禮、遇到饑荒時的荒禮、遇到嚴重自然災害事的吊禮、國內發生動亂時的恤禮、有外敵入侵時的禬禮等。凶禮都是在發生不幸事件之後,祈求和平和減輕災禍的禮儀。

軍禮

有關軍事活動的禮儀。包括用兵征伐、均土地和徵賦稅、田獵、營建土木工程、定疆封土等活動中的禮儀。

賓禮

諸侯見天子,以及各諸侯國之間相互交往時的禮儀,包括朝、聘、盟、會、遇、覲、問、視、誓、同、錫命等一系列禮儀制度。

嘉禮

古代禮儀中內容最豐富的部分,上至王位承襲,下至鄉飲酒禮,無所不包,最重要的內容有婚禮、冠禮、射禮、饗禮、宴禮、賀慶禮等。

中國澳門的的民俗禮儀 第3張
  

古人的傳統日常禮儀

1、行走之禮——在行走過程中同樣注意人際關係的處理,因此有行走的禮節。

古代常行“趨禮”,即地位低的人在地位高的人面前走過時,一定要低頭彎腰,以小步快走的方式對尊者表示禮敬。

2、見面之禮——人們日常見面既要態度熱情,也要彬彬有禮。

拱手禮是最普通的見面禮儀,方式是雙手合抱(一般是右手握拳在內,左手加於右手之上)舉至胸前,立而不俯,表示一般性的客套。

身份高的人對身份低人的回禮也常行作揖禮。傳統社會對至尊者還有跪拜禮,即雙膝着地,頭手有節奏觸地叩拜,即所謂叩首。在當今社會人們相見時,一般習用西方社會傳入的.握手禮。

3、入坐之禮——傳統社會禮儀秩序井然,坐席亦有主次尊卑之分,尊者上坐,卑者末坐。

如果自己不能把握坐何種席次,最好的辦法是聽從主人安排。室內座次以東向爲尊,即貴客坐西席上,主人一般在東席上作陪。年長者可安排在南向的位置,即北席。

陪酒的晚輩一般在北向的位置,即南席。入坐的規矩是,飲食時人體儘量靠近食案,非飲食時,身體儘量靠後,所謂“虛坐盡後”。

4、飲食之禮——飲食禮儀在中國文化中佔有極重要的位置,在先秦人們以“以饗燕之禮親四方賓客”,後代聚餐會飲也常常是一幕幕禮儀活劇。

迎賓的宴飲稱爲“接風”、“洗塵”,送客的宴席稱爲“餞行”。宴飲之禮無論迎送都離不開酒品,“無酒不成禮儀”。宴席上飲酒有許多禮節,客人需待主人舉杯勸飲之後,方可飲用。所謂:“與人同飲,莫先起觴”。

5、拜賀慶弔之禮——中國自古是一個人情社會,人們相互關懷、相互體恤,在拜賀慶弔中有許多儀禮俗規。

拜賀禮一般行於節慶期間,是晚輩或低級地位的人向尊長的禮敬,同輩之間也有相互的拜賀。如古代元旦官員朝賀,民間新年拜年之禮。行拜賀禮時,不僅態度恭敬,口誦賀詞,俯首叩拜,同時也得有賀禮奉上。慶弔之禮,主要行於人生大事中。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