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女性健康 > 健康的烹調方法是什麼?

健康的烹調方法是什麼?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9.3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多數的食物經過加工,貯存和烹飪會損失一部分營養成分,因此,不但要認真選擇食物,還要科學合理的保存,加工和烹飪食物,以最大限度地保留食物中的營養素。

健康的烹調方法是什麼?

如何使食物烹飪後既做到色、香、味、形、質兼美、無害,又做到利於吸收,益人健康,強人體質呢?飲食的健康其實不只是要有豐富的食物種類,高營養的物質,其實有時候食材選好了,在烹飪的時候一個小失誤,就能將美食變毒物。

食品經過烹飪處理,可以殺菌並增進食品的色、香、味,使之味美且容易消化吸收,提高其所含營養素在人體的利用率;

但在加工烹飪過程中食品也會發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學變化,使某些營養素遭到破壞,因此在烹飪過程中要儘量利用其有利因素提高營養,促進消化吸收,另一方面要控制不利因素,儘量減少營養素的損失。

爲了更好地吸收營養,如何烹調最健康?

1、麪食的加工與烹飪

麪粉常用的加工方法有蒸、煮、炸、烙、烤等,製作方法不同,營養素損失程度也不同。

一般蒸饅頭、包子、烙餅時營養素損失較少;

煮麪條、餃子等大量的營養素如vitB1(可損失49%)vitB2(可損失57%)和尼克酸(可損失22%)可隨麪湯丟棄。所以煮麪條、餃子的湯儘量喝

炸制的麪食如油餅等可使一些維生素幾乎全部被破壞,所以要少吃。

2、米類的烹調

米類加工前的淘洗就可損失較多營養素,根據實驗,大米經一般淘洗vitB1的損失率可達40%-60%,vitB2和尼克酸可損失23%-25%,洗的次數越多,水溫越高,浸泡時間越長,營養素的損失越多。

所以淘米時要根據米的清潔程度適當洗,不要用流水沖洗,不要用熱水燙,更不要用力搓。

米類以蒸煮比較好,吃撈飯丟棄米湯的方法營養素損失最多,除vitB1、vitB2和尼克酸可損失50%—67%—76%外還可失掉部分礦物質。

3、肉類和魚類的烹調

紅燒或清燉維生素損失最多,但可使水溶性維生素和礦物質溶於湯內;蒸或煮對糖類和蛋白質起部分水解作用,也可使水溶性維生素及礦物質溶於水中,因此在食用以上方法烹調的肉類或魚類食物時要連汁帶湯一起吃掉。炒肉及其他動物性食物營養素損失較少。

炸食可嚴重損失維生素,但若在食品表面撲面糊,避免與油接觸則可以減少維生素的損失。

4、雞蛋的烹調

蒸、煮和炒營養素損失少,炸雞蛋維生素損失較多。

食物在加熱過程中至少發生了哪些變化:

1、分散作用

生的蔬菜類食物,在細胞之間有大量果膠黏,受熱時果膠溶解,細胞質與細胞膜受熱變性,細胞的通透性增加,細胞內的水分與無機鹽外滲,細胞與細胞之連結被破壞,我們可見蔬菜由挺直變萎軟,蔬菜內的水變成湯。澱粉類的食物如馬鈴薯、甘薯等較長時間的加水加熱後,澱粉顆粒將吸水膨脹而出現變軟,甚至糊化現象。

2、水解作用

如將食物與水同時加熱,則食物中的大分子結構將被水分解成小分子結構,小分子結構更易被人類消化道吸收消化。如魚、肉、雞類在水中加熱時,一部分蛋白質將被分解成膘等,再進一步水解成各種氨基酸。肉湯之所以變鮮是由於出現了遊離氨基酸的緣故。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鮮味與風味,主要是因爲它們分解出不同的氨基酸的'結果。

3、凝固作用

任何一種動植物的細胞都是由蛋白質參與組成的,蛋白質加熱即變性而凝固,凝固的蛋白質容易被消化吸收。最顯而易見的例子是煮熟的雞蛋。

4、酯化作用

烹飪動物性脂肪時,當加酒以後很快便能產生一些具有特殊香氣的酯類物質。豬油、牛油、羊油、雞油,具有不同的香氣。加用不同的酒也將產生不同的香氣,這也是形成不同風味的原因之一。

5、氧化還原作用

食物加熱後其色澤迅速改變便是氧化還原反應的表現。例如動物的肌肉組織,生的時候其所含肌紅蛋白呈血紅色,加溫到56℃時,肌紅蛋白變性、凝固,血色素同時被氧化成變性肌紅蛋白而呈淺灰色或灰褐色,烹飪時間越長,變性越明顯,最後被水解而成肉湯。由於遊離氨基酸越來越多,故肉湯也越來越鮮。食物中的某些維生素,如維生素C在加熱時易被破壞,尤其在鹽、礆的干預下,氧化還原反應進行得更快。

相對而言,脂溶性維生素比水溶性維生素損失略少。大多數蔬菜的葉綠素也會因高溫而破壞,因此,食物的加熱時間不宜過長,更不宜放礆,添加調味品也不宜過早,以減少某些維生素的損失。

6、活性被破壞

一般而言,酶只宜合適的溫度(30℃~40℃)才能發揮其最佳活性,當40℃時活性被抑制,60℃時將引起酶蛋類、醛類等化合物,故可產生一些香氣,其色澤也頗能引起視覺好感。這些碳化的糖在腸道中還可以吸附一些有毒氣體。

7、其他作用

食物在加熱過程中所起的理化反應是十分複雜的,今天的研究工作常常落後於實際需要,且其中還有很多烹飪加工技術是有害的,必須及時加以改進。

從健康的角度,我們建議在食物未經污染的前提下多選擇生食、涼拌、蒸、燉、煨等烹飪方法,可保證基本的營養吸收,利於提高體質健康。

烹調小竅門

1、煮稀飯:滴幾滴芝麻油,煮沸後把火弄小一點,這樣不外溢,味鮮。另外,待鍋裏水燒 到50-60℃時再下米,可防鍋糊。稀飯快好時,放少許自己喜歡吃的蔬菜在裏面,味更鮮,更爽,有營養,易消化。

2、煮水餃:餃子下鍋後如果敞鍋煮,水溫不會太高,能達到100℃左右,隨着水沸騰,餃子會不停地翻滾,餃子皮就煮得均勻,不易破裂。待餃子皮煮熟後再蓋上鍋蓋,水溫上升,餃餡就容易熟透,而且湯清,不粘連,味好。

3、煮麪條:煮水時若在水裏加一湯匙油,麪條就不會粘連,而且能防麪湯泡沫溢出鍋外。煮掛麪時水八成開即下面,放面後攪動幾下,蓋鍋煮沸,再揭蓋加點冷水,蓋鍋煮沸即熱。

4、煮陳米飯:城裏人大多吃陳米,將陳米淘4-6遍,浸泡2小時左右再煮,煮時放入半湯匙食油,旺火燒開後再用文火煮熟,即像新米飯一樣又鮮又香。

5、煮牛奶:煮牛奶若用文火,牛奶中的維生素會受到空氣氧化而被破壞,因此,煮牛奶仍需用旺火燒開,見沸拿開,等10秒鐘左右再放火上燒開,如此煮三四次即可保持牛奶的營養成分,殺死牛奶中的布魯氏桿菌。

6、煮肉妙法:如果要使肉爛得快,可在鍋裏放幾片山楂或幾片蘿蔔片;如果用熱水煮肉則味美,冷水煮肉則肉香;如果煮牛肉,先塗一層芥末,12小時後加少許醋,或用紗布包一撮茶葉與牛肉同煮,則易熟快爛;如果煮的是鹹肉,則可在鍋裏放幾顆鑽有小孔的核桃仁與肉一起煮,就沒有鹹肉的臭味了。

7、煮骨頭湯:水開後加少許醋,使骨頭裏的磷、鈣溶解在湯內,便於吸收利用,湯味也更加鮮美。

8、巧除鮮魚腥味:等魚加熱後再放生薑,或放少許醋烹調,或在湯裏放幾顆大棗與桔皮,均可去腥增鮮美味。

9、燉雞肉:雞殺後放5-6小時左右,待雞肉表面產生一層光亮的薄膜再下鍋,味更美。先將水燒開再放雞燉的湯更鮮。鹽醃漬過的雞肉,冷水時放進鍋燉好些。雞湯在食用前才放鹽味更鮮。

學會科學地烹調方法,才能健康長壽。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