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知識 > 傳統節日的來歷

傳統節日的來歷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9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傳統節日的來歷, 除了建國後的節日,在歷史上也同樣有着許多傳統文化傳承下來,其中雖然很多,但是最有名並且最備受關注的是有八個傳統節日也是最受重視的。那麼下面跟大家分享傳統節日的來歷。

傳統節日的來歷1

春節(農曆正月初一)

春節人們以貼春聯、穿新衣、放鞭炮、吃團圓飯、拜年來歡度這個普天同慶的日子。

春節的由來

春節也叫過年,那麼"年"究竟是怎麼樣來的呢?民間傳說,古時候,有一種叫做"年"的兇猛怪獸,每到臘月三十,便竄村挨戶,覓食人肉,殘害生靈。有一個臘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個村莊,適逢兩個牧童在比賽牛鞭子。"年"忽聞半空中響起了啪啪的鞭聲,嚇得望風而逃。

它竄到另一個村莊,又迎頭望到了一家門口曬着件大紅衣裳,它不知其爲何物,嚇得趕緊掉頭逃跑。後來它又來到了一個村莊,朝一戶人家門裏一瞧,只見裏面燈火輝煌,刺得它頭昏眼花,只好又夾着尾巴溜了。人們由此摸準了"年"有怕響,怕紅,怕光的弱點,便想到許多抵禦它的方法,於是逐漸演化成今天過年的風俗。

元宵節(正月十五)

元宵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這一天人們以吃元宵、放花燈、觀燈會等活動來慶祝節日。

元宵節的由來

很久以前,有一隻神鳥因爲迷路而降落人間,被不知情的獵人射死了。天帝知道後震怒,便下令讓天兵於正月十五到人間防火,將人畜和財物通通燒光。

天帝的女兒不忍心讓百姓無辜受難,便偷偷駕着祥雲來到人間,把這件事告訴了人們。衆人聽後,嚇得不知如何是好。有個老人想出一個法子 “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這三天,每戶人家在門前掛紅燈,燃放爆竹、焰火。天帝就會以爲人們都被燒死了。”

大家聽了都點頭稱好,便分頭準備。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兵往凡界一看,發覺人間一片火光,就稟告天帝不用下凡放火了。人間就這樣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和財產。爲感激天帝之女的善心,從此每年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要張燈結綵,點焰火,放爆竹。

傳統節日的來歷
  

清明節(公曆四月四日——六日)

清明節這一天,人們會掃墓,踏青,放風箏來度過這一個節日。

清明節的由來

相傳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爲逃避迫害而流亡國外,流亡途中,又累又餓,再也無力站起來。隨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點吃的版,隨臣介子推,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煮了一碗肉湯讓公子喝了,重耳漸漸恢復了精神,當重耳發現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時候,流下了眼淚。

十九年後,重耳成爲了晉文公。即位後文公重重賞權了當初伴隨他流亡的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很多人爲介子推鳴不平,勸他面君討賞,然而介子推最鄙視那些爭功討賞的人,他打好行裝,同悄悄的到綿山隱居去了。

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

端午節這一天人們以包糉子,賽龍舟來慶祝這個節日。

端午節的由來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爲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

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爲怕飯糰爲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糉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糉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七夕節(農曆七月初七)

七夕節最普遍的習俗,就是婦女們在七月初七的夜晚進行的各種乞巧活動。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們穿針引線驗巧,做些小物品賽巧,擺上些瓜果乞巧,各個地區的乞巧的方式不盡相同,各有趣味。

七夕節的由來

相傳牛郎父母早逝,常受哥嫂虐待,與老牛相依爲命。無意結識了天上的織女,兩人情投意合結爲夫妻。

婚後,牛郎和織女過着男耕女織,相親相愛的幸福生活。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得知織女和牛郎成親之事,勃然大怒,立即命令天神下界抓回織女。

牛郎回家不見織女,擔着一雙兒女追去。眼看就要追上織女王母娘娘拔下頭上的金簪向銀河一揮,昔日清淺的銀河霎時間變得濁浪滔天,將牛郎織女隔在銀河兩邊。從此,牛郎織女眼淚汪汪,隔河相望。

後來王母娘娘准許每逢七月初七牛郎織女相會,於是人間喜鵲飛上天空爲牛郎織女搭橋,謂之鵲橋會。據說在七夕夜深人靜之時,人們還能在葡萄架或其他的瓜果架下聽到牛郎織女在天相會時的脈脈情話。

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

中秋佳節,人們最主要的活動是賞月和吃月餅了。

中秋節的由來

相傳后羿射下了天上多餘的九個太陽後,很多人前來拜師學藝。這天,后羿將求得的不死神藥,交給妻子嫦娥保管,這事怡好被蓬蒙看到了。

當后羿外出狩獵時,蓬蒙便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危急時刻,嫦娥吞下了藥向天上飛去。由於嫦娥牽掛着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紛紛在月下襬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便在民間傳開了。

賞月吃月餅

重陽佳節,活動豐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等。

重陽節由來

相傳在東漢時期,汝河有個瘟魔,只要它一出現,這一帶的'百姓就會病倒,喪命。。  一場瘟疫奪走了青年恆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點兒喪了命。

病癒之後,他決心出去訪仙學藝,爲民除掉瘟魔。恆景四處訪師尋道,終於打聽到在東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個法力無邊的仙長,恆景不畏艱險,終於找到了那個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長,仙長收留了恆景,並且教給他降妖劍術,還贈他一把降妖寶劍。

恆景廢寢忘食苦練,終於練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藝。

這一天仙長把恆景叫到跟前說 “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來作惡,你本領已經學成,應該回去爲民除害了”。仙長送給恆景一包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並且密授避邪用法,讓恆景騎着仙鶴趕回家去。

恆景回到家鄉,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長的叮囑把鄉親們領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發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準備。

中午時分,隨着幾聲怪叫,瘟魔衝出汝河,但是瘟魔剛撲到山下,突然聞到陣陣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氣,便戛然止步,臉色突變,這時恆景手持降妖寶劍追下山來,幾個回合就把溫魔刺死劍下,從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風俗年復一年地流傳下來。

臘八節(農曆臘月初八)

臘八節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的節日,有臘八節喝臘八粥、泡臘八蒜的習俗。

臘八節的由來

據說當年朱元璋落難在牢監裏受苦,當時正值寒天,又冷又錢的朱元璋竟然從監牢的老鼠洞創找出一些紅豆、大米、紅棗等七八種五穀雜糧。

朱元璋便把這些東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臘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名其曰這鍋雜糧粥爲臘八粥。美美地享受了一頓。後來朱元璋平定天下,坐北朝南做了皇帝,爲了紀念在監車中那個特殊的日子他幹是把這一天定爲臘八節,把自己那天吃的糧粥正式命名爲臘八粥。

傳統節日的來歷2

中秋節

相傳即將來臨的中秋節,象徵着闔家團圓。每年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這一天,全家圍坐在一起吃飯賞月,是中秋節紮根在中國人心底最重要的意義。中秋節是我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關於“中秋”,有這樣一個美麗的傳說故事。

相傳之前天上同時有10個太陽,曬得莊稼枯死、民不聊生。大英雄后羿射下了天上的9個太陽,才使得民間天下太平。後來,后羿從王母娘娘那裏得來了可以成仙得道的靈藥,便把它交於美麗善良的妻子嫦娥保管。誰料此事卻被壞人得知。

有一天,后羿外出打獵,只留嫦娥一人在家。壞人趁機逼迫嫦娥交出不老靈藥,嫦娥自知自己不是壞人的對手,情急之下便一口吞下靈藥,從此便成了仙子,居住在月亮中的廣寒宮內。

后羿回到家後悲痛欲絕,但卻無能爲力。後來,爲了表達對妻子的思念,每年月圓之夜,后羿就便下人擺設香案,遙祭在月宮中的妻子。後來,人們聽聞嫦娥成仙了,也紛紛在月圓之日擺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仙子祈求平安吉祥。從此,中秋節拜月便成了一種習俗。

七夕節

牛郎和織女結婚後,過着男耕女織的生活十分幸福。但是好景不長,這事很快便讓天帝知道,強行把織女帶回天上。牛郎按照老牛的話做了雙牛皮鞋,拉着自己的兒女,一起上天去追織女,眼見就要追到了,豈知王母娘娘拔下頭上的金簪一揮,一道天河便出現了,將牛郎和織女被隔在兩岸。

傳統節日的來歷 第2張
  

他們的'忠貞愛情感動了喜鵲,千萬只喜鵲飛來,搭成鵲橋,讓牛郎織女走上鵲橋相會,王母娘娘對此也無奈,只好允許兩人在每年七月七日於鵲橋相會。

中元節

相傳,目蓮歷經千辛萬苦纔到陰府,見到死去的母親被一羣餓鬼折磨,目蓮用鉢盆裝菜飯給母親,卻被餓鬼奪走。目蓮只好向佛主求救,佛主被他的孝心感動,授予《盂蘭盆經》,目蓮按照經中指示,每年七月十五日用盂蘭盆盛珍果素齋供奉母親,餓鬼再也不敢來搶奪了。從此七月十五這一日便演變成了祭祀已故親人的中元節。

重陽節

很久以前,一場瘟疫奪走了青年恆景的父母,恆景很傷心,所以他辭別了心愛的妻子和父老鄉親,決心出去訪仙學藝,爲民除掉瘟魔。

恆景四處訪師尋道,終於打聽到一位法力高強的仙長。恆景不畏艱險和路途的遙遠,終於找到了那座高山,拜那位長老爲師學習仙法。學滿回家時恰好是九月初九。仙長送給恆景一包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並且密授避邪用法,讓恆景騎着仙鶴趕回家去。

恆景回到家鄉,發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準備。憑藉着高超的技能,恆景幾個回合就把瘟魔刺死劍下,從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風俗年復一年地流傳下來。

傳統節日的來歷3

春節

【來歷】春節原名爲元日,相關的慶祝活動在夏代已經開始。作爲歲首大節,它確立在漢朝。漢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漢武帝頒行《太初曆》,確定以夏曆的正月初一爲歲首。每年的最後一天,就是除夕。

【內涵】春節作爲中華民族第一大節,是節日體系中的核心大節,持續時間最長、內容最豐富。春節蘊涵的辭舊迎新、閤家團圓的意義,成爲凝聚民族情感的重要力量,也使它成爲中華民族自我認同的一個文化符號。除夕全家團聚在一起吃年夜飯、熬夜守歲,是中國人一年一度的文化心結,在外的遊子不遠千里萬里也要趕回家來。

元宵節:

【來歷】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爲“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爲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元宵節又稱爲“上元節”。

【內涵】農曆正月十五夜,是我國民間傳統的元宵節,又稱上元節,燈節。正月十五鬧元宵,將從除夕開始延續的慶祝活動推向又一個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張燈結綵,人們賞燈,猜燈謎,吃元宵,成爲世代相沿的習俗。

清明節

祭祀踏青兩相宜

【來歷】清明節是傳統節日中少有的依陽曆而確定的節日,固定在公曆每年的4月5日前後。清明節舉行的掃墓、踏青等習俗主要來源於古代的寒食節和上巳節。

【內涵】這兩年,每到清明節,黃帝陵、軒轅廟、炎帝陵都要舉行大型公祭,海內外華人從祭祀的儀式中體會到血濃於水的同胞親情。

祭祀先人一直是中華民族民俗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清明時節,上墳祭掃先人顯示了“慎終追遠”的傳統,大批旅居海外的華人、港澳臺同胞也紛紛趕回故土,祭奠祖靈。清明時節春光最好,適合人們到郊外親近自然,擁抱春天。我國的許多地方在清明還有植樹的習慣。

端午節

糉葉飄香習俗多

【來歷】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午節、盂蘭節、蒲節等。關於端午節最早的文字記載見於東漢,五月初五,人們用彩色的絲帶系在手臂上,用來防避兵役和鬼魅,防病防瘟疫。吃糉子、划龍舟則是後來不斷形成的風俗。

【內涵】圍繞端午節及其習俗的來源,形成了一些影響很大的民間傳說,併爲端午節增添了新的習俗和文化內涵。如吃糉子、划龍舟等習俗,較通行的解釋是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增加了愛國主義的精神內核,而在此基礎上衍生出的賽龍舟等多種體育競技活動,也有助於培養合作精神。

七夕節

【來歷】七夕節,又名乞巧節、七巧節或七姐誕,發源於中國,是華人地區以及東亞各國的傳統節日,在農曆七月初七慶祝,源自於牛郎與織女的傳說。因爲,七夕活動的主要參與者是少女,而節日活動的內容又是以乞巧爲主,故而人們也稱這一天爲“乞巧節”或“少女節”、“女兒節”。

2006年5月20日,七夕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傳統節日的來歷 第3張
  

【內涵】每年七月初七,天下的喜鵲在銀河上,搭成一座鵲橋,牛郎和織女才能相見。這個美好的傳說始於漢朝,經過千餘年的代代相傳,深入人心。這一天,民間有向織女乞巧的習俗。一般是比賽穿針引線,看誰更心靈手巧。因此,七夕又叫乞巧節或女兒節。每到七夕將至,牽牛和織女二星都竟夜經天,直至太陽升起才隱退,因而又被喻爲人間離別的夫妻相會。

中秋節

花好月圓人團圓

【來歷】在中國的民俗節日體系中,中秋節形成較晚。漢魏時期,中秋節日尚無蹤跡,唐宋時期,以賞月爲中心節俗的中秋節日出現,明清時期,中秋上升爲民俗大節。

【內涵】中秋是中國秋季的傳統大節,它的地位僅次於春節,中秋爲花好月圓之時,人們由天上的月圓聯想到人事的團圓,因此中秋在古代被視爲“團圓節”。人月兩團圓的意境對於中國人來說是生活中的理想,“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寄託了人生的美好願望。傳統中秋節俗十分重視親情的培育與表達,對於促進社會和諧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重陽節

【來歷】重陽節(農曆九月九日),爲傳統的重陽節,又稱“老人節”。因爲《易經》中把“六”定爲陰數,把“九”定爲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爲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農曆九月初九日的.重陽佳節,活動豐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等。

【內涵】農曆九月初九的重陽佳節活動極爲豐富,有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等。重陽節又是“老人節”,老人們在這一天或賞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鍛鍊體魄,給桑榆晚景增添了無限樂趣。

冬至節

【來歷】冬至,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過冬至節的習俗。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來了,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

時間在每年的陽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間。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過了冬至,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古人對冬至的說法是 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冬至過後,各地氣候都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進九”,我國民間有“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的說法。

【內涵】冬至在我國古代是一個很隆重的節日。至今我國臺灣還保存着冬至用九層糕祭祖的傳統,以示不忘更本,祝福闔家團圓。北方地區冬至有宰羊,吃餃子的習俗,南方的傳統食品有冬至米團、冬至長線面等等。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