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培養結題報告

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培養結題報告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9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培養結題報告,小學生數學是很多家長們都十分關注的一個問題,在小學階段是對於數學的培養是非常有必要的,下面分享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培養結題報告。

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培養結題報告1

一、什麼是數學思維能力?

思維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一般特殊性和規律性的一種間接的、概括的反映過程。數學思維是對數學對象(空間形式、數量關係、結構關係等)的本質屬性和內部規律的間接反映,並按照一般思維規律認識數學內容的理性活動。

二、培養數學思維能力的各種好處

首先,對孩子來講,良好的數學思維能力可以幫助他們快速獲取新知識、更好地進行創造性學習,也屬於智力發展的核心;對教師來講,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能夠有效提高教學效益。爲了教師和學生之間實現更加高水平的教、學平衡,提高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刻不容緩。當然,習慣不是三兩天就能養成的,更何況數學思維習慣,它的養成需要落實到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去,從思維品質的形成開始。

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培養結題報告

三、培養數學思維邏輯的5大途徑:

1、培養思維的靈活性

思維的靈活性是指能隨事物的變化而隨機應變的及時性,以及不過多地受思維定勢的影響。如果缺乏思維靈活性,我們的思維就會更加傾向某種具體的方式和方法,很容易出現鑽牛角尖的情況,片面追求解決問題的模式化和程序化,長此以往造成思維出現惰性。

擅於從舊的模式和普遍制約條件中脫離出來,找到正確的方向;針對知識可以運用自如,善運用辯證思想來平衡事物之間的關係,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懂得變通和調整思路等等,這些是思維靈活性養成的直接表現。

2、培養數學思維的嚴謹性

思維的嚴謹性是指考慮問題的嚴密、有據。要提高學生思維的嚴謹性,必須嚴格要求,加強訓練。

落實到孩子學習生活中去,就是要求在學習新知識時從基本理念開始,做到在思路清晰的前提條件下穩紮穩打,逐步深入,在這個相對來說緩慢的過程中養成思考問題周密的思維習慣,在進行論證推理時掌握足夠的理由作爲依據;在練習試題時善於留心題幹中的隱蔽條件,詳細答題,不吝嗇地寫出解題思路。

3、培養數學思維的深刻性

思維深刻性是指思維活動的抽象程度和邏輯水平,以及思維活動的深度和難度。相信大多數學生都出現過這樣的情況,有時候老師評講試卷,一聽錯題的解題過程很容易就懂了

恍然大悟自己居然犯了如此低級的錯誤,但一旦離開書本和老師就無法領會到解題方法和實質,實現獨立解題。這就要求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要透過現象看數學的本質,掌握最基礎的數學概念,洞察數學對象之間的聯繫,這是思維深刻與否的主要表現。

4、培養思維的廣闊性

思維的廣闊性是指對一個問題能從多方面考慮。具體表現爲對一個事實能作多方面的解釋,對一個對象能用多種方式表達,對一個題目能想出各種不同的解法。在數學學習中,注重多方位、多角度的思考方式,拓廣解題思路,可以促進學生思維的廣闊性。

5、培養思維的批判性

思維的批判性是指思維活動中善於嚴格地估計思維材料和精細地檢查思維過程。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要善於從已有的答案和解題過程中提煉出自己想要的東西,發表自己的見解。

不能一味盲從,要學會用批判性的思路去進行各種方式的反思和檢驗。就算思想上完全接受了東西,也要謀改善,提出新的想法和見解。

以上五種思維品質是提高數學思維能力的必要途徑,但大家切勿忽視了一點,就是這五大思維品質之間的緊密聯繫,不可分一而行,否則會很被思維定勢所牽制,出現機械套用之前思維模式的傾向,並且同一種方法使用的次數越多,這種傾向就會越明顯。

我們就如何養成學生良好的數學思維習慣,討論了五種主要的思維品質及培養方法。而這五種思維品質是最爲重要的。它們之間互相聯繫,密不可分。除了嚴謹性、廣闊性、靈活性、批判性,還有探討性、獨創性、目的性等。

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培養結題報告2

如何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在實踐活動中培養創新能力

數學本身也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聯繫的學科,因而,在教學過程中,更注重巧設問題,將抽象的知識與實際聯繫,保證學生的好奇心、探索慾望得到滿足,激起學生內心深處的學習動機。同時要鼓勵學生多參加社會實踐,從實踐中學習數學、體驗數學,增強認識能力。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給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和條件。

如2008年北京即將開奧運會的時候,我讓學生蒐集大量奧運資料,學生在蒐集的過程中發現絕大部分的比賽成績和獎牌統計榜都是以統計表的形式呈現的,學生在活動中自己就充分感知了數學中統計表的簡潔性,和統計圖表產生的必要性。這樣讓學生自己去實踐,極大地激發了他們發現問題的熱情,提升了其主體參與提問的深度。

精心設計作業培養創新能力

新課程改革的重要目標是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而積極探索並實施多樣化的數學作業形式是一個重要切入口。讓我們逐步將“作業佈置”轉向“作業設計”,在作業內容與形式上改革和創新,讓更多現實的、有趣的、探索性的數學學習活動成爲數學學習的主要形式。

所以教師在設計數學作業時應該從實際出發,因材施教,因人而異,設計出趣味性、層次性、創造性的作業,能夠啓發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習興趣。比如在學完九年級“事件的可能性”後,佈置學生“擲硬幣”,感受概率的大小;

在教完“圓柱體”的體積計算公式時,在下課之前我向學生布置的作業:“我們已經學了長方休、立方體、圓柱、圓錐的體積計算公式,這些圖形都是規則圖形,那對於一個不規則圖形(如一塊石頭),它的體積怎樣來求呢?課後請同學們去研究一下,可以請教別人,也可以查資料,明天數學課上,展示、彙報成果”。

在學習圖形的變換時,佈置學生運用四種變換設計一個美麗的圖案,進行交流,班裏給予評獎並展示,提高了學生欣賞圖形美的能力,讓學生在玩中學習,學習中體驗知識的魅力,獲得成功的喜悅。在這樣的作業中,讓學生主動去創新,這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能起到積極的作用。

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培養結題報告 第2張

方法

營造寬鬆氛圍

要使學生積極主動探究知識,發揮創造性,必須克服那些課堂上老師是主角,少數學生是配角,大多數學生是觀衆、聽衆的舊地教學模式。因爲這種課堂教學往往過多地發揮教師主導作用,限制了學生創造性思維發展。

教師應以訓練學生創新能力爲目的。保留學生自己空間,尊重學生愛好、個性和人格,以平等、寬容、友善態度對待學生,使學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能夠與教師一起參與教和學中,做學習的主人,形成一種寬鬆和諧教育環境。只有在這種氛圍中,學生才能充分發揮自己聰明才智和創造想像能力;其次,班集體能集思廣益,有利於學生之間多向交流,在班集體中,取長補短。

課堂教學中有意識搞好合作教學,使教師、學生角色處於隨時互換動態變化中,設計集體討論、查缺互補、分組操作等內容,鍛鍊學生合作能力。特別是一些不易解決的問題,讓學生在班集體中開展討論,這是營造創新環境發揚教學民主環境的表現在班集體中。

學生在輕鬆環境下,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學生敢於發表獨立見解,或修正他人想法,或將幾個想法組合爲一個更佳想法,從而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集體創新能力。值得注意的是,任何合作都不要讓有的學生處於明顯從屬地位,都是應細心把握,責任確定到每個學生,最大限度調動學生潛能。

從學習興趣上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一種最實際的內驅動力,是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內在因素,是學生學習中最現實最活躍的心理成分,學生一旦對學習產生了興趣,就會在大腦中形成興奮中心,促使各種感官,包括大腦處於最活躍狀態,引起學生的高度注意,從而爲學習提供最佳心理準備。

在《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教學中,我設計了這樣的問題:“一個籠子裏裝有雞和兔,其中頭有45個,足116只,請問雞、兔各幾個?”學生馬上興致勃勃,爭先恐後提筆計算,但在較短的時間難以得出正確的答案,這時我提示:“兔子提起前兩隻足,統統都立正!”

全班同學開懷大笑,教師問:“現在有幾個頭,幾隻足?”“45個頭,90只足。”學生回答。教師又問:“少了幾隻足?”“26只足。”這時學生茅塞頓開,基本上異口同聲地說了兔子13只,雞是32只這個正確的答案。

這樣學習會更加主動、積極,產生愉快緊張的情緒和主動的意志努力狀態,從而提高自己學習活動的效率。可見,數學教學必須要在“趣”上做文章。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注意挖掘教學內容本身內在的樂趣,依據學生的心理特徵和認識規律挖掘數學教材中的興趣誘因,激發學生主動探索的學習興趣。要善於開發和利用學生的好奇心,有意識地創設特定的學習情境,吸引學生主動學習。

方法

(一)導入新課要創新

“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如果課堂的開頭設計得合理,那麼就預示着整堂課的成功。巧妙的開頭設計,能將學生推到最佳的心理準備狀態。它不但能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爲隨後的智力活動提供愉快的背景,而且能夠激發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慾,使之被動的接受型學習狀態,轉化爲主動的進攻學習狀態。

爲激發學習興趣,教師可以藉助圖片、典故、實踐等多種形式導入新課,這樣還能激發學生創新意識的產生,進而水到渠成地引入新課。既凝聚了他們的注意力,啓迪了他們的思維,使他們懷着迫切的心情投入學習,同時又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二)提出學習目標要創新

長期以來,課堂教學目標往往由教師揭示。教師直接提出目標使教師圍繞目標走,學生圍繞目標轉。但是着眼於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組織學生自己確定學習目標,是值得大力提倡的。由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設定目標的方法,不僅僅是一種形式的突破,也是教學思想上的一種飛躍。學生自己確定目標,不僅僅體現教師尊重主體,也體現教師對學生內在潛能、智力因素的開發。

(三)訓練方法、手段要創新

從某種意義講,教學方法、手段就是教學質量。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形成也往往取決於恰當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實踐教學在數學教學中佔有重要地位,充分利用數學實踐,是培養學生創造能力的重要途徑。

因此,必須強化數學實踐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邏輯分析能力和動手能力,培養學生嚴謹求實的作風和勇於探索的精神。

通過實踐,可誘導學生髮散思維,體會成功的喜悅,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讓學生掌握研究數學問題的方法,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造能力。由此可見,教學方法、手段對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的形成具有積極作用。

(四)改革作業內容和形式,在獨立完成中培養能力

作業是學生獨立完成學習任務的重要活動,是教學過程的重要環節,也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因此,把知識型作業改爲能力型作業和創新型作業是十分必要的。

方法

1、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始終貫穿於小學數學教學的各個階段。

小學階段不同年級擔負的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任務側重點是不同的。低年級側重於培養學生初步的比較能力和抽象能力,比如:認識物體、認識數字和簡單的加減法。中高年級開始培養學生的初步分析、綜合能力。

比如:形成數的概念,理解運算的'含義及計算方法。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於引導學生去思考,而不能養成死記硬背的習慣。教師要針對學生的不同階段的思維特點組織教學,同時培養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要貫穿於小學數學教學的不同階段。

2、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在教學的每一節課中的各個環節都要有所體現。

要使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貫穿到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我們在組織教學時,要針對教學的不同階段合理地設計教學內容,使之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都要有所體現。

比如:在教學新知識時,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分析、推理,最後歸納出正確的結論或計算法則,而不應該直接告訴學生相關的知識和結論。只有這樣,才能鍛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才能達到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目的。

3、小學數學的各部分內容的教學都要體現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

在各類知識的教學中都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比如:對於數學概念來說,數學概念要對客觀事物的數量關係或空間形式進行抽象、概括的結果,要求教師要注意通過多種實物或事例引導學生分析、比較、找出它們的共同點,揭示其本質特徵,作出正確判斷,從而形成正確的概念。在這個過程中要充分體現教師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

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培養結題報告3

如何提升孩子數學思維能力

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數學方法以及數學推理能力看起來好像是個大課題,其實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對孩子進行培養。

很多父母都重視孩子認字、繪畫能力的培養,但對數學能力的培養往往都覺得無從下手。一方面大家都知道數學能力的重要性,一方面又不希望孩子過早地接受加減乘除的訓練。

這其實是我們對數學的誤解。把數學能力侷限在了算術能力,這是很片面的。數學和算術其實是兩碼事,真正的數學能力是邏輯思維能力、推理能力。現在有些早教班教孩子的珠心算,將3+2=5、1+2=3等算數當作圖譜讓孩子硬記住,讓孩子一看到或聽到某兩個數字的計算,就能條件反射地說出答案。

而“3”是什麼,“2”是什麼,他們都意味着什麼,“5”在數軸上所處的位置在哪兒,孩子都不懂。著名數學家陳省身先生曾大聲疾呼,我們十幾年的數學教育,只是讓學生學會了計算,而沒有理解什麼是真正的數學。

學算術也不用學算得如何快。過去我們有珠算,現在有計算機,人腦算術無論如何也比不過計算機算得快。數學邏輯智能所說的“處理一連串的推理,識別模式和順序的能力”,即除了計算之外,數學邏輯智能中所包含的邏輯和推理、識別模式、可能性和科學的分析倒是值得我們對孩子悉心培養的。

所以,我們不止要讓孩子學會“3+2=5”,還要知道這個算式背後的數學意義是什麼。學習數學的終極目標不是那些具體的知識,而是在學習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鍛鍊思維方法和思維水平,也就是說數學思維具有一般思維的普遍性。

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數學方法以及數學推理能力看起來好像是個大課題,其實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對孩子進行培養。孩子對世界有天生的好奇心,父母可以通過故事、圖片、兒歌等有趣的形式讓孩子對周圍環境的數、量、形、時間和空間等概念產生興趣,並形成具象的認識,進而建構初步的數概念,並學會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遊戲中的某些簡單問題。

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培養結題報告 第3張

像“多”和“少”的概念,父母就可以通過引導孩子觀察生活,對它們形成具象認識。比如引導孩子發現:餓的時候就可以吃多點兒,吃兩碗飯;不太餓呢,就少吃點兒,吃一碗飯。只要是家長有心,就會發現數學概念滲透在生活各處。比如,孩子要吃餅乾,你就可以問他,你要吃幾個?他說兩個。你可以再問,兩個夠嗎?如果不夠,你就問他要幾個,他說要三個。這時他就知道“三個”是多的。這也是推理能力啊。

孩子上學的時候,會學加減法和乘除法。其實這些概念父母在生活中也可以告訴他。有一碗爆米花,我們往裏面放一點,這個叫“加一點”;你吃掉了一些,那碗裏的爆米花就少一些,媽媽拿走了一些,爆米花又“減去了一些”;而若兩碗爆米花倒在一起,就是“乘法”。

這樣等孩子上小學的時候,他們腦子裏有這些概念,學起來就會容易。但是,如果他們腦子裏沒有數學的概念,靠死記硬背是很難學好的。

另外,還可以通過遊戲、兒歌讓孩子對數字有感性認識。我記得有一個遊戲叫“你拍一,我拍一”,就是兩個小朋友一邊對着拍手,一邊說一些關於數字的順口溜,比如,“你拍一,我拍一,一個小孩開飛機”,這樣的遊戲就非常好,既可以讓孩子學說話,還可以鍛鍊孩子的手眼反應能力,並且可以讓孩子對數學概念有早期的認識。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