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培養孩子真正的能力

培養孩子真正的能力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1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培養孩子真正的能力,中國有句諺語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靠父母的結果就是長大後出現自理能力、情商發展上的諸多問題,父母不能陪孩子一輩子,分享培養孩子真正的能力。

培養孩子真正的能力1

1、認識自己:讓孩子有機會探索興趣

傳統的單向學習方式,讓大部分孩子習慣於接受,無法從學習中發覺自己的興趣所在。

培養個人的興趣可以爲生活帶來許多樂趣。所以,成人應爲孩子提供豐富的環境,同時允許他依照自己的方式及步調去學習與探索,在學習的過程中避免爲孩子帶來壓力造成反效果。

2、潛能開發:激發孩子潛在的天賦

爲孩子提供接觸各種不同類型活動的機會,如:音樂、藝術的欣賞、動植物的照顧、天文地理的探索、身體律動的練習等,不要預設孩子該學到多少,父母可以從旁觀察孩子在不同領域的學習活動,從中發覺孩子的潛在能力。

3、判斷能力:允許孩子犯錯

孩子由於擁有的知識不夠豐富,加上邏輯思考能力不成熟,因此常常無法做出正確判斷。但隨着身心成長及知識增加,孩子也將擁有做出正確決定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經驗的累積很重要,也就是孩子必須有機會練習如何做決定。但在練習的過程中一定會發生做出錯誤判斷的情況,這些錯誤的經驗將是孩子做出正確決定的基礎。

4、思考能力:以開放的方式提問

問題可以引發孩子對於周遭環境的好奇心,讓他動腦思考。但提問的方式很重要。Yes/No類型的問句無法真正幫助孩子進行思考,最好的提問方式應該是採用開放式的問句,如:你覺得怎樣?你有沒有什麼辦法?開放式的提問可以達到幫助孩子思考的目的。

5、創造能力:設計一個有意思的活動

利用特殊的日子或是想一個大家都有興趣的主題,全家人共同設計進行一個活動,如:說故事接龍,角色交換日等,分享全家人的創造力,也可以喚醒和開發孩子另一方面的潛能。

6、感官能力:爲孩子提供感官刺激

在孩子感官發展敏銳的階段,需要各種感官刺激幫助其概念的發展。父母可以提供孩子各種運用感官(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探索環境的機會,如:引起視覺探索的圖形,可供觸摸的不同材質的地板或牆面,能夠動手操作的各種玩具、教具及日常用具,聽得到各種不同的聲音刺激——豐富的感官刺激經驗,是孩子發展抽象化概念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依據。

7、專注能力:不要強迫孩子學習

父母都期待孩子比別的孩子好,每天幫他排滿課後輔導課程及才藝學習,卻沒有問過孩子是否有學習的意願。主動、有意願的學習才能讓孩子發展專注力,而專注力是學習的重要條件,被威脅強迫地去上各種課程,非但對孩子沒有任何幫助,還可能因不愉快的經驗而影響日後的學習。

8、循序成長:對孩子的期待必須合理

父母都希望孩子有高人一等的優異表現與成就,因此容易對孩子產生過高的期望。超越孩子能力太多的期待,會讓孩子看到自己的無能而放棄,如果父母瞭解孩子的實力並給予適當的期待,等孩子達到目標之後再提升標準,就很容易達到目標。

9、親子關係:與孩子分享工作

美國的許多城市設有爸爸日、媽媽日。在這一天讓爸爸媽媽帶着孩子一起去上班,讓孩子有機會了解父母工作的內容及辛苦,對於親子關係的互動有很大幫助。父母認真的工作態度也會成爲孩子的典範,另外也會讓親子互動增加許多話題

10、學習態度:保持你自己的學習熱忱

許多父母常一天到晚叮嚀孩子要認真讀書,卻不見得有效果。最好的方式其實是通過身教影響孩子。父母本身能夠常常保持對於學習的熱忱及新知探索的渴望,將會通過身教影響到孩子的學習態度。

11、表現自己:爲孩子設置作品角

固定的作品展示區,可以讓孩子學習大方地表現自己的能力,和他人討論自己的作品,增加與他人互動的話題及語言學習的機會。

12、增強好行爲:不要過多挑剔和評斷

當孩子拿着他的作品與你分享,滿心期待能得到肯定時,千萬不要用成人的高標準來評斷。學齡前的孩子尚未脫離自我中心的階段,父母任何一句批評都能對孩子造成傷害。成人應學習多使用能傳遞正面信息的語言,儘量減少使用負面語言(如:你怎麼畫得這麼亂,顏色太多了)。

培養孩子真正的能力

13、增進學習力:學習應用先進知識

在這個科技進步的時代中,若能善加利用媒體科技,即使不出門也能知道天下事。學齡前的孩子也可以學習使用電腦,運用科技的進步讓孩子的視野觸角伸得更遠、更廣。

14、抒發情緒:與孩子談話並學習傾聽

每天花點時間與孩子聊天是很重要的。藉由聊天的過程瞭解孩子的想法及需要。在這一過程中,父母需要學習傾聽的技巧,許多父母沒等孩子把話說完就急着要糾正他錯誤的觀念。這種舉動會讓孩子不願再與父母分享他的想法,造成親子之間的隔閡。窗體頂端

15、增長見聞:全家外出遊覽

放假時,全家一起外出旅遊,除了增進親子關係,旅途中的所見所聞也能擴大孩子的視野,豐富他的知識。爲了讓每一次旅行都能讓孩子有所收穫,建議父母讓孩子參與旅行的計劃,全家人一起收集資料,討論行程路線,對目的地有較深的認識。在行程中,父母也應鼓勵孩子運用感官觀察、比較,並發現異同,以培養孩子的邏輯思考能力。

16、培養責任心:給孩子以肯定

孩子喜歡模仿父母的行爲,也許開始對做家事充滿了興趣,父母若能爲孩子預備適合的工具(如:小尺寸的掃把、拖把、吸塵器等),並且給予孩子適當的工作範圍(能力可以完成的部分),孩子可以從做家事中逐漸發展出責任感。

17、設扮演區:提供扮演類型的玩具

洋娃娃、絨毛動物、玩偶、廚房用具、各行各業的工具及服裝等,孩子通過扮演遊戲中角色的扮演學習社會性行爲,瞭解社會的真實情況。父母可以在角落裏爲孩子佈置一個扮演區,在其中擺放幼兒扮演所需的道具。

18、行爲發展:建議孩子加入感興趣的小團體

團體生活可以幫助孩子脫離自我中心的想法,調整自己的態度,表現出符合社會期望的行爲。父母可以幫助孩子選擇一個團體,如:幼兒音樂班或社區中所成立的親子互動團體。通過團體的互動,孩子漸漸發展出社會生活的技巧並達到社會化。

19、關心社會:和孩子討論新聞

以適合孩子的方式與其討論新聞時事,能幫助他融入社會生活,瞭解自己也是社會的一員,五花八門的新聞內容能引發孩子對社會的關心。不過在孩子關心社會的同時,父母也要注意,有些未經處理的新聞畫面及題材會對孩子造成心靈上的傷害。

20、個體差異:避免拿孩子與其他人比較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有其獨特的能力與性格。因此沒有任何一套標準可以適用在所有的孩子身上,父母更不應該拿孩子做比較。父母只要幫助孩子與自己過去的行爲作比較即可。

21、建立價值觀:做有原則的父母

年齡小的孩子,需要一些簡單明確的規則可以依循,特別是有關常規的建立。孩子是否能夠清楚知道規則與父母是否能堅持自己的原則有親密的關係。父母若能堅持原則就可以清楚地讓孩子知道對與錯。

22、促進心智:把家變成學習的地

孩子的心智發展必需從做中學。因此父母應善於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機會,幫助孩子有效地學習。例如:廚房可以是學習數學及科學的地方,洗澡時可以學習浮與沉的概念,照顧動物的活動讓孩子能認識動物的構造和習性。

23、解決問題:鼓勵孩子處理困難

大多數的孩子遇到問題時都會直接尋求父母的協助,太會幫助孩子處理問題的父母往往教出依賴心很重的孩子。父母不要小看孩子的能力,他也能夠自己處理一些不太複雜的問題。因此父母應該從旁輔導,給孩子機會來自己學習解決問題。

培養孩子真正的能力2

一、給孩子選擇,而不要給孩子答案

對於剛上幼兒園的小孩,媽媽可以擺出兩雙都合腳、穿上去都舒適的鞋,對孩子說:“寶寶今天想穿哪一雙鞋呢?”可別小看這一舉動,這樣一來,小孩子就不是簡單、機械地伸腳穿鞋,而是要動腦筋想一想了。“人一動腦子,上帝就怕了”,這雖是一句俏皮話,但是說明了人只要動腦子,就可以變得很強大。

要注意的是,給孩子的選擇範圍不要太大,如果上例中的媽媽,拉着小孩的手問:“寶寶,今天想穿什麼鞋呢?”孩子一定一臉茫然地看着媽媽。另外,選擇的`物件也一定要是同類,例如上例中的媽媽擺出的是兩雙都舒適的鞋,若是擺一雙孩子的小鞋和一雙媽媽的大鞋來讓孩子選擇,這樣做就不太恰當。

二、讓孩子承受自主的結果

乍聽之下,這句話有些可怕,孩子那麼小,就要承受結果,是不是殘忍了一些?當然,所謂的結果一定是孩子能夠承受的,而且,在孩子做出決定之前,父母可以給予其暗示,或是一旦產生不良結果時,採取一定的應對策略。但是,一定不要去幹擾孩子的決定,而是應提醒他,一定要再想一想,只要思考妥當了,就果斷地付諸行動。

三、正確對待孩子“擡槓”

有時,父母要孩子“這樣做”,可他偏要“那樣做”。這時候,父母的反應就非常重要。有的人也許怒不可遏,大發雷霆,心裏想:“我養你這麼大,敢不聽話了。現在還小,以後長大了,翅膀硬了,那還得了!”這樣的反應實在是糟糕透頂,對孩子發怒是父母缺少智慧的表現。父母發怒,孩子心裏一定是害怕的,最後不得不服從決定。這樣多發幾次脾氣後,孩子再也不敢有自己的主張了,只有唯父母馬首是瞻,父母說往東就往東,再也不敢往其他方向了。

培養孩子真正的能力 第2張

可是有智慧的父母不會這樣去培養一個沒有主見、不能獨立的孩子。他們面對孩子的“擡槓”,會積極地與孩子溝通:“孩子,你如果不接受媽媽的決定,可以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但是,媽媽還是希望你再想一想。”如果我們這樣講,孩子一定會冷靜下來,仔細想一想,從而決定是不是要聽取意見。

從另一個方面看,孩子敢與父母“擡槓”,說明他有自己的獨立想法,如果他在父母不贊成的前提下,堅持按自己的想法去做,那麼他會拼着一股幹勁去做好,因爲他要讓我們明白,他的決定纔是正確的。如果做不好,孩子也會承擔後果,不會推卸責任。這時候,切記不要說風涼話,要鼓勵孩子的敢作敢爲,同時,幫助孩子分析失敗的原因,這樣可以使孩子下一次作出正確的決定,找到更好的行動方法。

四、常問孩子想要什麼

不少父母都自以爲了解孩子需要什麼,可是真問孩子後,回答或許會讓父母驚愕:孩子怎麼會想要這樣的東西?

幾乎所有的父母總愛問:“孩子,你長大了要做什麼?”孩子的回答也總是能讓人滿心歡喜,因爲父母問了多次之後,孩子也大概知道了父母所期望的答案。

“長大了要做什麼?”,這樣的問題是讓孩子有一個遠大的夢想,但是,如果經常問孩子:“你明天想要什麼?”這就高明多了。因爲明天即將到來,伸手可及,願望也可以很快實現,同時,孩子也會有思考的緊迫感,因爲不立即決定,明天很快就會成爲今天,然後成爲昨天。

接下來,父母應鼓勵孩子在“明天”到來前完成自己許下的願望。他的願望得到重視,並很快可以實現,這將大大鼓勵孩子確立勇於創新、勇於實踐的信念。

五、讓孩子參與家務

孩子多數時候好像是父母的觀衆,家中的事務,他並不清楚,家中的麻煩,他更是不得而知。

培養獨立能力,首先是培養其獨立思考和決斷的能力,然後促使其努力去執行。執行中一定會遇到挫折,此時父母要多鼓勵,巧妙地告知改進的方法,孩子的獨立能力就會與日俱增。

這樣,孩子長大成人後才能展翅高飛,大有作爲。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