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注重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

注重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7.5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注重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智力的遺傳性不可改變,但同時也不要給寶寶太大的壓力,解決問題、培養能力,是很多孩子的發展目標,寶寶的情感認知還處在一個初級的階段,看完注重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學着啓蒙家裏的小天使吧!

注重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

注重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1

大家都知道,人才的教育必須從小學生做起,原因在於小學生是最早接受知識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時期,他們對一切新鮮事物都有好奇心、他們對老師的教導總是認真的聽取,不存在如中學、高中時期的叛逆心理。知識的傳授、創新意識的培養、思維能力的開拓在小學時期最容易被開發和實現。當然在小學教材中,語文、數學、英語、音樂甚至其他學科教育對學生的思維能力的開發是不同的,它們分別通過不同的方式去培養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

數學教學是一門將算數與生活相結合的一門學科,它不是單一的,一成不變的固定知識,一個答案可以有多種不同的計算方式。我們很多算數的結果都是通過現實生活取材得出的,要求算數者從生活中發現答案,從生活中開拓思維想象力去找尋結果。可見數學教學是一門開拓思維的學科。

一、小學數學教育對學生開拓思維能力的意義

首先是小學數學教材的'選題大多來源於我們的生活,我們在小學數學課程中經常會看到這樣的簡單的例子:某班男生25個,女生20個,女生的佔比是多少?男生、女生取源於我們現實生活的人類,學生可以去細數劃分,然後去計算得出結果。

還有就是一臺電視機降價了400元后賣了2000元,降價了百分之幾?電視機來源於我們生活常見的事物,不管是男生女生還是電視機都能從生活中找出原型,更有利於學生從原型中思考問題,得到他們想要的答案。

其次數學計算方式的多樣化是開拓學生思維能力的關鍵因素,數學多種符號表示的邏輯推理本身就促使學生去研究推理。我們知道數學答案唯一,但計算方式卻可以有多種,就是說一道數學題可以有幾種甚至十幾種計算過程,這麼多的計算方式來自於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了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

現如今很多小學考試題目中均有思維能力訓練的題目,爲的就是通過題目的計算去開拓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儘可能的發揮自己的思維能力想出多種計算方式及計算問題。由此可見,小學數學教育很大程度上在學生創新推理能力較強的時期,激發了他們的思維能力,讓他們學會從現實生活中去找尋答案。

二、小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如何更好的貫穿在數學教學中

現代化的教學,已經不再是傳統的簡單的知識的傳授,更多的是促進學生的德智體全方面、開拓性的思維發展教育,很多學校已經將思維訓練課程作爲一門新課程運用到教學中。從上面小學數學教育對學生思維能力的意義分析可以看出,數學知識和運用與思維能力的發展是緊密相關的,學生在解答數學問題時,不斷的去開拓自己的思維能力去計算,去想象,從而激發了學生的思維能力的運用。

數學計算的多樣化開拓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比那些死記硬背的單一文字更能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創新發展。那麼如何才能做到思維能力的培養貫穿在整個數學教學過程中呢?

1、數字來源於生活,創造生活情境計算

我們可以從歷屆小學數學教材中發現,很多的數學知識都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可以說從數學符號、計算的物體、計算方式等都是學生從生活中去發現得來的,結合現實生活中的實物去巧妙的用來數學的計算,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思維創造性,設立生活情境,發展學生的觀察力和好奇心,從而開拓他們的思維能力。

2、放手管理,激發學生的自主性

目前很多小學的老師在教育方式上太過傳統守舊,只懂得如何將知識全部的灌輸給學生,強迫學生去接受,從來不讓學生在課堂上表現出自己的想法,這樣的教學方法嚴重阻礙了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

尤其是在數學教學中,老師要學會設置一個題目,給學生們充足的時間和空間去發揮他們的想象力,要激發學生主動回答問題的能力,提高他們的主人公意識,讓他們在課堂上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每一道數學題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算法,要讓學生將其不同的算法表現出來供大家學習。老師的放手管理,不僅能激發學生的自主性,更能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的發展。

總之,小學數學教育對學生的思維能力的發展意義很重大,時代的不斷進步,要求人才的高素質能力的培養,高素質能力人才的培養必須從小學時代做起,小學時期的數學教育是最能激發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的學科,源於生活的事物、發散性的想象、多樣化的計算方式所有的這些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注重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2

如何培養孩子自控能力

技巧一:採用代幣法來延遲滿足 代幣法也是延遲滿足的好方法之一。等孩子年齡稍大一些時,爸爸媽媽可以和孩子約定,假使買新玩具,要用平常積累起來的“五角星”來進行交換。“五角星”是平常孩子表現好的時候獲得的“獎勵”。一般在孩子積累到5次或10次後就可以滿足自己的需要。孩子每次獲得“獎勵”的過程就是一種等候。爸爸媽媽每次給予獎勵的標準一定要統一,不能失去原則性。

技巧二:延遲從一分鐘開始 培養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要遵循小步遞進的原則。也就是說,不要期望孩子一開始就能等候20分鐘。只需孩子能等上一小段時間,而且在等候的時間裏不哭不鬧,就是在自我控制了。最初的延遲時間不要過長,否則會讓孩子垂頭喪氣,放棄追求的目標和信心。

技巧三:等候時不要過分關注 延遲滿足是一種自律行爲,但是孩子還小,往往需要通過他律才能做到延遲滿足。隨着年齡的增長,也可以讓孩子嘗試自我監督。孩子在等候時,爸爸媽媽可以做自己的事,不要讓孩子感覺正在看着他。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