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寶寶需要製造第二語言環境

寶寶需要製造第二語言環境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3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寶寶需要製造第二語言環境,父母不僅關心孩子的健康的情緒,也希望孩子有一個好的成長環境,良好的語言教育能促進寶寶思維和智力的發展,來分析寶寶需要製造第二語言環境

寶寶需要製造第二語言環境1

0-6歲是語言學習的敏感期,特別是3歲前是潛意識語言學習的敏感期,也就是說,在3歲以前,寶寶的語言學習不需要特殊的努力,只要給予適當的語言環境和刺激

寶寶很快就能掌握正確的發音、大量的詞彙和良好的語言習慣,同時掌握兩種語言。第二語言環境是指根據寶寶語言發展的敏感期,在生活中有意地讓寶寶接觸母語外的第二種語言,培養寶寶的興趣,以爲這種語言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採用“母語教學法”

藉助於學習母語的方法來學習英語,從聽說入手,在玩中學,在學中玩,通過遊戲、交談,按照寶寶掌握語言的規律,從單詞——單句——複句的順序,逐漸掌握英語,建立英語思維。

當寶寶看見狗時,告訴他“dog”;看見椅子時,告訴他“chair”,當掌握了一些基本詞彙後,就開始出現句子。這種學習方式和學習母語的方式基本相同。

選擇適合的教材

寶寶熟悉的生活內容就是最好的教材,因爲寶寶的思維特點決定了他們容易接受具體的、熟悉的和感興趣的內容,特別是生活中經常接觸的各種事物的名稱、特點、作用(如自己的身體各部位的名稱、能幹什麼、食物的名稱和味道

家中各種器具的名稱和用途、動物的名稱、吃什麼、住哪裏等等),都是很好的教材。還可以根據寶寶的興趣選擇一些專業的教材。適合的教材包括:卡片:包括各種交通工具、動物、蔬菜、顏色等的卡片

寶寶需要製造第二語言環境

同時學習母語和英語兩種說法。圖書內容可以是生活內容,也可以是簡短、優美、朗朗上口的兒歌、故事等。可以先用漢語講一遍,再用英語講一遍,逐漸地寶寶就能理解。

磁帶裏許多優美動聽的英文歌曲,也可以作爲教材,跟着英文歌曲做律動、跳舞都是寶寶喜歡的方式。如果家長有良好的英語基礎,可以爲寶寶營造英語生活環境。

親子間經常用英語交流,最好能反覆用簡單的單詞或短句告訴寶寶關於事物的名稱、事物之間的.聯繫,並配合身體動作,以幫助寶寶理解,增加學習的興趣;此外,收看電視中的兒童英語節目,經常播放英語歌曲等對寶寶學習英語也有幫助。

如果寶寶是參加機構的英語教學,家長就應該配合教師的要求在家中儘量爲寶寶營造一個語言環境。

如果家長的英語非常流利,可以人爲營造完全雙語環境。即在任何場所,一個家長用英語與寶寶交談,另一個家長用漢語與寶寶交談。這樣,寶寶能夠比較容易地學會英語。希望家長們及時注意培養孩子的興趣。

媽說英語爸講日語三歲小孩難開口

眼看兒子小強3歲多了還只會簡單地叫"媽媽"、"爸爸",尤其近一個月他更是隻字不說,完全用指手畫腳代替了原就少得可憐的言語,這可把魏女士夫婦急壞了,趕緊帶他到醫院檢查。

經檢查、詢問,醫生認爲,小強無論體格還是智力發育都沒問題,之所以語言發育比不上同齡兒,尤其是這段時間的"失語",都怪魏女士家裏的語言教育太"超前"。

原來,魏女士在校學的是英語專業,而丈夫是學日語的,小強兩歲多,他倆就計劃着讓小強提前接觸一下英語和日語。於是,他倆每天對着孩子用不同的語言交流,幾乎是英語、日語、漢語輪番上陣。

然而,小強不僅沒有"三語"齊頭並進,反而連以前會說的一些簡單漢語也越說越少,直至徹底"失語"。兩三歲的孩子,正處在語言發育的關鍵期,他們還沒完全形成自己的語言,如果家庭語言環境太複雜

會給正在模仿成人語言的孩子造成很大困惑,最終延遲語言發育甚至導致語言發育障礙。門診上,經常遇到類似語言發育遲緩的孩子,要麼是家長太早開始雙語教育,要麼是爺爺、奶奶說方言,爸爸媽媽講普通話。

1歲多開始教孩子說話,最好統一用標準的普通話;和寶寶進行語言交流時,家長要和孩子面對面說話,發音要準確清晰。

想要什麼讓他說出來家長別太心有靈犀

兩歲左右,正是孩子語言發育的關鍵階段,當他們有某種需求時,鼓勵他們用簡單的話語表達出來,正是促進語言發育的好機會。可是,當孩子伸手指向自己想要的東西時,不少家長不等孩子開口

就“心有靈犀”地滿足他;有時甚至孩子抿抿嘴,家長就把水遞過去了。長此以往,孩子沒有說話的需要,勢必影響語言發育。

即便是不會說話的小小孩,家長也不能呵護得太過分,哪怕讓孩子爲了喚起大人對他需求的關注哭鬧兩聲,或用手勢表達,對孩子以後學說話也是有好處的;而一旦孩子會說簡單語句了

他再用手勢表達需求,家長也不能立即滿足,要有意識地訓練他,如問他“寶寶要什麼?這是牛奶,這是麪包。”鼓勵孩子說出想要的東西。假如他表現得好,就用親親、抱抱作爲獎勵,能增強他主動說話的自信。

寶寶需要製造第二語言環境2

多語言環境會讓寶寶更聰明

多語言環境對嬰兒的成長有許多好處,因此生長在多語言環境中的寶寶相對於生活在單語言環境中的寶寶會更聰明些。

一歲的諾亞·塞爾維多生活在一個多語言世界中:他的爸爸說英語,他的媽媽說韓語,他的奶奶和外婆分別說英語和菲律賓的塔加路族語。華盛頓大學的帕特麗夏·庫爾教授在對諾亞這樣的孩子進行研究後發現,多語言環境對嬰兒的成長有許多好處。

寶寶需要製造第二語言環境 第2張

庫爾教授長期以來一直致力於研究嬰兒學習語言的驚人過程。目前,她在實驗室中的一個重要項目,就是研究像諾亞這樣同時學習好幾種語言的嬰兒。在諾亞媽媽的積極配合下,研究人員對諾亞的大腦活動進行了記錄。

研究人員給諾亞戴上一個安裝有電極的帽子,這種帽子不會引起疼痛的感覺,能在嬰兒聽到類似“ba”和“da”這些組成語言的最基本元素時,記錄下他們大腦中的電子信號活動。

新生兒能區別不同語言

庫爾教授表示,在最開始時,嬰兒的大腦就像是一張白紙。她說:“新生兒能夠區別所有的語言。”然而,當他們長到6個月大時,大多數嬰兒就只能對自己從父母和其他人那裏重複聽到的聲音作出反應,而通常情況下他們聽到的只有一種語言。

那麼,如果嬰兒在家裏或類似的實驗中同時聽到兩種語言,又會出現什麼情況呢?研究結果顯示,在這種情況下生活的嬰兒,會對兩種語言都作出反應,並且他們對這兩種語言所作出的反應分別來自大腦的不同區域。

庫爾解釋說:“在嬰兒的大腦中會產生兩個不同的電路。其中一個對他們的母語產生反應,另一個則對第二種語言產生反應。”

許多研究都表明,從大腦一個區域向另一個區域轉換的能力,能使嬰兒在某些方面有更好的表現,也就是說,多語言的環境能讓他們變得更聰明。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