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用什麼方法處理孩子的分離焦慮比較好

用什麼方法處理孩子的分離焦慮比較好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5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用什麼方法處理孩子的分離焦慮比較好,後天的啓蒙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孩子的智力,面對難題,家長要與孩子一起面對,問題的解決有利於發展孩子的能力,培養孩子的這種能力是非常關鍵的,爲大家分享用什麼方法處理孩子的分離焦慮比較好。

用什麼方法處理孩子的分離焦慮比較好

用什麼方法處理孩子的分離焦慮比較好1

1、鄭重其事的告別儀式

我們說過不要偷偷溜走,和孩子分開籤,要有一個不敷衍的告別儀式。

陪孩子玩一會兒,用愉快的情緒告訴他,媽媽要上班去啦。

建立你回家的時間標誌,讓孩子有明確的期待。比如你下午6點下班,寶寶5點左右吃水果,那麼就說“吃完水果,媽媽就回來了”。

出門前再強調一次,媽媽走嘍,你吃完水果就回來哦。然後愉快且果斷地離開。

堅持一段時間,寶寶就會明白,媽媽離開是必須的,但媽媽真的會回來,回來後會陪他玩。

2、告訴孩子你去哪兒

孩子很小,可能對工作是什麼不理解,但是我們也需要告訴孩子,我們外出是做什麼,和誰在一起,都做什麼,爲什麼不可以帶你一起去等問題,所有的疑問爲的是告訴孩子,父母外出,是有任務的,不是玩。

3、回家後高質量陪伴

離開,回來,是你和孩子之間的承諾。回來後,給孩子一個大大的暖暖的擁抱。讓孩子通過你的言行感受到,上班是高興的,不是可怕的事。

在家的時間,和孩子做一些只屬於你們之間的親密行爲,比如固定由媽媽來給寶寶洗澡,爸爸陪孩子講故事讀繪本,讓你們短暫的相處變得更加特別,也更加值得孩子用一整天來期待。

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光,多給予關愛和呵護,讓孩子產生足夠的安全感和勇氣,去面對每一次的分離!

用什麼方法處理孩子的分離焦慮比較好2

分離焦慮這樣的情緒宣泄不受地域影響,無論在世界上的什麼位置,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都會出現這樣的情緒反應。屬於孩子不想與母親分離而表現出來的'一種特殊依戀。這樣的情緒造成許多年輕的母親,在孩子3歲前都會遇到孩子明顯的分離焦慮問題,非常頭疼且不知該如何應對。最常見的情況就是,媽媽準備上班,剛要出門,孩子已經哭得聲嘶力竭,淚如雨下,不管怎麼哄都是不行。作爲家長,我們要理解寶寶的各種“粘人”行爲,這是孩子在一遍遍的反覆確認、證實媽媽是愛自己的,自己是被愛的、自己是可愛的!只有當這種需求完全充分的被滿足後,孩子才能勇敢的邁出屬於自己人生中真正的獨立的第一步!

如果您作爲家長希望改變或者降低孩子的分離焦慮,那麼必須以培養孩子的安全感爲首要任務。只有安全感充足的孩子纔會出現積極地主動地開心地與母親進行分離,完成其自己的人格的發展。對於這一點最重要的就是父母不要有失落感,我們必須認識到孩子是一個擁有獨立人格的個體,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的思維模式和自己的嚮往和追求,這也就註定了孩子早晚要邁出屬於他們的獨立之路。對於安全感比較好的孩子,等到了青春敏感期的時候出現的問題相對比較少,也可以在學校老師和家庭教育中順利的形成獨立的人格,成爲一個社會中的自然行爲能力人。

解決孩子的分離焦慮問題,最重要的是認同和理解孩子的情緒,讓孩子在內心中深信父母是愛他的,是不會拋棄他的。解決分離焦慮的問題,是需要給孩子一段適應期。家長平時可以與孩子玩一些鍛鍊分離的小遊戲,比如捉迷藏和上班遊戲等等,通過生活中游戲的模擬,讓孩子確切知道媽媽會回來的。當孩子比較適應後,就可以真的離開5-10分鐘,孩子很快就明白你說的是真話。這樣做一段時間後,孩子就會適應母親的短暫離開,正常的離開一天也是孩子可以接受的一種情緒。

而對於學校來說,一方面是學校本身要營造一個非常好的好玩的環境;另一方面是家長要告訴孩子,幼兒園是非常非常好玩兒的,都有哪些具體的比較好玩的內容,讓孩子先對幼兒園產生好奇,產生興趣,讓孩子有一種意識。對於孩子不願意去幼兒園的行爲,也就是針對幼兒園的分離焦慮問題,擴展延伸地來看這個問題其實就

是孩子對外面的世界缺乏瞭解,如果孩子對外面世界有了解、有認知的情況,孩子就不會那麼害怕、就不會那麼恐懼,也就不會出現嚴重的分離焦慮。所以如今市面上很多各種各樣的培訓班,爲什麼會被家長熱捧,最主要的一點因素就是不爲孩子在這樣的培訓班中真正學到什麼,而是希望這樣的培訓班可以給孩子不斷去接觸新的、好玩兒的環境,然後讓孩子知道外面的世界不可怕,很有趣會有很多的朋友可以和自己一起玩。

再擴展一點來講,家長們應該在孩子三歲——四歲這個年齡段,教會孩子一些獨立的能力。告訴孩子很多事情是需要獨立地去做一些事情。這樣做更有利於孩子今後形成獨立的人格,擁有更好的性格。不要幫孩子分擔的越多對孩子越好,很多事情該讓孩子自己承擔的就讓讓孩子自己來,刷牙,洗臉,晚上睡覺之前的洗漱,讓孩子養成自己穿脫衣服的習慣,自己整理簡單的內務。對於大一點的孩子要讓他們養成吃完飯會自己把碗放到洗碗的池子裏,自己會洗自己的水杯。一些簡單的事情都需要讓孩子自己去做,因爲這樣要求的目的是爲了讓孩子做完這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之後擁有成就感,對於孩子來說,成就感就是做完這件事情自己特別自豪,特別高興,覺得自己很厲害。只有孩子覺得自己強大了,覺得自己可以了,纔不會出現特別明顯的分離焦慮。

母愛的含義是從孩子出生之後,一步步的由母親教會孩子分離,母子之間關係的昇華其實就是父母與孩子分離的過程,這樣的分離是今後生活中最爲常見的一種形式,這之後未來孩子人生的成長中無數次要面對的常態,而未來的這些分離都是以年幼的時候上幼兒園的最初分離爲藍本進行復制。此時期孩子獲得的依戀,以及處理分離的經驗,將生成伴隨孩子成長中固態的“內部工作模式”影響他們的一生。做父母的,一方面需要建立好與孩子的親密關係,幫孩子建立好穩定而安全的依戀;另一方面,也需要在心裏建立“當離開時必須離開”的思想意識,並妥善處理好孩子的分離焦慮情緒。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