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必須教你的孩子承受挫折

必須教你的孩子承受挫折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3.5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必須教你的孩子承受挫折,孩子的教育問題應當受到重視,未來的好壞,取決於孩子現階段的成長,培養的能力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此時的耕耘會讓孩子在未來受益良多。現在分享法國媽媽育兒經:必須教你的孩子承受挫折。

法國媽媽育兒經:必須教你的孩子承受挫折1

在法國,就沒有關於“不”的矛盾心理。“你必須教你的孩子承受挫折”是法國人育兒的格言。在我最喜歡的一套法國系列童書《完美公主》(Princesse Parfaite)裏有這麼一幕。圖畫上,主人公左薇(Zoé),拉着媽媽走向一個薄餅外賣櫃檯。故事寫道:當經過外賣櫃檯時,左薇停住腳步。她想要一塊帶有黑莓果醬的薄餅。她的媽媽拒絕了,因爲她剛剛吃過午飯。

在下一頁,左薇又來到這個薄餅外賣櫃檯,這次打扮得正如書名,好似一位完美的公主。這一次她用手矇住眼睛,不看那一排剛剛出爐的糕點。她在自我約束。“爲了抵制誘惑,左薇知道,把頭扭到另外一邊。”文字描述道。

必須教你的孩子承受挫折

在第一幕中,左薇沒有得到她想要的,她哭了。這一幕的描寫非常必要。在第二幕,她自己分散注意力,但她在微笑。書中要表達的信息是,孩子經常會不時地屈服於他們的慾望。但在他們自我約束,並控制了自己後,反而感到更加開心。(同時值得點出的是,巴黎父母不允許小女孩穿公主裝去逛街,除非是參加嚴格要求着裝的派對或者在家裏的時候。)

在《快樂的孩子》(A Happly Child)一書中,法國心理學家迪迪埃普萊克斯爭論說,讓孩子快樂的最好方法是讓他感到受挫。“並不是說你不讓他玩耍,或者不去擁抱他們,” 普萊克斯說,“當然必須尊重他的感覺、他的節奏和他的獨立性。簡單說,這個孩子必須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學習他不是世界的中心,而事情也要一件一件地做。”

有一件事讓我驚訝於法國人對孩子行爲的期望是如此不同。當我在海濱小城度假時——就是我看到所有法國孩子都能在餐廳快樂地吃飯的那個地方——我帶小豆豆逛商店,商店裏掛滿了各色的水手條紋T恤衫。小豆豆立刻開始把它們拉扯下來。我呵斥她住手,可她根本不聽。

對我來說,作爲一個學步兒,小豆豆糟糕的行爲是可想而知的。因此我很驚訝售貨員非常不悅地說:“我從來沒見過這種孩子。”我趕快道歉,然後離開了這裏。

沃爾特米舍爾說,向小孩子投降,是進入一個危險循環的開始:“如果孩子發現當他們被告知要等待,而他們大哭後,媽媽就會過來,等待也就結束了,那麼他們很快就學會不去等待。因爲拒絕等待、大叫、哭鬧,並繼續自己的行爲,反而能得到縱容。”

法國父母不會介意每個孩子有自己的脾氣,但他們普遍認爲,任何健康的孩子都有能力不去哭鬧,當聽到大人說“不”的時候不會崩潰,而且通常不會糾纏不休或者扔東西。

法國父母更傾向於把孩子的任意要求叫做心血來潮——一種一時衝動的迷戀。法國父母對此會毫不猶豫地說“不”。“我認爲法國女人比美國女人更早地理解孩子會有要求,而這些要求是不現實的。”一位同時接收法國和美國孩子的兒科醫生告訴我。

一位法國心理學家寫道,當一個孩子有了心血來潮的要求——比如,他的媽媽帶着他去逛商店,他突然要求買一個玩具——這位媽媽應該保持絕對的平靜,溫柔地解釋說今天沒有買玩具的計劃。然後她應該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通過講她自己人生的故事,來繞開這個心血來潮的要求。“關於父母的故事,永遠都能讓孩子感興趣。”這位心理學家說道。(看到這個觀點後,每次一出現狀況,我就對西蒙說:“快講講你的人生!”)

這位心理學家說,在這個時候,母親可以通過和他擁抱,或者看着他的眼睛來和孩子保持緊密的溝通。但她必須讓他明白,“他不能要風得風,要雨得雨。重點是不能讓他認爲自己是權力中心,可以爲所欲爲” 。

法國父母不會擔心讓孩子受挫就會傷害他們。相反,他們認爲如果孩子不能妥善應對挫折,纔是毀了他。他們把應對挫折當成一種人生的核心技能。他們的孩子需要學習這種能力。如果父母沒有教孩子這一點就是失職。

一位保姆勞倫斯說,如果在她做飯的時候一個孩子要她求抱抱,“那就要向他解釋,‘我現在不能抱你’,然後告訴他爲什麼” 。

勞倫斯說她有時也無法做得很好,但她會保持鎮定,然後讓孩子抒發自己的失望情緒。“我不會讓他哭8個小時,但我會讓他哭一哭,”她說,“我會向他解釋我不能這麼做的原因。”

這種情況在她同時照顧幾個孩子時會經常發生。“如果你正在忙一個孩子,而另一個需要你,如果騰得開,我當然會抱他。但如果不行,我會讓他哭一下。”

法國人那種“即使是很小的孩子也應該等待”的觀念,源於早前一段法國育兒的黑暗時期,那時大人要求孩子安靜並且順從,同時也源自一種觀念,那就是即使是嬰兒也具有學習能力。基於這種觀點,小豆豆只要抽泣我們就餵奶的做法,其實就是把她看作了小小吃奶癮君子。反之,期望她變得更有耐心,就是在尊重她。

法國媽媽育兒經:必須教你的孩子承受挫折2

我始終堅信父母應該給孩子一個美好的童年,作爲父母可以讓孩子做家務。進行適當的社會實踐,但真的不必讓孩子過早的`嚐到生活的苦,苦難和壓力對於某些孩子來說是改變命運的動力,但對於心理承受能力不強的孩子而言,那會是壓倒他們的最後一根稻草,人類並不是經歷越多的挫折,就能對挫折免疫,相反,是人類對於美好生活的希望,纔是戰勝挫折的力量來源。

身爲曾經也遭受過校園欺凌的我來說,看到這種種情節簡直是咬牙切齒,特別想走進電影世界當中,質問那名懦弱的班主任,難道當初他走上三尺講臺的時候,是抱着這樣的初心去教育孩子的?,爲何學校爲何要將學生分個三六九等,來自基層家庭的小孩就應該受到欺凌嗎?老師應該多多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在發現班級裏出現“校園欺凌”苗頭時,應該要做出努力去平復受傷學生的心理創傷,而不是袖手旁觀;家長也絕不能用“挫折教育”作爲藉口來掩飾自身的懦弱,有時候父母的不理解和疏忽關愛才是讓孩子墜入深淵的推手。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