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教育 > 幼兒園個人反思15篇

幼兒園個人反思15篇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5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當今社會生活中,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反思指回頭、反過來思考的意思。反思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個人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個人反思15篇

幼兒園個人反思1

今天,醫務室通知我們班的孩子做健康體檢,這本來是一件小事,可是因爲種。種的原因,卻變成了一件大事。我給班裏的孩子分了批,一半一半進行,沒想到孩子們到了醫務室就顯得非常興奮,你說我講,吵吵嚷嚷,還不時地把玩醫務室裏的東西。弄的我和校醫一個頭兩個大,我要邊聽,還要邊記錄下孩子們的測量數據,在那麼吵鬧的環境裏我根本聽不清楚。於是在忍耐了一些時間後,我再也受不了了,對着他們開始大聲的批評,可是他們剛安靜了一會,吵鬧的聲音又一次響起了,不一會兒,我又因爲受不了發作了,又批評了幾句。這樣反反覆覆地好幾次,這次體檢在我的生氣、指責中結束了。孩子們最後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了,一個個沒有了先前的嬉笑吵鬧,耷拉着腦袋,等待老師的最後責罰。那時候的我當然是氣憤勝過了理智,在教室裏讓他們又一次經受我喋喋不休的指責。

在事後,我經過了反思,覺得自己也有需要反省的地方。孩子總歸是孩子,不同的地方,他們會有新鮮感,會很好奇,進而有點不受約束。我應該在孩子們進行健康檢查之前,把有些該注意的東西全部說清,比如到了那裏不要大聲吵鬧,不要跑來跑去等,這樣先給孩子們打好預防針,再比如說做到的孩子老師回來後會給他獎勵,我想我如果事先能這樣說,孩子們的表現肯定會比那天的好很多。一直讓孩子在犯了錯誤後學着反省,我突然意識到讓孩子們學着反省的同時,自己也要做功課,也需要好好自我審視、自我檢討。

幼兒園個人反思2

我們在進行主題活動《春天來了》的過程中,很多孩子表現出對春天發生的自然現象很感興趣,可是圖片和教師的講解已經不能吸引孩子們的眼球和興趣了,於是在設計這個教案時,我就注意到這幾天的天氣,一向是以晴好的天爲主,所以我就設想了在室外上這個活動。開始上課時,我就很神祕地對孩子們說:“今日教師要帶你們去外面上課,你們想不想去?”安排孩子在草坪陰涼的地方坐好以後,我就引導孩子說“你們擡頭看看,春天的天氣好嗎?”孩子們都說“好”,我套用歌曲的歌詞第一句話“春天天氣真好”引導孩子說話,我說“公園真好看,你看到公園裏哪裏好看?”引導幼兒說出“花兒都開了,楊柳樹枝對着我們彎彎腰”。同樣的方法我又引導孩子們說出第二段的歌詞“蝴蝶姑娘飛來了,蜜蜂嗡嗡叫,小白兔兒一跳一跳又一跳”。之後我就對孩子們說“春天真好,教師把剛纔你們說的話,編成了一首好聽的歌。”我把歌曲完整的唱一遍後,問“孩子們歌曲裏你聽到了有什麼?”當唱第二遍時就請孩子們跟着教師輕輕的唱,這時我用很慢的速度再請孩子一齊輕輕的唱,同時請孩子們跟我做簡單的動作,邊唱邊做。最終我就請配班教師放歌曲《春天》的錄音磁帶,我就領着孩子們一邊圍着草坪學蝴蝶飛,一邊唱。不知不覺中一節課就在

我和孩子說說唱唱做做中結束了。由此次活動後我發現:

(1)充分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發揮其進取性、主動性。活動開始,就請幼兒去戶外有陽光有樹蔭的地方,使得孩子對這個活動很期待。經過教師的提問和引導,孩子們會很欣喜的看到,原先歌曲中的資料竟然是平常看到的東西,他們就在我們的身邊,並且活動進取性也提高了,不是一節普通的音樂課所能到達的效果。而教師的作用也不再是簡單的教授知識的人,而是孩子們的玩伴,就在旁邊適當引導,把孩子說的話整理一下,然後編成完整的歌曲。

(2)創設良好的環境,讓幼兒邊玩邊學。藍天白雲,紅花綠草,暖暖的陽光使孩子沉靜在大自然的和諧中,身心能夠放鬆。教師改變以往的教育者的身份以同伴出此刻孩子面前。時而用神祕的聲音,時而用歡快的聲音吸引着孩子。給孩子一個表現自我的機會,讓他們能夠沒有顧慮的邊做邊唱,不怕說錯,不怕唱錯,能開心地跟着教師唱起來做起來就已經到達教學目的了。

(3)選擇適宜的環境很重要。

到戶外上音樂課對於我們託班的孩子來說還是存在必須的困難的,雖然大部分的孩子能夠做到有始有終上完課,可是一小部分的孩子容易出現自由走動渙散的現象,所以除了要請配班教師做好配班工作外,場地的選擇也很重要,要避免吸引孩子注意力的人和物出現,這樣才能到達教學目標。

幼兒園個人反思3

近期,我們學習師德師風材料,聽了精彩的師德師風演講,我感覺到他們是用心訴說,用情去表達,真正體現了教育工作者對事業,對孩子的摯愛,折射出他們崇高的師德。我們身邊也有許多師德建設的典範與楷模,她們吧自己全部的心血熱情獻給了自己所鍾愛的事業,用愛心與責任全面展示了幼兒教師的光輝形象,雖然她們所說的所做的都很平凡,但正是這些平凡的事蹟,質樸的話語,使我的心靈受到了一次次強烈的震撼,受到了一次生動而深刻的師德教育。

師德教育是一項古老而常新的話題,也是生命中永恆的主題,一輩子都要去做的人格工程。良好的師德是教師職業之本,是教師靈魂,事業成功的原動力,就像機器的發動機,江河的源泉一樣重要。

幼兒園的工作需要多方人員的配合才能得以良好運作,這就需要教師具備良好的“團隊精神”。團隊精神,只有四個,簡單的說來就是溝通、信任、團結、協作配合、互相幫助。幼兒園是一個大家庭,個人只有涌入到這個大家庭才能得到良好的發展。在這方面我體會頗深,作爲幼兒園的一名教師,總是在想,幼兒工作是一項艱苦而又有耐心的工作,由於孩子小,不懂事,我們小班的老師,左手抱一個,右手樓一個,前面還有一羣哭的稀里嘩啦……可是這一幕不斷的重複上演,面對這樣的孩子,我們的老師毫不猶豫的摟着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孩子有哄又親。雖然我們這個年齡上有老,下有小,可是幾年如一日在教育戰線上任勞任怨,支持着我們這份執着的是我們對幼教工作的信念!正是我對這個團隊的熱愛,我纔會認真的學習,忘我的工作,無私的奉獻。正是在這樣一個團隊裏,我體會到合作的愉快,領略到工作的樂趣。

今後我將不斷強化師德,不斷深化教育改革,紮實推進素質教育,堅持不懈努力進取,不斷攀登教師道德修養的新高度、新水平,這是歷史賦予我們的責任。教學讓我們大家攜起手來,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大膽創新,銳意改革,勤奮工作,用愛心和行動譜寫幼兒教育事業更新的、更大的篇章。

幼兒園個人反思4

教學目標:

1.瞭解一個人在家時的一些安全常識,如:陌生人敲門時不開門,不開煤氣,不碰電器等,不做危險的事情。

2.建立初步的自我防範和自我保護的意識。

3.鍛鍊幼兒的反應能力,提高他們動作的協調性。

4.體驗遊戲的快樂。

教學準備:歌曲《小兔子乖乖》、PPT

教學過程:

一、演唱歌曲《小兔子乖乖》,導入活動。

1.教師與幼兒邊唱歌邊表演童話故事《小兔子乖乖》。

2.提問:

(1)小兔子一個人在家的時候發生了什麼事情?

(2)大灰狼敲門的時候,小兔子是怎麼做的呢?

3.引導幼兒根據歌曲表演內容回答。

4.師:小兔子真聰明,一個人在家的時候沒有給大灰狼開門,保護了自己。

二、情景表演,引導幼兒知道一個人在家不給陌生人開門。

1.創設情境:教師扮演陌生人,請幼兒扮演一個人在家。大家觀看錶演情景表演。 提問:如果你一個人在家,那你會怎麼做呢?

2.小結:小朋友們做的真棒,都沒有給陌生人開門,保護了自己,真了不起。

三、播放課件,能夠分辨一個人在家哪些事情是應該做的,哪些事不應該做的。

1.播放課件。

2.提問:"哪些是我們一個人在家應該做的?哪些是不應該做的?爲什麼?會出現怎麼樣的危險?

3.小結: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會遇到一個人在家的時候,一個人在家的時候我們不能獨自走在陽臺上,不能將手放進插座中,不能一個人走出家門,我們可以在家,看看書,睡午覺,玩玩具。要注意安全。

四、學教授兒歌《一個人要安全》,鞏固幼兒一個人在家的安全知識。

小朋友,要記牢。一個人,呆在家,危險動作不去做,插座開關不亂動,小刀碗筷不亂碰,陌生人來敲門,千萬別把門打開,做個安全好寶寶。

五、在音樂歌聲中結束。

教師和全班幼兒一起邊唱邊跳《小兔子乖乖》

教學反思

1、通過遊戲的方式讓幼兒在快樂中收穫了知識。

2、 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個體差異,讓每個幼兒積極參與到遊戲中來,鼓勵膽小的孩子。

3、給幼兒足夠的空間,讓幼兒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

幼兒園個人反思5

在語言《分房子》活動中,結尾部分我設計了語言遊戲“接龍”,讓孩子在孩子的提問要求下嘗試接答結果,“因爲天氣太熱”(所以我要洗澡,所以我出汗了,所以要開空調……)“因爲我愛吃蔬菜”(所以我的身體好,所以我長得高,所以……)

結尾部分的設計,將故事教學與孩子們的現實生活緊密聯繫,這樣有助於幼兒更好的掌握“因爲……所以……”的句式。“因爲……所以……”是一個因果關係的短語,將這個短語的學習運用在語言遊戲中,比較貼合幼兒的年齡特點,能有效地調動孩子們的情緒,爲幼兒正確使用短語“因爲……所以………”作了鋪墊。讓幼兒能主動學習,敢於嘗試思索,說出不一樣的答案,較好的體現了幼兒的嘗試精神,順利的完成了教學任務。

平時我們總是耐心教育幼兒互相關心、互相幫忙、互相照顧,而現實當中卻是另一番景象。於是,我幫咪咪換好衣服後,遞給她一杯水,關心地問她:“咪咪,剛纔大家都笑你,你心裏好受嗎”咪咪難過地搖搖頭。之後,我向小朋友提出一個問題:“看到別人生病了,你會怎樣辦”有的小朋友說:“不應當笑話她。”“應當拿衣服給她換,倒杯水給她喝,不應當——————”大家發言十分進取,最終經過討論:小朋友明白我們大三班是一個大家庭,每個人都會有困難,都需要別人的關心和幫忙,我們應當像一家人一樣熱心幫忙朋友。

幼兒園個人反思6

不同教師羣體的反思水平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對不同教師羣體反思能力的培養應體現不同的特徵。在對能力培養的構想中,筆者將需要得到幫助的教師羣體定位爲“反思實踐者”,而將能給予“實踐者”幫助的教師羣體定位爲“反思支持者”,這些“支持者”包括教師同伴和幼兒園園長,也包括大學專業教師或科研機構的教育專業研究人員。以下是筆者對不同發展階段的教師進行反思能力培養的初步構想。

一、入職期教師的培養——從觀察描述入手,積累教學經驗,瞭解反思思路本文中入職期教師是指教齡1年以內的新教師。這類教師的知識大多屬於陳述性知識而較少屬於程序性知識。這些陳述性知識是表面的、抽象的,缺乏具體實例的支撐;少量的程序性知識則顯零散而不繫統。因此,對於新教師羣體,反思能力的培養應該從觀察開始,通過觀察優秀教師的大量教學實例,積累各種“背景性知識”,理解組織教學的原理和一般教學經驗,探究優秀教師的教學與他們的知識結構之間的聯繫,同時通過聆聽“反思支持者”外顯的、展開式的反思活動,瞭解反思的基本思路。具體方案舉例如下:

反思實踐者反思支持者

定期觀摩現場教學或錄像,並嘗試把執教者的教學過程和教學行爲講述出來,儘量詳盡、全面。因爲講述過程本身就是對他人的教學過程進行歸納、概括、反思、評價和再理解的過程。如某新教師在觀摩優秀教師組織的小班打擊樂活動“大雨小雨”後,對執教者的教學過程和行爲作了如下描述:“這位教師先請幼兒複習歌曲《大雨小雨》,又請幼兒邊唱歌邊做動作,唱‘大雨’時做幅度較大的自上而下抖動手臂的動作,唱‘小雨’時做兩手指輕輕觸碰的動作,最後請幼兒用兩種打擊樂器——鈴鼓和小鈴分別爲兩段歌詞伴奏。”對新教師的講述進行補充,並且採用提問的方法幫助新教師關注關鍵問題。如:“這位教師在請幼兒爲兩段歌詞選擇不同的打擊樂器伴奏時用了什麼方法?她最先提的問題是什麼?(想一想,什麼樂器發出的聲音像是在下‘大雨’?什麼樂器發出的聲音像是在下‘小雨’?)幼兒回答不出來時,她又提了什麼問題?(現在老師這裏有兩種樂器——鈴鼓和小鈴。請你敲敲小鈴,搖搖鈴鼓,聽一聽哪種樂器發出的聲音像下‘大雨’,哪種樂器發出的聲音像下‘小雨’?)當某某小朋友回答不出來時,這位教師走到他面前,對他說了什麼話?(鈴鼓發出來的聲音像下‘大雨’,小發出來的聲音像下‘小雨’,對不對啊?)請總結一下這位老師的提問策略。”

逐一回答“支持者”所提的問題,比較自己的描述和“支持者”描述的不同,看哪些教學環節被自己忽略了,並做好記錄。

聽取“支持者”對教學中各環節的解釋,積累各種“背景性知識”,即在具體的實踐情境中支撐其選擇和判斷的知識。對現場教學或教學錄像中執教者的教學行爲進行解釋,並向新教師指出執教者用以調整教學策略的非言語線索,幫助新教師總結在什麼情況下,利用什麼教學策略可以解決什麼樣的教學問題。如“當教師提出的問題幼兒難以回答時,教師應該隨時調整問題的難度,如將問答題改成選擇題,甚至改成是非判斷題,從而使無效問題變成有效問題。”

在“支持者”的幫助下對優秀教師的教學行爲進行分類總結,記錄關鍵環節,並形成書面材料向全園發佈。這可以爲回顧、反思自己的教學活動提供原始素材。因爲只有知道什麼樣的教學行爲是合理的,才能爲教學反思提供基本的參照物。幫助新教師分項歸納優秀教師的教學行爲,分析優秀教師各種教學行爲的類型、特點、效果。

傾聽“支持者”的理論分析,形成書面材料大學專業教師或專業研究人員從理論角度剖析教學中的問題,幫助新教師將觀察到的教學實踐與原有的知識(教學法知識,課程知識,教育學、心理學知識)聯繫起來。這種方法可以使新教師獲得接近實際的經驗。這樣,教師同伴運用教學經驗,專業教師運用教育理論,共同幫助新教師分析當時的教學情境,使新教師逐步形成反思的理論框架,積累經驗材料。

幼兒園個人反思7

在《長大了》活動中,當活動進行到仿編兒歌資料時出現了讓我覺得比較棘手的問題,幼兒在仿編兒歌時總是轉可是彎來,總是圍繞自我說,思維受到了限制,而聯想不到自我的東西也會變長變短。我想了想可能是我的引導上出了偏差吧,因爲剛開始我只是口頭上簡單地解釋和引導了一下,似乎有點高估了幼兒的抽象思維本事,之後我便用食物和動作進行引導,這時纔有一部分孩子反應過來。

從那裏能夠很清楚地明白:啓發孩子的思維必須藉助具體事物來進行,採用直觀教具,幫忙幼兒積累豐富的表象。同時要調動幼兒的多種感官參與活動。讓幼兒經過視覺觸覺等來認識事物,描述事物。

(1)充分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發揮其進取性、主動性。活動開始,就請幼兒去戶外有陽光有樹蔭的地方,使得孩子對這個活動很期待。經過教師的提問和引導,孩子們會很欣喜的看到,原先歌曲中的資料竟然是平常看到的東西,他們就在我們的身邊,並且活動進取性也提高了,不是一節普通的音樂課所能到達的效果。而教師的作用也不再是簡單的教授知識的人,而是孩子們的玩伴,就在旁邊適當引導,把孩子說的話整理一下,然後編成完整的歌曲。

(2)創設良好的環境,讓幼兒邊玩邊學。藍天白雲,紅花綠草,暖暖的陽光使孩子沉靜在大自然的和諧中,身心能夠放鬆。教師改變以往的教育者的身份以同伴出此刻孩子面前。時而用神祕的聲音,時而用歡快的聲音吸引着孩子。給孩子一個表現自我的機會,讓他們能夠沒有顧慮的邊做邊唱,不怕說錯,不怕唱錯,能開心地跟着教師唱起來做起來就已經到達教學目的了。

幼兒園個人反思8

活動目標:

1、放屁是正常生理現象,瞭解其祕密。

2、激發對科學探索及閱讀的興趣。

3、能自由發揮想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

4、能簡單複述故事。

活動準備:

圖畫書《每個人都“噗》;自制PPT;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說說對“噗"的看法

根據幼兒回答,出示相應的字卡

二、知道放屁是正常的生理現象

1、介紹主人公,知道“噗"是憋不住的。

(1)邊講故事邊提問:小強想忍住,能行嗎?

(2)PPT、播放,知道噗是憋不住的。

2、講述故事,知道“噗”的形成。

(1)觀看圖片,提問:噗到底是什麼?是怎麼形成的呢?

(2)說說還有哪些人也會噗呢?

3、進一步體會“噗"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

(1)知道“噗"是一…一種正常的身體反應。

小結:當我們知道了解了以後就會變得很正常了。

4、PPT‘播放,引出故事名稱《每個人都噗》。

三、探尋屁的祕密

1、引發思考,進一步瞭解噗的興趣。

提問:每天都要放屁嗎?放屁和我們吃的東西又什麼關係?

放屁和我們的身體有什麼關係?

2、自由觀看、探索“噗移的祕密。

3、師幼共同交流,解讀“噗"的祕密。

4、教師疏理小結

四、出示故事書,激發孩子喜歡閱讀科學故事書的興趣。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教師從幼兒的興趣出發,抓住幼兒的需要,結合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做了充分準備,使教學任務順利完成,達到預期目標。

幼兒園個人反思9

1、我的感受

本活動所帶來的第一次:第一次參加文山州幼兒園名師工作室的教案設計與公開課交流活動;第一次以社會領域的內容設計公開課;第一次在自己的幼兒園裏用自己班的幼兒進行公開課交流。參加這樣的活動對我來說既是一次挑戰,也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雖然有畏難情緒,但我還是抱着學習的態度參與了,不管結果怎樣,參與的過程是“痛”並快樂的。

2、本節活動所體現的特點

(1)在教育中重視幼兒社會性的培養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社會領域的目標中指出:5——6歲的幼兒應知道自己的民族,知道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還能

說出自己家所在的省、市縣名稱知道家鄉的代表性特徵。本活動體現了《指南》精神,讓幼兒在活動中更瞭解自己生活的社會環境,爲孩子進入社會打下一定的認知基礎,使孩子更關心、更願意瞭解身邊的人與事。教學各環節的設計始終爲活動目標服務,緊跟社會領域的方向,沒有偏向其他領域。

(2)注重幼兒獨立意識和表達能力的培養

大班孩子有根據圖片或其他信息自主表達的能力,活動中給予幼兒充分的自主表達的時間。孩子在個別交流、集體交流的過程中,我關注幼兒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和結果,培養了孩子大膽表達的能力。

(3)選擇認知方法尊重孩子的年齡特點

在社會活動中我避免了過多說教與灌輸,選擇了適合孩子年齡特點的教學方法:知識點與多媒體有機的結合、動與靜的學習方法相結合,始終吸引着孩子的注意力。

3、存在的問題

(1)在本活動中活動內容安排過多,按照大班的幼兒接受能力應適量減少內容中的少數民族。

(2)在活動的結尾部分應有幼兒對家鄉情感知識的提升。

(3)我的提問、談話、交流、講解等語言可以更加精練,更適合幼兒的聆聽習慣。

幼兒園個人反思10

《聰明的烏龜》是一個寓意很強,主角語言比較鮮明的故事。故事中用不一樣的主角扮演來描述一件事,用鮮明的語言來烘托其中的寓意,教育孩子遇事要動腦筋,想辦法。活動中,讓小朋友按主角的特點模仿對話。

本次活動中,在敘述故事這一環節,教者沒有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講述整個故事,這樣孩子在聽的過程中就沒有完全理解故事資料,孩子的學習用心性不是很濃。如果去誇張的表現故事,用故事的情節去感染孩子,讓孩子注意力集中以提高幼兒的學習用心性,可能效果會比較好。在第二次複述故事中教者只是看圖複述,沒有很好的引導孩子自我去看、去說,如果教師作爲一個引導者來引導孩子去看圖說話,充分的讓孩子去“說、想、看、演”。本次活動的效果就應會更好些。

幼兒園個人反思11

幾乎每個人都在感嘆,爲何時間過的這麼快!在忙忙碌碌中,半個學期過去了。回首這段時間的工作、生活,真是酸、甜、苦、辣盡在其中。望着漸漸成長的孩子們,從他們身上讓我找到一種自豪感。這半學期的幼兒園生活,使孩子們學會了許多,各方面進步也很大。我整理一下思緒,總結這段時間的工作,以便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

曾經聽人說幼兒園教師要具備“三心”:愛心、童心和細心。我也在平時的工作中認真的做到這“三心”,用愛心去關心每一個孩子,用孩子般的童心去和他們遊戲,用細心去關注每個孩子的成長變化。而我認爲具有一顆愛心是一切的基矗幼兒園是個兒童的世界,而我們正生活在這色彩斑斕的兒童世界裏,我要用我的愛心去滋潤一株株纖細的幼苗,培育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除了有愛,我們還必須有足夠的教育教學能力,豐富的經驗,具備一定的教育教學藝術。每次的教學活動我都認真對待,爲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更好、更快、更開心地接受教師所授的內容,我總是不斷的嘗試、探索、創新。爲了讓每個孩子都能長好、學好、玩好,每個人的能力都能在原有基礎上有所提高,我根據班級實際情況,以“綱要”爲準則和曹盼老師一起商議、討論,制訂了班級計劃、月計劃、周計劃等各類計劃。在一日活動中不僅以遊戲貫穿各科教學,還積極使用肯定鼓勵等方法,使班裏每個幼兒都在溫馨、歡樂的環境中身心愉快地學習、生活。

在家園互動中,我認真做好每一位家長的工作。因爲我知道幼兒教育不單單是幼兒園的教育,家長們的支持和幫助也是至關重要的。因此,我常常利用家長園地、幼兒接送時間、校訊通、幼兒園網站等及時向家長反饋孩子在園的學習、生活情況,適時地向家長宣傳科學育兒的知識。同時,孩子們在幼兒園裏遇到了什麼問題,總是第一時間與家長取得聯繫,家園一致共同教育。

在業務學習中,我認真學習同事的經驗並仔細認真地做好記錄,在活動後的空餘時間認真思考推敲。在週末休息時,我會閱讀一些幼教雜誌,如《幼兒教育》、《早期教育》等等,上網查閱有關幼教資料,借閱與教育教學有用的各類書籍和音像資料進行觀看學習。同時我還積極參加園內組織的各項活動。

在這半學期中,我學到了很多東西。但這還遠遠不夠,尤其在教學活動的環節設計上還有不足,還需進一步努力。雖然我沒有什麼驕人的成績,但每個孩子的進步使我感到欣慰,也給了我幹勁。我將在工作中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爭取把工作做的更好。

幼兒園個人反思12

擔任學前班教學工作中,我感覺到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口語表達能力發展很快。在學習中,他們的認知能力不斷提高,腦中積累的詞彙不斷豐富,表達的慾望也隨之加強。特別是拼音教學,與語言教學密切相連,更能有效地促進孩子語言能力的發展。

學前班的孩子具有明顯的學前幼兒的特點,好動是他們的共性,學習注意力持續時間短,最喜歡的是遊戲、活動。作爲識字工具的漢語拼音,對於善於直觀形象思維的學前班孩子來說是單調乏味的。如何激發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興趣?結合漢語拼音本身的特點和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在課堂教學中採取了以下措施。

一、注重圖、形、音結合。

漢語拼音課的教學內容只有抽象的表音符合,沒有詞句等豐富的內容,缺乏一定的語言文字情境,這些讓幼兒學起來感到很枯燥。教學中,我將拼音製作成不同形式的卡片,有蘋果、樹葉、花、小鳥、小魚等,將抽象字母具體形象化,激發學生的情趣。教學中,我會運用輕鬆的語言對幼兒說“這些花都有名字,我們一起來認認吧。”幼兒在開心快樂中識記形,讀準音,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悅。教學後,這些卡片投放到區域活動中,很方便幼兒複習。

二 .多種形式教學

兒童的好勝心強,抓住這一心理,在教學上巧妙地增設組詞比賽,能極大地調動幼兒學習漢語拼音的積極性。我每學完一個完整的音節後,請幼兒爲這個音節組詞,幼兒舉手非常積極,思維也很活躍,他們將日常生活中用到的詞,電視廣告中聽到的詞,以及平時故事中積累的成語都用到了拼音教學中,學習起來也不感到枯燥。每學完幾個韻母后,就要展開復習,複習中,我開展多種遊戲形式來幫助他們記牢,如:《我和小鳥做朋友》、《摘蘋果》、《採花》、《捉小魚》等多種形式,幼兒學習起來很輕鬆。在學完聲母、韻母后,還讓幼兒一起玩找朋友的遊戲,看看所學的複韻母可以和哪些聲母做朋友,又不能和哪些聲母做朋友,幼兒學習起來比較感興趣。另外,還可以採用奪紅旗比賽、拼音接龍比賽等形式進行拼音練習,激發幼兒學習漢語拼音的興趣。

三、順口溜輔助記。

在拼讀中,孩子們會遇到多種特殊的情況,如j q

x與ü相拼時應去掉兩點,這時就可教幼兒背:"小魚小魚真有趣,見到jqx就掉淚",當學生們揹着這些琅琅上口的兒歌時,拼寫就不容易錯誤。在學習鼻韻母時,也可以通過念兒歌幫助幼兒區別前鼻韻母與後鼻韻母。例如:“鼻韻母,不難學,前後鼻音分準確。前鼻韻母有五個,an、en、in、un、ün。後鼻韻母是四個,ang、

eng 、ing和ong”。在教學中,根據幼兒喜愛誦讀的特點,儘量設計一些節奏簡單明快的拼音兒歌,或者鼓勵孩子們自己創編歌謠,以此來加強記憶,鞏固拼音學習。

總之,在拼音教學中,應創造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興趣,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品嚐到成功的喜悅,樹立起必勝的信心。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不斷學習借鑑好的教學方法,及時總結自己的教學心得,將所學真正運用於課堂,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持久的發揮課堂.

幼兒園個人反思13

小班的孩子們對老師的依賴性強,諸如拉拉鍊、扣鈕釦等小事,也要老師幫助才能完成。尤其每天午睡醒來後,總有一大羣孩子圍在身邊,讓我幫他們做這、做那。說實話,有的時候真的感覺有點煩,但當我看到孩子們那一張張充滿懇求的小臉,聽到孩子們稚氣十足的話語:“老師,我脫不下來”,“老師,我不會繫鞋帶”,“老師,請幫幫我……”我還真不忍心不去幫忙。但是往深處一想,孩子生活自理的能力本來就很差,如果一味這樣遷就照顧下去,孩子的自理能力、動手能力怎麼能提高呢?於是我和班內的另一位老師及阿姨商量,從下週起,不再單純地幫助他們,而是教他們掌握穿衣、穿鞋、拉拉鍊等的方法。

週一午睡起牀後,能力強的孩子們仍像往常自己穿鞋、入廁、洗手、喝水,但有幾個孩子始終坐在牀上不穿鞋,阿姨沉不住氣,又要過去幫他們穿,我制止了,並過去再次一一講解了穿鞋的方法後,就去活動室組織其他孩子活動。過了一會兒,有幾個孩子自己穿好出來了,但還有個別孩子依然不動。我依然不動聲色,裝作沒看見。孩子們準備要吃點心了,沒想到他們竟然也穿“好”了。雖然,有的穿反了,但畢竟是他們自己穿的。我及時表揚了他們,鼓勵他們再接再厲,繼續努力。而對於一些能力特別差的孩子,我們與家長聯繫,讓家長認識到自己的教育誤區。並請家長協助,回家後多教教他們,多給他們練習的機會,同時我們也教育孩子,自己也多練習練習,爭取早日掌握穿衣服,繫鞋帶的方法,孩子們滿懷信心地點了點頭。

經過一段時間的鍛鍊,絕大多數孩子都能自己做了幼兒園個人工作反思幼兒園個人工作反思。不過也發現了這樣一個問題:有幾個孩子前段時間在幼兒園已經做得很好了,因爲生病在家長時間不來幼兒園,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包辦了所有的事情,來園後又退步了,不願自己吃飯了,我們細心引導,及時鼓勵,兩三天後又做得很好了。

對於如何提高孩子們的自理能力長時間困擾着我,經過這些小事,我也有了一些新的見解。有的時候,我想我們,尤其是小班的老師不妨做一個“懶老師”逼孩子們自己動手,也不失爲一個很好的教育方式。因爲他們不是不會做,而是不肯動手,不想做。

幼兒園個人反思14

“手帕就像一塊大大的魔術布,能在老師的.巧手編織下變成一個個神奇的小動物,小玩具。”,這是一節社會領域的學科《好玩的手帕》,開展這個活動,我本來是要達到這樣的目標:1。嘗試各種方式玩手帕;2。欣賞手帕上不同的圖案與色彩。

這節教學活動的重點在於:讓幼兒觀察手帕上的圖案,培養幼兒善於觀察的能力,自己動手來玩一玩小手帕。於是我依據綱要中的內容設計了一系列的教學活動,第一環節談話引入,以故事的形式引入主題,瞭解小手帕有很多玩法,激發幼兒的興趣。第二環節觀察手帕上好看的圖案。第三環節請幼兒自己玩一玩小手帕,並對其作品進行評價。

當我在走進活動室,進行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從孩子身上看到了這樣的現象:教室在講解手帕圖案時,有部分幼兒分心。我還從孩子們的操作中,觀察到了學習上的這種現象:不能較好地自行玩手帕,並對自己的作品進行簡單的講解,由於教師的示範玩手帕,侷限了部分幼兒的創造力。

這些現象讓我知道了原來的教學設計的不足之處,幼兒的學習過程是循序漸進的,是被引導的。因此,我覺得原來的教學設計可以這樣調整:1。講解手帕圖案時,時間可以縮短;2。多鼓勵幼兒自己動手完玩手帕。

經過我的反思,相信再次進行類似操作活動時能讓幼兒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與創作力,讓幼兒養成自己動手的好習慣並學會用語言對自己的作品進行簡單的介紹。

幼兒園個人反思15

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面對幼兒各處不合規範的錯誤行爲,不少教師經常採取懲罰的方式。懲罰雖然能制止幼兒的錯誤行爲,但很容易傷害幼兒的自尊心,使幼兒產生逆反心理。有的幼兒在受罰後出現暴力行爲,有的幼兒會拒絕學習,對教師不友好。即使幼兒表現出順從,也可能是出於怕受罰。在許多情況下,懲罰並不能保證幼兒產生正確行爲,也不能保證幼兒懂得應該怎樣做。

對待幼兒錯誤行爲的積極教育方式是引導。引導是幫助幼兒理解並實踐有意義行爲的過程,引導的目的在於以積極的師生互動方式培養幼兒的自律能力,發展幼兒積極的自我概念和自我評價能力。以幼兒把飯弄撒了這件事爲例,如果教師用責備的語氣命令幼兒把撒在桌上的飯清理乾淨,這對幼兒來說就是一種懲罰,會讓他感到羞恥。如果教師說:“誰弄撒過東西,我這兒有塊抹布,你可以用它把飯粒清理掉,地吧?”這對幼兒來說便是一種引導,不僅給了幼兒糾正自己錯誤的機會,還保護了幼兒的自尊心。教師對待幼兒的態度和方式直接影響他們長大後成爲什麼樣的人。我們在制止或糾正幼兒的錯誤行爲時,一定要讓幼兒懂得哪種做法是不對的,哪種做法是正確的。一、瞭解幼兒錯誤行爲出現的原因及表現水平,以理解和尊重的態度對待幼兒

幼兒出現錯誤行爲的原因很多。首先是幼兒的年齡特點。學前階段的兒童活潑好動,好奇心極強,讓他們長時間地坐着等待輪流玩是很難做到的。按照皮亞傑的觀點處於“自我中心”階段的兒童往往從自己的角度看問題和做事情,要求他們讓人分享和給予是十分困難的。因此,教師要調整自己對幼兒的期望,不要強求幼兒表現出超過其發展水平的能力。其次是幼兒表達自己需要的方式多種多樣。儘管同一年齡階段的兒童有基本的共同需要,但每個幼兒有不同的表達方式,尤其是某些幼兒的需要不能得到滿足時,他們常常表現出與衆不同的行爲。再次是家庭的影響。家庭的氣氛與環境影響幼兒在幼兒園表現出來的錯誤行爲實際上是對在家裏形成的壓抑或消極情緒的宣泄。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丹·加特來博士分析了兒童錯誤行爲的三種水平。第一種水平是嘗試水平,他是錯誤行爲的最溫和的形式。在這一水平,幼兒表現出某種行爲是在試圖學習如何行動,是在試驗周圍環境對自己行爲的反應。教師在班裏經常會看到有的小朋友一邊犯錯

誤,如,拿別人的玩具,一邊用眼睛偷看教師。這時教師必須嚴肅認真的做出反應,告訴他應該把玩具還給別人。教師雖不能過於嚴厲,但也不能放任,因爲教師的任何笑意都會讓幼兒獲得錯誤的信息,認爲教師並不反對他拿別人的玩具。第二種水平是社會習慣水平。幼兒學習或表現某種行爲是因爲他們錯誤的認爲這樣做是對的,因爲他們看到同伴這樣做,或在某種場合他們曾觀察學習到類似行爲。例如,有的幼兒說髒話,他並不覺得自己是在說髒話,因爲他爸爸生氣的時候常說這些話。這時教師不能因此而懲罰幼兒,而要告訴他應該用其它詞或其他方法來表達自己的憤怒。第三種水平是情感需要水平。幼兒在生活中遇到不如意、不順心的事情時,他們常以激烈的方式對外界做出反應,以宣泄自己的情緒。這時教師應把注意力放在理解幼兒壓力感的真正來源以及如何幫助幼兒對壓力做出正確的反應上,而不應把注意力放在幼兒說的髒話和做的錯事上,去懲罰幼兒。二、針對幼兒的錯誤行爲,選擇正確的教育形勢

教師在瞭解幼兒錯誤行爲出現的情景與原因之後,應決定是進行個別引導還是集體教育。如果問題涉及一兩個兒童的行爲,適合採用個別引導的方法,且應儘可能私下裏進行,以避免當衆讓幼兒出醜。但在實踐中,許多教師把個別幼兒的錯誤公佈於衆,讓全體幼兒引以爲戒,使被批評的幼兒感到羞恥。幼兒的這種感受會對其產生長時間的、甚至是終生的消極影響。

爲了避免幼兒尷尬和傷害幼兒的自尊心,教師可採用集體教育的方式。在集體教育中,教師應儘量避免點名批評個別幼兒,如“__,像其他小朋友一樣坐好!”教師可以通過表揚個別幼兒而使有錯誤行爲的幼兒改正過來,如:“今天大家表現得非常好,都你__一樣看着我。”“很多小朋友都坐好了,大家都準備好了,我們就開始活動。”這樣既保護幼兒的自尊心,糾正幼兒的錯誤行爲,又能使集體活動正常進行。

不傷害幼兒的自尊心是教師面對幼兒錯誤行爲的首要原則,但這絕不意味着教師對幼兒錯誤的遷就。當幼兒經教師多次提醒仍無改進,或幼兒之間發生衝突,幼兒心情煩躁,教師的語言不能發揮作用時,教師可以讓個別幼兒暫時離開集體活動,或讓他單獨坐在較安靜的地方。在幼兒冷靜下來之後,教師和幼兒交談已發生過的事情。通過談話使幼兒明白自己錯在哪裏,該如何做。三、給幼兒自己解決問題的機會,逐步培養幼兒的評價能力

當幼兒出現錯誤行爲時,教師要幫助幼兒尋找改正錯誤、解決問題的辦法。教師要讓幼兒知道下次發生同樣的問題應如何解決,而不只是讓幼兒知道不應該做什麼。教師向幼兒提出合理的、幼兒能理解的行爲要求,然後下面強化正確的行爲,而不是使用強制、威脅的手段讓幼兒按教師的要求去做。

教師要有選擇的忽略那些對集體影響不大的個別行爲,給幼兒自己去解決問題的機會。當兩個幼兒發生爭執的時候,教師不要立即介入。因爲許多問題可以由幼兒自己解決。幼兒也需要更多的機會去鍛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的機會越多,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社會交往的能力就越強。幼兒在試圖自己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他們是在自己的思維水平上進行交流的,其交流的內容被互相理解,如果這時教師介入,以成人的思維水平提出自己的想法,很有可能會引起幼兒的誤解。

對待發生較平凡的、有典型意義的錯誤行爲,教師可通過設計情景、組織幼兒討論的方式,使幼兒明白應該怎麼做。在這個過程中,讓幼兒投身處地地站在別人的立場上去想問題,體會別人的情緒和感受,這不僅可以發展幼兒的評價能力,而且也有利於幼兒形成對行爲規範的正確認識,並有情感驅動而表現出正確的行爲。教是爲了不教,真正的道德是自律的道德,逐漸培養幼兒自我評價、自我控制的能力是教師處理幼兒錯誤行爲以及衝突時必須體現的教育目標。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