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教育 > 親子關係的類型

親子關係的類型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5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親子關係的類型,現如今,親子關係已經成爲很多家庭頗受困擾的問題之一。很多家長也是初次爲人父母,面對孩子的行爲問題、學習問題,找不到好的辦法解決,以至於產生誤解矛盾,下面來了解一下親子關係的類型。

親子關係的類型1

親子關係有哪幾種

1、養育型:父母對子女有絕對的權威,可以憑藉自己的意願和情緒對待孩子,如批評、指責、指揮和命令等等。而且在這個過程中,父母往往不考慮孩子的思想,只需要他們服從。

2、溺愛型:這類家庭的父母要麼對孩子過度保護,什麼都替孩子完成,不捨得讓他去嘗試。要麼就是完全讚賞,不論孩子做出什麼行爲,都無條件妥協包庇、盲目贊同,很少做出正確的是非評價。

3、打罵型:有句古話是這樣說的:打是親,罵是愛。於是有些父母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只有對孩子嚴厲,才能培養孩子成才。但有些父母卻把握不好度,認爲“嚴”是不聽話就打罵,他們持有“不打不成器”的觀念

久而久之,爲了避免受到傷害,不管父母說的是對還是錯,都對父母唯命是從,導致孩子形成自卑的心理。

親子關係的類型
  

4、干涉型:一直以來就有很多家長喜歡干涉自己的孩子,覺得孩子一定要按照自己預設的方向走,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健康成長。可家長過於干涉孩子,孩子的社會適應性差,缺乏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意識。

由於習慣依賴父母,孩子做事沒有主見,猶豫不決,心理承受能力差,遇到困難容易放棄。

親子關係應該怎麼建立

1、掌握好平衡

平衡時在任何關係中都要掌握的,父母最大的挑戰就是如何平衡好與孩子保持親密關係的同時,給予孩子一定空間和私人領地之間的平衡,這的確不容易做到。但是這對越來越獨立的子女而言,是必需的。

2、正確定位自己的.角色

作爲父母就應該正確定位自己的角色,必須要保持容易親近、和藹、和善的優良形象。應該和孩子進行朋友式的交流,不要總是高高在上,不然孩子就會覺得你難以溝通,不利於親子關係的培養。

3、尊重孩子

家長平時就應該尊重孩子,多給孩子一些自信心,平時要多進行鼓勵,讓孩子知道自己的重要性。這不僅可以促進親子關係,而且能讓孩子變得有責任感。

親子關係的類型2

① 養育型

父母對子女有絕對的權威,可以憑藉自己的意願和情緒對待孩子,如批評、指責、指揮和命令等等。

在這個過程中,父母往往不考慮孩子的思想,只需要他們服從。

② 財產擁有型

有些家長把孩子當成自己的“私有財產”,可以任意支配。

這樣的`家庭往往有些過於“功利”,做任何事更多都是考慮孩子可以給自己、給家庭帶來什麼收益和好處。

一旦是家長認爲對學習、對生活無益的事情,就嚴格阻止孩子去參與。

③ 反向型

子女處於支配地位,父母屬於從屬地位,過於溺愛孩子,對孩子的各種要求都予取予求。

親子關係的類型 第2張
  

④ 泛愛型

這類家庭的父母要麼對孩子過度保護,什麼都替孩子完成,不捨得讓他去嘗試。

要麼完全讚賞,不論孩子做出什麼行爲,都無條件妥協包庇、盲目贊同,很少做出正確的是非評價。

⑤ 衝突型

親子之間出現明顯的衝突行爲,父母攻擊子女,子女叛逆、對立違抗情緒嚴重。

⑥ 亞平等型

父母對孩子既能保持權威性,也能保持民主性。凡是孩子需要參與的事情,都能適當和他們商量,徵求意見。

雖然父母仍然起主導作用,但孩子可以隨時提出自己的想法,親子之間既有父母子女之情,也又有朋友之間的友誼。

這樣的親子關係是6種類型之中,相對最爲平等、健康、輕鬆的一種關係。

親子關係的類型3

類型一:溺愛型

例如:過度的寵愛孩子,離開家庭後是怎樣的呢?我們之前就接到過一名字案例,16歲的孩子離開家庭後根本無法獨立生活,衣服襪子不會洗,餐具用一次性的,住校期間衣服襪子都攢起來,放假帶回家給父母洗,甚至穿一次直接扔掉。以至於被同學們說是智障,侮辱傷害,後來抑鬱,自我懷疑甚至想要輕生。

所以作爲家長我們要知道:這種相處模式下的子女,會變得依賴、不抗壓、處理不好人際關係、以自我爲中心、生活無序、無法承擔責任、容易大吵大鬧、孤僻。在將來戀愛、結婚後,也會出現很多異常,比如對方不答應自己的要求就自殘等。尤其生育之後,還曾經出現離家出走逃避責任的狀況。

類型二:專制型

例如:王女士是一位全職媽媽,每天都會不厭其煩地安排女兒悅悅一天的行程,週末悅悅也睡不成懶覺,有6個培訓班等着她。面對媽媽的專制,上小學三年級的悅悅變得叛逆起來:媽媽越不讓幹什麼,她偏偏幹什麼。不僅畫濃妝、穿名牌,還和一個初中生談起了戀愛。悅悅還經常對爸爸唸叨:“給我換個媽媽吧。”

對於王女士來說,她是非常看重孩子與家庭的,在她的世界裏只有教育好孩子,才能實現自己的價值。總是想要控制孩子生活,覺得孩子什麼都不懂,就應該要聽家長的安排,所以她經常對孩子大發雷霆,讓孩子無條件的順從她的安排,但是結果孩子只會跟她對着幹。

這種情況,我們作爲家長要明白雖然我們生下了孩子,但是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他有自己的思維想法。強制下教育出來的孩子要麼服從、依賴、喪失自己思考的能力,要麼反抗,跟父母進行決裂,走向極端。

所以我們應該克服自己過分強烈的控制慾,克服“厭惡喪失心理”(討厭喪失自己的理念和價值觀,從而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別人),給孩子充分的自由和發展空間,尊重孩子的選擇和決定。

親子關係的類型 第3張
  

類型三:冷模型

例如:作爲父母,不正確的傳統思想是最難改變的。前段時間我們接到一個案例,孩子心理嚴重抑鬱,自閉,爸爸從外地回來感覺不對後,找我們尋求幫助。靜靜今年10歲了,上五年級,幾乎沒有跟父母有溝通過,平常只有媽媽陪着靜靜在家,但是媽媽對靜靜毫無關愛,忽視孩子的需求。

當我們老師讓他們獨處時,兩個人簡直就是陌生人,特別不舒服。直到孩子直接問:“媽媽,你不喜歡我,爲什麼要生下我?”因爲親子關係不好,靜靜也越來越自閉,也不會人際交往,更沒有朋友,變得敏感孤僻。

其實對於謝女士來說,自己小時候就是這樣過來的,所以有了靜靜之後複製了當面自己父母的教育方式,在孩子心中不像個母親,不關心孩子,更像是陌生人。對於謝女士的教育方式,我們進行了糾正與引導。跟孩子之間的關係也逐漸好轉。

類型四:粗暴型

例如:上小學二年級的秀秀是一個過分乖巧的女孩,在家裏,沒有媽媽的允許,她不敢隨便出門;在餐桌上,看到好吃的菜,也要看媽媽的臉色纔敢吃;放學後,如果老師拖堂,她會因害怕無法按時回家而焦慮不安……

一次,秀秀考試成績不理想,媽媽把她拖進了小屋,從下午四點一直教訓她到晚上八點,第三天秀秀的屁股還不敢坐凳子。媽媽還曾經對秀秀說,“這一輩子最倒黴的事就是生了你”。

對於秀秀媽媽這種類型的家長,缺少平等思維觀念,覺得棍棒下面出孝子。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下,會累計孩子心中的怒氣,從而爆發出來,跟父母結仇,或者變得自卑、自閉、自責等不健康的心理!所以我們作爲父母,要想跟孩子有良好的親子關係,要學會用無私的愛來接納孩子、肯定孩子,允許孩子不完美,寬容孩子的錯誤。

類型五:朋友型

例如:張女士在女兒很小的.時候,就會尊重孩子的感受,當家裏有什麼事情需要做出決定時,她都會徵求女兒的意見。即使女兒的意見很幼稚,很不現實張女士也從未有過否定過孩子,而是以一個朋友的方式讓女兒提出意見,讓女兒表達自己的想法。

張女士說:“贏得孩子尊重和信任的方法,最簡單、最管用的就是以平等的身份,跟孩子做朋友”

沒有絕對完美的親子相處模式,但在對於孩子健康的成長方面,這種朋友式的相處模式是最合適的。很多家長表示自己明白要和孩子做朋友,但總是做不到,這可能與家長本身成長過程的家庭模式有關。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