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教育 > 兒童吞入異物“十大殺手”出爐 花生居首

兒童吞入異物“十大殺手”出爐 花生居首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7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2月10日晚,家住貴陽市貴烏路的7歲男孩小良(化名)不小心吞下一枚一角的硬幣。第二天,小良上廁所感到肚子特別痛,纔將吞硬幣一事告知父母。得知情況後,小良的父母立即帶小良趕往醫院檢查。

兒童吞入異物“十大殺手”出爐 花生居首

11日下午,孩子在省醫急診科放射室照片檢查。小良媽媽介紹,當晚,小良躺在牀上睡不着,便拿起一枚一角硬幣玩耍,不料將硬幣吞下。醫生稱,小良的放射片顯示,硬幣已在盆腔內下消化道,建議小良多走動,硬幣將會在下一次通便時排出。

醫生介紹,一般吞噬異物進入腸道,只要是無輪廓、無帶刺並且小於腸道直徑的異物,是可以通過大便排出的,而多吃一些粗纖維食物有利於異物排出。

一件件看似離奇的事情,卻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血淋淋的事實。鄭州市兒童醫院耳鼻喉科主任、主任醫師韓富根稱,兒童吞入異物的情況一般分爲三大類:氣道異物、食道異物和胃腸道異物。其中,氣道異物卡在喉管或支氣管處最危險。

“這種情況需緊急治療,情況嚴重的手術不能超過3分鐘,否則小孩會因缺氧而失去生命。”韓富根說。

而氣道異物病例的高發羣體爲2~5歲的兒童,佔據就診羣體的90%以上,他們在吞入異物後大多都不會表達。

且氣道異物相對集中的又是常見的食物,如不容易嚼碎的花生米、核桃和葵花籽兒、西瓜子等堅果,以及手邊常見的物品,如硬幣和鈕釦等。

不過媽媽們可以根據這種情況來判斷:異物進入氣道後,孩子會出現咳嗽、呼吸困難臉色發暗發紫等症狀。

爲 了便於媽媽們做好防範,鄭州市兒童醫院根據以往案例,總結出兒童吞入異物“十大殺手”:兒童最常接觸的花生和瓜子領銜“十大殺手”,佔據第一和第二位;常見的硬幣和筆頭筆帽緊跟其後,排名第三、第四位;排在後面的則是雞骨頭和魚刺等骨頭,以及鈕釦、拉鍊、吊墜、電池和髮卡。

孩子吞入木塞或是在探索世界

“十大殺手”只是我們最常接觸,且引發事故較多的異物,而其他的異物還有很多,用鄭州市兒童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生薑嵐的話來說:“取出的異物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你看不到的。”

既然“殺手”這麼多,我們的孩子是否可以躲避過去?遭遇“殺手”的孩子是否都是“熊孩子”呢?

還真不能這樣理解。其實,吞下木塞和電池這樣成人覺得難以下嚥的物品,除了孩子們不知道它是否能吃外,更跟他們的生理和心理髮育有關。

幾乎每個媽媽都會發現,孩子從四五個月大開始,便喜歡吮吸自己的小手。這實際上是他們探索世界的一種方式,他們通過用嘴巴來感知世界。這個過程也將持續到3歲左右,他們會不斷抓取東西放到嘴裏,通過嘴巴等身體器官來認識物體,尋求心理安慰,滿足安全感。

再大一點的孩子,還會通過手和嘴巴來感受物體的軟硬、味道和大小等,因此,他們常常會將一些明明不能吃的東西放進嘴裏,從而造成吞嚥下的後果。

兩歲以上孩童可用海姆立克法

既然“殺機”重重,那麼掌握一些急救措施就顯得很有必要。

第 一種方法:倒提法,適用於1歲以下嬰幼兒。屈膝跪坐地上,抱起寶寶,將寶寶臉朝下,使其身體停靠在大人膝蓋上,以單手用力拍寶寶兩肩胛骨間拍背5次,再將 嬰兒翻正,在嬰兒胸骨下半段,用食指及中指壓胸5次。重複上述動作,以壓力幫助寶寶咳出堵塞氣管的異物,待呼吸暢通或孩子意識喪失時趕緊送醫。

這種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勿將嬰兒雙腳抓起倒吊從背部拍打,不僅無法排出異物,還可能造成頸椎受傷。

第 二種方法:海姆立克法,適用於2歲以上的兒童。站在孩子背後,雙手放於孩子肚臍和胸骨間,一手握拳,另一手包住拳頭,雙臂用力收緊,瞬間按壓孩子胸部。持 續幾次按擠,直到氣管阻塞解除。如果孩子意識不清醒,則可以讓孩子平躺在地上,雙手疊放,掌心對準孩子胸部正中線臍上部擠壓。該動作一定不要按壓劍突,容 易造成骨折。

強行“進”“退”都不科學

日常生活中,不少家長或許並不瞭解上述急救方法,看到孩子吞入異物後,病急亂醫或存僥倖心理,想當然地採取一些方法,或者盲從網上的一些方法。如果處理方法不當,往往會使異物更深或造成併發症使病情惡化。

一些家長髮現情況後,用手摳異物,可能會造成局部水腫、出血,加重呼吸困難;給小孩喝水可能會造成食物類的東西進一步膨脹,或使異物順水進一步向下走;繼續進食,則會使異物向下一個臟器“前進”,並導致異物和食物難以辨認;實施催吐則可能導致異物卡死。

“異物的種類、性質和大小不一樣,處理的方法也不一樣。”發現小孩吞入異物後,最好的辦法應該是第一時間到醫院進行檢查,確定有沒有異物或異物的位置。

最好的搶救方法是預防

像救火一樣,處理兒童吞食異物的最好方法則是做好預防,不讓兒童吞入異物,將“殺手”消滅在萌芽狀態。

鄭州市兒童醫院專家總結,兒童吞入異物造成傷害的最重要原因是家長疏忽監管。“嬰幼兒感知世界的一個方式就是吃,而他們不知道什麼能吃什麼不能吃。”韓富根說,因此,家長應該嚴加註意,做好預防。

不少家長或許感到委屈了:“殺手”很多,防不勝防啊!

其實,還是有一定的規律可循的:一是要經常叮囑教育寶寶不隨便將東西放入口內,也不要將小東西放在身邊;二是在玩玩具前,要先檢查是否有零部件鬆散易脫落的情況;三要儘量將食物切小切碎讓孩子食用;四是在進食時應避免嬉笑、講話、打鬧或行走、跑步。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