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女性健康 > 三伏灸怎麼做要連做幾天

三伏灸怎麼做要連做幾天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5.7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伏灸怎麼做要連做幾天,在三伏天進行鍼灸也是非常不錯的一種選擇,入伏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三伏天了,是一年中最爲炎熱的時節,下面爲大家分享三伏灸怎麼做要連做幾天。

三伏灸怎麼做要連做幾天1

三伏灸怎麼做

材料:艾葉、生薑、無紡布、醫用膠布、白芥子。

做法:

1、選擇優質艾草。

2、將艾草放進模子裏面。

3、用大拇指按壓。

4、將做好的艾塔放在薑片上面。

5、放在對症的穴位燒10分鐘。

6、取下生薑和艾塔,用毛巾將皮膚表面的灰塵和水汽擦拭乾淨。

三伏灸怎麼做要連做幾天

三伏灸要連做幾天

根據個人情況而定。

三伏灸是養生療法,具體操作以個人體質爲準,不能自己瞎做,一般是去正規中醫院,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貼敷,一般一個療程是7-10次,如果一個療程沒有好,可以繼續艾灸。

三伏灸灸哪裏

因人而異。

每個人的體質不一樣,病症也都不一樣,三伏灸是傳統中醫養生方法,其目的是爲了治療病症,有哪些疾病,選擇相對應的穴位進行理療即可,這也是做三伏灸必須去醫院做的原因之一,找準穴位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兒童可以做三伏灸嗎

視具體情況而定。

3歲以內的小兒皮膚嬌嫩,不容易配合治療,所以不建議做三伏天灸。3歲以上的.兒童可以做三伏天灸。臨牀中許多兒童脾胃虛弱,患有過敏性鼻炎,採用三伏天灸治療,鼻炎發作明顯減少,同時可強健體魄,療效顯著。

三伏灸怎麼做要連做幾天2

三伏灸要連續灸幾天爲好

按照醫院定製的三伏灸療程進行。

三伏灸是傳統中醫療法,醫生會根據每個人的實際情況,進行中藥材和穴位的選擇,然後制定一套三伏灸時間規律來,做三伏灸前醫生會講解相關需求,包括貼敷時間和貼敷後的注意事項等,若有疑問,可以詳詢。

三伏灸時間怎麼安排

伏前灸:2022年7月06日

初伏灸:2022年7月16日

中伏灸:2022年7月26日

末伏灸:2022年8月14日

伏後灸:2022年8月24日

三伏灸怎麼做要連做幾天 第2張

艾灸的作用和禁忌

1、艾灸可以加強自身的陽氣,但是也會損傷到自身的陰氣,所以對於陰虛體質的人而言是不適合進行艾灸療法的。

2、面部、重要的臟腑器官部位等等:這些位置都是不適合採用艾灸治療的,因爲這些部位需要經常活動,而且一旦發生化膿後就很難癒合了,尤其對於孕婦而言更是要避開腹部以及腰骶部等位置。

3、極度疲勞:當身體處於極度疲憊的狀態時也是不宜使用艾灸治療方法,而且對於女性朋友而言,當經期時也是不能進行的。

4、凡暴露在外的部位:這些部位很容易造成斑痕,從而影響到美觀,所以不建議艾灸。

5、注意施灸的時間:艾灸的時候一定要根據自身的情況,比如治療失眠的話,那麼就需要在臨睡前進行艾灸了,而且在飯前飯後是不能艾灸的,並且長期食用艾灸也會影響到自身的健康,所以一週3次即可。

6、循序漸進:艾灸的力度與次數一定要控制好,慢慢來,不可一下子就加大力度,很容易傷及到健康。

7、注意施灸溫度的調節:有些人對於皮膚感覺比較遲鈍,所以在艾灸的時候,一定要感知好艾灸的溫度,以免燙傷皮膚。

8、要注意保暖和防暑:在艾灸的時候,皮膚是與空氣直接接觸的,在冬季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保暖,夏季就需要預防中暑了。

三伏灸怎麼做要連做幾天3

三伏灸最全艾灸穴位

保健穴位

足三裏(補氣血、健脾胃)

關元穴(補腎壯陽、溫通經絡、理氣和血、補虛益損,補一身之元氣)

神闕穴(溫通元陽、復甦固脫、調和脾胃、益氣養血)

中脘穴(一切脾胃之疾無所不療)

命門穴(昇陽氣補腎虛)

出於保健目的,以上穴位可根據自身需要任選1-2個進行三伏灸。

婦科病取穴

經期怕涼、痛經,總感覺小腹涼涼,宮寒不孕,伴有性冷淡、月經錯後、稀發,經量少,經色暗,腰部冷痛。

取穴:關元、腎俞、三陰交、血海

作用:溫補腎陽,溫宮散寒。

三伏灸怎麼做要連做幾天 第3張

慢性咳嗽

痰多清稀,面色白,舌淡苔白膩,或滑膩苔,或伴有打噴嚏、流清鼻涕,遇冷則咳嗽哮喘加重,怕冷。

主穴:肺俞穴(根據個人症狀配定喘、中府、腎俞等)

作用:溫肺止咳,化痰平喘。

腹瀉

脾胃虛弱,經常便溏者,或貪涼太過或飲食不潔,導致寒溼或溼熱內生,誘發急性胃腸炎、細菌性痢疾、消化不良等。

取穴:足三裏、天樞、神闕、中脘

作用:溫補脾腎,散寒止瀉。

空調病

長期呆在空調房,室內外溫差大,易引發肩頸椎病。頸部正中屬督脈。太陽經主“一身之表”,寒邪入體太陽最先受之。而督脈則主“一身之陽”。

取穴:大椎穴

作用:溫陽利溼。

骨關節病

夏季是治療各種骨關節病的良好時機,效果顯著,不要錯過。

取穴:阿是穴、大椎穴、腎俞

作用:培養固本、溫腎壯骨、活血化瘀。

暑溼症

中醫所說的暑溼證,一般不會出現高熱,僅有低熱,常伴有頭痛、身體痠懶、倦怠乏力等症狀,出汗而熱不退,口乾卻不想喝水,有些還會出現嘔吐或腹瀉等症狀。

取穴:足三裏、陰陵泉、中脘、神闕

作用:溫中散寒,健脾利溼,止嘔止痛。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