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知識 > 民俗的基本特點

民俗的基本特點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2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民俗的基本特點,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的民俗的特點有很多,每一個地區的特點他都是不一樣的,指民俗在產生、流傳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基本特徵,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了解一下民俗的基本特點

民俗的基本特點1

1、集體性:民俗的集體性是指民俗在產生流傳過程中所體現出的基本特徵,也是民俗的本質特徵。

2、傳承性:民俗是習得知識,需要在每一代的傳遞,具有時間傳衍的連續性,民俗是時間的連續體。是一個地方區域內長期人文積澱的一種客觀反映和文化的象徵,是古老文化的傳承,所以傳承民俗文化,就是延續古老的文明和人文精神,也是一種文化信仰。

3、地方性:民俗文化活動的傳承是以人世代相傳,除了中華民族文化大傳統之外,如春節活動等具有全國性特點。各個地方依自己的特殊環境形成了服務地方的文化小傳統,同一種民俗事象在各地會出現不同形態,不同時代,不同的地區都會有自己的特點。

民俗的基本特點

4、變異性:民俗文化因其傳承的特殊性,在日常生活中人相襲,代相傳,具有相對穩定的特性。但民俗作爲一種基礎文化,它在傳承與傳播過程中並非一成不變。相反,它隨着時空的變化不斷地發生變異,形成了與穩定性相聯繫的變異性特徵。

5、豐富性:中國自立國之始,就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形成今天56個民族共處的狀態。同一種民俗,在中華各民族的不斷融合中,各民族習俗被接納到中華文化體系之中,但都保留着各自的民族特性,從而豐富了中國的民俗文化活動。

6、實用性:開展民俗文化活動的只有一個,即服務於人們的生活需要,實用性是中國民俗最本質的特點,民俗文化服務人們的`生產和生活,人民依賴民俗開展生產,繁衍後代,尋求精神愉快

傳承性和擴布性

①民俗傳承性:是指民俗文化在時間上傳衍的連續性,即歷時的縱向延續性;同時也是指民俗文化的一種傳遞方式.

②民俗擴布性:指民俗文化在空間伸展上的蔓延性,也是指民俗文化的橫向傳播過程.

③民俗文化的擴布是有條件、有選擇的 a.從民俗擴布的自身規律看,發生時間比較早、社會功能比較廣泛的民俗,其擴布的地域和民族也相對廣大;而發生時

民俗的基本特點2

一方面,對於民間信仰與民俗文化中有益無害或無傷大雅者不妨隨順之,以利於構建和諧社會,可能是較爲可取的文化策略。如民間對於福祿壽喜財等神祇由來已久的崇拜,對福星高照、天官賜福、五福臨門(五隻蝙蝠圖形貼於門上,最新的象徵事象則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吉祥物五個福娃)

及吉慶有餘(魚)、歲歲(碎碎)平安、年年高升(年糕)、早生貴子(紅棗、花生、桂圓等)等的祈求,充分表達了底層民衆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雖並無多少科學道理,

似亦無可厚非。寬容視之,凡此種種美好的聯想和積極的心理暗示,對於底層民衆調適苦樂無常的世俗生活,或許不無積極意義。

圍繞十二生肖文化和傳統民俗節日(如以屈原崇拜爲核心的五月五端午節,以月圓人圓、萬家團圓爲追求的'中秋節)等民間信仰衍生物而出現的文化消費現象

民俗的基本特點 第2張

(如賽龍舟、吃糉子、月餅)及其不容小覷的巨大商機,尤其是以驅邪禳災爲終極心理訴求的春節期間燃放鞭炮習俗在當代的屢禁不絕、甚至不得不馳禁,

都昭示着古老的民間信仰與民俗文化的強大生命力。而以關羽崇拜中的 “華容道義釋曹操”傳說爲基礎的華容道智力遊戲等的經久不衰,更提示我們不應忽視民間信仰與民俗文化中的科學內涵及其創造性轉化。

尤爲值得指出的是,歷經歲月滄桑、綿延流傳至今的民間信仰和民俗文化(如中秋佳節、關羽崇拜、媽祖崇拜),對於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強海內外炎黃子孫的民族歸屬感、自豪感和自信心,

對於培育和強化海內外炎黃子孫,尤其是臺港澳同胞同文同種、血濃於水、兄弟一家親的文化認同與民族自覺,促進祖國的和平統一,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有不可替代的、亟需發揚光大的意義與價值。

民俗的基本特點3

1、物質生活民俗

(1)生產民俗(農業、漁業、採掘、捕獵、養殖等物質資料的初級生產方面)

(2)工商業民俗(手工業、服務業和商貿諸業等物質資料的加工服務方面)

(3)生活民俗(衣、食、住、行等物質消費方面)

2、社會生活民俗

(1)社會組織民俗(家庭、家族、村落、社區、社團等組織方面)

(2)歲時節日民俗(節期與活動所代表的時間框架)

(3)人生禮俗(誕生、成年、婚姻、做壽、喪葬等人生歷程方面)

3、精神生活民俗

(1)遊藝民俗(遊戲、競技、社火、戲曲、民間音樂和舞蹈等娛樂方面;神話、傳說、故事、諺語、打油詩、歌謠等大衆創造的口頭文學)

(2)信仰民俗(諸神崇拜、巫術、信仰、禁忌等所代表的民間精神世界)

(3)觀念民俗(風尚、禮儀等約定俗成的道德與社會規範)

民俗文化知識【民俗的四大特性】

1、社會性和集體性

2、類型性和模式性

民俗的基本特點 第3張

3、穩定性和變異性

4、傳承性和播布性

這四者之間又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民俗文化知識【“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民俗文化”的'關係】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人類口頭及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宣言》中提及:“口頭及非物質遺產是指來自某一文化社區的全部創作,這些創作以傳統爲依據、由某一羣體或一些個體所表達並被認爲是符合社區期望的,作爲其文化和社會認同感的表達形式,其準則和價值通過模仿或其它方式口頭相傳。

它的形式包括:語言、文學、音樂、舞蹈、遊戲、神話、禮儀、習慣、手工藝、建築藝術及其它藝術。除此之外,還包括傳統形式的聯絡和信息”。

很明顯,這一定義包含了民間傳承的物質的和非物質的一切民間文化或民俗文化,這樣看來,“非物質文化遺產”和中國傳統的“民俗文化”是完全可以互相置換,是一回事,二者換湯不換藥。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