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知識 > 民俗的主要特徵

民俗的主要特徵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0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民俗的主要特徵,民俗的集體性是指民俗在產生、流傳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基本特徵,民俗文化是民衆的生活文化,它與民衆所處的特定的自然、人文環境緊密相關。具體來了解民俗的主要特徵

民俗的主要特徵1

中國還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中國民俗具有獨特的民族氣質。中國民俗文化特徵主要有以下表現:

多元性與複合性

中國民俗因爲民族文化的關係呈現出多元複合的性格特徵。中國自立國之始,就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形成今天56個民族共處的狀態。在中華各民族的不斷融合中,民族習俗被接納到中華文化體系之中,但程度不一地保存着各自的民俗特性,從而豐富了中國的民俗文化。

中國民俗的多元特性不僅體現在各民族不同習俗上,還表現在不同歷史階段的民俗共存上。既有繁華的都市民俗,也有古樸的鄉村民俗,還有部分地區不同程度地保持着原始的民俗生活形態。

在中國統一的地域空間內共存着不同性質的民俗文化,體現了中國民俗的多元特性。

我們在探討中國民俗多元性特點時,不能忘記中國民俗的另一特性即複合性。多元性與複合性緊密相關。中華文化向以包容四方的氣象著稱於世,其中民俗涵化之功甚偉。

自古及今民族文化的融合,首先是民俗層面的接納,民俗化人於細微處,卻影響深遠。漢俗中複合了不少少數民族習俗,可以說從來就沒有純粹意義的漢俗,只有民俗複合時間的早晚而已。同樣,現存的各少數民族也程度不一地受到漢俗影響。

民俗的主要特徵
  

階層性與地方性 首先看階層性,

這是就社會民俗的縱向分佈而言。中國傳統社會中,處於社會中下層的廣大民衆,是民俗文化的主要創造者和承載者,因此民俗文化主要體現了他們的認識與思想要求,具有較強的民間性特點。不僅中下層社會相較於上層社會有着層位的差別,就是中下社會內部亦有着民俗差異。

農民與手工業者是物質財富的直接創造者,因此形成了淳樸、節儉、勤勞的民俗本色。而屬於中層社會的商人與城市平民,他們的民俗觀念與民俗行爲有着自己的層位特色,在行業的`競爭與酬對中,他們逐漸養成鋪張、浮靡、好新慕異的風尚

居於社會支配地位的達官貴人,他們擁有明顯區別於社會中下層的生活方式,因此有着不同的生活習俗。當然,在傳統社會中,各階層之間仍然有着部分具有共同意義的習俗。

其次是地方性

這是就民俗的區位性特點而言。除了中華民族文化大傳統之外,各個地方依自己的特殊生境形成了服務地方的文化小傳統。鄉民的生活文化具有明顯的地方性,所謂“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還有一種說法是“百里而異習,千里而殊俗”

這是較概略的區分。總之,民俗文化的發生、發展、演變是在一定地域空間下進行的,它受地理環境、人們謀生方式與歷史傳統的影響和制約,因此民俗文化顯現出濃烈的地方特色。

神祕性與實用性

神祕與實用是中國傳統民俗的一大特性,這是就民俗事象本身性質來說的,在中國傳統社會裏,民衆的實用目的,大多依靠神祕的民俗行爲來促成,神祕性事象無論怎樣複雜,目的也只有一個,即服務於人們的生活需要。

首先看中國民俗的神祕性。

民間傳承着大量古老風習,“萬物有靈”的原始觀念依然濃烈,民俗事象大多蒙上了神祕色彩。佛、道二教的傳播與流行,尤其是道教對民俗生活的介入,使中國傳統民俗的神祕色彩更爲濃厚。

其次,實用性。

實用性是中國民俗最本質的特點,民俗服務於人們的生產與生活,人們依賴民俗開展生產,繁衍後代,尋求精神愉快。民衆創造了民俗,民俗服務了民衆。民俗信仰的直接功利性是它區別於一般宗教信仰的根本特徵之一。

當然,中國民俗的實用性,不僅僅表現在信仰心理方面,更重要的是許多民俗活動在民衆實際生活中發揮着效用。

民俗的主要特徵 第2張
  

穩定性與變異性

民俗文化因其傳承的特殊性,在日常生活中人相襲,代相傳,具有相對穩定的特性。但民俗作爲一種基礎文化,它在傳承與傳播過程中並非一成不變。相反,它隨着時空的變化不斷地發生變異,形成了與穩定性相聯繫的變異性特徵。穩定性,是中國民俗性格突出表現之一。

中國經歷了幾千年的農業社會,雖然發生了幾十次大規模的王朝更迭的戰爭,但農業社會的基礎並未動搖,幾千年一以貫之的農業宗法社會性質沒有發生大的改變,由此圍繞着農耕社會所形成的大農業民俗得到相對穩定的傳承。

這種穩定性主要有以下體現:家族觀念的穩定性,節俗傳統的穩定性,以及人生儀禮習俗的穩定性。

但是,中國民俗性格的穩定性只是相對而言,我們在討論民俗的穩定特性時更應強調其變異的特性。變異性是中國民俗的顯明特徵之一。民俗在傳承中變異,在變異中傳承。

民俗的變異性從總的方面看,與歷史性、地方性相關聯,同類民俗在不同時代、不同地區都會有各自的特點。

民俗的變異性還表現在橫向的地域分佈中。

我們在論述民俗地方性特徵時已涉及到民俗的地方變異問題。同一種民俗事象,在各地會出現不同形態,有的是因爲發生的基礎不同,有的是在傳播過程中的變形。民俗的變異性,一般說來有3種情況:

一種是民俗表現形式的變化;

一種是民俗性質的變異;

再一種是舊俗的消亡。

民俗的變異性特徵爲移風易俗提供了學理的依據,人們可以依據民俗變異的規律,“化民易俗”,刪繁就簡,推陳出新,爲建設民族的新文化服務。

民俗的主要特徵2

1、民俗文化活動的集體性

任何一種民俗無疑都是一種文化,這種文化被稱爲民俗文化。民俗伴隨着人類羣體的出現。因此,民俗可以促進社會和諧,增強民族認同感,增強民族精神,塑造民族性格。

2、民俗文化活動的傳承

民俗是後天習得的知識,需要世代傳承,具有時間傳承的連續性,民俗是時間的連續體。它是一個地方長期人文積澱的客觀反映,是地方文化的象徵,是古代文化的傳承。因此,傳承民俗文化是古代文明和人文精神的延續,也是一種文化信仰。

3、民間文化活動的地方性

民間文化活動的傳承是代代相傳的。除了中國文化的偉大傳統,如春節活動,它還具有民族特色。每個地方根據自己的特殊環境

形成了爲地方服務的小文化傳統。同樣的民俗在不同的地方會有不同的形式,不同的時代和地區會有自己的特點。

民俗的主要特徵 第3張
  

4、民俗文化活動的變異性

由於其傳承的特殊性,民俗文化具有相對穩定的特徵,在日常生活中從一個人傳承到另一個人,代代相傳。然而,民俗作爲一種基本文化,在傳承和傳播過程中並不是一成不變的。相反,它隨着時間和空間的變化而不斷變化,形成與穩定性相關的變異性特徵。變異性是中國民俗的明顯特徵之一。

5、豐富的民間文化活動

中國在獨立之初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形成了今天56個民族共存的.國家。同樣的一種民俗,隨着中國各民族的不斷融合,已經被中國文化體系所接受,但都保留了自己的民族特色,從而豐富了中國的民俗文化活動。

6、民間文化活動的實用性

開展民間文化活動只有一個活動,那就是服務人民生活需要。實用性是中國民俗最本質的特徵。民俗文化爲人們的生產生活服務,人們依靠民俗進行生產、繁衍,尋求精神幸福。

民俗的主要特徵3

民俗的基本特徵有集體性、傳承性、地方性、變異性、豐富性、實用性等。

民俗的集體性是指民俗在產生流傳過程中所體現出的基本特徵,也是民俗的本質特徵

民俗是習得知識,需要在每一代的傳遞,具有時間傳衍的連續性,民俗是時間的連續體。是一個地方區域內長期人文積澱的一種客觀反映和文化的象徵,是古老文化的傳承,所以傳承民俗文化,就是延續古老的.文明和人文精神,也是一種文化信仰。

民俗的主要特徵 第4張
  

民俗是人民傳承文化中最貼切身心和生活的一種文化

勞動時有生產勞動的民俗,日常生活中有日常生活的民俗,傳統節日中有傳統節日的民俗,社會組織有社會組織民俗,人生成長的各個階段也需要民俗進行規範

結婚人們需要有結婚典禮或儀式來求得社會認同

在人的精神意識領域也有民俗——許多生活中的禁忌就是如此:大年三十至初二,家中不許掃地,如果進行打掃就會破壞來年的財運。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