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知識 > 少數民族特點和風俗

少數民族特點和風俗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2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少數民族特點和風俗,是各個少數民族自創立、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的,有着特定意義的民族習俗,亦爲傳統文化,各個民族都有着自己的民族特色背景,下面來看看少數民族特點和風俗有哪些。

少數民族特點和風俗1

一個民族的風俗習慣,是建立在這個民族的生活條件上的。

由於我國各民族所處的自然和社會環境條件不同,因而所形成的風俗習慣存在着很大差異,都具有濃厚的民族特點。其表現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穩定性。任何一個民族的風俗習慣,都是一定的社會歷史發展階段的產物。

它具有深刻的社會根源、歷史根源和自然根源。只要民族存在,反映民族特點和民族形式的風俗習慣就會長期存在。而且,民族風俗習慣的變化往往落後於社會經濟生活條件的發展變化。一個民族的風俗習慣蘊藏着一個民族濃厚的共同心理感情,例如: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服飾,儘管住在不相連接或甚至相距千里之外。這種深厚的民族共同心理感情,具有民族內部的穩定性。

少數民族特點和風俗

二、羣衆性和社會性。一個民族的風俗習慣,爲整個民族所共有,而且世代相傳。

滲透到這個民族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和社會生活的各個角落,具有廣泛的羣衆性和深刻的社會性。各民族的風俗習慣是各民族在長期社會歷史生活中逐漸形成的一種社會現象,因而必然對這個民族社會發展階段的各個方面都留下深刻的印記。我國少數民族由於到解放前還不同程度地分別處於原始社會末期、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的.歷史發展階段,其風俗習慣不可避免地會殘留着這些歷史的痕跡。

三、民族性和敏感性。

民族風俗習慣是一個民族在政治、經濟和文化生活方面的一種反映,在不同程度上反映着民族的生活方式、歷史和文化傳統、心理素質和思想感情以及道德準則、宗教觀念等。民族風俗習慣一經形成,即爲全民族所公認和遵守,併成爲代表民族的標誌之一。因此,在各民族的相互交往中,尊重民族風俗習慣,是民族關係中一個極其重要和敏感的問題,需要慎重對待。

四、地域性。

在各民族的風俗習慣中,也有相當一部分是爲適應居住地區自然的、地理的、氣候的條件和經濟條件而形成的,反映了地域性的特點。如在居住方面,我國北方較寒冷、風沙大,當地農區的少數民族多住土木結構和石木結構的房屋,房頂低矮微斜,有利於保暖和御防風沙。

南方較炎熱、雨水多,當地少數民族的住房多爲杆欄式的,分上下兩層的吊腳樓,建築材料一般爲木材和竹子,房頂高,既通風涼快,又可防洪、防潮。

少數民族特點和風俗2

1、漢族:語言使用漢語,有春節、元宵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

2、滿族:語言使用滿語,屬阿爾泰語系,信仰多神的薩滿教。

3、朝鮮族:語言使用朝鮮語和朝鮮文,大多數人無宗教信仰。

4、赫哲族:語言使用赫哲語,信仰薩滿教,相信萬物有靈。

5、保安族:語言使用保安語,信仰伊斯蘭教。

6、撒拉族:語言使用撒拉語,主要居住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

7、土族:語言使用土族語,現有新創制的以拉丁字母爲形式的`土族文字。

8、白族:主要聚居於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信仰佛教。

少數民族特點和風俗 第2張

9、傈僳族:語言使用傈僳語,信仰基督教或天主教。

10、怒族:主要居住在雲南省碧江,信仰萬物有靈的原始宗教。

11、獨龍族:主要居住在雲南省貢山獨龍族自治縣,信仰萬物有靈。

12、景頗族:語言使用景頗語,多信仰萬物有靈的原始多神教。

13、阿昌族:語言使用阿昌語,普遍信仰小乘佛教。

14、德昂族:語言使用德昂語,信仰小乘佛教和原始宗教。

15、佤族:主要居住在雲南省西盟、滄源,信仰萬物有靈的自然宗教。

16、拉祜族:語言使用拉祜語,信仰多神的原始宗教。

17、布朗族:語言使用布朗語,信仰小乘佛教。

18、傣族:語言使用傣語,多信仰小乘佛教。

19、基諾族:語言使用基諾語,信仰萬物有靈,盛行祖先崇拜。

20、哈尼族:語言使用哈尼語,信仰多神和祖先崇拜。

21、京族:語言使用京語,崇拜祖先,信奉的神多與海洋有關。

22、黎族:語言使用黎語,信仰原始宗教,近代少數人信仰基督教。

23、毛南族:語言使用毛南語,信仰道教。

24、壯族:語言使用壯語,多崇拜自然和多神的原始宗教。

25、仫佬族:語言使用仫佬語,多信仰道教,少數人信仰佛教。

26、瑤族:語言使用瑤語,有的人信奉自然崇拜,有的人信仰道教。

27、侗族:語言使用侗語,信仰多神、崇拜自然物的原始宗教。

少數民族特點和風俗3

朝鮮族

朝鮮族清明節是和“寒食節”聯繫在一起的,這一天,朝鮮族同胞都要上墳、禁火、出遊和運動。

朝鮮族重孝道,十分重視寒食節。他們講究在這天與祖先及故去的親人同食一餐,在墳前當着故去的親人“面”把掃墓祭祀的“供品”吃掉,稱爲“早餐”。這種儀式意在祭祀的同時,也讓先人看看他們的“心情”、近來的“生活狀況”,以表達他們對先人的誠實和敬畏。

明太魚是朝鮮族清明節必不可少的菜餚,他們認爲,清明節吃這種魚更能滋補身體,保佑一家人全年安康。

除了在野外“寒食”,朝鮮族的寒食節還要進行一系列體育活動,如踢足球、盪鞦韆、踏跳板、踢毽子、放風箏、賽跑、摔跤等。

少數民族特點和風俗 第3張

少數民族特點和風俗 第4張

滿族

滿族自古清明上墳不燒紙,插佛託。插“佛託”習俗是滿族特有的'一種家族祭祀活動,新賓地區的部分滿族家族至今仍保留着這種習俗。

佛託就是在一根1.5米左右長的柳木杆,串上苞米骨(即玉米棒子的核),在苞米骨上扎一團剪好的五種顏色的紙,五色紙代表萬物之源的五行,即“金”、“木”、“水”、“火”、“土”,紙團下飄逸着一圈五彩紙條,長約0.3米左右。

少數民族特點和風俗 第5張

據說苞米骨代表裸體女性,而扎纏的一團子五彩紙條便是代表子孫,一團紙團包住苞米骨,五彩紙條飄垂其下,說明滿族人祈望子子孫孫,世代繁衍,相傳不息。

主持祭祀的父、母親,上墳插佛託,正好是寄希望於父祖輩,保佑後代昌盛。

少數民族特點和風俗 第6張

苗族

苗族清明祭祀活動分爲三個等級,即牛祭、羊祭和豬祭。

牛祭屬於舉族大祭,一般遭遇自然災害和戰爭動亂之後,用牛祭的方式,將全族人聚集起來,這種大型祭祀活動的結果,是區域“依直”的確立。

少數民族特點和風俗 第7張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