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0~3歲嬰兒保育與教育的任務

0~3歲嬰兒保育與教育的任務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0~3歲嬰兒保育與教育的任務,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需要各方面的輔佐和幫助,順應兒童的成長規律才能幫助孩子更健康的成長,下面和大家分享0~3歲嬰兒保育與教育的任務。

0~3歲嬰兒保育與教育的任務1

(一)語言教育

這裏所講的,主要是指以促進嬰幼兒語言能力的提高爲目的,在0~3歲嬰幼兒的生活環境中,成人與嬰幼兒進行的一系列語言交流活動或專門的語言訓練等活動。具體包括提高嬰幼兒傾聽和辨析語音的能力、理解詞義的能力、口頭表達能力、欣賞和閱讀的能力等,其中,核心是培養傾聽能力和口語能力。

對o~3歲嬰幼兒進行,有助於充分利用人類語言關鍵期所帶來的學習效能放大的效應,爲個體語言能力的發展奠定合格的基礎。此外,遵循語言能力發展的規律,促進嬰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可以深化嬰幼兒與成人的交往行爲,從而也將促進其認知、情感和社會性等方面的發展。

0~3歲嬰兒保育與教育的任務

(二)動作教育

o~3歲嬰幼兒的動作教育主要指對身體運動技能方面進行的系統訓練活動,具體包括大運動技能的訓練和精細動作技能的訓練等方面。其中,大運動技能的訓練主要指頭頸部、軀幹和四肢等幅度較大的動作,如擡頭、翻身、坐、爬、站、走、跳、獨腳站立、上下樓梯、四肢活動和姿勢反應、軀幹平衡等各種運動能力的訓練。精細動作技能的訓練主要指手指的動作,以及隨之而來的手眼配合能力,如抓握、搖動、擺弄、拇指與食指對捏、握筆畫、搭積木、穿釦眼、模仿畫線、摺紙、使用筷子等技能的訓練。

動作不僅有助於增強o~3歲嬰幼兒的體質、提高/增加0~3歲嬰幼兒身體的正常發育,而且能夠促進其腦部神經組織的發展,是大腦成熟的“催化劑”。更重要的是,對於0~3歲嬰幼兒來說,動作技能也是智能的重要內容和主要外在表現形式。而動作技能的發展又能夠增強0~3歲嬰幼兒對周圍環境進行探索的能力,並擴大其探索範圍,從而使其得到更多認知和交往的機會。因而,對0~3歲嬰幼兒進行動作教育,也能夠促進其認知能力和社會性的發展。

(三)認知教育

認知教育主要是指對o~3歲嬰幼兒的認知能力進行訓練,以及在此過程中幫助0~3歲嬰幼兒積累一定的知識經驗。在認知能力訓練方面主要包括感知、記憶、注意、思維和想象等各方面能力。必須注意的是,由於o~3歲嬰幼兒的典型思維方式是直覺行動思維,其思維過程以動作爲核心,尤其在語言能力形成之前,個體的認知能力主要是動作來表現的,因而認知教育與動作教育是分不開的。此外,0~3歲嬰幼兒的認知教育還應當以感官教育爲基礎,注重積累具體直觀的認知經驗,從而爲未來的抽象的認知經驗的獲得奠定堅實的基礎。

(四)社會性教育

社會性是指個體在其生物特性的基礎上,.與社會生活環境相互作用.逐漸掌握社會規範.形成社會技能.學習社會角色,獲得社會性需要、態度、價值,發展社會行爲.並以獨特的個性與人相互交往、相互影響,適應閣嗣社會環境.由自然人發展爲社會人的社會化過程中所形成的心理特徵。一·般認爲,社會性主要包括社會認知、社會情感、社會行爲技能、社會適應、道德品質和自我意識六個方面:由於社會性主要涉及個體在與他人交往時表現出來的心理特徵,因而0~3歲嬰幼兒社會性教育必須與其交往和引導其與他人交往進行培養。

(五)營養和餵養

營養和餵養主要是指日常生活護理中涉及日常飲食方面的工作,主要包括0~3歲嬰幼兒食譜編制、膳食製作方法、科學營養理念和餵養方法等內容。這部分內容是o~3歲嬰幼兒的主要看護人必須掌握的.因而主要的教育對象必須涵蓋o一~3歲嬰幼兒的家長、早期機構中的專職育嬰人員、家庭中等門負責照料0~3歲嬰幼兒的保姆以及其他主要看護人。

(六)衛生和保健

衛生和保健主要是指日常生活護理中涉及常見病防治和護理方面的[作,主要包括新生兒護理、計劃免疫、生長髮育監測、常見病痛的防範和護理,以及嬰幼兒飲食、衣着、活動、撫觸、沐浴等其他日常生活的保健、護理等.,這部分內容也是o~3歲嬰幼兒的家長、早期教育機構的專職育嬰人員負責照料o-3歲嬰幼兒的保姆以及其他主要看護人都必須掌握的。

0~3歲嬰兒保育與教育的任務2

培育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

在嬰幼兒的時候,手眼的協調能力與大腦的發育程度是有很大關係的,可以通過培育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來促進孩子的大腦發育!在生活中寶貝們會去探尋不瞭解的東西或者是用手去抓,這時候媽媽們不要急於制止,這是寶寶鍛鍊手眼協調的過程;又或者媽媽們可以買一些早教玩具,讓寶貝在玩玩具的過程中得到鍛鍊。

重視寶寶個性的健康發展

2~3歲的寶寶個性出現了明顯的差異。如有的寶寶活潑好動,有的寶寶文靜內向,有的寶寶發展了某些良好的行爲傾向,而有的寶寶卻發展了某些不良的行爲傾向。儘管這些個性特點或傾向是容易改變的、不穩定的,但是,那些不良的萌芽表現值得特別關注。很多媽媽會說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長大就好了,可是萬萬沒想到,這反而害了孩子!

在這個萌芽的基礎上,寶寶的個性發展起來,2~3歲這一階段,是寶寶自我意識、道德品質和性格特徵開始形成的時期,媽媽和爸爸尤其要格外重視,早期個性形成是今後個性發展的基礎,因此,父母要從言行舉止、爲人處世、道德品質等方面給寶寶樹立一個良好的行爲典範,幫助寶寶發揚優點、克服缺點,使寶寶的個性得到健康發展。

寶寶觀察力和鑑別力訓練

觀察寶寶感興趣的事物,如螞蟻搬家、美麗的花朵、小貓、小魚、颳風、下雨等。在觀察中,媽媽要結合實物給寶寶講一些基本的、簡單的知識,生活中有無窮的樂趣,也有數不盡的知識。寶寶在觀察自然界以及生活中的各種事物時,會不斷地增加知識,而且在觀察中,寶寶的注意力、觀察力,以及分析、概括、判斷和想象力等能力都會得到提高,而且大自然豐富多彩的生命和現象,還會給寶寶以美的薰陶。

社交能力訓練

現在的寶寶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兩代人都寵着他,以自我爲中心,獨佔獨霸,寶寶無法學會體諒別人。因此,媽媽們要多帶寶貝和同齡的小盆友接觸,讓他們懂得分享,學會表達自己,從而提升她與人交往的能力,不怯場。又或者平時在家爸爸媽媽可以和寶貝做一些親子游戲,比如“過家家”,讓寶貝體會不同家庭成員的角色,從而達到鍛鍊寶貝的目的。

0~3歲嬰兒保育與教育的任務 第2張

寶寶智力的開發

遊戲是最好的智能訓練。媽媽和爸爸要經常與寶寶做各種遊戲,開發寶寶的智能,現在很多的玩具都有很好的智力開發效果。智力拼圖是較爲複雜的'匹配圖形的遊戲,只有找到適合的模塊才能鑲嵌到它應有的位置上。這需要寶寶的觀察力。當寶寶經過反覆拼插終於把合適的拼塊放到相應位置上時,內心也得到了很大的滿足,有一種成就感。這種特殊方式的觀察,可爲將來寶寶辨別字母做好準備。

教寶寶以禮待人

懂禮貌、有愛心是一種良好的品行,爸爸媽媽要注重寶寶品行的培養。教寶寶學習禮貌待人,要從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環節做起,比如有客人來訪時說:“您好”,“再見”。給客人搬凳子、取水果等禮節都應該教給寶寶。隨着寶寶逐漸長大,良好的家教就會發生作用,寶寶會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用恰當的語言和行爲禮貌待人。

0~3歲嬰兒保育與教育的任務3

0—3歲是嬰兒生理和心理髮展最迅速的階段,是兒童語言真正形成時期,也是兒童語言發展最迅速階段。

一、語音的發展

語音是口頭語言的物質載體,是發音器官發出的表達一定語言意義的聲音。

在兒童掌握語言之前,有一個較長的言語發生準備階段,稱爲“前言語階段”,一般把從兒童出生到能夠說出第一個具有真正意義的詞之前的這一時期(0—1歲)劃爲前言語階段;從兒童(2--3歲)開始進入正式的學說話階段,到講出第一批有真正意義的概括性的詞的時期,劃爲言語發生階段,標誌着兒童開始發生言語,又稱爲言語發生階段;2—3歲是兒童基本掌握口語階段,這一階段將持續到入學前。

語音發生發展階段

1、非自控音階段(出生—20天):發音器官爲語音的發生做好最基本的物質準備。

2、咕咕出聲階段(21天—5個月):聲音聽辨能力有較大發展,有大量的“玩弄”聲音的現象,有了最初的語音模仿和“對話”意識。

3、呀呀學語階段(6個月—1歲左右):連續發音的節奏感加強,發音的形式變得豐富多彩,出現許多類似語言的語調。這階段顯著的特徵是嬰兒模仿發音的能力大大提高。

4、學說話階段(1歲—1歲半):連續音節和類似詞的音節增多,能說出一些單詞,無意義的音節減少,這是一個由無意的音節過渡發展大詞音的過渡階段。

5、積極言語發展階段(1歲半—3歲):開始由單詞句、雙詞句向完整句發展,集中的無意義的發音現象消失,發音和發出的詞和句子整合在一起。但由於發音器官發育未成熟,會出現許多語音“錯誤”。

0~3歲嬰兒保育與教育的任務 第3張

語音發展的特點

1、前言語感知能力的發展

前語言階段,感知語音的能力是兒童獲得語言的基礎。最近的研究表明,漢語兒童前言語階段的感知能力分成三種水平層次:

(1)辨音水平(0—4個月):學會分辨言語聲音和其他聲音的區別,獲得辨別不同話語聲音的感知能力。大約兩個月後,開始比較清楚地感知“語音學”意義上的單純的語音,能感知由發聲位置和方法變化造成的語音差別。

(2)辨調水平(4—10個月):能注意一句話或一段話的語調,從整塊語音的不同高音、音長變化中體會所感知的話語聲音的社會性意義,並且給予相應的具有社會**往作用的反饋。

(3)辨義水平(10—18個月):能將人們說話時語音表徵和語義表徵聯繫起來,去分辨一定語音的語義內容。開始學習通過對聲、韻、調的整體感知來接受語言,爲正式使用語言與人交往作好“理解在先”的準備。

2、前語言發音能力的發展

前語言發音是指嬰兒正式說話前的各種語音發聲,類似於說話之前的語音操練。

這個過程大致分爲四個階段:

(1)單音發聲階段(0—4個月):會哭叫,還會調節哭叫的音長、音量和音高,用不同的哭聲表示不同的意思和需求。

(2)音節發聲階段(4—10個月):發音有了明顯的指向性,對成人的社會性刺激作出反應;另一方面發音中出現了許多輔音和元音的組合,從單音節過渡到重疊多音節。

(3)前詞語發聲階段(10—18個月):能發出一連串變化不同的輔音加元音的音節,發音有語言的感覺。

(4)特殊的“小兒語”發音階段(1—1歲半):有明顯的旋律和抑揚頓挫的音調變化。說話呈現特殊的“小兒語”式發音,常常表現出省略、替代、重疊等特殊的策略。

3、前語言交際能力的發展

(1)產生交際傾向(0—4個月):逐漸產生交際的傾向和興趣。約兩個月時,會用表情、動作或不同的聲音表達不同的情緒,表現出明顯的交際傾向。

(2)學習“交際”規則(4—10個月):對成人的話語逗弄給予語音應答,還出現與成人輪流“說”的傾向,前語言交際已有明顯的“社會性”成分。

(3)擴展交際功能(10—18個月):能夠通過一定語音和動作表情的組合,使語音產生具體的語言意義。這個時期的嬰兒有堅持表達個人意願的情況,開始創造相對固定的“交際信號”,能較好地理解語言的交際功能,能借助前語言發音和體態行爲與人交往,發展起真正的語言交際能力。

0~3歲嬰兒保育與教育的任務 第4張

4、發音緊縮現象

1週歲以後,嬰兒出現發音緊縮現象,在前言語階段能發出的有的或沒有的語音都不能發出,無意義的連續音節大大減少,往往用動作和手勢示意,獨處時也停止了自發發音活動,出現一個短暫的相對沉默時期。

5、2—3歲兒童語音發展的特點

從1歲半開始,兒童發音器官逐漸成熟,語音逐漸穩定和規範,發不出的語音逐漸減少兒童集中的無意義發音現象已經消失。

二、詞彙的發展

一般而言,學前兒童只掌握基本的口語詞彙,他們對詞彙的掌握主要表現在詞彙數量的增加、詞類範圍的擴大,以及對詞義理解的確切和加深等方面。

特點:

1、從9個月開始真正理解語言。

2、1歲至1歲半階段:頭腦中關於詞和具體事物情景的聯繫越來越多,能理解更多的詞和簡單的句子。理解和使用新詞常出現詞義泛化、詞義窄化、詞義特化現象。

3、1歲半至2歲階段:是兒童語言發展最迅速的時期,也是兒童掌握詞彙的第一個關鍵時期。詞彙量的迅速增加,出現“詞語爆炸現象”。理解能力不斷提高,能擺脫具體情境制約理解詞語。

4、2歲至2歲半階段:詞彙迅速增長,對語言的理解力迅速增加,詞的泛化、窄化和特化現象明顯減少,對詞義的理解日益加深,詞的概括程度進一步提高。求知慾強烈,對新詞感興趣。

三、語法的發展

特點:

1、單詞句階段:是指用一個詞代表的句子,一般出現在1歲—1歲半。單詞句所用的詞不是單獨和某種對象想聯繫,而是和某種情境相聯繫。

2、雙詞句階段:是由二個單詞組成的不完整句,有時也由三個詞組成,一般出現於1歲半到2歲。

3、能運用多種簡單句,出現複合句:2歲以後,簡單句增加。有時也出現複合句,但數量少,比例小。

4、句中含詞量增加:隨着年齡增長,兒童說話所用的句子有延伸趨勢,句中含詞量增加。

5、疑問句增多:2歲左右,嬰兒開始使用疑問句,並呈迅速增長趨勢。

6、接尾策略:接尾策略是指嬰兒不管實際情況,只選用問句末尾的一些詞作答,主要發生在1歲半至2歲半,3歲左右這種語言現象消失。

7、抽象句子規則,進行系統整合:把一種新的語言現象納入原有的語言框架,力圖用原有的規則去解釋、同化,即對句子規則進行系統整合。

8、說話不流暢,表達常有“破句現象”:說多詞句的句子時,常有說話不流暢,結結巴巴的現象。對3歲孩子而言,這是正常的自然現象。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