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健康養生 > 含有梅的中藥名

含有梅的中藥名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6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含有梅的中藥名,梅的種類有很多,梅在我國各地均有栽培。對於不同種類的梅具有的效果都是不相同的,很多時候一些梅是可以當成中藥材的,下面分享含有梅的中藥名。

含有梅的中藥名1

(生梅、青梅)酸、平、無毒。

(烏梅,即青梅燻黑者)酸、溫、平、澀、無毒。

(白梅、鹽梅、霜梅,即青梅用鹽汁漬者,久則上霜)酸、鹹、平、無毒。

含有梅的中藥名

功能主治

1、癰疸瘡腫。用鹽梅燒存性,研爲末,加輕粉少許,以香油塗搽患處四圍。

2、喉痹乳蛾。用青梅二十枚、鹽十二兩,淹五天;另用明礬三兩,桔梗、白芷、防風各二兩,皂莢三十個,共研爲末,拌梅汁和梅,收存瓶中。每取一枚,噙咽津液。凡中風普厥,牙關不開,用此方擦牙,很有效。

3、泄痢口渴。用烏梅煎湯代茶喝。

4、赤痢腹痛。用陳白梅同茶、蜜水各半煎服。

5、大便下血及久痢不止。用烏梅三兩燒存性,研爲末,加醋煮米糊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服,米湯送下。

6、小便尿血。用烏梅燒存性,研爲末,加醋、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四十丸,酒送下。

7、血崩。用烏梅內七枚,燒存性,研末,米湯送服。一天服二次。

8、大便不通。用烏梅十顆,泡熱水中去核,做成棗子大的丸子,塞肛門內,不久好可通便。

9、霍亂吐瀉。用鹽梅煎湯細細飲服。

10、蛔蟲上行。出於口鼻,用烏梅煎湯頻飲,並含口中好安。

11、主咳。用烏梅肉微炒, 去筋膜、蜜炒,等分爲末。每服二錢,睡時蜜湯調下。

12、傷寒。用烏梅十四枚,鹽五合,加水一升煎取半升,一次服下取吐,吐後須避風。

含有梅的'中藥名2

梅的功效與作用

花蕾(梅花):微酸、澀,平。開鬱和中,化痰,解毒。用於鬱悶心煩,肝胃氣痛,梅核氣,瘰癧瘡毒。

果實(烏梅):酸、澀,平。斂肺,澀腸,生津,安蛔。用於肺虛久咳,虛熱消渴,蛔厥嘔吐腹痛,膽道蛔蟲症。

【蒙藥】哈日一桂勒斯:果實用於肺虛久咳,口乾煩渴,膽道蛔蟲,膽囊炎,慢性腹瀉,痢疾,崩漏《蒙藥》。

【彝藥】莖葉用於熱毒內陷,溼重氣滯,胸熱脹滿,久熱不退,腸癰痢疾,滑胎漏胎《哀牢》。果實治肺虛久咳,口乾煩渴,膽道蛔蟲,膽囊炎,細菌性痢疾,慢性腹瀉,月經過多,癌瘤,牛皮癬《大理資志》。

【傣藥】埋罵風:用於清暑,除煩,降火《傣醫藥》。埋罵風,嘛風:果實用於肺虛久咳,口乾煩渴,膽道蛔蟲,膽囊炎,細菌性痢疾,慢性腹瀉,月經過多,癌瘤,牛皮癬;外用於瘡瘍久不收口,雞眼;樹皮用於牙痛,咳嗽《滇省志》。

【水藥】女鳳:果實治久泄久痢《水醫藥》。

【傈僳藥】十九:果實治咳嗽,痢疾,尿血,便血,膽道蛔蟲《怒江藥》。

【白藥】千其千:果治療消化不良,腹瀉《滇藥錄》

含有梅的中藥名 第2張

梅的用法和用量

內服:煎湯,3-10g。外用:適量,蒸熱薰。

梅的食用禁忌

用藥適量。

含有梅的中藥名3

烏梅的功效

烏梅是藥食同源的製品,是青梅經過加工後的中藥材之一。味酸、微澀,性平。歸肝、脾、肺、胃、大腸經。質潤斂澀。 收斂生津,安蛔驅蟲。治久咳,虛熱煩渴,久瘧,久瀉,痢疾,便血,尿血,血崩,蛔厥腹痛、嘔吐,鉤蟲病,牛皮癬,胬肉。

斂肺止咳。用於肺氣虛所致的久咳、乾咳。

澀腸止瀉。治療脾氣虛弱、久瀉久痢。

生津止渴。適用於虛熱引起的消渴、熱病傷津的口乾渴。

安蛔止痛。治療蛔蟲引起的膽絞痛。

《隨息居飲食譜》中講:“梅,酸溫,溫膽生津,孕婦多嗜之。”《本草新編》提及“烏梅止痢斷瘧,每有速效”。

《本經》:“主下氣,除熱煩滿,安心,肢體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痣、惡肉。”

《別錄》:“止下痢,好唾口乾。”“利筋脈,去痹。”

含有梅的中藥名 第3張

烏梅的食用禁忌

1、小孩不適合服用烏梅:這是因爲孩子的身體處於一個正在生長髮育的時間點,腸胃功能並沒有完全發育成熟,相對來說身體以及腸胃的抵抗力比較差,如果說大量的服用了烏梅,這種酸性物質會腐蝕腸胃,不利於身體健康。

2、女性在月經期間以及分娩前後需要慎用:在我國的中醫名著之中就有記載,女性格在月經期間以及分娩前後服用烏梅,容易損害身體健康。除此之外,在刮痧以及祛痘之後都是不能夠服用烏梅的。

3、平時服用烏梅需適量:專家告訴我們,如果沒有節制的服用烏梅,很容易損害我們的牙齒,同時身體中也會上火,導致咳嗽痰多,不利於身體健康。

4、感冒發熱的患者使用烏梅需慎重:對於感冒患者來說,特別是那些伴隨有咳嗽痰多症狀的緩緩,千萬不要服用烏梅。除此之外,患有腸炎的朋友也最好不要服用烏梅,避免病情加重。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