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健康養生 > 糖友要多吃蘋果少吃蕉

糖友要多吃蘋果少吃蕉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9.6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糖友要多吃蘋果少吃蕉,說起糖尿病患者,我們都知道他們的飲食上有非常多禁忌的,如果不注意飲食禁忌會讓加劇病情,從而危害生命健康。而糖尿病的患者想要吃水果正確,就要多吃蘋果少吃蕉。下面是關於糖友要多吃蘋果少吃蕉內容,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糖友要多吃蘋果少吃蕉1

糖友要多吃蘋果少吃蕉

糖尿病患者“忌諱”糖分高食物衆所周知。那香甜水嫩的水果是吃還是不吃呢?郭潔文表示,可以吃,但得要吃得有“技術含量”。

吃了水果必須減少主食。郭潔文表示,要把水果熱量折算到患者一天攝入總熱量中,以一天吃200克水果(一到兩個中等大小左右水果)爲例,則主食建議減少25克,這樣才能保證全天飲食熱量平衡。即把水果熱量與其他食物進行等份交換,不能因吃水果而導致熱量超標。同時,對於糖尿病患者,大前提是水果要少吃,切莫大量吃。大量吃可能造成血糖迅速升高,而高血糖持續時間長的話,則會加重胰腺負擔。

吃水果時間非常有講究,忌餐前餐後吃,尤其不能在公衆場合聚餐、飯後上果盤時大肆進食;宜作爲“加餐”或睡前一小時吃。“加餐”即兩個正餐之間進食水果,如上午9~10時、下午3~4時,也可直接作爲加餐食品,既預防低血糖,又可保持血糖不發生大的波動。

如果跟正餐一起吃,會導致胰島素分泌、代謝受到影響,從而破壞其活性。所以對於又想吃水果又想控制血糖的患者,應爲自己的水果餐制定科學規律的用餐時間。

糖友要多吃蘋果少吃蕉 第2張

多吃含糖低水果減輕胰腺負擔

西瓜、蘋果、獼猴桃含糖量比較低,醫生比較中意推薦此類水果給糖尿病患者,因爲此類水果可以減輕患者的胰腺負擔,幫助其吸收到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和果膠,平衡飲食。而其中的很多微量元素對於提高、改善糖尿病患者體內胰島素的活性也是很有幫助的。

含糖量較高的水果有:蕉(包括香蕉、大蕉等)、菠蘿、葡萄、甜橙(含豐富維生素,但是糖分很高)等,值得特別指出的是“爭議性”水果——華南地區代表水果荔枝。郭潔文表示,荔枝核可以降低血糖,適量進食反而有助於治療糖尿病,是一味傳統的中藥。然而,也有不少人認爲荔枝太甜、含糖多,不適合糖尿病患者,所以荔枝引發的個體差異很多,患者最好因人而異選擇性食用。另外,紅棗也是糖分非常高的食物。

吃水果前後兩小時自測血糖或尿糖

雖然糖分高低有公論,但郭潔文表示,類似荔枝爭論,患者的個體化差異很大,有的人也可能吃了含糖量低的水果反而血糖升高速度很快,所以含糖低水果只能是推薦,仍然要自己檢測、摸索,尋找適合自己的水果。她提倡患者在控制血糖情況下進食,即在吃水果前後兩小時測血糖或尿糖波動大小,這樣可以掌握自己能否進食某類水果。

她表示,如果沒有經常出現高血糖或低血糖,可以多點選擇水果範圍,但如果血糖波動大或出現異常,還是要暫時忌口,必須先控制好血糖再考慮享受水果。

糖友要多吃蘋果少吃蕉2

水果大多都很甜,其主要成分是糖,如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等。一些水果中還含有少量的澱粉,如蘋果、芒果和香蕉等。糖尿病人若食用不當,可升高血糖,使病情反覆。所以長期以來水果被排除在糖尿病食品之外,有些人甚至到了“談果色變”的程度。

但很多糖尿病人又渴望能吃點水果,如何解決這個矛盾呢,辦法很簡單,只要掌握好下面這四個要素。

糖友要多吃蘋果少吃蕉 第3張

要素一:吃水果的時機

當血糖控制比較理想,即空腹血糖能控制在7.8mmol/L以下,餐後2小時血糖控制在10mmol/L以下,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7.5%以下,沒有經常出現高血糖或低血糖,就滿足享受水果的先決條件了。如果血糖控制不理想,可先將西紅柿、黃瓜等蔬菜當水果吃,等病情平穩後再選擇水果。

要素二:吃水果的時間

水果一般在兩次正餐中間(如上午10點或下午3點)或睡前一小時吃,這可以避免一次性攝入過多的碳水化合物而使胰腺負擔過重。一般不提倡在餐前或餐後立即吃水果。

糖友要多吃蘋果少吃蕉 第4張

要素三:吃水果的種類

各種水果碳水化合物的含量約爲6%~20%。應選擇含糖量相對較低及升高血糖速度較慢的水果。後者對不同的糖尿病人可能有一定的差異,可根據自身的實踐經驗作出選擇。一般而言,西瓜、蘋果、梨、橘子、獼猴桃等含糖量較低,對糖尿病人較爲合適,而香蕉、紅棗、荔枝、菠蘿、葡萄等含糖量較高,糖尿病人不宜食用。

要素四:吃水果的數量

根據水果對血糖的影響,每天可食用200克左右的水果(可提供約90千卡的熱量),同時應減少半兩(25克)的主食,這就是食物等值交換的辦法,以使每日攝入的總熱量保持不變。

按上述四個要素去做的同時,糖尿病人還應自己摸索規律,如果能在吃水果前後2小時測一下血糖及尿糖,對了解自己能不能吃這種水果,吃得是否過量會很有幫助。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