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教育 > 小學生教學方法

小學生教學方法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7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小學生教學方法,小學孩子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教育好孩子的前提是重視孩子,小學學習不僅僅是一個求知的過程,還是一個認知情感的過程,對父母而言是個巨大的挑戰,下面我們來分享下小學生教學方法。

小學生教學方法1

一、傾聽學習法

小學數學學習不僅僅是一個求知的過程,還是一個認知情感的過程,學會傾聽往往是學習數學的一個好方法,傾聽的方式有很多,傾聽教師的講課,比如教師在講解認識20以內數的時候會舉一些例子

比如數字1就像是一個人筆直的站立,數字2就像是一個掛鉤,數字3就像是人的耳朵一樣,要傾聽教師在教課過程中的思想方法,數學知識往往是比較枯燥的,很多小學生對此並不喜歡,但是爲了應付考試而不得不學,造成大多數的學生的被動學習的狀況。

因此小學生要多和教師進行情感上的交流,這種傾聽不是在於數學知識的相互瞭解而是在於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傾聽教師對於知識的把握的一種情感上的表達,通過這種情感上的傾聽,學生才能真正跟着教師的思路走,並且可以在這個情感交流的過程中幫助他們找到合理的學習方法。

二、興趣激發法

小學生數學有效學習方式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孩子們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作爲教師還需要從中不斷地引導孩子,不能讓孩子自己去摸索,小學階段是一個對任何新鮮事物感興趣的,容易誤入歧途,因此教師只有不斷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數學這一門課程,並且不再害怕學習數學。

小學生教學方法
  

教師可以通過有趣的故事來吸引孩子的眼球,讓小學生在豐富的趣味性活動中找到學習的樂趣。

三、遊戲學習法

數學知識是非常枯燥複雜的,孩子們對於數學很難像學習其他課程一樣集中注意力。

他們喜歡跑,喜歡跳,喜歡做遊戲。因此數學教師要按照孩子們的天性來教給孩子們學習數學,比如遊戲教學,將數學原理用遊戲來表現出來,幫助孩子學習數學。

比如:同學們小時候都玩過丟手絹的活動,教師可以將這節課放在操場上來進行,準備一些數學題目,分發給每一名同學,每個同學的手裏都有一個算式,學生們把這個紙條貼在自己的後背,教師隨機抽出來一個同學,這個同學手裏會有一個小手絹,是教師預先準備好的一道算術題,這個算術題的結果會和下面圍成一圈的同學的某一位同學答案一樣。

接着遊戲的玩法就像丟手絹那樣,一直唱啊轉啊,最終找到那位同學,把手絹放在他的背後,這位放手絹的同學就會追他,如果放手絹的人站在原來的位置,遊戲結束。這樣就會讓小學生掌握算式的計算過程,使同學們計算得又快又正確。

四、靈活做題法

對於數學概念的學習,小學生要做到的是理解而不是背誦,教師要幫助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對題目理解需要更加的靈活。

例如這裏舉一個比較經典的例題就是1+2+3+4+5+6+……+99結果是多少,從題中我們可以看出由100個數進行相加,如果小學生們不能正確理解題意,看到題就一個個相加的話,很難算出來結果,費時費力,因此對於小學生遇見這種數相加比較多的就需要多多思考,做這種題不是考查我們加法的計算,而是考查我們讀題理解題的能力,靈活多變。

教師在這個過程中也需要多多引導學生做題的時候多動腦子,而不是胡亂地做題,不講究一點規律,這樣沒有思考的做題很難做出來,要讓學生注意觀察式子的規律,接着提示學生1+99,2+98,3+97,學生通過這些式子很輕鬆地找到規律,小學生們也能夠更加靈活地解答。

教師在平常的教學的過程中還需要引入類比的思想,讓小學生通過這個思想來解決數學中的實際問題,找到問題的相似性,並把這個題記在心裏,以後再遇到相類似的題的時候就可以通過類比思想來解決這個數學問題了。

小學生教學方法2

一、緊扣文本特色,立足文本整體,抓住重點詞句

著名特級教師賈志敏曾說,書不讀通不開講,書不讀熟不開講。在教學《第一朵杏花》這篇課文中,對話描寫是文本特色之一。

筆者根據這一文本特色,在學生通讀全文,把課文讀通、讀熟的基礎上,設計了一個綜合訓練:

出示竺可楨爺爺與小男孩的對話,但標點沒有學生想要讀通讀順這段話,首先就需要爲這些對話加上標點;加上標點後,引導學生想象人物當時的表情、動作、神態,體會人物說話時的心情,感受人物這樣說話的動機,讀着讀着,學生覺得加上一些提示語後,讀起來更過癮。

有了提示語作爲座標,學生投入其中,積極還原體驗人物當時的所思、所想、所感,在以感情朗讀爲主要目標的訓練中,慢慢地觸及人物內在的品質,人物的精神變得看得見、聽得出、說得準、讀得好、寫得活,甚至諸如“課文爲什麼要以第一朵杏花爲題”這樣大而空的問題也由於對人物對話的深刻理解,而在教學結束時迎刃而解了。

小學生教學方法 第2張
  

學生讀懂的過程,就是感悟體驗的過程,就是語感形成的過程,就是語言積累的過程,真可謂“文章不厭百回讀,熟讀深知於自知”。

二、依據文章體裁特點,喚起學生生活經驗,激發想象、聯想

讓書本知識呈現出鮮活的生命狀態,是新課程改革實施後課堂教學呈現的新特點。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要依據課文體裁特點,通過各種途徑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使書本知識與現實生活、學生經驗世界和知識的形成過程聯繫起來,從而激活書本知識,激發學生的想象、聯想,發展學生的思維。

喚起學生生活經驗,激發想象、聯想,不僅發展了學生的思維,更主要的是能極大地提高語文課堂效率。

教學蘇教版四年級第二學期《江南春》這首古詩時,筆者讓孩子們先讀題目,看出題目分爲兩個部分——“江南”和“春”;再讓每個孩子自己去讀一讀這首詩,一問:你從哪些地方看出是寫春天的?交流時不一定按照詩句的先後順序,但每找到一處,我們就來畫一畫這個景,說一說自己爲什麼這樣畫,評一評誰的畫與詩句最吻合。

每一次畫、說、評,孩子實際上都在自覺地借用作者的“一雙慧眼”去欣賞了一次春天的美景,移情成爲必然。二問:你又從哪裏看出是寫江南的景色?學生能找到相關的字、詞、短語、句子,他就穿越時空在古人的眼中看到了江南的特點。而能讀好這些景物,學生就能領略江南原來是有這些特色景物的。

再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能展開說說,他也許就能回味自己身處的江南,原來是有這些特點的。由此,詩歌的學習不僅僅是字、詞、句、詩的機械解釋,而是學生主動地走進詩人的內心,用詩人的眼睛去看,用詩人的耳朵去聽,用詩人的心靈去感受。

學生彷彿一會兒在寫生,一會兒在春遊。《語文課程標準》中說:讓學生自己獨立地誦讀感悟,並將讀書意會到的東西用可以檢測的表情朗讀出來,是實惠便捷的'解讀方式。

三、抓住“文眼”,採用多種形式組織學生朗讀、體驗、感悟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應引導學生鑽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也要防止用集體討論代替個人閱讀,或遠離文本進行過度發揮。

因此,筆者認爲語文學習中的體驗與感悟要真切,倡導個性化體驗,這一目標的實現只能靠“潛心會文本”。即通過反覆地讀,走進文本,理解文本,走進作者的心靈,觸摸情感的脈搏。

讀是感悟與體驗的前提與基礎。不把課文讀通、讀順、讀好,就不能通過語言來認識事物之間、人物之間、人與事之間的關係;要理解一段話的意思,必須從整體到局部、從局部到整體,一遍又一遍地讀書消化,一次又一次地分析概括,然後纔有獨特的、有見地的感悟。

例如在教學《地震中的父與子》一文中的“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佈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這句話時,爲了讓學生體會到父親挖掘時間長,挖掘的艱辛,永不放棄的信念,以及對兒子深深的愛等情感。

筆者通過一次又一次的領讀、引讀、組織學生有感情個別讀,把學生的感悟、體驗不斷推向文本,並且適時地設計了一個補充句子的練習: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在這36個小時裏,他顧不上( ),顧不上( ),顧不上( ),甚至連( )都顧不上。

小學生教學方法3

(一)講授法

講授法是教師通過口頭語言系統連貫地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方法。

講授法可分爲講述、講解和講演三種方式。講述是教師向學生描繪學習的對象、介紹學習材料、敘述事物產生變化的過程。講解是教師對概念、原理、規律、公式等進行解釋說明和論證。講述講解各有側重,但在教學中常結合使用。講演則是系統全面地描述事實,深入分析和論證事實並歸納、概括科學的結論。

運用講授法的基本要求是:

1.講授既要重視內容的科學性和思想性.同時又要應儘可能的與學生的認知基礎發生聯繫。2.講授應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科思維。

3.講授應具有啓發性。在講授中善於提問並引導學生分析和思考問題.使他們的認識活動積極開展,自覺地領悟知識。

4.講授要講究語言藝術。語言要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清晰、準確、簡練,條理清楚、通俗易懂,音量、語速要適度,語調要抑揚頓挫,適應學生的心理節奏。

講授法的優點是教師容易控制教學進程,能夠使學生在較短時間內獲得大量系統的科學知識,但如果運用不好,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不易發揮,就會出現教師滿堂灌、學生被動聽的.局面。

(二)談話法

談話法也叫問答法,它是教師按一定的教學要求向學生提出問題,要求學生回答.並通過問答的形式來引導學生獲取或鞏固知識的方法。談話法特別有助於激發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獨立思考和語言表述的能力。

談話法可分複習談話和啓發談話兩種。複習談話是根據學生已學教材向學生提出一系列問題.通過師生問答形式以幫助學生複習、深化、系統化已學的知識。啓發談話則是通過向學生提出未思考過

小學生教學方法 第3張
  

的問題,一步一步引導他們去深入思考和探索新知識。談話法的基本要求是:

第一,要準備好問題和談話計劃。教師要對談話的中心和提問的內容做好充足的準備。在上課之前,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已有的經驗、知識,準備好談話的問題、順序,如何從一個問題引出和過渡到另一個問題。

第二,提出的問題要明確、具體。能引起思維興奮.即富有挑戰性和啓發性.問題的難易要因人而異,符合學生的已有知識程度和經驗。

第三,要善於啓發誘導。當問題提出後,要善於啓發學生利用他們已有的知識經驗或對直觀教具觀察獲得的感性認識進行分析、思考,研究問題或矛盾的所在。因勢利導,讓學生一步一步地去獲取新知。

第四,要做好歸納、小結。這樣使學生的知識系統化、科學化,並注意糾正一些不正確的認識.幫助他們準確地掌握知識。

(三)討論法

討論法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爲解決某個問題而進行探討、辨明是非真僞.以獲取知識的方法。其優點在於能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獨立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促進學生靈活地運用知識。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