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女性健康 > 簡單的推拿按摩手法

簡單的推拿按摩手法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0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簡單的推拿按摩手法 推拿在古代就已經出現了,當時是被叫做按摩,在中醫的指點下,在人體的各種穴位上進行手法按摩,來預防疾病或者是舒緩身心,你又是否知道簡單的推拿按摩手法?

簡單的推拿按摩手法1

用拇指指面或以指端按壓體表的一種手法,稱爲指按法。當單手指力不足時,可用另一手拇指重疊輔以按壓。在臨牀上常與揉法結合使用。

按法

1、按壓力的方向要垂直向下。

2、用力要由輕到重,穩而持續,使刺激感覺充分達到機體深部組織。切忌用迅猛的暴力。

3、按法結束時,不宜突然放鬆,應逐漸遞減按壓的力量。

適用部位:全身各部經穴。

簡單的推拿按摩手法

功效:解痙止痛。

主治:疼痛、癃閉等症。胃脘痛:按脾、胃俞或脊旁敏感點,每穴1~2分鐘。

腹痛:按揉足三裏、內關。

頸項強痛:按揉列缺、後溪。

牙痛:按揉合谷。

痛經:按揉三陰交。

尿瀦留:指按中極。

通過以上內容,我們可以知道,推拿按摩的方式有很多種,每一種都有自己的功效,同時根據不一樣的目的進行不一樣的推拿,才能對身體起到作用。在推拿中,按摩師的力量和手法非常影響按摩的效果,這兩者必須同時具備,按摩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當然,力量過大也容易把皮膚甚至筋骨拉傷,應以自己能接受的限度爲準。

簡單的推拿按摩手法2

以下情況不能推拿

推拿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出現下面這些情況時,是不適宜推拿的'。

1、流感、乙腦、腦膜炎、白喉、痢疾以及其它傳染病的病人。

2、急性炎症的病人,如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肺炎、急性闌尾炎、蜂窩組織炎等。

3、某些慢性炎症如四肢關節結核、脊椎結核、骨髓炎。

4、有嚴重心臟病、肝臟病、腎臟病及肺病的人。

5、惡性腫瘤、惡性貧血、久病體弱而極度消瘦虛弱的人。

6、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或過敏性紫癜的病人。

7、大面積的皮膚病人或患潰瘍性皮炎的病人。

簡單的推拿按摩手法 第2張

6類人不宜做推拿按摩

如果你是下面這些人羣,同樣要注意,因爲這些人羣推拿,同樣容易損害健康。

1、年紀大的人。大部分上了年紀的人都患有骨質疏鬆,不適宜大力按摩。

2、心臟病、高血壓患者。過重的按摩,可能導致血壓上升或誘發心臟疾病。

3、體質虛弱的人。推拿手法不當,可能出現休克。

4、有皮膚病或皮膚破損的人。按摩不當,可能導致出血。

5、飯後半小時以及飢餓狀態不宜做按摩。

6、骨折病人、腫瘤病人、結核病人都不宜接受按摩。

簡單的推拿按摩手法3

按摩的利與弊

按摩的好處

1、調和氣血

明代養生學家羅紅在《長生不老書》中說:按摩可以疏通毛孔,。在這裏,榮衛的意思是調和氣血。因爲按摩是一種柔軟、溫和的力量,通過循經取穴作用於人體,通過經絡的傳導來調節全身,從而調和營的氣血,增強身體的健康。現代醫學認爲,按摩技術的機械刺激可以提高局部組織的溫度,促進毛細血管擴張,改善血液和淋巴循環,降低血液粘度,降低外周血管的阻力,減輕心臟的負擔,因此可以預防和治療心血管疾病

2、提高身體免疫力

比如小兒腹瀉,按摩後症狀減輕或消失;當小兒肺部有乾溼羅音時,按揉小橫條。掌紋有效。一些同齡兒童與對照組同時接受保健按摩。按摩組發病率下降,身高、體重和食慾均高於對照組。上述臨牀實踐和其他動物實驗證明,按摩具有抗炎、解熱和增強免疫力的作用,能增強人體的抗病能力。

正是因爲按摩可以疏通經絡。使氣血循環,保持身體陰陽平衡。因此,按摩後,你可以感受到放鬆的肌肉和靈活的關節,使人感到精神煥發,消除疲勞,對保證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簡單的推拿按摩手法 第3張

按摩的壞處

1、暈厥

發生在按摩過程中,主要是由於患者過於緊張、虛弱、疲勞或飢餓時操作過多或時間過長而引起的。一旦病人暈厥,立即停止按摩,讓病人平躺在空氣循環中,保持低着頭,一般休息後自然恢復。如果患者出現嚴重暈厥,可採用掐人、取肩井、閉谷、壓涌泉等方法促進甦醒,也可採用鍼灸。如果暈厥是由低血糖引起的,受試者可以喝一些糖水。

2、皮下出血

一般來說,按摩沒有皮下出血。如果患者局部皮膚呈藍色,可能是因爲按摩手法過重,或者患者有容易出血的疾病。如有皮下出血,應立即停止按摩,一般出血會自行停止,3天后可局部按摩,或配合溼敷,使其逐漸消散。

3、破皮

使用摩擦法時,操作不當有時可能會導致皮膚損傷。此時,應進行一些外科治療,以避免在受損部位進行手術,防止感染。不用搓法的時候不要用力搓。

4、破裂

按摩太重或者太粗糙,患者容易骨折。疑似骨折的患者應立即接受治療。兒童老人按摩不宜過重。做關節活動時,手法由輕到重,活動範圍由小到大(不超過正常生理範圍),注意患者的耐受力,避免骨折。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