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4-5歲幼兒年齡特點及階段目標

4-5歲幼兒年齡特點及階段目標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7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4-5歲幼兒年齡特點及階段目標,孩子的成長是在模仿學習的過程中形成完整的個人特點和思維世界,家長和老師要注意孩子每個階段的特點教育,看看4-5歲幼兒年齡特點及階段目標。

4-5歲幼兒年齡特點及階段目標1

生理動作發展

左、右腳皆能單腳跳,可以雙腳交替上下樓梯。會自己吃飯、刷牙、洗臉,學會自己穿套頭衣服、扣扣子、拉拉鍊。能練習拍球,能伸手接球,會對準目標丟球、踢球。

注意點

讓孩子多運動,玩球,呼啦圈等都是很好的運動。

認知能力發展

生活中的事物有基本的概念,如:有四個輪子,人可以坐在裏面的,會猜到是車子。孩子喜歡發問並回答:“誰、什麼、何時、爲什麼、何地”等問題;樂於自己實驗、有新的想法,如:把肥皂盒當作小船。 孩子能指出物件的異同,注意到生活中人事物的改變。能學會記住人名、地址和電話號碼,能說出6-8種顏色和3種形狀。能理解日常活動的先後順序,(如早飯在午飯前,午飯在晚飯前,晚飯在睡覺前)

4-5歲幼兒年齡特點及階段目標

注意點

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學習觀察,鼓勵他們提出問題。 讓孩子主動探索,如:觀察植物等系列活動,自然會學到植物的相關知識

語言能力發展

能依大人的指示完成事情,可以安靜地聆聽,並且複述別人說的話。 喜歡聽故事,能簡短重複自己聽過的故事。會用完整的句子,描述自己的經驗和感受。如“我還沒來得及把小餅乾放在桌子上,小弟弟就把它吃掉了。”喜歡唱簡單的歌

注意點

鼓勵孩子說故事。你一句、我一句玩故事接龍遊戲。教孩子成爲有禮貌的人,如:跟汽車司機說謝謝、與人問好,這些都是重要的社會語言。

社會情緒發展

孩子喜歡和朋友一起遊戲、合作,能和他人分享共用物品,會幫忙夥伴。能表達自己的情緒感受,察覺他人的情緒,給予安慰與關心。開始懂得什麼是危險,有時會非常害怕,難以分清假想和現實。仍會在遇到小挫折時大發脾氣,喜歡假裝,常和想象中的夥伴一起玩。知道性別不會隨外表改變而變化。

注意點

和孩子玩角色扮演遊戲,有助他們練習社交技巧。幫孩子洗澡時,教他們認識自己的性器官,學習如何清潔、保護自己的身體。

5歲的兒童發展特點及注意點

五歲大的孩子快樂、活躍和熱情。這個時期是孩子思維活動發展的關鍵階段,也是逆向思維發展的關鍵階段。理解能力快速地發展,不但能廣泛瞭解事物的現象,而且要求瞭解事物的原因、結果、等相互的關係。

生理動作發展

能學會手腳可同時用力,進行全身性的活動,如:跳繩。單腳站立能保持平衡5-10秒能把球拋過頭頂,能跳過低的物體 。能跑、跨大步 ,會跳躍和踮着腳尖跑 。孩子會仿寫一些字、畫出三角形等圖形。習慣用左手或右手已經確定下來 。可以熟練地使用剪刀。能不在大人的協助下,分辨衣物的前後,自行穿好衣服褲子。

注意點

多帶孩子到室外活動,如果孩子一直長時間從事室內靜態的運動,他們大肌肉動作的協調性、運動技能將無法得到充分發展。

認知能力發展

孩子的思考逐漸由具體而抽象,慢慢建立了基本的時間與數字概念。有些孩子能理解10以內的具體數字概念,知道早上、中午、晚上的時間順序,能理解昨天、今天、明天等時間概念。喜歡謎語和笑話,會畫表示動物、人或物品的畫。能理解和使用有比較意味的詞,如大、更大和。能長時間很好地集中注意力。

注意點

鼓勵孩子用語言、圖畫等方法表達自己的想法,這些都可以增進他們的認知發展。

語言能力發展

孩子的語言發展逐漸成熟,能夠運用已經掌握的詞彙和積累的知識經驗對一些事物進行概括,比如:“我不聽話的時候媽媽生氣,我乖的時候媽媽高興。”在聽完故事,能說出重要的情節,討論時,可以發表自己的意見。

注意點

跟孩子們一起朗讀童謠或故事,享受文章的韻律與故事內容,不要求他們背誦。

鼓勵他們發表自己的想法與意見,跟他們溝通生活中的細節,分享彼此的感受。

社會情緒發展

此階段的孩子喜歡有自己的主張。能組織其他的孩子和玩具一起玩“過家家”, 並能遵循團體的遊戲規則。孩子羣體間,常有小團體,出現「我和你比較要好」的情況,喜歡和要好的夥伴分享祕密。會用身體語言表達憤怒和嫉妒,關注到其他孩子生氣或難過,對他人的感覺更加敏感。 對正確與錯誤開始有了很基本的理解

注意點

有些孩子不太喜歡與人分享,跟他們解釋和別人交換、分享,可以交到好朋友一起玩,會更有樂趣。

4-5歲幼兒年齡特點及階段目標2

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培養目標

1、自我評價能力逐步發展

5歲以後,兒童的個性特徵有了較明顯的表現,他們不再輕信成人的評價,當成人的評價與兒童的自我評價不一致時,他們會提出申辯。

2、情感的穩定性和有意性增長

他們情感的穩定性開始增強,大多數兒童在班上有了相對穩定的好朋友。兒童開始能夠有意識地控制自己情感的外部表現,例如,摔痛了能忍着不哭。例如當自己的表現或作品被忽視時會感到不安。而當讓他們照顧比自己小的孩子時會表現得很盡職。

3、自理能力和勞動能力明顯提高.

這一階段的兒童在生活自理方面較前更獨立了,他們能選擇喜歡的、適合自己的衣服,能用筷子吃飯、夾菜,也能不影響別人安靜地入睡。

學前後期的兒童已能將勞動與遊戲分開,對勞動持認真態度,關心勞動結果,也能初步理解一些勞動的社會意義:他們喜歡參與成人的勞動,在家裏會掃地、擦桌子、整理自己的用品。在幼兒園裏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種植、餵養、值日生勞動等:在勞動中表現出一定的責任感。

4、合作意識逐漸增強

在相互交往中,該年齡段的兒童開始有了合作意識。他們會選擇自己喜歡的玩伴,也能與三五個小朋友一起開展合作性遊戲。他們逐漸明白公平的原則和需要服從集體約定的意見,也能向其他夥伴介紹、解釋遊戲規則。

5、規則意識逐步形成

大班兒童的規則意識逐步形成,他們開始學習着控制自己的行爲,遵守集體的一些共同規則,例如,遊戲結束了要把玩具整理好放回原處,上課發言要舉手等等。大班後期的兒童特別喜歡有規則的遊戲,像體育遊戲、棋類遊戲等。對在活動中違背規則的行爲,兒童常常會“羣起而攻之”。但這一時期的兒童對於規則的認識還沒有達到自律。規則對兒童來說還是外在的,因此,兒童在規則的實踐方面還會表現出自我中心

6、動作靈活、控制能力明顯增強

5歲兒童的走路速度基本與成人相同,平衡能力明顯增強,可以用比較複雜的運動技巧進行活動,並且還能伴隨音樂進行律動與舞蹈。手指小肌肉快速發展,已能自如地控制手腕;運用手指活動,例如,靈活地使用剪刀,會用橡皮泥等材料捏出各種造型等,還能正確地使用畫筆、鉛筆進行簡單的美工活動。

4-5歲幼兒年齡特點及階段目標 第2張

7、愛學、好問,有極強的求知慾望

學前後期的兒童對周圍世界有着積極的求知探索態度,他們不但愛問:“是什麼?”還想知道:“怎麼來的?”“什麼做的?”兒童還常常會提出這樣的問題:“爲什麼月亮會跟着我走?魚兒爲什麼能在水裏遊?”“電視機裏的人怎麼會走路、說話?”有的兒童喜歡把玩具拆開探索其中的奧祕。兒童開始對自然現象的起源和機械運動的原理等產生興趣,渴望得到科學的答案。

8、初步理解周圍世界中比較隱蔽的因果關係

5、6歲的兒童開始能從內在的隱蔽的原因來理解各種現象的產生。例如,在解釋乒乓球從傾斜的積木上滾落時說:“乒乓球是圓的。積木是斜的,球放上去就會滾。”說明兒童已能從客體的形狀與客體的位置之間的關係,即“圓”與斜”的關係中尋找乒乓球滾落的原因。但由於周圍現象中的因果關係比較複雜,即使到了5、6歲,兒童對不同現象中因果關係的理解水平也不可能一致,而且對日常生活中所不熟悉的複雜的因果關係也還很難理解。

9、能根據周圍事物的屬性進行概括和分類

隨着抽象邏輯思維的發展,5、6歲兒童開始能根據事物的本質屬性進行初步的概括分類,如把人們飼養的身上有皮毛、四條腿的貓、兔、豬歸爲家畜類。然而,由於受知識、語言、抽象概括水平的制約,這一階段的兒童對類概念的掌握還是比較初級的、簡單的,還不能掌握概念全部的精確含義,缺乏進行高一級抽象概括的能力。因此,兒童在概括歸類時難免會出現一些概念外延上的錯誤,例如,有的兒童只能把家畜、家禽概括爲動物,而把昆蟲排斥在動物之外。

10、能生動、有表情地描述事物

5、6歲是兒童語言表達能力明顯提高的時期,他們不但能系統地敘述生活中的見聞,而且能生動有感情地描述事物。在與成人和同伴的交談中,以自我爲中心的表達逐步減少,能依據別人的言語調整談話內容。看圖講述能力也明顯提高,兒童在講述時根據圖片內容想象角色的心理活動。語言表達靈活多樣;併力求與別人不同。但是這一階段的兒童在語言的概括能力、語言表達的邏輯性方面還存在個體差異。

11、閱讀興趣顯著提高

大班兒童不但對圖書的閱讀興趣濃厚,能較長時闊專心地看書,對內容的理解能力較強。而且開始對文字產生興趣,當他們在書中或廣告招牌中看到自己認識的漢字時會非常興奮,還常常纏着成人教他們認字,識字的積極性很高,記憶力也很強。他們還常常在自己的繪畫作品中寫上歪歪扭扭的漢字?到了大班下學期兒童會聚在—起邊看圖書邊連猜帶懵地念書中的文字;閱讀成了他們很大的樂趣。

12、創造慾望比較強烈

由於小肌肉運動技能的發展,雙手的靈巧,使兒童操作物體的能力大大加強,他們越來越喜歡那些能滿足想象和刨造慾望的各種多變性的玩具。他們能長時間專注地探索物體的多種操作可能。還會幾個人合作搭建熟悉的標誌性建築物,如“幼兒園”、“奧運場館”等等。5、6歲兒童還對創編兒歌感興趣,他們會爲自己的畫、自己的手工製品配上兒歌。在體育活動中他們也常常會別出心裁,想出獨特的玩法。

13、象徵性遊戲趨於成熟

5、6歲兒童玩角色遊戲時,對角色的興趣比對物的興趣濃厚,出現了一個主要角色和幾個有關的社會角色的關係。由於兒童的思維正在進一步向抽象化發展,因此在遊戲中較多出現用語言和動作來替代物體的行爲。幼兒之間對替代物的一致認同程度提高,遊戲中發生爭執的情況減少。遊戲的主題除了來自於兒童的生活外,還來自於影視作品。在角色遊戲中能綜合自己所經歷過的各種生活內容,概括和創造性地再現一般的生活情景。

14、表現與表達方式多樣化

這一年齡段的兒童表現慾望強烈,他們會用多種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如,在美工活動中會用多種工具進行繪畫創作。在音樂活動中會通過歌舞、樂器、語言等方式表達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外出參觀後,兒童會用繪畫、建構等方式反映自己的所見所聞。他們還熱衷於戲劇表演。

4-5歲幼兒年齡特點及階段目標3

4-5歲兒童有哪些教育方法

一、繼續保持孩子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

世界衛生組織(WHO)把“健康”定義爲“不但沒有身體的缺陷和疾病,還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狀態和社會適應能力。”中也明確指出:《幼兒園工作規程》“幼兒園必須切實做好幼兒生理和心理的衛生工作。”作爲家長更應繼續關注孩子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

4~5歲孩子體力活動和腦力活動的承受力比以前有所加大,飲食營養的供給量應相應增加。4~5歲孩子不僅好動,而且在活動中容易激動,情緒高漲時,往往過高地估計自己的力量,似乎不知道什麼是累,這是興奮暫時掩蓋了疲勞。另據調查發現,挑食、偏食和厭食是當前獨生子女中比較常見的現象。幼兒正處於生長髮育的旺盛時期,如果長期挑食、偏食或厭食就會造成營養不平衡,而一旦營養素缺乏或營養過剩都會出現相應的疾病。家長對此應引起足夠的重視。另外,作爲家長在關注孩子的身體健康的同時,更應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據有關調查研究發現,4~5歲幼兒主要的心理障礙有行爲衝動,動作過多、過度;憂慮、不樂、嫉妒、獨自一人不願參加集體活動;侵犯、霸佔;厭食、偏食、挑食、嘔吐四類。由此可以看出,加強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已是迫在眉睫之事,只有及早發現,及早干預,才能促進幼兒健康成長。建議家長進幼兒家長學校,較系統地學習掌握科學育兒的知識,加強自身修養,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千萬不可無中生有,人云亦云,更不可談虎色變,給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施加不良的心理影響。

二、正確對待幼兒提問,保護幼兒好奇心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他的有關兒童的“六大解放”中包括“解放兒童的嘴,使其能說。”他指出,小孩子有問題要允許他們問,從問題的解答中,可以增進他們的知識,發展其思維、理解能力。但現在的家長大多不願意讓兒童多提問,或是由於封建傳統思想的影響,認爲“老子天下第一”,孩子只能惟命是從;或是由於忙於日常事務,無時對答;或是知識水平有限,無力作答;或因情緒波動,無心應答;甚至採取應付的態度和粗暴的方式對待孩子,從而扼殺了孩子好奇、好問的天性,給幼兒的心理髮展造成了無法彌補的損失。

其實,好奇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從1歲半起就進入第一個好問期,喜歡提問一個個“是什麼”的問題;3歲以後進入第二個好問期,這時的提問往往以“爲什麼”爲主;4~5歲正處於好‘奇、好問的關鍵年齡,提出的問題不僅多,而且問題的內容涉及面廣,很多問題也使成人難以回答。作爲家長應該正確對待幼兒提問,保護幼兒好奇心。具體說來需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積極鼓勵,認真傾聽孩子的提問。

家長應明白愛提問題的孩子往往是愛動腦筋的孩子。因此,當孩子提出問題時,家長要耐心地認真傾聽,做到有問必答,使孩子從心理上感到受到了重視和支持,切不可加以斥責,也不能置之不理,更不可用“去去去,就你事兒多”、“煩死了”之類的話壓抑孩子提問的積極性,否則,就會影響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對孩子的智力開發和個性健康發展產生不良的影響。

2、注意回答孩子問題的藝術。

4~5歲孩子提出的問題,從回答的難易角度看,大致可以分爲以下幾類:一類是簡單易於作答的問題。對此父母應立即回答,在引導孩子思考的基礎上,直接爲孩子提供明確的答案。一類是由於父母知識水平有限,一時難以回答的問題。不能不懂裝懂,應老老實實地告訴孩子,等看了書或請教別人後再告訴他,也可與孩子一起尋找答案。孩子的問題雖然暫時得不到回答,但藉此機會卻使孩子懂得了獲取知識有多種途徑。父母一旦弄懂了問題的答案,就應及時認真地向孩子作答。這樣不但滿足了孩子求知的慾望,久而久之也培養了孩子刻苦鑽研、不恥下問、忠誠老實、實事求是、恪守諾言等好的品質。一類是難以深入淺出向幼兒說清楚的問題。具體地說,性別的知識屬於這一類。

4-5歲幼兒年齡特點及階段目標 第3張

5歲左右的孩子大都會提出“我是從哪兒來的?”這個問題,而對這一問題的回答卻是五花八門,比較常見的是用捏造事實的方式欺騙孩子,如“,你是別人送來的”,你是從某某地方撿來的”““你是從天上掉下來的”等等。這樣做不僅違背科學,而且隨着年齡的增長,他就會因此感到迷惑意外而產生不安全感,甚至認爲父母說謊,影響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還可能對孩子的心理髮展產生消極的影響。因此,父母對這類問題的回答開始就必須遵循適時、適量、適度的原則,必須符合科學,必須謹慎。

3、注意提問少的孩子。

好奇好問是4~5歲孩子比較突出的一個特點。作爲家長應鼓勵孩子多思考、善探究、勤提問,敢於異想天開,勇於標新立異。如果有的孩子提問極少,應當引起父母的高度重視。看孩子的腦器官有無缺損?家庭環境中的氣氛是否過於沉悶,刺激是否過於單調?父母是否過於嚴厲,極少與孩子進行語言、情感上的交流?孩子是否外出少,接觸新異刺激少?是否性格孤僻,不合羣?以上這些都可能抑制孩子的好奇,導致少問。總之,作爲家長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以便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迎合二十一世紀對創造型人才的需要。

三、抓住有利時機,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作爲長期在幼兒園工作的同志都有這樣的體會,每年接收新幼兒入園時,一聽孩子們說話,他們之間的語言差別立刻現形:有極少數孩子能說會道;多數孩子詞彙貧乏,常常用詞不當;有的東一句,西一句,語言缺乏連貫性;有的乾脆“徐庶進曹營”———整天一言不發。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是有些家長不重視或不懂如何培養和訓練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發現兒童的語言發展經過幾個明顯的質變,2歲以內是學習本國語言的關鍵期;2~3歲是口語發展的質變期;4~5歲是口語發展的第二個質變期,也是書面語言發展的關鍵期;5~6歲是掌握詞彙能力的關鍵期。爲了開發幼兒的智力,培養跨世紀人才,適應開放性社會的要求,努力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應引起廣大家長和幼教工作者的高度重視。但怎樣才能培養和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呢?

1、爲孩子創設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

孩子離開了一定的語言環境,就無法學習到語言。因此,父母應給孩子提供悅耳的音樂,和氣的談話,朗朗的兒歌,有趣的語言教育遊戲,娓娓動聽的童話、故事等良好的語言示範,讓他模仿和練習。要讓孩子從小就聽慣那些發音準確、語言清晰、用詞精確、句子完整、語法規範、聲調自然而適中的人說話,向9____¨{他們學習語言。同時,要充分利用廣播和電視中的兒童節目,讓孩子多摹仿正確的語言,使孩子增加詞彙,學習表情,豐富語調,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2、要耐心、認真傾聽孩子說話。

在這方面首先應該克服的是:打斷孩子的講話,不加思索地做出某種結論性的評價或簡單地應付,家長之友《淺析4~5 歲幼兒的家庭教育》。有些家長,往往在孩子剛剛一開口講話,沒等孩子把意思表達充分,就簡單地用“,去敷啊”“哦”衍,或用“知道了!”等方式去打斷孩子的話,似乎孩子的話不值得認真對待。其實,有時家長理解孩子所要表達的意思,有時則可能不理解,不管是理解還是不理解,上述態度都不足取。因爲他傳給孩子的是一種消極的、漠視的信息,實質是反對、阻止孩子說話。長此下去很容易挫傷孩子的自尊心,遏制孩子說話的積極性。所以家長不但應該有耐心,同時力爭讓孩子感到家長與他們對話時地位是平等的、朋友式的,而絕非專制式的,這樣孩子才能放鬆。在寬鬆的氛圍中,孩子的語言才能充分發展。此外,當家長忙於家務、工作或心情不好時,面對孩子更應注意自我調控,恰當地對待孩子。這樣既不挫傷孩子的積極性,又化解了“說”與“聽”之間的暫時“矛盾”。傾聽孩子說話時要表現出一種認真、關注、感興趣的態度。從某種意義上講,聽,本身就具有教育和鼓勵的意義。

3、要鼓勵、引導孩子說話。

我們知道,幼兒到了3歲以後,隨着大腦的'迅速發育,聽音器官和發音器官相應成熟,語言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孩子不僅愛學說話、愛提問、愛聽別人講話,也喜歡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願望和要求。但由於受知識經驗和思維水平的限制,幼兒對事物的本質屬性缺乏認識,因此,對概念的理解也不準確;又由於其語言與思維的不同步,心理想說的話,通過言語表達時,往往出現重複、停頓、不連貫、吃力等現象,這是很正常的。但如果父母一遇到孩子用詞、用句、發音有誤,或表達不流暢,就發脾氣、訓斥、譏諷、嘲笑,甚至給孩子扣上一頂“笨”的帽子,這樣就會挫傷孩子說話的積極性,甚至認爲自己真的很笨,進而造成心理障礙。

4-5歲幼兒年齡特點及階段目標 第4張

正確的做法是,當孩子在表述上出現困難時,家長不僅要鼓勵孩子說話,更重要的是應耐心等待,讓其把話說完,家長的耐心是幼兒教育中十分重要的問題,沒有耐心,教育必然失敗。有鼓勵和耐心還不夠,還必須善於引導。首先要注意引導孩子對生活中簡單概念的理解,但要形象、直觀,通過觀察、觸摸、操作等引導。其次要引導孩子說完整的句子。4歲左右的幼兒仍然以情境性語言爲主,常常說半句話、不完整的話。此時家長可通過指導孩子看圖說話,或通過聊天的方式引導孩子談論自己的所見所聞,要求孩子努力把話說清楚,這樣就訓練了孩子獨立、連貫講述的能力,久而久之,有利於孩子的語言從情境性的不連貫語言向連貫性語言過渡。

4、教給孩子規範的語言,給孩子以良好的語言刺激。

孩子學習語言,最容易產生先入爲主的現象。而發音是語言的基礎,要學會說話,必須先掌握髮音。孩子只有通過正確的、足夠的語言訓練,才能較早、較好、較快地掌握口語。但由於孩子的發音器官發育尚未完善,有些音發得不夠清楚,不易聽清他所說的話,特別是平舌音Z、C、S和翹舌音Zh、Ch、Sh,以及q、n、l等,發音時會感到困難。當孩子不會發這些音或發錯這些音時,父母千萬不要嘲笑他,更不要以孩子發錯語音、說錯句子爲樂。這樣不僅孩子無法發現自己的語音毛病,久而久之,形成不良習慣,而且如果孩子意識到父母在取笑他,還會傷害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不敢大膽說話。因此,作爲父母應給孩子以良好的語言刺激,給孩子做發音示範,讓孩子反覆模仿練習。

5、讓孩子在遊戲、活動和日常生活中學習語言。

父母一般不可能像小學教師訓練學生一樣,集中時間教孩子學習語言,況且集中訓練那麼小的孩子學習語言,其效果也未必好。因此,父母應在孩子的遊戲和活動中,邊玩邊讓孩子學習語言,在日常生活中讓孩子學發音、學說話,使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學習語言。

6、要豐富孩子的生活知識。

豐富的生活是孩子語言們學習語言。同時,要充分利用廣播和電視中的兒童節目,讓孩子多摹仿正確的語言,使孩子增加詞彙,學習表情,豐富語調,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四、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培養創造型人才

我們知道,幼兒的思維以具體形象思維爲主。4~5歲的幼兒開始只能根據事物的表面現象來思考,而不能根據事物的本質特點或事物的內在聯繫來思考。所以家長應向他們提供大量具體、生動的感性材料,在此基礎上發展他們的思維能力。家長可通過組織各種活動,有計劃地豐富幼兒的感性認識和知識儲備。另外,語言是思維的工具,幼兒語言的發展直接影響着思維的發展。要發展幼兒的抽象邏輯思維,必須幫助幼兒掌握一定數量的概念,而概念又是有詞表達的。

因此,家長應有意識地加大幼兒的詞彙量,並幫助幼兒正確理解和使用各種概念,促進其思維水平的提高。同時,好奇是創造的種子。一般說來好奇心強的孩子自信心也足,創造性也高。他們十分願意去探索和擺弄新奇的玩具和物品,有時能別出心裁,搞出成人意想不到的花樣,家長應及時鼓勵和引導,使其繼續探求和實驗,千萬不要因孩子的“破壞性探究”表現而大加責備。同時,思維總是從提出問題開始的。幼兒好奇心很強,常提出各種問題,比如:小白兔的眼睛是紅的,我的怎麼是黑的呢?“魚”在水中爲什麼不閉眼睛?”等等。家長面對孩子的問題,應熱情、耐心地解答,並及時稱讚他愛動腦筋、會動腦筋。

在不斷鼓勵幼兒好問多問的同時,家長還應常向幼兒提出各種他們能夠接受的問題,引導他們去思考、去解答。目前世界各國都把培養髮散思維作爲創造性培養的重要方面。發散思維是創造思維的主要成分,有人用思維的多角性來形容它,它是指思考問題不限於一種方法、一個答案、一條途徑,而是從多種可能去廣泛設想。發散思維具有新穎性、獨特性、變通性、流暢性以及精細性的特點。作爲家長平時應從這些方面進行引導。比如,在遊戲中讓孩子設想一些新的情節,進行創造性遊戲。遇到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時,讓他設想多種解決辦法,鼓勵一題多解。

可經常向幼兒提出如“水的用途”、“什麼東西是圓的”等等這類問題,長此訓練,能使幼兒思路開闊,思維活躍。同時,幼兒喜歡做遊戲,通過各種遊戲來發展幼兒的思維,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變一變”、“情境設疑”、“看圖改錯”、“火柴遊戲”、“走迷津”、“數字遊戲”、“問題搶答”等,這些遊戲有助於培養幼兒思維的變通性、流暢性和獨特性,從而促進幼兒創造性思維的發展,以適應未來社會對創造性人才的需要。

五、依據幼兒實際,培養幼兒健康的情緒情感

情緒情感的良好發展是幼兒健康成長的重要指標之一。家長應把孩子的良好情緒情感的培養作爲家庭教育的重要內容,採取有效措施,促進孩子情緒情感的健康發展。然而在我國目前家庭教育的現實中,有不少家長只重視孩子的身體發展和智力開發,卻往往忽視了孩子情緒情感的培養,或者根本不懂得如何培養。那麼,應該培養幼兒什麼樣的情緒情感?如何培養呢?

首先,要培養幼兒穩定樂觀的情緒。因爲4~5歲幼兒的情緒情感雖然比3歲前有很大發展,但仍具有易變化、易受感染、易衝動、外露等特點。針對這些特點,家長既要着重培養孩子穩定、樂觀的情緒,同時又要預防和消除各種不良情緒。

(1)滿足孩子的正常需要是使孩子保持良好情緒的基礎。

4-5歲幼兒年齡特點及階段目標 第5張

(2)對孩子的情緒進行引導、控制。幼兒的情緒易受他們尤其是成人情緒的感染,而且變化較快。因此,家長平時要儘可能表現得愉快、喜悅、樂觀向上,孩子長期受到感染,就容易形成愉快樂觀的情緒。相反,如果家長終日悶悶不樂、唉聲嘆氣,孩子就可能養成悲觀抑鬱等消極情緒。假如孩子情緒波動,大哭大叫,家長可用誘人的玩具或其他心愛的東西轉移他的注意,使其儘快平靜下來。但是,這種方法不能濫用,否則,不利於孩子學會控制情緒衝動,作爲家長要經常教育、要求孩子,讓他逐漸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3)預防、克服不良情緒。在幼兒情緒發展的過程中,常常出現恐懼、怯生、愛哭等不良情緒。這些不良情緒應當引起家長的注意,並幫助孩子克服。

其次,要對孩子進行愛的雙向引導,培養孩子的善良仁愛之心。作爲父母在愛孩子的同時,也要教育孩子愛父母,要讓孩子知道父母撫養他的辛苦,教育孩子爲爸爸媽媽着想,主動幫助大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允許爲滿足個人的要求而損害其他家庭成員的利益。要克服把獨生子女當作“小太陽”想法和做法,要讓他懂得人與人之間應互諒互讓、互敬互愛、互幫互助。要利用幼兒的生活實際,寓教於愛,隨機對幼兒進行教育。比如,教育幼兒愛護花草樹木、飛禽走獸以及比自己弱小的羣體。這樣既培養了孩子的環保意識,又有助於培養幼兒同情他人、關心他人、爲他人着想的善良仁愛之心。最後,要從小在幼兒心中播下愛祖國愛家鄉的種子。愛祖國愛家鄉是對幼兒進行情感教育的內容之一。只有把我國人民世世代代對祖國對家鄉的深情厚意傳遞給孩子,才能確保他們長大後不崇洋媚外,成爲建設國家的棟樑之材。首先,孩子愛國之心的培養應從身邊開始,教孩子愛父母、愛家長、愛幼兒園等,從而將抽象的“祖國”變爲形象具體的概念。其次,可採用生動活潑的形式來豐富孩子的感性認識。比如,可通過講故事、看電視、參觀紀念館、利用節日(如五·一、十·一)等形式對幼兒進行教育,避免脫離實際的空洞說教。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