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餐桌交流學會傾聽和引導孩子的思想

餐桌交流學會傾聽和引導孩子的思想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8.9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餐桌交流學會傾聽和引導孩子的思想,相信很多家長對於孩子的教育都是很重視的,想要自己的孩子變得更好,在日常生活中是要積極引導的,其中在餐桌上對孩子進行引導是很有效果的,下面小編分享餐桌交流學會傾聽和引導孩子的思想,一起來看下吧。

餐桌交流學會傾聽和引導孩子的思想

餐桌交流學會傾聽和引導孩子的思想1

讓別人聽懂了解自己的內心情感,是每個孩子最想要做的事情,所以在吃飯的時候,一家人都坐在餐桌上吃飯,是最適合交談的,父母們首先要養成傾聽的習慣。當孩子意識到父母在傾聽他們、理解他們、接受他們的時候,纔會實現無障礙的交流。

什麼是共鳴?就是對方說闡述的內容,剛好也是你所想要表達的思想。父母與子女產生積極的共鳴是讓孩子從被動的溝通變爲主動表達自己的最好手段。所以,在餐桌上傾聽孩子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幾點:

父母要先維持心理穩定

當孩子們在對某件事情表示自己的看法時候,應該不要打斷他們的話語,當他們把話講清楚了,根據孩子當下的心情,做出最及時的解釋。

孩子說話時父母要集中精力

不論孩子們的口中說出了什麼樣的話來,家長都要和孩子們對視着,有時候眼神的交流,也更加能夠體現出肯定的態度。在吃飯的時候如果想別的事情,就有可能漏聽孩子的話,所以在餐桌上儘量不要有看書或看電視等轉移注意力的行爲。

有所反應

當孩子年紀越小的時候,即便父母有在傾聽,但是孩子們也沒有辦法分辨你的`態度,所以家長們一定要適當的配合,讓他們覺得你是在意的。在孩子們說完話之後,要給出“我明白了”、“真的是這樣嗎”、“你能再詳細地說一下嗎”等反應。

注意表情

每一種表情可以看出你對一件的在意程度,在餐桌上父母的表情是一種非語言性的交流手段。很多心理學家認爲,在大家的生活當中,通過表情獲得良好交流的情況是佔有着很高的比例。跟語言交流相比,非語言交流更有魅力,就像吃得開心才能消化得好一樣。在餐桌上進行對話的時候要把開心的表情和溫暖的眼神當作潤滑劑。

餐桌交流學會傾聽和引導孩子的思想2

餐桌上的交流關乎孩子的成長

家庭聚餐時,在餐桌上講述“家庭的故事”有利於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能讓他們與同齡人友好相處。如果這時候與孩子坦率地討論一些負面事件,則會讓他們有更強的自控力,在面對逆境時有良好的適應性。這是美國埃默裏大學的心理學教授的最新研究發現。

由馬歇爾·杜克(MarshallDuke)教授領導的“家庭講述計劃”,利用三年時間研究了40個家庭,每個家庭都有一名9到12歲青春期前的少年。研究人員把這些家庭吃飯時的交談用磁帶記錄下來,並且讓他們回答一些問題,以助於判斷家庭功能對兒童個性的影響。研究人員稱:“我們對進入青春期的轉變過程特別關注,因爲這一時期對個性和自我觀念的形成特別重要。”

研究人員分析了餐桌上常規的相互關係,以及交談中涉及的話題的種類。他們注意到,幾乎每個家庭就餐時,交談都是由父母詢問小孩當天在學校的情況開始的。最後,話題常常轉向“遙遠的事件”,比如週末的旅行計劃,或者去奶奶家探望等等。

杜克教授經過分析得出結論:除了父母說什麼之外,父母和孩子的共同討論也很重要,孩子的心理成長在父母聽他們講話時得到益處。

讓研究人員印象深刻的是,在家庭的故事和家族的歷史中,包含着對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的東西,比如告訴他們祖父母在哪裏成長、如何相遇等。此外,與孩子一起坦率地討論負面的事件,比如親人去世等,有利於培養他們良好的適應性。因而,不要特意避免告訴孩子負面的事件,這個時候不要假裝他們不存在,實際上,他們能夠從中學會如何應對生活中不可避免的起起落落。

由於許多父母工作繁忙,使家庭聚餐的機會變得越來越少。杜克教授擔心這樣會失去培養孩子健康人格的好機會,他說:“全家人在一起就餐的機會應該被神聖地保持下來。”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