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家長應該多尊重孩子的意願

家長應該多尊重孩子的意願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6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家長應該多尊重孩子的意願,智力的大門需要通過鑰匙來開啓,未來的好壞,取決於孩子現階段的成長,培養的能力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培養孩子的這種能力是非常關鍵的,下面小編分享家長應該多尊重孩子的意願方法。

家長應該多尊重孩子的意願1

1、尊重≠遵從

有這種苦惱的家長實際上是把“尊重”孩子演變成了”遵從”孩子。二者有本質區別。

前者意味着尊重孩子作爲一個獨立的個體,有其人格發展、獨立意志的權利和自由;後者則是遵照、依從孩子的要求、意願。有的父母打着尊重的名號,最後卻成了一切遵從孩子,實則是將“尊重”矯枉過正了。

在啓蒙中,尊重孩子,不是孩子想不學習就不學了;尊重孩子,不是孩子對繪本有抗拒的心理,家長就立馬放下了;尊重孩子,也不意味着家長就不能把控啓蒙時間和課程計劃。過分遵從孩子,會打亂我們的啓蒙步伐,也容易讓課程停滯不前。

我們可以尊重孩子的興趣發展,但不必完全遵從他們的要求。

當玩耍和學習讓孩子做選擇時,大部分孩子會毫不猶豫地選擇玩耍。

家長應該多尊重孩子的意願

當把中文繪本和英文繪本放在一起時,沒讀過繪本的大部分孩子也會毫不猶豫地選擇中文繪本。(已經認字的情況下)

如果完全按照孩子的喜好,那英語啓蒙的路上真的有太多類似這種問題的“絆腳石”了。

2、不必完全遵從≠專制

父母不需要凡事都遵從孩子,而剋制自己的教育,但並不是就要強迫孩子去接受父母的想法。不喜歡讀,非要讀;不愛聽,也得聽。這種專制獨裁的做法當然也不可取。

在親子教育中,我們需要有家長權威,但家長權威不是至上的權利,不等於孩子要無條件服從。尊重孩子的想法和考慮孩子的感受是有必要的,這點我相信家長們都懂。

3、“引導”纔是更好的做法

大家是否會想,那到底要尊重孩子的意願呢,還是可以按照家長覺得“更好的想法”來呢?其實,尊重孩子與家長權威並不矛盾,在教育中,應二者兼施,見機行事。

如果孩子不喜歡讀英文繪本,那就不讀了嗎?顯然不是。那要強迫孩子讀嗎?顯然也不是。

如何取得平衡?引導纔是最好的做法。

舉個例子。

水一方老師的孩子在剛開始進行自然拼讀課程時因不會讀而感到有壓力,並略有抗拒。

水一方老師的做法是根據孩子的情況調整素材,由最簡單的單個詞開始,再由孩子熟悉和喜歡的牛津樹入手,穿插專門的拼讀訓練素材,一點點培養孩子拼讀的自信心。

在這個階段,水一方老師並沒有完全由着孩子的性子和興趣,而是通過引導,讓目前固定的課程學習變爲日常。

現在孩子已經進入自然拼讀第三個月的課程了,每天晚上有固定的學習時間,孩子晚上也很期待新課程。當水一方老師問孩子是否喜歡跟着媽媽學英語時,孩子毫不猶豫地說喜歡。

水一方老師還告訴孩子:“等媽媽教會你認字了,你就可以看更多好看的英文繪本了,比如‘棚車少年’”。於是孩子很是期待。

水一方老師總結說,在英語啓蒙中,不能過分尊重孩子的興趣,家長更多的是引導孩子的興趣,並讓它變爲一項長期的愛好,而不是任其發展,變爲三分鐘的熱度。

4、引導是幫助拓展孩子認知的過程

臺灣繪本推廣達人廖彩杏在她的書中曾對“是否可以讓孩子選擇自己喜愛的有聲書”這個問題作出她的回答:

挑選書籍時的態度,應該像爲孩子的食物營養把關,必須謹慎過濾。理由是,孩子的人生經驗不多,容易因爲狹隘的偏好,只選某種類型的書。

她的做法是,參考學者專家的意見,歸納出幾個需要考慮的項目,再吸引孩子的目光和興趣。

孩子的喜歡,不過是基於自己認知範圍內做出最安全的選擇。在他們的認知中,玩耍比學習有趣;中文繪本比英文繪本更好理解。

如果這時,家長通過遊戲拓展、情景演繹等方法讓孩子發現繪本並不是枯燥地讀書,而是可以“玩”的;通過肢體語言、誇張動作,讓孩子發現,英文繪本理解起來也並不費力。這種成功的引導實際上就是幫助孩子拓展認知,不再侷限於原來的狹隘的認知空間的過程。

孩子的喜愛與厭惡並不是絕對的,家長其實可以“略施小計”,通過理性引導,協助孩子做出一些更合適的選擇。且水一方老師的事例證明,家長引導的結果孩子未必不喜歡。

最後,家長尊重孩子,並不意味着完全捨棄自己的需求成全孩子的需求。作爲孩子人生路上的引路人,家長對孩子除了要尊重、支持、鼓勵之外,還需要有對未成年人的合理期待、要求和引導。

家長應該多尊重孩子的意願2

三歲以前的幼兒,對父母的過度關切,不會有太大的抗拒,但四歲以後的孩子已開始有自己獨立的想法,並且希望付諸於行動,若此時父母仍對其“關懷備至”,凡事包辦,孩子就會反感、抗拒,認爲父母不尊重自己的人格和獨立。

雖然在大人看來,他們的做法可能相當笨拙,但要知道這對孩子來說,是相當重要的經驗,雖不熟練和完善,但經過實踐和摸索後,他們會逐漸調整修正。

孩子喜歡按自己的方式玩遊戲時,就應讓他盡情地玩,儘量不加以干預、指揮、責備,表示憂心或關切,因爲孩子需要幫助時自會過來找你。一旦他想回頭找尋自己的樂趣,就放開他。

另外,在爲人處事方面,父母更有很多不可缺少的工作,必須給予適時指導、提醒,因爲孩子缺乏經驗和耐性,有時難免有所偏差。

一般教養孩子的'方式,主要分權威式、放任式及民主式三種方式,其中以民主式最爲理想。所謂民主式,就是尊重小孩的意願與權力,同時又作出一些必要的規則約束要孩子遵守。以帶孩子拜訪親友爲例,採用民主教育方式的家長,會採用以下的作法:

當主人詢問孩子想吃什麼或玩什麼時,讓孩子自己選擇,而不是代爲拒絕或接受。讓孩子知道應怎樣稱呼主人,不將孩子放在一旁,而只顧自己聊天。孩子頑皮時,嚴肅地規勸,但不當衆打罵孩子。

別人讚賞孩子時,不特意要孩子在人前表現,而是讓其自然地表現自己。

當別人問及孩子時,對於孩子的優點長處,不過分謙虛,也不過分吹噓,更不沒完沒了地埋怨孩子的不是。尊重孩子就是父母在處理問題時,不要私自替子女做決定,應多考慮孩子的立場,從孩子的立場出發,顧及他們的自尊,讓孩子也有發表意見作出選擇的權利。

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引導他們瞭解問題的關鍵所在,然後才據此作出選擇,以及承擔選擇之後的結果。

很多年前在美國的一所大學裏,有個學生突發奇想,決定退學創辦一家軟件公司,與他一起中止學業的還有他的一個同學。很多年過去了,這個在一般人眼裏看來是不務正業、異想天開的學生卻成了世界首富,他所創辦的微軟公司也成爲擁有市值三千多億美元、科技含量最高的上市公司。

十年寒窗苦讀,好不容易考上了名牌大學,還沒有拿到畢業證,居然就要退學,這要在中國,絕對許多家長一定會認爲是匪夷所思。

現在的家長的問題是,對孩子不是不關心,而是關心太多。孩子參加高考,父母就要掉幾斤肉,誠惶誠恐,燒香拜佛,簡直比他們自己當年參加高考還緊張。

孩子填什麼志願,考哪所院校,選什麼專業,父母無不參與,選這選那,權衡利弊得失,並且總喜歡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

前幾年財經熱,家長們爲了孩子能上財經大學而不惜擠破了頭,緊接着讓孩子學電腦的又多得不可開交,到後來學校不管分配了,家長又擔心孩子畢業後就業困難,又爭着讓孩子報考師範院校,將來爲人師表,旱澇保收,而致使過去倍受冷落的教師職業一下子又成了熱門。

其實做父母的如此這般的煞費苦心,孩子卻未必會領情。家長淘神費力地給孩子找了一份他不喜歡乾的“好”工作,應付幾天後,他就揹着父母悄悄辦了辭職手續,又何苦來?

兒孫自有兒孫福,做父母的是急不來、急不得的,何不放手給孩子一份自由,讓他感受一種尊重,免得自己又操心卻又吃力不討好!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