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健康養生 > 炒黑芝麻的功效和作用

炒黑芝麻的功效和作用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6.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炒黑芝麻的功效和作用。黑芝麻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很多人喜歡早餐用芝麻糊來代替,黑芝麻對我們的頭髮生長很有好處,但也要注意壞處,下面和大家分享炒黑芝麻的功效和作用。

炒黑芝麻的功效和作用1

1、炒黑芝麻是以黑芝麻粉做爲關鍵食物,以鹽做爲調味品炮製的一道特色美食,口感鮮美,具備烹製簡易、營養豐富的特性。它的作用與功效主要是黑芝麻粉帶有很多的人體脂肪和蛋白,也有糖原、維生素D、維生素E、大豆卵磷脂、鈣、鐵、鎂等營養元素。具備補血補氣清目、袪風潤腸通便、生津止渴催乳、益肝生髮養髮、健壯人體、延緩衰老之作用,可用以醫治體質虛弱、耳鳴頭暈、高血壓、高血脂、咳嗽、體質虛弱、秀髮早白、貧血臘黃、津液不足、排便燥結、乳少、小便帶血等症。

炒黑芝麻的功效和作用

2、黑芝麻粉還能夠避免骨質疏鬆,把黑芝麻粉炒過再碾成粉,每日餐前吃一勺子,生嚼。長期性堅持不懈,既能夠補腎壯陽,還可防止骨質疏鬆症。白芝麻具備補五臟、養血力、長肌肉、填精益生產髓之作用。腎主骨,黑芝麻粉入腎,腎精盛,骨硬實,把腎補好啦,即便不要吃孕婦鈣片,機體也可從飲食搭配中攝入優質蛋白質。自然,這一方式只適用健康保健和防止,早已患了骨質疏鬆症,還是需要用藥治療。

3、假如食用者身患漫性腸胃病症,吃完會造成腹瀉加重,因此身患慢性結腸炎的羣體,有腹瀉時,最好是不必吃。此外,白芝麻營養成分高,可是不可以和雞脯肉一起吃,一起吃非常容易造成中毒了,情況嚴重得話還會繼續造成身亡。另外,白芝麻不可以吃太多,一般一天吃小勺就可以了,假如一天吃的過多非常容易造成內分泌失衡,會造成掉頭髮的狀況。因此,身患腸炎和腹瀉的羣體而言,不宜吃黑芝麻。

炒黑芝麻的功效和作用2

1、芝麻可以減緩人體細胞的衰老、清除體內自由基和抗氧化,可以延年益壽,這要歸功於芝麻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

2、芝麻是高脂血症人羣的最佳食品,因爲芝麻含有不飽和脂肪酸----亞油酸,這種物質是人體不能合成而又必需的脂肪酸,它可以抑制膽固醇合成限速酶的活性以降低血清膽固醇水平從而調節人體的膽固醇代謝,從而降低膽固醇、增強細胞膜透性。

3、通過食物去補鈣,可能大家更多的是牛奶和雞蛋,但是其實芝麻的補鈣效果好過牛奶和雞蛋。因爲芝麻的鈣含量大約是牛奶和雞蛋的四倍,所以吃芝麻比喝牛奶吃雞蛋補充的鈣質更多。

炒黑芝麻的功效和作用 第2張

4、芝麻可以保肝護肝,經常飲酒的這類人羣由於攝入過量的乙醇導致脂肪酸代謝的障礙,導致肝臟內脂肪的蓄積,從而使得肝功能退化,現代醫學發現芝麻中含有的芝麻素具有促進乙醇代謝及脂肪酸氧化的效果,從而經常飲酒的人要多吃芝麻,這樣能緩解乙醇對肝臟的損害。

5、芝麻具有降低血壓的效果,現代醫學研究發現芝麻中含有的芝麻素可能是通過抑制血管過氧化物的生成而起到降血壓的作用。

6、芝麻中的蛋白質構成的氨基酸比較全面,其中含有的八種氨基酸是人體所需的,能提供人體所需要的營養。

7、芝麻可以緩解便祕,長期習慣性便祕的人體內存留的毒素會傷害人的肝臟,也會造成皮膚的粗糙,芝麻含有的脂肪油能潤滑腸道通便。

8、芝麻還可以提高生育能力,芝麻中含有豐富的生育酚和保健速,可以使得男性的精子數量生成增加、提高精子的活力,增強男性生育能力;也可以使得女性的雌性激素濃度提高。

黑芝麻吃多了有什麼壞處

任何事物都是一把雙刃劍,芝麻固然有很多有益於人體的營養成分,但是任何食療都是要細水長流,不能操之過急,適量的攝入纔是最佳的養生之道。那黑芝麻吃多了究竟有什麼壞處,接下來細細爲你分析。

1、容易造成消化不良:因爲黑芝麻中的油脂與蛋白質的含量都是比較高的,這兩種物質都是比較難以消化的,如果攝入量超過人體所能負擔的劑量,油脂和蛋白質在腸胃中堆積,會給人體的消化系統帶來負擔,特別是消化功能不是特別好的的人羣。加上黑芝麻的纖維素含量高達百分之十四,纖維素會在腸胃中吸水膨脹也會會導致消化不良。

2、造成內分泌失調:現代醫學充分認識到芝麻所含的營養物質能爲人類帶來福音,通過實驗研究已經證實,芝麻素在人體腸道微生物的作用下可以轉換成類似植物雄激素的物質,該物質可以預防腫瘤,但是如果攝入過多,超出人體的雄雌激素平衡零界點的話容易造成雄激素過多導致內分失調從而帶來其他疾病。

3、造成脫髮:衆所周知黑芝麻有固腎、烏髮、養髮的效果,但是黑芝麻的油脂含量,人體吸收過多的油脂會從毛囊中排出體外,過多的油脂被排出來會堵塞頭皮毛孔,引起頭髮油膩和頭髮的髮質下降,增加了脫髮的速度。

炒黑芝麻的功效和作用 第3張

黑芝麻每天吃多少合適

在我國古代對於什麼季節吃什麼是相當講究,其實這是源於中國是農耕社會經濟,一般田埂裏什麼成熟就成爲當季的食品。如果把身體比喻成一塊田埂,那也是隨着季節變化而變化。芝麻一般是8月至9月成熟,隨着現代社會的水平提高,食物的儲存技術也隨之提高,所以對於食物的季節性已經沒那麼明顯了,那麼黑芝麻每天要吃多少纔是適合的呢?不同季節吃多少也有區別的,由於黑芝麻中油脂含量高,到了春夏季,人體皮脂腺分泌比較活躍,那麼春夏季每天黑芝麻的食量不能超過10克;到了秋冬季,人體的皮脂腺分泌活動就不會那麼旺盛了,那麼秋冬季每天黑芝麻的食量不能超過20克。

吃芝麻多會發胖嗎

這個食物吃多了會發胖嗎?這是每位愛美人士和追求健康體魄的人羣都很關心的問題。其實吃適量的芝麻是不會發胖的',因爲芝麻當中含有人體所需要的營養,但是如果吃過量的芝麻那是肯定會發胖,因爲芝麻含有的油脂相當豐富,過多的油脂進入人體,過多消化吸收自然會發胖。

哪些人適合吃芝麻

一般人都適合吃芝麻,男性吃白芝麻可以滋補肝腎,益精血,對於肝腎虛損和精血不足有很好的治療功效,女性吃白芝麻可以緩解眩暈耳鳴、腰膝痠軟的情況。尤其適合產後乳汁缺乏的產婦;孕婦一般由於懷了小寶寶身體機能都會發生很大的變化,有時候會身體虛弱、貧血萎黃、津液不足、大便燥結等,這時候芝麻是天然的營養補給品和滋補佳品;身體虛弱、貧血、高脂血症、高血壓病、老年哮喘、肺結核,以及蕁麻疹,習慣性便祕者;糖尿病、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慢性神經炎、末稍神經麻痹、痔瘡以及出血性素質者都是極好的食品;寶寶處在生長髮育的階段,吃芝麻也能對寶寶的骨骼和牙齒的發育助一臂之力。

吃芝麻的注意事項

任何食物都要有正確的吃法纔會事半功倍,纔會能把食物的營養功能發揮到淋淋盡致。吃芝麻的注意事項也不會很多,首先芝麻不能連皮一起使用,因爲這樣很容易造成腸胃負擔,消化不良,最好是壓碎後食用沒這樣不僅容易吸收,而且獨特的迷人香氣更濃郁能增加食慾;其次芝麻如果是經過翻炒製作而成的熟芝麻,那要注意食用過多會造成上火,要適量;最後是很重要的一點,在我國古老的食療當中都講究食物的性質,相生相剋,那麼芝麻與雞肉是相剋,切記芝麻不能與雞肉一起食用。

炒黑芝麻的功效和作用3

吃黑芝麻的好處

降血壓

高血壓的病因有很多,其中一個重要的就是高鹽飲食。一般來說,每天攝入的食鹽不超過6克爲宜,但是生活當中很多人做不到。所以,高鉀飲食就很重要了。鉀攝入人體後可以促進鈉的排出。

黑芝麻中鉀含量豐富,每百克黑芝麻中含鉀高,而含鈉則少很多,鉀鈉含量的比例接近40:1,這對於控制血壓和保持心臟健康非常重要。

烏髮潤髮

現代研究證明,頭髮毛囊中黑素細胞分泌黑色素減少是白髮的主要原因,其中酪氨酸酶數量減少是病理機制之一,研究發現黑芝麻水提液能夠促使酪氨酸酶表達,黑色素的合成量也就得以提高,白髮因此又可以重新變得烏黑。

黑芝麻也可以減肥塑身

黑芝麻當中有防止發胖的蛋黃素、膽鹼等,在節食減肥的時候,可以配合黑芝麻一起食用,這樣還可以改善皮膚。

炒黑芝麻的功效和作用 第4張

黑芝麻可以抗衰老

每百克黑芝麻中含蛋白質21、9克,脂肪61、7克,鈣564毫克,磷368毫克,鐵50毫克,還含有芝麻素、花生酸、芝麻酚、油酸、棕櫚酸、硬脂酸、甾醇、卵磷脂、維生素A、B、D、E等營養物質。正因爲黑芝麻含有如此豐富的營養,因而在延緩人的衰老及美容方面,才起了極大的作用。

增加細胞免疫,抵抗輻射

中醫理論認爲,黑色入腎,“腎主骨升髓通於腦”,各種輻射危害主要影響人體大腦和骨髓,使人免疫系統受損。多吃補腎食品可增強機體細胞免疫、體液免疫功能,能有效保護人體健康。

吃黑芝麻的壞處

黑芝麻吃太多加速禿頭

現在,很多人認爲,若是脫髮可以多吃些黑芝麻。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黑芝麻吃多了是會加速禿頭的。

黑芝麻吃過多會使內分泌紊亂,引發頭皮油膩,導致毛皮枯萎、脫落。因此,黑芝麻比較適合的食量應是每天半小匙,不能超過一瓷勺。另外,食慾不良、大便稀的人不宜多吃黑芝麻。

上火

如果大量食用炒熟的芝麻會導致上火,因爲炒香、炒熟的芝麻火氣比較大,食用會導致的上火。可以將炒熟吃黑芝麻改成煮粥食用,就不會導致上火,營養價值保存也更完整。

發胖

黑芝麻的熱量高達每100克559大卡,脂肪含量爲百分之四十六,蛋白質含量百分之十九,如果大量食用,身體攝入了大量的油脂和蛋白質,增加了很多的熱量,額外的能量就會轉化成脂肪堆積在人體各個部位中,最終導致肥胖。

吃黑芝麻注意事項

1、芝麻連皮一起吃不容易消化,建議壓碎後再食用。壓碎後的芝麻不僅有股迷人的香氣,更有助於人體吸收。把磨碎的芝麻粉和蜂蜜一起攪拌,塗在麪包上或放入沙拉醬裏,就能得到芝麻百分之百的好處。

2、患有慢性腸炎、便溏腹瀉者忌食;根據前人經驗,男子陽痿、遺【精】者忌食。

3、芝麻不適宜和雞肉同食,否則會引起中毒,嚴重的還會導致中毒。

4、吃過多的芝麻會造成內分泌紊亂,引發頭皮油膩,導致毛皮枯萎、脫落。因此,芝麻比較適合的食量應是每天半小匙,不能超過一瓷勺。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