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 > 如何關注身心健康

如何關注身心健康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1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如何關注身心健康,養成健康生活習慣。珍視每天的睡眠,保持規律的作息時間,適量運動,避免過量飲酒和吸菸,調節情緒,初學自控。下面分享如何關注身心健康。

如何關注身心健康1

一、幼兒心理健康的現狀及主要問題

我國社會正處於急劇變化之中,家庭結構、養育方式的改變以及生活節奏的加快,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兒童成長過程中的緊張因素,這導致兒童的心理問題較以前明顯增多。

據全國22個城市的調查發現:兒童行爲問題的檢出率爲12.97%,另據上海精神衛生中心對上海市3000名4—6歲的幼兒心理的調查:8.8%的幼兒有不良行爲,11%的幼兒情緒抑鬱、自卑,8.5%的幼兒憂慮、緊張。因此,我國幼兒心理健康的現狀不容樂觀。

學齡前兒童的心理健康健全狀態受多種交叉、滲透、影響的因素制約。這些因素可以籠統分爲環境、生物學、保健措施的易得性以及生活方式這4種類型。我們應從這4個方面的心理加以教育滲透。

二、明確幼兒心理健康的含義

心理健康是指個體在各種環境中都能保持一種持續的、積極的、良好的心理效能狀態,在這種狀態下,個體能作良好的適應,生命具有活力,能充分發其身心潛能。這是心理健康的普遍意義,對於幼兒來說,心理是否健康可參考以下標準:

1)樂於學習,發展智力;

2)適應生活,學習自理;

3)悅納自我,具有自信;

4)樂於交往融入羣體;

5)調節情緒,初學自控。

當然,世界上沒有一個事物是絕對永恆不變的,成人在具體判斷幼兒心理是否健康時,不但要從以上五個標準出發,還要考慮幼兒心理和行爲表現的經常性和一貫性,因人、因事、因時作具體分析。

三、對幼兒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據和根本教育方法

奧地利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曾說過:“早期的心理健全對一個人未來的發展尤爲重要。”心理健康問題的產生具有積累性,幼兒在這一時期已開始形成最初的個性心理傾向,使得我們在這一階段通過幼兒心理健康教育來培養幼兒良好的個性品質、道德行爲等成爲可能。我認爲應該對幼兒實施“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心理健康教育。

四、營造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圍,做好幼兒健康心態的表率

兒童最初是在家庭中接受早期教育的,也就是說父母是幼兒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思想行爲、意識習慣、情感態度等對幼兒個性的導向作用是十分明顯的,曾經有人這樣形容,如果幼兒生活在批評的環境中他就會指責;如果幼兒生活在敵意的環境中,他就會打架。

如果幼兒生活在鼓勵的環境中,他就學會自信。“孩子可以說是父母的鏡子,怎樣的父母就在孩子身上反映出來。”(陳鶴琴)這句話也反映出同樣的道理。所以,父母應精心營造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圍,以身作則,尤其在面對困難挫折時更是要保持一份健康、積極、樂觀向上的心態,作好孩子心理健康的表率。

如何關注身心健康
  

五、及時增加幼兒心理成長所必須的“營養素”

本質上說,幼兒最需要的心理營養素是愛,準確來說,是父母和親人所給予的愛。愛有十分豐富的內涵,如溫暖、關懷、寬容、安慰、鼓勵、獎賞、讚揚、支持、信任等等。

一個孩子如果長期得不到或者很少父母和親人的愛,長期處於孤單、寂寞、失望的境地,不但不能健康成長,而且還會造成心理變態,人格不健全,,人格扭曲等諸多不良現象。,嚴重的還會導致犯罪行爲的產生。

自信是一種對幼兒來說終生有用的極爲重要的營養素,它是通往成功邁向勝利彼岸的良好工具之一,自信能使人的潛力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培養幼兒的自信心,就是要支持幼兒去做他喜歡做的事(壞事除外),讓孩子在做事中培養興趣,並從成功中體驗出自己的力量、能力,從而不斷增強自己的自信心。

希望是一種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營養素。對未來充滿希望、會是人奮鬥不息,不甘失敗。讓幼兒充滿希望,關鍵是環境的潛移默化,家長在幼兒面前始終要表現出對生活的熱愛,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險阻,都要抱樂觀的態度,長期以往,孩子將會是充滿希望躊躇滿志。

宣泄和疏導都是維護幼兒心理平衡的有效辦法。心理負擔若長期得不到宣泄和疏導。則會加重心理矛盾,進而成爲心理障礙。因此家長要留心關注幼兒,一旦發現有異常情況,則及時對幼兒加以指導改正。

六、幼兒

教師重視幼兒的心理健康問題,盡力爲維護和增進幼兒心理健康作出應有努力。

教育大計,教師爲本。只有心理健康的老師,才能培養出心理健康的學生。在幼兒園中,促進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最根本得失加強教師培訓,提高教師的心理素質,增進他們的心理健康。其次,設立專門的心理檔案,促進幼兒形成健康人格;再次,改善環境,創設良好濃郁的心理氛圍;最後,開展混齡活動,協調同伴關係。

七、總結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很需要學校、家庭、社會三方面通力協作,尤其是在幼年階段,這三方面更要有機結合,互相滲透,畢竟,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如何關注身心健康2

一、快樂學習,使教學活動成爲一個充滿精神生活的過程。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情緒狀態能使人的機體活動和智力活動發生重大變化。愉快、輕鬆的心境能使人頭腦消醒,大大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理解能力;相反,壓抑的心情會使人大腦抑制,思維混亂、學習效率大減。

教師的心理狀態和情緒影響着整個課堂氣氛,教師只有滿面春風,精神飽滿、情緒高昂地走進課堂,才能激發學生愉悅、興奮的心理狀態,營造一種和諧、活潑的課堂心理氣氛。教師要有一定的幽默感,可以使用趣味的語言。

在沉悶的課堂上,學生會產生壓抑感,這時,如果教師能講一個小笑話,會使學生開懷大笑,立即興奮起來。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學習,會變苦學爲樂學;變教師讓我學爲我要學,從而充分發揮學生學習主體作用,大大提高教學效率。

如何關注身心健康 第2張
  

教師熱愛學生,也是讓學生在課堂上快樂學習的一個重要因素。

大教育家贊可夫認爲:當教師的必不可少的甚至幾乎是最重要的品質,就是熱愛兒童。教師熱愛學生,在課堂上應表現爲信任、尊重、關心,稱讚和體貼學生,而不是訓斥、厭棄、批評學生。熱愛尊重學生,並非一味地寵慣學生。

嚴格要求能促進學生形成自覺、自律、自尊、自重的'性格,能培養學生的進取心和責任感,並養成關心集體,尊重他人的好習慣。教師對學生的愛,不是偏愛、溺愛,嚴格也不是刻薄,苛求。愛嚴適度,愛嚴結合,這本身就是一種心理教育。

二、教會學生學習,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

在課堂教學中,就要努力營造祟尚真知、追求真理的平和氛圍,努力建立平等、和諧、民主的師生關係,積極愛護和培養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促進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和積極探索的精神。利用啓發式、討論式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樹立對學習的自信心,能夠做到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真正落實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好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主導地位。

在課堂上開展內容新穎、生動活潑、能激發學生好奇心、求知慾的課堂教學活動,促使學生積極參與,鼓勵學生髮揮豐富的想象能力,團結協作,努力完成每一項教學任務。並根據學生的反應,及時調整教法、學法,一旦發現學生有了厭學緒,立即要變換方式方法。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