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知識 > 川劇彈戲的特點

川劇彈戲的特點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川劇彈戲的特點是戲路雜,聲腔多樣化。川劇由崑腔、高腔、胡琴、彈戲、燈調五種聲腔組成。川劇戲裝有很多種,而且川戲鑼鼓是川劇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

川劇彈戲的特點1

川劇在音樂唱腔方面的最大特點在於,它是由崑腔、高腔、胡琴、彈戲、燈戲五種不同聲腔組成的,這在中國劇種中都是十分罕見的。

崑腔的唱腔基本上保持原“蘇崑”的特點:腔調曲折婉轉,節奏較緩慢,特別講究發音吐字的準確性。伴奏樂器以笛爲主,打擊樂中必須加上蘇鑼、蘇鈸。

唱腔的曲牌尚存一百多支,如[點絳脣]、[香柳娘]等,絕大多數與高腔曲牌名稱相同,但曲調不同。曲牌運用時,以多支組合的套曲爲主,川劇呼之爲“成堂曲牌”。

高腔是川劇中最有特色、最有代表性的一種聲腔形式,主要特點是:行腔自由,爲徒歌式,不用伴奏,只用一副拍板和鼓點調劑節奏高腔的唱腔高昂響亮,婉轉悠揚,鏗鏘有力,並有幫腔和之。打擊樂採用大鑼大鼓,貫穿於曲牌始終,使幫、打、唱三者緊密結合在一起。

在演唱過程中,宣敘調與詠歎調交替使用,幫腔與唱腔互爲增輝,加之以密鑼緊鼓的配合,能使舞臺氣氛變化無窮。

高腔的曲牌十分豐富,據傳約三百多支,常用曲牌亦有近百支左右。曲牌的結構,包括起腔、立柱和掃尾三部分。另外,高腔曲牌中還有所謂“重腔”、“犯腔”、“鑽腔”、“滾腔”、“飛腔”、“咿腔”、“嗚腔”、“啊腔”的區分。

高腔音樂最有特色的還是它的幫腔。建國前,川劇的幫腔主要是由鼓師領腔,其它樂工人員幫腔。建國後,專門配備了嗓音較好的女幫腔隊。幫腔可起到定調,描述環境,製造舞臺氣氛,提示劇中人物的內心感情,代表第三者對劇中人物的評價等作用。

胡琴腔分二黃和西皮兩大類,伴奏樂器以小提琴和川二胡爲主,並有嗩吶和笛子的吹奏,適於表現各種情緒。

彈戲是一種唱梆子腔的聲腔,包括情緒極不相同的兩類曲調:一類叫“甜平”,表現欣喜、歡樂的感情。一類叫“苦平”,表現悲哀、悽苦的感情。板式有“一字”、“二流”、“三板”、“垛板”、“倒板”等。

燈戲音樂稱爲“燈調”。樂曲一般比較短小,節奏鮮明,旋律明快,聽來有輕鬆活潑的感覺,長於表現詼諧風趣的喜劇場面。燈調在運用時,也採用曲牌相連接的形式,但因樂曲比較短小,一般只四句、六句或上下句,所以演唱時,一首(段)樂曲大多配上若干不同的唱詞反覆地唱。曲牌(調)較多。

川劇彈戲的特點
  

伴奏樂器主要是“大筒筒胡琴”,這種胡琴的琴桿粗而短,琴筒較大,音略帶“嗡”音,建國後加進了川二胡之類的絃樂器。

川戲鑼鼓在川劇音樂中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除在戲中起伴奏作用外,還直接表現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常用的小鼓、堂鼓、大鑼、大鈸、小鑼(兼鉸子)統稱爲“五方”,加上弦樂、嗩吶爲六方,由小鼓指揮。演唱時,由於鑼鼓貫穿其間,使唱、做、念、打幾方面能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形成川劇藝術特有的`風格。

同時,川劇鑼鼓在整個川劇舞臺藝術中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僅鑼鼓曲牌就有三百支左右。川劇鑼鼓還常用作爲音響效果,行船時雙槳划動的聲音、潺潺的流水聲、嘩嘩奔流的灘聲、颯颯的風聲和灑灑的雨聲,以及搬動沉重物體的撞擊聲等,都能比較真實生動地表現出來。

此外,川劇的表演還有一項絕技--變臉。川劇的臉譜能不停地變化十幾種,而其它劇種的變臉一次只能變一到兩個臉譜。川劇中的變臉是由特殊的機關和演員的技藝結合在一起的,真正達到了不留痕跡的境界,在所有的變臉技藝中川劇當屬最高超的。

川劇彈戲的特點2

1、川劇崑腔的曲牌結構與它的母體"蘇崑"基本相同。應用時有"單支"和"成堂"兩種形式。崑腔的主奏樂器是笛子。

2、川劇高腔是曲牌體音樂,川劇高腔曲牌數量衆多,形式複雜。高腔最主要的特點是沒有樂器伴奏的乾唱即所謂"一唱衆和"的徒歌形式,它以幫打唱爲一體。

3、胡琴是二黃與西皮腔的.統稱。因其主要伴奏樂器是"小胡琴",故統稱胡琴。

4、川劇彈戲是用蓋板胡琴爲主要伴奏樂器演唱的一種戲曲聲腔。它源自陝西的秦腔,屬梆子系統,因此又有"川梆子"之稱。

5、燈戲在川劇中頗有特色,它源於四川民間的迎神賽社時的歌舞表演。

6、燈戲聲腔的特點是:樂曲短小,節奏鮮明,輕鬆活潑,旋律明快,具有濃厚的四川地方風味。

川劇彈戲的特點 第2張
  

擴展資料:

川劇俗稱川戲,主要流行於中國西南地區川渝雲貴四省市的漢族地區,是融匯高腔、崑曲、胡琴(即皮黃)、彈戲(即梆子)和四川民間燈戲五種聲腔藝術而成的傳統劇種。

川劇,是中國傳統戲曲劇種之一,流行於四川東中部、重慶及貴州、雲南部分地區。川劇臉譜,是川劇表演藝術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歷代川劇藝人共同創造並傳承下來的藝術瑰寶。

川劇由崑曲、高腔、胡琴、彈戲、燈調五種聲腔組成。

2006年5月20日,川劇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川劇彈戲的特點3

川劇是流行於四川、重慶等西南地區的戲曲劇種,歷史悠久,影響遍及全國。川劇屬於多聲腔劇種,主要包括崑腔、高腔、胡琴戲、彈戲、燈戲五大聲腔,即所謂的“昆、高、胡、彈、燈”。

高腔是川劇的主體聲腔,主要流行於川中、川南一代,源於江西的古老戲曲聲腔弋陽腔,也被稱爲“清戲”,明末清初已傳人四川境內。

高腔在保持原有的“一唱衆和”的藝術特色的基礎上,又從四川本土的秧歌、號子、神曲、蓮響中汲取了大量營養,最終豐富和發展了“幫、打、唱”緊密結合的特點,形成具有地域風格的四川高腔,並在川劇中居於最重要地位。

崑腔,由江蘇傳人四川,並在四川演變成具有本土特色的崑腔藝術,被稱爲“川昆”。胡琴戲,又稱“絲絃”,主要盛行於川西一帶,源於安徽的徽劇和湖北的漢劇,也吸收了陝西的漢調二黃的藝術成分,並通過“坐唱胡琴”和舞臺演出與四川方言和川劇鑼鼓相結合,在腔調與音樂伴奏上產生了大量變化,形成了獨具四川風味的胡琴戲。

彈戲,也叫亂彈,又稱“蓋板子”、“川梆子”,因用蓋板胡琴爲主要伴奏樂器、以梆子擊節而得名,主要流行於川北各地,源於陝西的秦腔。

秦腔由陝西傳入四川之後,與川北的燈戲、高腔長期其處,藝術交融,又採用四川方言,逐漸形成了具有四川風格的梆子戲——彈戲。

川劇彈戲的特點 第3張
  

與其他四種聲腔不同的是,燈戲誕生於四川本土,漂於四川民間的迎神賽社時的歌舞表演,是古代巴蜀傳統燈會的流變。清代乾隆年間,燈戲在吸取其他藝術的基礎上,發展爲川劇五大聲腔之一,以表現俚俗故事見長,在川北一代極爲興盛。高腔、崑腔、胡琴戲、彈戲、燈戲,在長期的交融共處中,最終形成了川劇這一在國內具有重要影響的多聲腔劇種。

川劇傳統劇目衆多,有“四柱”、“五袍”、“四大本頭”、“江湖十八本”等不同說法。其中,“四柱”指的是《炮烙柱》、《碰天柱》、《水晶柱》、《五行柱》;“五袍”指的是《白袍記》、《黃袍記》、《青袍記》、《紅袍記》、《綠袍記》;“四大本頭”指的是《琵琶記》、《紅梅記》、《金印記》、《投筆記》;“江湖十八本”則指的是《荊釵記》、《幽閨記》、《玉善記》、《綵樓記》、《巒釵記》、《三孝記》、《三元記》、《槐蔭記》、《白羅衫》、《白鸚鵡》、《百花亭》、《葵花井》、《聚古城》、《鐵冠圖》、《全三節》、《漢貞烈》、《五桂聯芳》、《藍關走雪》。

川劇傳統劇目中有很多劇目已在其他劇種中失傳,爲川劇獨有。在川劇歷史上,名家輩出,各領風騷。活躍在清末民初川劇舞臺上的康芷林,主工文武小生兼演老生,1912年,他與楊素蘭、唐廣體、唐德彝等人在成都共同組建了“三慶會”劇社,川劇舞臺的面貌也因此而一新。

康芷林的拿手好戲有很多,擅演《評需辨蹤》中的.呂蒙正,有着“活蒙正”的美譽;他扮演《八陣圖》中的陸遜,有耍翎、飛冠、甩髮等特技表演。在川劇界,康芷林的威望很高,被尊稱爲“康聖人”、“戲聖”,並用“功蓋三慶會,名成八陣圖”來讚揚他的藝術。周慕蓮是康芷林的高徒,他主工花且、青衣兼演鬼狐旦,代表劇目有《情探》、《評雪辨蹤》、《別宮出征》等。

比周慕蓮稍晚的川劇旦角演員陽友鶴,戲路寬廣,文武兼備,18歲便以《金山寺》一舉成名,享譽巴蜀,他後來更是以《雕窗》、《打神》馳名大江南北。陳智林、沈鐵梅、陳巧茹是當代川劇演員中的佼佼者。

川劇彈戲的特點 第4張
  

陳智林,中國戲劇梅花獎“二度梅”得主,他曾在《巴山秀才》、《易膽大》、《夕照祁山》等幾十出劇目中擔任主演,成功塑造了秀才孟登科、名優易膽大、大將魏延等經典舞臺藝術形象。沈鐵梅,現任重慶市川劇院院長,出身梨園世家,父親是人稱“山城名且”的京劇演員沈福存。

沈鐵梅1985年畢業於四川省川劇學校;1988年榮獲中國戲劇梅花獎;1998年,重慶市川劇院排演根據劇作家曹禺先生名劇《原野》改編的現代川劇《金子》,沈鐵梅飾演金子,《金子》1999年進京展演,一炮打響,沈鐵梅並憑藉着在《金子》中的精湛技藝,於2000年榮獲中國戲劇梅花獎“二度梅”;2011年,沈鐵梅憑藉在新編川劇《李亞仙》中的出色表演,榮獲中國戲劇梅花獎“梅花大獎”。

陳巧茹,現任成都市川劇研究院常務副院長,中國戲劇梅花獎“二度梅”得主,她不僅文武雙全,而且既擅演傳統經典,又能擔綱移植外國名劇,曾主演《打餅》、《白蛇傳》、《紅梅記》、《四川好人》、《慾海狂潮》等數十出大戲,展示出她不凡的藝術功力。

在當代,以四川省川劇院、重慶市川劇院、成都市川劇研究院爲代表的衆多川劇院團,集結了一大批實力派演員,他們堅守在川劇舞臺,爲振興川劇而不懈努力。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