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幼兒受到挫折我們應該怎麼做

幼兒受到挫折我們應該怎麼做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6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幼兒受到挫折我們應該怎麼做,對於很多家庭來說,孩子是最重要的,培養教育是要從小抓起的,教育要從小抓起,努力讓孩子的發展更上一層樓吧。以下是幼兒受到挫折我們應該怎麼做方法。

幼兒受到挫折我們應該怎麼做1

1、必須注意適度和適量

爲幼兒設置的情境必須有一定的難度,能引起孩子的挫折感,但又不能太難,應是幼兒通過努力可以克服的。同時,幼兒一次面臨的難題也不能太多。適度和適量的挫折能使孩子自我調節心態,正確地選擇外部行爲,克服困難,追求下一個目標;過度的挫折會損傷孩子的自信心和積極性,使孩子產生嚴重的挫折感、恐懼感,最後喪失興趣和信心。

2、在孩子遇到困難而退縮時要鼓勵孩子

讓孩子認識到人的一生會遇到很多挫折,關鍵在於我們如何正確地認識和對待它,只有鼓起勇氣努力向前,才能最終克服困難,戰勝挫折。另外,在孩子做出很大努力取得一定成績時,要及時肯定,讓孩子看到自己的.能力,從而更有信心地去面對新的困難。

3、對陷入嚴懲挫折情境中的幼兒要及時進行疏導

如幫助孩子分析遭受挫折的主、客觀原因,找出失敗的癥結所在等。在必要時可幫助孩子一步步地實現目標,讓孩子體會只有戰勝了困難才能前進一步,而進步、達標的全過程就是不斷困難的過程。在平時則要善於觀察孩子的活動,把握其發展趨勢,如果孩子在克服困難時幾經嘗試均告失敗,就應及時給予具體幫助

幼兒受到挫折我們應該怎麼做

4、要多爲孩子創設與同伴交往的機會

與同伴交往可以使幼兒發現與自己不同的觀點,從而更好地認識他人和自己,克服自我中心。在同伴羣體中,幼兒往往會經歷一些挫折,如觀點不一致,屈從於被領導的地位等,這樣他必然要在不斷的.磨練中學會如何友好相處,如何合作,從而更好地在同伴中保持自己的地位。而這種磨練有助於提高幼兒的耐挫力。另一方面,同伴之間的相互交流和指導,也能夠幫助幼兒更好地克服困難、解決問題。

幼兒受到挫折我們應該怎麼做2

挫折教育不能一蹴而就,家長們應該分爲四個階段循序漸進地對孩子進行“治療”。

第一階段:培養孩子的信任感。 適用年齡:0~1歲,低幼階段。

孩子的挫折教育在出生後就應該開始。這個階段的孩子需要家長格外的照顧與養育,家長應該積極的與孩子建立健康的親子關係,讓孩子對家人及環境產生美好的信任感覺,爲與孩子的溝通打下基礎。

第二階段: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適用年齡:1~3歲,幼兒階段。

當孩子可以站立、行走了,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讓他自己獨立去完成,不要總是抱着或者幫他邁步等。孩子動作發展的同時也是心理的不斷髮展完善。孩子稍大後,可以讓他試着料理自己的生活,在自理的過程中能夠培養孩子的自信心,並遷移到以後的生活和交往中去。

幼兒受到挫折我們應該怎麼做 第2張

第三階段:培養孩子心理的獨立性。適用年齡:3~5歲,幼兒園階段。

平時我們總會教育孩子要助人爲樂,並且也在身體力行地幫助孩子。然而有時候需要孩子獨立完成的事情,卻給予過多幫助的話,反而會讓孩子產生依賴心理。只要是孩子有興趣的事情就鼓勵他獨立去做。

第四階段: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適用年齡:5~6歲,學前階段。

孩子步入課堂後,傳統的教育重視數理邏輯和語言表達能力,但這僅僅是學習的一個層面,更重要的是要培養他的求知慾,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少孩子總喜歡打破沙鍋問到底,這就是他在思考問題的表現,此時,家長應該耐心解答,即使是自己回答不出來的問題,也不要怕丟面子,可以和孩子一起查閱書籍、進行試驗來探討。

幼兒受到挫折我們應該怎麼做3

挫折教育中家長易犯的兩個錯誤

錯誤一:家長不幫孩子總結敗因

在社區舉行的寶寶才藝比賽中,最終只有三個小朋友獲獎,他們在臺上喜笑顏開。臺下沒有得獎的孩子默默無語、表情嚴肅,我們當家長的也是如此。後來有個女孩扁着嘴小聲抽泣,接着所有沒得獎的孩子也都哭了。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只能安慰孩子:“沒關係,輸就輸吧,得獎的小朋友還沒有咱們演得好呢。”

孩子爲比賽輸了而哭並非壞事,既是情緒的自然發泄,也是一種爭強好勝、要求上進的表現。此時家長不能告訴孩子“輸就輸吧,沒關係”,否則會助長他無所謂的心態,而是應該幫助他分析失敗原因,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才能讓孩子有收穫。

幼兒受到挫折我們應該怎麼做 第3張

錯誤二:家長把想法強加給孩子

在幼兒園舉行的公開課上,很多孩子並不想發言,小手偶爾擡起一點又立刻放下,再扭頭看看媽媽的臉色。不少媽媽都拉着臉、緊皺眉頭,用期待的眼神要求孩子儘快發言,於是孩子不得不勉強舉手。

家長首先必須改變自己的觀念,不要把想當然的想法強加在孩子頭上,給孩子更多選擇,讓他(她)做喜歡的事情,真正從內心去激發抗挫能力,知道跌倒了該如何爬起來。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