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情感 > 利用“霍桑效應”滿足孩子情感,激發學習動力

利用“霍桑效應”滿足孩子情感,激發學習動力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什麼是“霍桑效應”?它說明了什麼?

利用“霍桑效應”滿足孩子情感,激發學習動力

霍桑效應的概念

霍桑效應是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家喬治·埃爾頓·梅奧以及他的研究小組提出的概念,指的是當一個人意識到或者注意到自己正在受到別人的觀察、關注的時候,他會刻意改變自己行爲或者言語表達。

在1924年,梅奧和他的團隊通過對一個霍桑工廠勞動生產效率的研究,發現影響勞動效率的不是外在的工作條件、環境等因素,而是來自工人內在的不良情緒。

另外,被選中當做試驗對象的女工因爲自己被抽取,而意識到自己是特殊的羣體,得到被人的強烈關注,於是她們更加努力工作,爲了證明自己足夠優秀,可以值得被關注。

①被重視的作用

從霍桑效應可以看出,重視的力量能夠讓人獲得積極的心態激勵,從而有動力去進行活動,活動的效率和效果都會極大提高。

當孩子得到家長的關注和重視的時候,他們希望能維持那份重視,證明自己足夠優秀,值得被家長重視。孩子從中獲得自信心和歸屬感,在家長的期待下不斷鼓勵自己達到一定的目標。

②宣泄不良情緒的作用

霍桑工廠無論怎麼改善外在的因素都不能讓勞動生產率有所提高,而安排專家讓工人進行不良情緒的宣泄,大大地促進了勞動生產率,這說明了內在條件因素的改善才是關鍵,宣泄不良情緒對於人的積極勞動有促進作用。

在家庭教育中,如果孩子不注意宣泄不良情緒,就會對他的學習動力造成阻礙。孩子也同樣需要宣泄不良情緒,這樣才能讓他的心態由負往正,迴歸積極狀態,重新擁有充足的動力。

孩子的天性需要這些東西

①被傾聽

伏爾泰曾說:耳朵是通向心靈的路。

傾聽是一個不良情緒宣泄的合理途徑。當孩子有不良情緒堆積的時候,他們需要通過訴說來緩解自己矛盾帶來的痛苦。而家長對於孩子來說是最親近的人,他們最瞭解孩子的痛苦,是一個最佳的傾聽對象。

當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時,家長要注意傾聽,充分體會孩子的感受和深層次的需要,在傾聽之後適當地給予幫助,通過雙向有效的溝通來讓孩子得到心靈上的滿足。

②被尊重

我們平等的相愛,因爲我們互相瞭解,互相尊重。 ——列夫·托爾斯泰?

根據“需要層次理論”,尊重需要是人的第四大需要,它屬於高層次的需要,而尊重需要被滿足的時候,孩子纔有可能去自我實現。

在家庭裏,尊重也具有同樣重要的地位,當孩子受到家長的尊重,感受到了家庭裏的愛和信賴,他會充滿自信,體驗到自我的價值。而學習是自我實現的一條重要途徑,孩子因爲受到尊重而不斷激發內在動機,不斷追求自我實現,在學習上一路前進。

③被關注

很多學校裏的“差生”,其實不代表他們智力水平和別的孩子有很大差別,而是他們缺乏家長的關注。那些家長忽視對孩子學習和生活上的關心,孩子就會覺得自己不被需要,做什麼都失去興趣,於是就放任自己,得過且過。

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雅格布森提出了“期待效應”,指的是一方的對另一方的高度期待可以讓另一方激發自己的潛能,從而達到預期的目標。

在家庭中,孩子很需要家長的關注。當他們被重視的時候,就在家長的期待下有動機、有力量去證明自己的優秀,達到自己期待的目標。

家長應該這樣做

①傾聽孩子的內心真實想法

家長想要和孩子保持親密良好的親子關係,傾聽則是一個很好的辦法。家長鼓勵孩子去訴說令他糾結、矛盾、痛苦等想法,讓孩子敞開心扉,大膽盡情地訴說各種想法,包括對家長的意見或建議,宣泄自己的消極情緒。

有的時候孩子需要的不是建議,而是家長的耐心傾聽,他們需要有個親近的人去與他們共情,去感同身受。孩子在這種傾聽中感覺到自己被理解和接納,心理壓力得到有效的緩解,纔會有精力去專注於學習。

家長也要注意傾聽的方法,要時不時給予一點反應,證明自己有在認真地傾聽。傾聽完之後也要注意給孩子保密,否則會降低孩子對家長的信任度,下次就不願意訴說和溝通了。

②尊重孩子

家長尊重孩子,要讓孩子從內心認爲自己在家庭裏也一樣有地位,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這種尊重要真誠和真實,不只是表面的功夫,實際行動裏也要真正做到。

例如,家長表面上給孩子選擇,其實只有一個方向,逼着孩子前行。尊重孩子的家長則在適當的規則裏,僅僅提供利弊的參考,讓孩子有自由選擇的權利,尊重並支持孩子的選擇。

③關注孩子,重視孩子

家長要給孩子愛和關心,營造一個有愛的家庭氛圍,成爲他攀爬知識天梯的有力基礎。家長給孩子積極的關注和積極的迴應,像是港口的燈塔,讓孩子從家長的關注中汲取信心和力量,在情感上得到滿足,從而在知識的海洋中“直掛雲帆濟滄海”。

如果孩子的學習動力不足的話,根據“霍桑效應”,從情感上讓他得到滿足,傾聽、尊重、關注孩子,就可以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讓他成爲一個更優秀的人。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